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兩個世界,時而梵音聲聲內(nèi)心清凈,時而繁華喧囂難免煩惱。交錯之間得了一些感悟,時間推移多了一分慧心。驟然發(fā)現(xiàn),寧靜下來的心宛若明鏡,物來則映,何時修得物去不留,了無痕跡,需要的豈止時光,更需大智慧。其實細想一下人生,的確有風(fēng)景無限,然,有什么可嗟惜感嘆?過客而已。
韓雪,作家,詩人,歸元禪寺歸元文化中心佛教文化工作者。發(fā)愿致力于愛與善的傳播。
聞香悟道
春天的一個下午,有幾分倦怠的我小睡起來,看見窗外白晃晃的日光,還有院落里次第開放的杏花,驟然有七竅透進光來的感覺,通身都透明起來?;腥婚g好像嗅到黃梁小米的清香,是夢是真,一時很迷茫。于是,我找來一個香器點了一粒塔香,當(dāng)空氣間開始彌漫老檀悠香的氣息時,我方從夢境里過渡到現(xiàn)實中來。
香器是朋友初冬時送我的,褐色的陶,別致的設(shè)計,無事時,我總會情不自禁的拿出賞玩,那份歡喜,說不出來。只是生活中有眾多的牽絆,哪怕是用我鐘愛的香器焚香,多數(shù)時候也只是應(yīng)景的道具,從來沒有如此的一個下午,我自己一個人,點粒香,不是聞,而是把頭抵在桌上,靜靜的觀看香氣,隨著自己的呼吸與意念而變化。
我點的塔香有點特別,不是因為它是極純的檀香,而是別的塔香是通體實心,而它的底部卻是空的。正是因為這部分的空無,使得它在點燃后,在這特定的香器里,香不是上揚于空中,而是如飛流直下的瀑布,形成一種特別的景觀。設(shè)計者稱這款香為《飛瀑流香》。很是贊嘆設(shè)計這款香的人,定有如香般縹緲的靈性,絕非平凡的香道中人,僅僅只會打個漂亮的香印,為你點支名貴的龍涎那么的簡單。
后來我真的有幸見到這款香的設(shè)計者,也的確如我想象那般,從香悟道,頗有佛學(xué)造詣。同時我還知道同款香器共有六種,我的這款,如飛虹凌空的拱圓下,一琴者盤腿而坐,悠然撫琴,設(shè)計者為之取名“天韻”。見我們興致盎然,設(shè)計者又展示了另兩款香器,一款名為“浣紗”,另一款是只孤獨的蓮蓬,形只影單的立在水中,他說還沒想好名字。
這天下午,愛香的我們很奢侈,一口氣點了三粒塔香,凝神屏氣,僅為一觀香氣所呈現(xiàn)的不同意境。
天韻的香氣,是從香座上的五個小孔,如抽絲般一根一根抽出來的。設(shè)計者說,這五個小孔代表著音律的宮、商、角、徵、羽,從這五個小孔出來的香煙,因為他的解說,真的有了樂感,一絲絲如五線譜上實感的線,絲絲纏繞,有節(jié)拍的流了出來。頓時我的耳邊響起很久以前聽到的一首曲子,鄧偉標的《流花的湖》,此時那旋律優(yōu)美的在耳邊響起,如同天籟。原來,天上人間的意境,可以因為一粒塔香而再現(xiàn),原來,許多的美好只在舉手間就能營造,原來許多事可以很簡單。
浣紗的奇特在于,香煙出現(xiàn)時,呈薄薄的片狀,似云似紗。端坐水邊的女子,宛若西子,在煙霧繚繞的湖邊,用纖纖素手把一切的有形浣洗成紗,再讓這紗頓時仙化,虛空而去。仿如世間所有的感隋,于這浣洗間,纏綿環(huán)繞,在生活的水面形成揮之不去的氤氳。
每個人總會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壓在最后捧出,設(shè)計者也亦然。當(dāng)水中孤獨的蓮蓬,點上塔香后,香煙從蓮蓬九孔中慢慢溢出時,曾有的枯萎滄桑化為鮮活,那香煙層層疊疊,連綿而出,環(huán)繞殘荷蓮蓬,似蓬萊仙境,又如極樂國土。其實,這兩種境界誰也沒有見過,只是心目中的一個概念而已。無論設(shè)計者同意與否,我為此款香器取名九品蓮,因為只有九品蓮花才會生在極樂世界。
其實對香的喜愛,好象并不單是佛教徒的原因。一直以來,每天焚香禮佛已然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除此之外,一直很喜歡薰香,家里什么時候薰什么香?哪間房間薰什么香?于我,看是隨心所欲的作為,實際都有非常專業(yè)的講究。最是喜歡休息日,晨起后在家里點燃滴有天竺葵精油的香薰燈,讓屋內(nèi)的濁氣隨著香氛漸漸清靜。而這般的心情與焚香禮佛同樣的虔誠,因為,我相信每個人從無始劫來至如今,都應(yīng)該是這世間的智者,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菩薩。想起《云笈七簽》中記載香的作用“燒青木香、熏陸香、安息膠于寢室頭首之際者,以開通五濁之臭,絕止魔邪”,我就想每天能自己為自己點柱香,是多么健康的一件事情。再看《香之十德》中說到香的好處“感格鬼神、清凈身心、能拂污穢、能覺睡眠、靜中成友、塵里偷閑、多而不厭、寡而為足、久藏不朽、常用無礙”,我又想每天能自己為自己點柱香,是多么必要的一件事情。
在這里不得不提這位設(shè)計者,見到他,讓我想到《楞嚴經(jīng)》中香嚴童子的故事,說有一日在靜室修行的香嚴童子,見有比丘燃沉水香,香氣寂然入鼻,很是奇妙,于是觀察這香氣的來源,發(fā)現(xiàn):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煙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由是意銷,發(fā)明無漏,如來印我得香嚴號。也就是說,香嚴童子正是因聞香而得道,如眼前的設(shè)計者,能把聞到的香氣儲存到記憶里,然后通過記憶來配方還原,正是我們身邊聞香得道者。在他設(shè)計的每款香中,我想他一定是發(fā)了大愿,如這佛偈所言:
愿此香花云,遍滿十方界。
供養(yǎng)一切佛,尊法諸賢圣。
無邊佛土中,受用作佛事。
普薰諸眾生,皆共證菩提。
每個人往來于這個世界,并不知道所有的過往,而這彌漫著薰香的下午,好象喚起曾經(jīng)有過的記憶,這記憶因香被喚醒,又因香再被儲存。如果有一天因緣具足之時,我也如香嚴童子因香悟道,我是應(yīng)該感謝薰香?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