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記者與國內(nèi)攝影媒體的同行一道,乘加航班機前往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參加索尼相機與鏡頭的研討體驗活動,也順便感受北美楓國的夏季涼爽。
13小時后,我們一行抵達多倫多,之后轉(zhuǎn)機前往渥太華。這時已是當?shù)亓璩浚频昀锏暮畋盹@示氣溫僅攝氏16度,與出發(fā)時北京的氣溫相差極大。渥太華無數(shù)精美的建筑矗立在市內(nèi)起伏的山坡上,古運河穿城而過,早晨的街道上偶見車輛行人走過,異常地寧靜。
時差似乎不是問題,試拍以及相關的活動立即展開,筆者借用的索尼99相機以及最新的卡爾·蔡司Planar T* 50mm f/1.4 ZA SSM高端標頭拍攝了當天安排的景物,而后的數(shù)天之中又體驗了索尼第二代的長變焦鏡頭70-400mm f/4-5.6 G SSM Ⅱ,以及之前用過的索尼70-200mm f/2.8 G、卡爾·蔡司Vario-Sonnar T* 24-70mm f/2.8 ZA SSM 等鏡頭。
夏季的加拿大氣候涼爽,早起晚歸都要穿上外衣,每次入住酒店,我們都要先將空調(diào)關閉,免得傷風感冒。從空中俯瞰,楓葉之國的夏季一片綠色,各種楓樹散布在森林之中,大小湖泊無數(shù),充沛的淡水資源滋潤著廣袤的土地。
這一次的體驗研討活動全部安排在安大略省境內(nèi)。在結束了渥太華的行程后,記者隨團前往安大略省的阿崗昆省立公園拍攝自然風景,之后到達多倫多,又去尼亞加拉大瀑布繼續(xù)拍攝體驗。本文將向您介紹此次楓國之行記者對于索尼相機、鏡頭的了解和若干體會,或許對于各位讀者了解索尼高端相機、鏡頭產(chǎn)品會有所助益。
99相機
我們還是先從索尼當前最為高端的照相機99說起。
索尼99相機面世已經(jīng)有了近一年的時間,這是一種在單鏡頭反光相機的平臺上演化而來的新型相機,所謂的新,是指這款相機換用了電子的平視取景器(EVF),而相機里面的光學反光鏡則一直呈固定的狀態(tài),如此這般的“改造”得到的是連續(xù)的自動調(diào)焦(尤其是拍攝視頻影像的時候,利用相機的翻轉(zhuǎn)顯示屏取景也能夠快速自動調(diào)焦)、與實拍影像相同的取景效果,以及相機拍攝震動的減小。
99相機使用135規(guī)格2430萬像素的全畫幅影像傳感器,流線型的工業(yè)設計使得這部相機頗具時尚的氣息,相對較輕的機身握持的感受不錯,多角度大尺寸翻轉(zhuǎn)屏的設計在使用中讓使用者擺脫了傳統(tǒng)單反相機的操作習慣,多數(shù)情況下筆者都是將相機放在腰平的位置上向下取景進行拍攝,像是在使用祿來雙反相機,低角度的拍攝更是勝出一籌。
索尼99相機的諸多功能本刊已經(jīng)多次介紹過,例如可做大幅度調(diào)整的高動態(tài)拍攝功能(HDR),還有全景掃描拍攝等等。此次加拿大之行多是體驗新型的鏡頭,當然好的鏡頭又需要高級的相機予以體現(xiàn),二者自然是缺一不可。
卡爾·蔡司Planar T* 50mm f/1.4 ZA SSM
這支卡爾·蔡司Planar T* 50mm f/1.4 ZA SSM鏡頭是這次研討、體驗活動的重頭戲,全新的豪華設計,以及品牌的魅力似乎是在吸引著索尼相機的使用者一定要探究其中的奧秘。
這是一支經(jīng)典設計的鏡頭,鏡頭的大部分使用的是金屬材料,輔之以精細的工藝進行加工,彰顯出這支鏡頭的豪華氣質(zhì)。按照數(shù)碼影像傳感器的特性設計的這支“標準鏡頭”,有著較高的影像分辨率,而細膩的層次表現(xiàn)又繼承了蔡司標準鏡頭的一貫特點。前些年這種經(jīng)典的“標準鏡頭”似乎已經(jīng)被眾多的攝影者所遺忘,但近來又重新博得了許多青年攝影愛好者以及職業(yè)攝影師的青睞。
此次的索尼鏡頭體驗活動,記者使用這支卡爾·蔡司Planar T* 50mm f/1.4 ZA SSM鏡頭拍攝了絕大多數(shù)的影像,也體會到了鏡頭設計師們對于這支鏡頭所寄予的殷切希望,只要找到適合的題材、相應的場景,那么卡爾·蔡司Planar T* 50mm f/1.4 ZA SSM應該不會讓您失望。
筆者將感光度設置在ISO 3200,使用光圈優(yōu)先(A)模式,卡爾·蔡司Planar T* 50mm f/1.4 ZA SSM鏡頭,光圈f/4.5,1/80秒,拍攝于加拿大國會圖書館。用定焦鏡頭拍攝其實比較簡單,尋找到適合得場景,抬手拍照就是了,不用像變焦鏡頭那樣又有太多的視角考慮,相對輕便小巧的“標準鏡頭”,歷史上一直就是最為成熟的鏡頭品種,配合以可以翻轉(zhuǎn)顯示屏的索尼99相機,快速拍攝將不成問題。
