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禮孩
一個16歲的少年,一艘救生船,一片汪洋,一只老虎,揚·馬特爾的小說成全了李安的又一部偉大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是一個以往所沒有的世界:一個神奇的世界,一個殘酷的世界,一個成長的世界,一個信仰的世界,一個寓言的世界,甚至是一個懷疑的世界。
之前像《阿凡達》這樣的3D電影,多半是技術的勝利,但3D到李安手中卻超越了視覺功能,成為一種真正的藝術,成為魔幻現(xiàn)實主義。李安的3D是無人能及的冒險之旅,呈現(xiàn)的是少年派困擾的心靈,老虎深邃的眼神,暴風雨后天堂般瑰麗的太平洋、夢幻般的海洋夜景、仙境似的漂浮島……漂浮島以臥佛的形象出現(xiàn),這對應了少年派的信仰,它的恐懼和靜謐既是少年派內(nèi)心的幻景,也是李安的“世間萬事萬物都不過是他的夢境”。美景隱藏著李安的人生哲思,他不為唯美而唯美,就像少年派不會停留在看似重生的奇幻島實為食人島的地方而放棄自己的目標。李安所有的美依靠本能,來自自然,來自內(nèi)心,來自信仰。神圣的轉化,人便為之存在,這轉化就沿著美的方向前行。美在李安的世界就是宗教,這在電影中處處可見。電影中救生艇的甲板上幾乎看不到血腥、屎便、腐敗物,非常干凈,顯然這是李安的審美選擇。信仰之美彌漫整部電影,為了活下來,派也得去殺魚,他殺死一條大魚后,哭著對它說:“感謝你,毗濕奴,感謝你化身為魚來拯救我的生命?!庇捌?,大海之上的雷電風暴讓派因為恐懼反而看到美,他雙膝跪下,振臂高呼:“上帝??!我贊美你!”少年派最后在墨西哥灣得救,當他掙扎向海岸,仆倒在海灘上,他說那柔軟、堅實、廣闊的海灘就像上帝的胸膛。李安讓少年派在殘酷的生存環(huán)境里看到美(包括激起他求生意志,想吞噬他的老虎的美),也讓他在安全之處說出美。這正是作為夢想家的李安的神性之所在,也是他在古老的智慧里看到新的曙光。
電影講述少年派出生在宗教氛圍濃厚的印度,他的母親用傳統(tǒng)的神話來啟發(fā)他,而承包動物園的父親給他的是理性的觀念,他卻是一個信仰印度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種宗教的人,他的名字“π”更是有著某種寓意。“π”是圓周率,是一個無窮無盡、永無規(guī)律、永不重復的小數(shù)。神秘的少年派仿佛是從“π”中衍生過來一樣,似乎有什么在前方等著他。等著他的是一場海難,他為此失去父母和哥哥,只剩下他和一只稱之為理查德·帕克的孟加拉虎。電影使用回憶的方式來演繹,成年派給小說家講自己少年時代的故事。當成年派講到自己最后得救,老虎回歸山林時,我們以為電影就該結束了,但此時,李安出其不意給人另一種可能,他的思維因此散發(fā)出新的能量。少年派給前來調查海難的日本人提供關于這次海難的另一個版本,一個關于人性殘酷殺戮的故事:水手、廚子和媽媽,以及自己之間為生存的廝殺。自己眼看母親被殺死,最后才殺了廚師活了下來。這也對應了斑馬是水手、鬣狗是廚師、猩猩是媽媽,自己就是那只孟加拉虎。就像電影中的小說家猶豫一會后給出的答案,他更愿意相信第一個少年派與老虎共存的版本,一個人性信仰的海上奇跡。這也是李安的精神核心:老虎活著固然可怕,老虎要是死了自己則連生存所必須的對環(huán)境的警醒都要喪失,最終也是死路一條。唯一的辦法就是和這個龐然大物在方寸之地共存。
電影給人留下深刻鏡頭很多,其中少年派精疲力盡躺在沙灘上期待這只孟加拉虎與自己有一個感人的告別,但老虎頭也不回就走了。少年派百感交集,為此哭成淚人兒?!拔业母改浮⑽业男值?,理查德·帕克最后都離我而去了,到頭來,我相信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然而痛心的是我都沒能好好的與他們道別。”少年派被迫生長,被迫獨自面對一切,這就有了后面簡短的敘述,他告訴不相信海上奇跡的日本人第二個版本海難的故事。這是李安之所以成長為大師的厲害之處,在別人停頓的地方,他總是獨自出發(fā)。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說,每一個人的內(nèi)心都居住著一只老虎。想起西格夫里·薩松說的:“我心里有猛虎,在細嗅著薔薇,審視我的心靈吧,親愛的朋友,你應戰(zhàn)栗,因為那里才是你本來的面目。”從這句話出發(fā),電影給人的意念又開始了它的奇幻漂流。
