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新
事茶,可謂器不厭精。究竟其間,方得茶之況味,皆得弄茶之趣。事茶日久,在一水間蓄爐十來只,炭品五六種;安吉竹爐、潮州紅泥爐、風(fēng)爐仔、南豐白泥爐、麗江銅爐、香格里拉黑陶爐、臨滄鐵爐、泥爐、日本火缽、柴窯燒陶爐……每一種都有不同的性格,適宜不同的茶時用之,擇日一一道來。
“松下煎茶試竹爐,濤聲隱隱起風(fēng)湖。老僧妙思禪機外,燒盡山泉竹未枯。”清夏微雨后,竹爐內(nèi)炭紅如熾,偶有橄欖炭在火中綻開之聲,銀壺水沸時,爐壁尚一片清涼。此竹爐為仿故宮竹爐造型,以安吉竹材編制,編好后抹上大漆,內(nèi)置泥爐胎,泥爐與竹外箱之間有防火隔熱物填充,整體較重,適合在室內(nèi)用,故安置在茶案邊使用,以銀壺、柴窯陶壺煎水都很好用。
昔日的竹爐頗有些故事。洪武二十八年也就是距今618年前,無錫惠山寺僧在寺廟內(nèi)外植茶制茶,名日“無錫毫茶”。無錫毫茶條索卷曲,肥壯翠綠,白毫披覆,沖瀹后香高味濃,湯色晶瑩隱翠,滋味鮮醇,特別是以二泉水沖泡,更得毫茶真味,“無錫茶,二泉水”一時名響天下?;萆剿伦〕制照涫且晃皇炔杓鎼墼姷纳?,偶作巧思請湖州的竹工編制了一個烹泉煮茶的竹爐,爐里面填了土隔熱,爐心裝上銅柵欄,普珍和尚以此竹爐煮二泉水泡茶,款待時常來二泉游賞的文人知交。中國的文人素來有愛竹的情節(jié),平日里見多了紅泥小爐煎水煮茶,忽然在惠山寺里看到這清雅之物不由得暗合心曲、文思蕩漾,吃茶之余紛紛為竹爐題詩作畫吟詠不已,一時竟成了一段文壇雅事。普珍和尚還延請畫家王紱臨摹下竹爐圖,學(xué)士王達作文,諸位詩者題詩,裝幀成一幀《竹爐茶圖卷》。這段佳話也被記錄在了《無錫金匱縣志》里。“惠山亭上老僧伽,斫竹編爐意自嘉?!?/p>
后來,竹爐不知去向,直到明成化年丙申冬月,詞人秦觀的后裔秦夔復(fù)得于無錫城楊氏家中。秦夔為此作了《聽松庵茶爐記》,內(nèi)云:爐以竹為之,崇儉素也,于山房為宜。合爐之具其數(shù)有六:為瓶之似彌明石鼎者一,為茗碗者四,為陶碗者四,皆陶器也;方而為茶格一,截斑竹為之,乃洪武間惠山寺聽松庵真公舊物。
從此段文字中可見,當(dāng)時的竹爐乃是以斑竹制成。斑竹是竹中的清士雅物,上好的斑竹自古因稀少而價格不菲,可想見當(dāng)年普珍和尚嗜茶之深,制爐之精。
后來,因乾隆皇帝與竹爐的一段茶緣,使得這小小竹爐又平添了許多傳奇。清乾隆十五年(1751年)二月,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去惠山寺禮佛,在寺中看到了后人復(fù)制的竹爐,并親見了竹爐煎水煮茶的清韻。風(fēng)雅的乾隆雖然極喜這竹爐,可并未奪人所愛,而是當(dāng)即命工匠仿制了兩只竹爐帶回宮中使用。據(jù)說在這仿制的竹爐底板上還鐫刻有乾隆的御詩及跋:“竹爐匪愛鼎,良工率能造。胡獨稱惠山?詩禪遺古調(diào)……乾隆辛未春,過聽松庵,見明僧性海所遺竹爐,命仿制并紀(jì)以詩。御題?!?/p>
乾隆帝仿制的竹茶爐現(xiàn)在還存在北京故宮里,偶然展出時還能看到。有方家測量過,此爐外方內(nèi)圓,高12厘米,寬侶厘米,四柱直徑各1.5厘米。爐心為陶土,內(nèi)徑7厘米,上罩銅質(zhì)墊圈,爐口長方形,寬3厘米,長4厘米,護了一圈銅套。而惠山寺竹爐山房的竹爐再度消失,江湖上再無下文。
昔日竹爐煎煮的惠山泉是用來沖瀹“無錫毫茶”,泉水貴輕、貴活,橄欖炭無雜木俗氣并略帶欖香,即沸稍微降溫后沖瀹細嫩的無錫毫茶,茶湯該是甘醇有加。今人制作的竹爐亦有幾種款式,使用起來各有利弊,需竹、泥、銅等元素一一妥帖配合,才得實用與美觀皆具。
平日以明子引火,龍眼木炭墊底,青鋼木炭作為主燃之炭品,一爐炭可煎水2~3壺。三沸之水沖瀹有些年頭的普洱生茶、熟茶,茶湯飽滿,盡發(fā)茶香;若吃巖茶、老烏龍時,則以橄欖炭鋪上層,發(fā)火迅急,所煎之水沖瀹巖茶、老烏龍,滋味大好,湯感層次豐富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