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黎平
漢惠帝劉盈是漢高祖劉邦理所當然的繼承人,然而,劉盈卻沒有從父親劉邦那里得到理所當然的關愛。劉盈在父親的眼里,是一個可以替代的次品,是一個可以丟棄的累贅,這種父對于子的陰影,一直到劉邦去世后,還投射在劉盈的頭頂。
劉邦對于次子劉盈的第一個有史為證的舉動,便發(fā)生在公元前205年的靈璧之戰(zhàn)。6歲的劉盈和姐姐一起搭載父親的戰(zhàn)車逃命,后面是項羽的追兵。劉邦在兒女們表現(xiàn)出來的,就是一種最理智最殘忍的動物逃生法則,劉盈和姐姐有三次被拋下戰(zhàn)車,在當時那一刻,在父親劉邦的眼中,劉盈只是一個逃生的累贅,是一個可以處理的減負品。
而且,劉邦并沒有因為那一次的棄子行為而對劉盈表現(xiàn)出任何形式的內(nèi)疚,相反,他對劉盈的不屑,一直在往接班人的問題上延續(xù)。
公元前197年,劉邦提出讓趙王如意當太子的建議,引起了朝廷官員的極大爭議,甚至是群體的反彈。劉邦暫時擱置了這個提議,但是,他的心思還是全在劉如意身上,他改太子的第一次行動不成功,首先不是想到劉盈的無辜,而是想到劉如意的安全,于是調(diào)任性格倔強的周昌輔佐劉如意。
劉盈的太子地位暫時穩(wěn)定下來,然而,父親劉邦并不樂意看著他平平安安地待在這個位置上,他似乎想給這個兒子尋找一個犯錯誤的機會。公元前196年,英布謀反,劉邦決定派“仁弱”的太子去平亂。作為一個老辣的政治軍事人物,他不是不知道劉盈那點斤兩根本不夠老將英布收拾,可見,父親劉邦這一次還是想把兒子劉盈當成減負品處理掉,然后給劉如意騰出位置來。
父親劉邦的這個算盤,讓張良請來的四大江湖謀士看穿了,他們讓呂后又哭又鬧去讓劉邦改變主意,親自帶兵。這是劉邦為這個兒子唯一一次做出的正面舉動,然而,這位父親并不是情愿的,他在勉強答應親自出征之后,撂下這么一句話:“吾惟豎子固不足遣?!?/p>
平定了英布的叛亂,這么一份豐厚的政治遺產(chǎn),劉邦卻不愿意留給太子劉盈,還是想送給趙王如意。身受重傷的他再一次提出更換太子,劉盈又被擺到了累贅和減負品的位置。呂后和張良動用了商山四皓的資源,才渡過危機。
危機過去了,劉邦去世,劉盈登基,然而,這位父親巨大的陰影籠罩在劉盈的頭上,并沒有散去。
劉盈對父親的不滿,表現(xiàn)在對舊日大臣的態(tài)度上。公元前193年,大漢革命老臣曹參不理政事,劉盈質(zhì)問他:“老曹你是瞧不起我這位少主嗎?”曹參并不慌張,他反問劉盈跟高祖相比,如何?劉盈對這個問題只有誠惶誠恐:“朕安敢望先帝?”在曹參的強勢對逼下,劉盈不得不承認其父親制定的黃老政治路線,父親的陰影依然籠罩著他。
史上對劉盈的認識很粗糙,認為他只是毫無個性地繼承父親路線而已,其實,這當中,他有反抗,有掙扎,例如與老臣曹參那一次失敗的爭論。對于父母輩的血腥屠殺政策,他是持反對態(tài)度的,并且主動保護趙王如意和齊王劉肥。呂后為了訓練他能像父親那么殘忍,于是給他上了一課:讓他去廁所看無手無腳,目盲耳聾的“人彘”,想讓仁弱的兒子變得強大一點,而劉盈拒絕變得像父母輩那樣殘忍,于是用“淫樂,不聽政”來反抗。
劉盈始終沒能走出父親的陰影,但是也拒絕變成父親那樣,他延續(xù)了父輩制定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卻避開了父輩殘忍無情的性格,這也許意味著一個王朝開始真正的轉型吧,政策沒有轉型,但執(zhí)政者的性格開始轉型,從劉盈那里開始孵化出“文景之治”的政治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