黑蝶漫舞:從燃燒中歸來
歷史上一些杰出的女詩人命運都充滿坎坷,她們一方面擁有天縱之才,一方面又極為敏感,在人生的痛苦上異于常人。美國女詩人普拉斯1963年2月17日開煤氣自殺,年僅31歲;俄羅斯女詩人茨維塔耶娃因政治的迫害和對生活的絕望,自殺時49歲。她們生前多舛,身后詩名遍地,都是遲到的聲名,像茨維塔耶娃寫的那樣“經(jīng)歷了整整的一百年啊,我才最終迎來了你”,南非女詩人英格麗·瓊蔻短暫的一生燦爛、任性、憂郁,她無法與生活的時代和解,也無法超越自己,她選擇在32歲時離開這個厭倦的世界。
電影《黑蝶漫舞》是女導演葆拉凡德奧斯特最新力作,以英格麗·瓊蔻為原型的傳記電影,記錄在種族隔離時代,她對抗體制的傳奇一生,也帶出她與情人和父親之間的愛恨恩怨。二十世紀60年代的南非,社會動蕩,種族之間充滿仇恨,血腥鎮(zhèn)壓和大屠殺不時發(fā)生。生于這樣的時代是不幸的,更痛苦的是,監(jiān)管傳媒的父親崇尚權力,是種族隔離制度的擁護者,她與父親政治觀念的相左影響到他們父女的情感。為了逃離專橫的父親,英格麗嫁給一個父親鐘意的男子,年輕草率的行為無疑給她后來的生活埋下痛苦的種子。父親的不理解和丈夫的死板成為她無法擺脫的陰影。
英格麗內(nèi)心其實渴望得到父親的認同,但父親對這位挑戰(zhàn)道德和規(guī)矩,甚至參與政治的女兒越來越冷淡,他頑固的心無法傾聽到女兒的世界。就連英格麗得了文學獎,父親也沒什么好話,甚至責怪她的私生活糜爛,為所欲為。
得不到父親的愛的英格麗,加上失敗的婚姻讓她更渴望愛情。因為游泳差一點淹死的英格麗,被大她很多的作家杰克救起,由此與杰克燃情。面對有婦之夫杰克,英格麗渴望結婚,但又不給他離婚的時間。為此,他們爭吵、分開,相互折磨。任性的英格麗受不了杰克離開的寂寞,加上生命中帶電的肉體,她輕易與其他男人交歡,這讓作風老派的杰克難以忍受。英格麗愛著杰克,可是又不愿意只屬于他一個人,她的縱情讓她兩次墮胎,無法把握的行為給自己帶來生理和心理無邊的痛苦。英格麗是一個內(nèi)心充滿狂熱之愛的人,她燃起愛情,又被愛情焚燒。她飛蛾撲火的命運,注定她華麗的翅膀墜落在欲念的深淵里。
在懸崖邊獨舞的英格麗,她的放縱,她的絕望,她的神經(jīng)質,她的脆弱,她的自虐,是如此的淋漓盡致,正是如此沒有人愿意給她玫瑰、百合、鴿子和陽光。帶著女兒在巴黎的她,病困交加,一無所有,就連她得到的詩歌榮譽也未能溫暖她的心房。她用自己的血在玻璃上寫詩,詩成為自我毀滅的最后激情,生命由此走向崩潰的邊緣。那個欺詐和罪惡的世界沒有去理解這個女人,她似乎也無力讓自己從黑暗中返回生命最初的光明地帶。
這個曾經(jīng)勇敢站出來反對種族歧視,反對不平等的女詩人;這個曾經(jīng)為一個黑人孩子無辜死去而心痛,寫出蕩氣回腸的《尼昂加死去的孩子》的女詩人;這個曾經(jīng)用愛去對抗這個虛偽世界的女詩人,她的自我讓她吃盡苦頭。歸來的世界乍暖還寒,但抑郁已成寡歡。在女詩人的世界里,詩歌成為火焰,吞噬下最后的亮光,從灰暗的傭人房到海邊的玻璃屋,她無休止的書寫宛如一曲死神之歌。在一個大雨滂沱之夜,她抄下惠特曼的詩獻給杰克,之后消失在暴風雨中,如一只黑色的蝴蝶穿過令人窒息的海水舞出生命新的藍天,仿佛那里有她愛的星辰和自由的天堂。
英格麗·瓊蔻死后留下了一個7歲女兒及諸多感人作品,其中最負盛名的即是詩集《黑蝶漫舞》。1994年,當南非總統(tǒng)曼德拉自監(jiān)獄獲釋時,在就職典禮上,他朗誦了英格麗·瓊蔻的詩《尼昂加死去的孩子》。此時,30年已過去,人們才迎向英格麗·瓊蔻。詩人不死,一如今日在電影的銀幕上,一只黑色蝴蝶穿過時間的迷霧,從燃燒中歸來。
