編輯同志:
貴刊在2013年第六、第七期中,刊登了一些反映政壇名流“文革”歲月的好文章,像《陳云的“文革”歲月》《粟裕將軍三次蒙冤》《黃萬里:江河激蕩士人風骨》《普通女工與國家主席的命運交集》等,給讀者很多思考和啟示。巴金老人生前一直想辦一個“文革”博物館,但最終愿望未成。現(xiàn)在,這些文章給我們不少幫助,感謝你們?yōu)椤拔母铩辈┪镳^做出的貢獻。
在報上看到過這樣的報道:“文革”時期的學生、紅衛(wèi)兵后來向老師、受害者道歉,反思當年的行為,尤其是集體行為中的個人行為。我覺得這樣做很有意義。如果有反映這類主題的文章,也希望你們能夠刊登。毫無疑問,只有不斷地反省過去,我們的國家、民族才有希望,社會才能進步。
向你們致敬!
上海 胡安奇
胡安奇讀友:
您好!
“文革”是國人心中一道深深的傷痕,當我們和那個時代漸行漸遠的時候,“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當然,觸碰傷口的時候總是會疼的,但在疼痛中,我們可以更清醒地直面過去、思考當下、謀劃未來。巴金老人值得我們永遠懷念,不僅僅在于他著作等身、名噪文壇,更在于他是一個懂得思考、能夠反省、擁有智慧的大德行者。為了永遠不失智,為了今后不再疼痛,我們會不斷地刊出反映名人“文革”歲月的文章,使每一位有痛感的讀者從中獲得更多的清醒,讓我們的國家和民族以更有力的姿態(tài)立于世界強國的方陣。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