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阿維
摘 要: 英語一直是大學生認為重要,但又最難學的一門課程。近幾年三本院校大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令人擔憂,一些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動機,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英語,而那些有學習目標的學生卻又做不好,沒有成效。對此,作者從學生的動機著手,分析這些學習誤區(qū),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對策。
關鍵詞: 三本院校學生 學習誤區(qū) 解決方法
大學生,怎么理解這個群體呢?第一,大學生,簡單來說是社會文化群體的一部分,是指接受過各類形式高等教育的人,是擁有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體,代表著最先進的文化知識潮流。第二,“大學”是對“小學”而言的,不講“詳訓詁,明句讀”的“小學”,而講治國安邦的“大學”。大學生則應學習“大學”之道,努力把自己塑造成為具備一定“治國安邦”才能的人。社會的發(fā)展,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我國的大學教育已近乎是全民教育。這是促使我國在世界大舞臺占有重要席位的主要因素之一。
然而,近幾年三本院校大學生的綜合水平呈下降趨勢,尤其是英語學習狀況,令人擔憂。本文將從三個方面就三本院校學生英語學習現(xiàn)狀及學習誤區(qū)進行詳細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議。
1.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原因,是激勵、指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是學習活動的推動力。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一些大學生不清楚自己的學習動機是什么,以英語學習表現(xiàn)最為突出。當今,整個社會看似特別重視學生的英語能力,從幼兒園開始便開設英語課程一直到大學。但是,就目前在校大學生的狀況而言,雖然英語課的課時很多,甚至高出一些專業(yè)課,但學生卻不清楚學習英語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對于那些毫無學習目的的學生而言,英語對他們來說完全就是噩夢。因為不明白為什么要學習英語,同時又要上那么多課、記那么多單詞、考那么多試,所以產(chǎn)生了厭倦。這就是為什么老師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有那么幾位學生一學期幾乎沒上過幾次英語課,就算來上課,也是睡覺、玩手機、看小說。有些學生雖然一直沒搞明白自己為什么要學習英語,但是總認為,事物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就一定能體現(xiàn)出其價值所在。所以,老師怎么教他就怎么學,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從來都沒有落下過,而且只要有和英語相關的考試就去參加,從不問“為什么”。一般稱這類學生為“乖學生”。
大多數(shù)學生有自己的學習目標,他們有一定的學習目標——通過CET-4,拿到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但這些學生中又出現(xiàn)了各種類型的人:
好高騖遠型——這類人內(nèi)心目標無比強大,而實際行動往往是零;
布谷鳥型——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也很清楚自己在聽說讀寫方面都需要不斷地練習和提高。但“寒窗苦讀”使他們望而卻步,又同時在不斷告誡自己要努力、要勤奮;
意志薄弱型——這類人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可能從小就開始學習英語,但面對高考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只要掌握基本的讀寫能力即可,至于聽說,那都是很遠的事,到用的時候再提高也不遲。上了大學聽學長們經(jīng)常提起英語四級考試,好像過級率也不高,這個時候某些學生就產(chǎn)生僥幸的心理。而后通過對四級的了解發(fā)現(xiàn)還要考聽力,并且比例特別大,一時間就傻眼了,這又使一部分人產(chǎn)生了放棄的念頭。加之在那些毫無學習目標的人的影響之下,久而久之便荒廢學習。
2.學習方法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馑际牵梢患?,知道它了解它不如愛好它,愛好它不如樂在其中?!昂谩焙汀皹贰本褪窃敢鈱W、喜歡學,這就是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能產(chǎn)生愛好,而愛好它就要實踐它,樂在其中,有興趣就會形成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對于毫無學習目標的學生而言,他們是得過且過,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以完成任務式的方法學習。從不會做任何所謂“作業(yè)”以外的工作,且無主見。采用機械式記憶:死記硬背,鉆牛角尖。甚者可能會抵觸新的學習方法甚至新老師,而且在四級復習時總是認為題海要比課堂知識重要得多。
好高騖遠型的學生嘴上功夫都很好,能說得天花亂墜,但并沒有系統(tǒng)的方法可言,喜歡耍小聰明,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大堆理由,這類人認為成績高于一切。布谷鳥型學生永遠就那一句話:明天就壘窩,明天就壘窩,明天就壘窩……意志薄弱型學生,雖然意志薄弱但他們卻有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也知道如何去做,但難就難在“持之以恒”。
3.學習現(xiàn)狀
在上述學習動機及學習方法的作用之下,三本院校大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怎么樣呢:不會學習(甚至可以說自學能力為零),知識架構零散,整體水平較高中呈下降趨勢,聽力狀況不堪一擊,面對四級考試老師無奈、學生痛苦,四級通過率極低,有些甚至不能正常通過期末考試而把希望寄托于“補考”和畢業(yè)前的“清考”。
4.解決方法
哲學上有這么一句話:事物的發(fā)展是由內(nèi)外因共同作用實現(xiàn)的,內(nèi)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內(nèi)因決定事物的根本屬性,外因推動事物的發(fā)展。任何孤立內(nèi)外因關系的說法都是錯誤的。當然,對學生及其學習也是一樣。
對學生,自我認識和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很重要。首先,要糾正原有的錯誤的觀念及不恰當?shù)膶W習方法。要學會從別人身上看到長處,不斷地接受批評和教訓;要嘗試各類學習方法并從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當然,要取得好的學習成績,必須有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是經(jīng)過重復練習而鞏固下來的穩(wěn)重持久的條件反射和自然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使自己的學習有序而輕松。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培養(yǎng)一個人的再學習能力或者自學能力。
老師的輔助具有“催化劑”的作用。任課老師應該從第一次接觸到學生就告知其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或者實用性,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地向?qū)W生傳授好的學習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灌輸,要授之以漁。輔導員或班主任也可以給學生一些幫助和啟發(fā),可以以“過來人”的身份向?qū)W生講述或以身作則,使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也可以讓入學教育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比如說“大一做起”的重要性。大一做起: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學習是一門實用但不能一蹴而就的活動,需要與大學生活及個人成長同步進行,從跨入校門的那一刻開始,就要為其做好鋪墊。
學校可以鼓勵院系或各種社團多舉辦英語學習、競賽類活動,形成一個大的學習氛圍,同時制定一定的激勵體制,讓學生有參與的積極性。學校也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爭取一些優(yōu)秀的外籍教師。外籍教師的教學,可以給學生一個全新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并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讓學生真正張開嘴,與純正的英語老師面對面交流,這樣可以讓語言活起來。
關于教育體制的改革,學者們一直都在提這個話題,可見英語教學體制真正到了要徹底改革的時候了。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英語四級考試,近幾年四級考試一直都在改革,而且每次改革都有一定的成效。四級考試的不斷改革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可以說大學的英語教學體制已步入改革之軌。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新的改革的要求,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1]奧馬利.第二語言習得的學習策略上海:上海外語出版社,2001.
[2]張國揚,朱亞夫.外語教育語言學.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劉潤清.外語教學的科研方法.北京: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4]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3rd ed.)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4.
[5]Gardener,R.C.&W.E.Lambert.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Rowley:Mass:Newbury House,1972.
[6]James,C.Error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Use.New York:Longman,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