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軍
60多歲的吳大媽真是有點弄不懂該怎么吃油了。記得自己小時候,誰家炒菜放的油多,那可是小康生活的標志,令人羨慕呢!可是現(xiàn)在電視里、書籍報刊里,營養(yǎng)專家們都說要少吃油,特別是少吃動物油。自己去趟超市,五花八門、價格懸殊的食用油看得頭蒙,常常是站在貨架前,久久不能下定決心買哪種。
怎樣看油的營養(yǎng)價值
食用油雖分植物油和動物油兩大類,但其主要成分都是中性脂肪,其次為磷脂、膽固醇和維生素A、D、E等。脂肪由各種脂肪酸構成,其中不飽和脂肪酸被稱為“美容酸”,當體內缺乏時會出現(xiàn)皮膚粗糙、脫屑及頭發(fā)干枯易落等現(xiàn)象;反之,則皮膚光滑潤澤,頭發(fā)烏亮,容顏更加美麗。
可見,油的營養(yǎng)價值是以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而定的,多則營養(yǎng)價值高。植物油中的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棉籽油、芝麻油、花生油次之。
吃油多少益健康
在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中,食油量應有所不同。如寒冬季節(jié)體內需要多產熱保暖,在冰天雪地的野外或冷庫工作的人及重體力勞動者,熱量消耗較多,應該多吃些油:因為油能抑制胃酸的分泌,胃酸多的人也可多吃些。但盛夏天氣酷熱,食欲往往不好,加上出汗飲水多,沖淡胃液,消化功能降低,應少吃油:肝膽疾病患者因膽汁分泌減少,脂肪不易消化,也不宜多吃油:胃腸炎或痢疾患者更不能多食油膩,以免加重病情:至于肥胖及高血脂者,為避免更胖或血脂更高,當然也不宜吃得過油。
即便是可以多吃些油的人,燒菜時也不要放油過多。否則,燒出的菜被油包裹,吃進胃里后消化液不能充分和菜類接觸,反而影響消化吸收。同時,食物過于油膩會影響食欲,如遇天冷受涼等誘因,還會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而油炸食物雖然味道好,但因油溫較高,某些營養(yǎng)成分遭到破壞,也少吃為好。
動物油好還是植物油好
一般說來,中老年人,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病及糖尿病、肝膽疾病的人,吃植物油比動物油好。動物油雖然口感好,但長期食用容易造成動脈硬化,引發(fā)高血壓和冠心病。
不過,植物油中也含有有害物質,如煉油的花生及玉米中可能夾雜著一些霉爛的花生及玉米,如此榨出的油中會含有一些強致癌的黃曲霉素。又如棉籽油,用生棉籽榨出的油含有大量棉酚,食用后可立即中毒,也可慢性中毒。至于人們普遍食用的菜籽油,其中也含有一種不易消化吸收的芥酸,能導致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因此國際標準規(guī)定,菜籽中芥酸含量不能超過5%。值得高興的是,國內早已培植出低芥酸菜籽品種,僅含3%左右的芥酸,食用比較安全。
這些吃油習慣科學嗎
不吃油或只吃植物油如果沒有油,就會造成體內維生素以及必需脂肪酸的缺乏,影響人體的健康。一味強調只吃植物油,不吃動物油也是不行的。在合理的劑量下,動物油中的飽和脂肪酸對人體是有益的。
長期只吃單一品種的油最好幾種油交替搭配食用,或在一個時間段用一種油,下一個時間段換另一種油,因為每種油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交替或混搭吃有利于營養(yǎng)均衡,也可以減少長期吃一種油對身體造成的慢性損害。
全家人吃油一個標準對于血脂或體重不正常的特殊人群,我們更強調的是選擇植物油中的高單不飽和脂肪酸。在用油的量上也要有所控制。血脂、體重正常的人總用油量應控制在每天不超過25克,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基本上各占一半。而老年人、血脂異常者、肥胖或有肥胖家族史的人群,每人每天的用油量要更低,甚至要降到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