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莎
【摘 要】“不立文字”作為禪宗法法相傳之內核,究禪宗,必究“不立文字”。然而,禪又是本離于言而終不離言的,“不立文字”與“不離文字”便成為禪宗在處理禪與言的歷史過程中所突現出的一對邏輯悖謬。禪宗巧妙地將“不立文字”與“不離文字”結合起來,不是“不立文字”,也非“不離文字”,而是善用文字。
【關鍵詞】禪宗;不立文字;不離文字
禪宗源于印度佛教中的禪學。禪,在梵語中的意思是靜慮。中國古代譯為“思維修”,其涵義是將散亂的心念集中,進行冥想。
據傳,釋迎牟尼在靈山說法,手拈一朵花一語不發(fā),眾人不解其意,唯有弟子摩訶迦葉會心微笑。釋邇牟尼便把這“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佛法傳給了他,這佛法便是禪宗的要義;又《碧巖錄》“圣諦第一義·評唱”文曰:“達摩遙觀此土有大乘根器,遂泛海得得而來,單傳心印,開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1]由此說,“不立文字”說是由達摩從印度帶來傳入中國的;另外,印順法師在其《中國禪宗史》第二章中又立一說,認為“不立文字的思想是介于達摩和南泉普愿之間的禪宗五祖弘忍最先明確提出來的?!?[2]
盡管我們現在無法確定禪宗的“不立文字”思想究竟是誰最先提出來的,但是“不立文字”在禪林的流行以及被當作禪宗的一個重要的思想基礎卻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然“不立文字”究竟作何解?
一、不立文字
臺灣羅光教授主編的《哲學大辭典》對“不立文字”這樣解釋到:“禪宗所標示的不立文字,往往為人所誤解,以為不立文字是指摒去文字,不用文字,其實原義,但指開悟本身是不假經論的;諸經論是指導開悟的,如以指指月,指終不是月。” [3]故“不立文字”中的“文字”特指佛教經論,“不立文字”意為不執(zhí)著于佛教經論。
禪宗認為,佛教有重內證自悟的宗門與重經典言說的教門之分別,禪宗自奉為宗門,不重教門。在禪宗看來,語言文字不具有實體性、真實性、權威性,并不能傳達禪意,甚至還可以說是傳達禪意的障礙:主體的內在心性是語言文字難以傳遞的;宇宙實相、佛法真理是語言文字無法表達的;禪悟的終極境界是語言文字無從表述的。故此,禪宗提出“不立文字”——不可執(zhí)著于佛教經論。
“文字是魚兔筌躥,若得魚兔,則蹄渾是無所用也。修多羅教,標月之指也,若觀月,則指亦無所用也。然人皆認筌蹄,不得魚兔,認指頭不觀月,故曰:‘不立文字?!?[4]佛教的經論猶如捕魚之“筌”、得兔之“蹄”和指月之“指”,經論可以作為人們禪悟修證的工具,但一旦藉經論開悟后,經論便一無所用,就不應再執(zhí)著于經論。猶如得魚后要忘“筌”,得兔后要忘“蹄”,觀月后要忘“指”,不可再執(zhí)著于“筌”、“蹄”、“指”,這即是“不立文字”。
禪宗是以禪悟為達到成佛的目的和修持方式的,這種獨特的修持覺悟方式決定了它是排斥語言文字作用,超越思維、推理的,“不立文字”也因此成為禪宗作為佛教修持實踐的本質要求。但是,禪師在傳達禪理、禪法乃至禪悟時,不可能全面徹底地排斥語言文字的功用,故而禪宗又須“不離文字”。
二、不離文字
菩提達摩雖然重視禪悟,但也肯定語言文字的功能,認為離開經教文字要悟入真性是不可能的。菩提達摩提出兩種悟入佛道的途徑,即行入和理入。所謂“行入”,就是去體驗、去體會,在真如上下功夫。理入是在原理方面悟入,其方法是“藉教悟宗”,“教”指以語言為載體的佛教經典義理,“宗”指不可言詮的內在真性。藉教悟宗即藉佛教經典義理而悟入禪宗旨趣,以體證眾生生命中本來具足的真性。
從禪宗的歷史來看,禪師們始終是在“不立文字”與“不離文字”之間搖擺、游離,有的禪師偏于“不立文字”,有的禪師則偏于“不離文字”。然“不立文字”與“不離文字”并非是絕對對立的。
三、善用文字
禪本不立文字、不可說,然又不能脫卻文字、不得不說。不立文字與不離文字便成為禪宗在處理禪與言的歷史過程中所突現出的一對邏輯悖謬。為釋解這對禪言悖謬的緊張關系,在禪宗里便生發(fā)出一系列說不可說之說。對此,熊偉有一段精辟議論:
“不可說”乃其“說”為“不可”已耳,非“不說”也?!翱烧f”因須有“說”而始可;“不可說”亦須有“說”而始“不可”。宇宙永遠是在“說”著。無非“它”“說”,必須用“我”的身份始“說”得出,若由“它”自己的身份則“說”不出。故凡用“我”的身份來“說”者,皆“可說”;凡是由“它”自己的身份來“說”者,皆“不可說”。但此“不可說”亦即是“它”的“說”;“它”并非因其“不可說”而“不說” [2]。
禪宗就是處于“可說”與“不可說”的轉換層面上。“語亦說,默亦說,終日說而未嘗說”,“終日說何曾說(傳釋者),終日聞何曾聞(受傳釋者)”,所以釋迦“四十九年說,未曾說著一字”。當我們通過這些拳拳之說到達自由無礙的境界時,這些經教,說法都是沒有意義的。這從終極的意義上說明了語言的工具性,是魏晉以來“言意之辯”的進一步深化。
歷史上的禪宗大德,主張不立文字者,也往往不能真正脫卻文字;主張不離文字者,也并未真正執(zhí)著于文字,而是不立與不離的會通。初修行的人,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后來,被法執(zhí)束縛,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最后連佛法的拘束也擺脫,依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但這個層次的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卻不同于第一層次的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而是否定之否定的最高境界。離開文字,我們不可能明悟佛法真性,然拘于文字,我們終只是在佛法里兜轉。只有深入文字同時又跳出文字的藩籬,才能真正明心見性。故,禪是本離于言而終不離言的,問題不在于不立文字還是不離文字,而在于善用文字,即當借用則借用,當拋卻則拋卻,這才是我們明達禪宗旨趣的關鍵所在!
注釋:
[1] 佛光大藏經(禪藏·雜集部·碧巖錄·外一部)[Z].臺北:佛光出版社,2000,12.
[2] 印順.中國禪宗史[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2,73.
[3] 哲學大辭書(第一冊)[Z].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3,475.
[4] 哲學大辭書(第一冊)[Z].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3,476.
【參考文獻】
[1]佛光大藏經(禪藏·雜集部·碧巖錄·外一部)[Z].臺北:佛光出版社,2000.
[2]印順.中國禪宗史[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2.
[3]哲學大辭書(第一冊)[Z].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3.
[4]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第2卷,第4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3.
[5]熊偉.自由的真諦——熊偉文選[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4.
[6]蕭疌父.佛家證悟學說中的認識論問題[M].成都:巴蜀書社,1999.
[7]劉澤亮.易相與禪說[J].廈門大學學報,2003(6).
[8]方立天.禪宗的“不立文字”語言觀[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2(1).
[9]陳堅.禪宗“不立文字”辨[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