這是在餐廳里面拍攝的一幅影像,筆者將卡爾·蔡司Planar T*50mm f/1.4 ZA SSM鏡頭的光圈開大到f/1.4,大家可以看到大光圈焦外的虛化效果,這時是在鏡頭的最近距離,焦外的光斑非常柔美,而焦點之中的花瓶以及調(diào)料瓶的細節(jié)也還都很清晰。而在過去膠片時代的印象中,類似的標準鏡頭在全開光圈的時候,影像的分辨率會大幅度地降低,但由于數(shù)碼影像對于鏡頭的不同要求,即便將光圈開到最大,高分辨率的設計多數(shù)都能夠得到體現(xiàn)。
在靜靜的安大略湖邊,筆者同樣使用卡爾·蔡司Planar T* 50mm f/1.4 ZA SSM的鏡頭進行了拍攝,這是一幅在相機上設置成“黑白”模式拍攝的JPEG格式的影像,右側(cè)做了些許的剪裁以使矗立在堤壩上的標志燈竿位于畫面中央,光圈設置在f/7.1,光圈優(yōu)先(A)模式,于散射光下拍得這幅影像。
在多倫多,有一處由威士忌酒廠改造而來的文化區(qū)域,整潔的廠區(qū)保留著當年各種造酒的設備,畫廊、商店、酒吧、餐館安居其中,無數(shù)的游人來此參觀。在一間啤酒屋里面,筆者轉(zhuǎn)身看到了這樣的畫面,用卡爾·蔡司Planar T* 50mm f/1.4 ZA SSM鏡頭腰平取景拍攝下來,稍許傾斜的畫面感覺很是有一些現(xiàn)場感。
這是加拿大國會圖書館的卡片柜,卡爾·蔡司Planar T* 50mm f/1.4 ZA SSM鏡頭的光圈設置在f/1.4,斜向拍攝得到的這樣的景深效果。大光圈鏡頭在過去的膠片時代很多情況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進光量,而在當下的攝影中則多的是在體現(xiàn)不同的虛實影像關系。
索尼70-400mm f/4-5.6G SSM Ⅱ
筆者曾在一年前使用過索尼前一代70-400mm f/4-5.6 G鏡頭,由于是在曠野里拍攝,這個焦距段用起來確實較為實用,只要沒有大光圈拍攝的需求,這支鏡頭對于經(jīng)常拍攝風光的攝影朋友應是一個必要的配備,但是那支全銀色的70-400mm f/4-5.6 G很多朋友都反映自動調(diào)焦的速度實在是有些勉強,而且銀色的裝飾與全系列的索尼鏡頭很難匹配。于是便有了這支新型的,或稱第二代的索尼70-400mm f/4-5.6G SSM Ⅱ鏡頭。
這一次在加拿大試用新70-400mm f/4-5.6G SSM Ⅱ鏡頭,感覺到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體驗,首先是鏡頭外觀改變了顏色,與著名的索尼70-200mm f/2.8 G是一樣的象牙白色;其次是自動調(diào)焦的速度提升了數(shù)倍,影像的品質(zhì)依然與過去一樣的精彩,在阿崗昆的湖邊隨意拍攝的一組影像就可以看出令人興奮的結果。
在湖邊,一叢鮮花距離我大概有三米多遠,用索尼70-400mm f/4-5.6G SSM Ⅱ鏡頭手持拍攝下來就呈現(xiàn)出這般景象,使用的是光圈優(yōu)先模式,鏡頭的焦距設置在400mm,光圈f/5.6,景深尚有一些余地,花瓣的質(zhì)感以及層次都有不俗的表現(xiàn)。由于鏡頭并不太重,多少有個依靠,同時將感光度適當提高,使用索尼70-400mm f/4-5.6G SSM Ⅱ鏡頭手持拍攝會有一種沒有負擔的感受。
一個木板墻的前面堆積著一些鐵片構件,用索尼70-400mm f/4-5.6G SSM Ⅱ鏡頭將其“拉至”眼前,就拍攝成這樣的一個畫面。從這幅影像中您可以看到這支鏡頭對于景物質(zhì)感的表現(xiàn),暗部的層次細節(jié)也都能夠展現(xiàn)出來,表現(xiàn)出很大的影像寬容度。
索尼70-200mm f/2.8 G
這一次筆者仍然借了一支70-200mm f/2.8 G,這是索尼的經(jīng)典之作,是公認的好鏡頭,所以此次試拍一直帶在身邊,用它的大光圈拍攝了不少的照片。這支鏡頭的特點還是在于大孔徑,f/2.8的光圈依然表現(xiàn)良好,近距離拍攝微小的景物會更有特點,猶如微距鏡頭。柔和的焦外成像不會形成硬光斑,用以突出景物的大光圈又保持了較為平衡的影像分辨能力,題圖的影像就是用這支鏡頭從高處向下拍攝的影像。
這是在公路邊上拍攝的一幅逆光拍攝的影像,光圈設置在f/2.8,畫面中僅有上面的藍色小花是清晰的,這是70-200mm f/2.8G鏡頭的最近調(diào)焦距離,焦外的影像非常柔和。
在渥太華,每天一次的換崗儀式都會在國會大廈廣場的草坪上舉行。當?shù)芈糜尾块T為我們安排了前排的座席,拍攝觀禮這一傳統(tǒng)的儀式。筆者使用索尼70-200mm f/2.8G的鏡頭在近距離拍攝了士兵服裝的局部,這時鏡頭的焦距處于200mm,光圈設置在f/9,手持相機眼平取景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