從心靈上流淌出來的致敬
《林肯》在85屆奧斯卡上沒有贏得最佳電影獎,意外輸給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但其作為一部可以流傳的電影將留在銀屏上。《林肯》合乎很多人心目中的林肯,沒有拔高,也沒有神化,在平實中卻又有神性的一面,仿佛一道光從歷史中照射過來。
電影沒有面面俱到,沒有從頭到尾敘述林肯的生平,它選擇1864年末、1865年初,林肯生命最后的四個月來演繹,濃縮了林肯生命中最精華的部分。此時,正是第十三修正案簽署的時候,是南北戰(zhàn)爭的尾聲,是奴隸制日薄西山時分,是林肯創(chuàng)造歷史重要的時刻。正如赫恩登所說:“那個時代的美國,偉大的廢奴運動就像新英格蘭山間旺盛繁茂的奇花異草,在各地蓬勃發(fā)展起來,影響開始波及西部。到處都有為人類自由事業(yè)奔走活動的團體。嘲諷、譏笑、謾罵、迫害,甚至暗殺,都無法鎮(zhèn)壓和消滅這些運動的先驅?!睍r勢造英雄,但從平凡抵達偉大的路并非誰都可以穿越。林肯作為先驅擁有巨大的能量,他深思熟慮,與保守黨的斗智斗勇,在困頓之路上以理想之光燭照未來。生于那個時代,林肯注定成為歷史的一部分。這是因為他秉承著《獨立宣言》的理念,廢奴運動中不折不撓的精神就來自這里。
但電影沒有只寫林肯光明的一面,也把他帶入灰色地帶。為了修正案的通過,他要去說服保守派,去拉票,他知道必須為此做出犧牲。為了國家政治走向正確之路,林肯含辛茹苦,他一直向前,他有洞見社會最深病癥的炯炯目光。劉易斯扮演的林肯是如此的充滿能量,他佝僂消瘦,身心交瘁,但他沙啞的、顫抖的聲音卻存在著無法奪去的光芒。他蒼老疲憊的神情讓人心生憐憫,那布滿皺紋的臉似乎是受難者的形象。斯皮爾伯格沒有拘泥于是否歷史正確,他不事張揚地把林肯當成先知來雕塑,他通過林肯講述故事啟發(fā)身邊人的細節(jié)來暗示,林肯具有先知般的從容和智慧。電影看完,林肯給人的直覺是,他像摩西一樣,他指引著美國人民穿過蠻荒之地,抵達富足和光明之境。
《林肯》沒有停留在對林肯的贊美上,斯皮爾伯格試圖讓他從歷史書上走下來,家庭的日常生活是窺見其面相的另一面鏡子,與政治生活融為一體的家庭生活讓人看到林肯這個大家熟悉的陌生人。林肯的太太瑪麗,系出身名門的富家女,生有一顆功利心,她的咄咄逼人反而映襯出林肯的角色更具復雜性。性格安靜憂郁并經(jīng)歷過心愛女友死亡的林肯,怎么后來就選擇了一位與自己的價值觀不同的太太·瑪麗,與林肯對兒子是否參軍意見不一,沖突反而突顯他作為父親的慈祥和寬厚。不幸的婚姻并沒有淹沒林肯內(nèi)心的激情和良知,他的擔當發(fā)乎對生命的道義。斯皮爾伯格在人物身上避開煽情的做法,他用大量的對白來流露內(nèi)心的隱秘,在細節(jié)中發(fā)現(xiàn)個性,讓人跟著他的眼睛看到一個徹底的林肯,一個從平凡抵達偉大之境的平民化總統(tǒng),一個殉道的人。
對于中國觀眾來說,《林肯》一開始繁雜的詭譎的政治背景和人物關系,一時讓人找不到北,看起來多少有些障礙,但電影的著墨點都在林肯的身上,也就不成問題了。斯皮爾伯格真的有火眼金睛,他起用劉易斯扮演的林肯,整個神韻如出一轍,而瓊斯演繹的老政客史蒂文森也是戲份十足。作為一部不是純粹的人物傳記電影,《林肯》可挑剔的地方不多,從宏大的敘述鋪排到精微的細節(jié)把握都十分傳神,沒有刻意的花哨,唯有內(nèi)在的表達?!读挚稀肥撬蛊柌褡浴墩却蟊鸲鳌?5年以來又一部偉大的作品。時間在為他加冕,他接近了永恒。因為《林肯》而贏得85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劉易斯說的:“有三個男人比我更值得贏得這座小金人獎杯,編劇庫什納、斯皮爾伯格以及偉大的林肯本人?!弊钣星閼训膶а莶拍芘某鲎钣腥诵晕兜牧挚?,而最有敬畏精神的演員才能演最好的總統(tǒng),他們一起成就了這部杰出的電影,至少在心靈上表達了深深的致意。
責任編輯 何冰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