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樞
在歷史上,出蜀的有吟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詩仙李白,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蘇軾;而入蜀的就有劉禹錫、杜甫和陸游等,其中杜甫是從陸路入蜀,陸游是從水路入蜀。
陸游,號放翁,“放翁”這個號是陸游在四川時受到“放蕩行跡”的批評后自號的。當時,陸游作為范成大的手下而不拘形跡,兩人詩酒相交并結下了深厚情誼。陸游在四川10年,蜀地的生活經(jīng)歷令其終身難忘,“心固未嘗一日忘蜀地也”。陸游對四川的感情,開始于《入蜀記》?!度胧裼洝肥顷懹螐睦霞疑疥幍剿拇ㄈ喂俾吠局械娜粘逃洈⒅鳌W鳛樵娙说年懹?,愛國激情澎湃于心中,壯志未酬,而作為一個游覽者的陸游,又因為詩意的語言把路途的見聞記述得生動活潑,不拘形跡。
陸游少年就熱心報國,但幾次三番科考不中,既有自己的原因也有秦檜科場舞弊案的緣故。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陸游到都城臨安參加科舉考試,名列第一,位于權相秦檜孫子之前,觸怒了秦檜。次年禮部復試,陸游雖名列榜首,終為秦檜黜免。直到秦檜死后,他34歲才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一個九品芝麻官。面對朝廷偏安一隅,官員文恬武嬉、茍且偷生,陸游抗金收復失地的志向一直未曾泯滅,出仕后積極主張用兵。
陸游入蜀的時間剛好是他心情低沉的時候,因為他牽涉到對金是否用兵的朝廷爭斗中,“交結臺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而被免官閑居。紹興三十九年(1169年),他又接到朝廷的任職夔州通判報告,這次他決定前往任職。任職夔州是陸游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原因其一是夔州在今重慶奉節(jié)縣,當時屬于四川管轄,離陸游家鄉(xiāng)山陰有千里之遙,陸游帶著孩子家眷作長途跋涉,艱辛可想而知,他選擇前往也是想離開朝廷的紛爭。其二是當時主政四川的王炎是他的好友,并且也主張對金用兵,與陸游的志向相同。其三,正如陸游自己在《投梁參政》一詩中說“殘年走巴峽,辛苦為斗米”,當時陸游已是5個孩子的父親,要負責一家老小的生活,如果長期閑居鄉(xiāng)下,生活必然窘困,著實讓人感嘆可悲可憐。陸游就這樣參雜既離避紛爭又激昂抗金,還有生活所累的復雜心情開始赴任。
紹興四十年(1170年)初夏時節(jié),陸游告別親友,攜帶家眷沿運河坐船,經(jīng)過浙江蕭山、臨安、秀洲和江蘇的常州、丹陽后抵達鎮(zhèn)江,從鎮(zhèn)江又轉入長江航道逆水而上,一路游覽名山名勝,一路訪問故人好友,直到十月才抵達夔州。這半年的行程都記錄在其日記《入蜀記》中。
一路乘舟過山過水,所見景致首先是要記錄的。陸游在《入蜀記》中記載了舟行之處的景,見景寫景。如寫小孤山的秀麗:“自數(shù)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擬,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態(tài)萬變,信造化之尤物也?!睂懴吕侮P的景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夾江千峰萬嶂,有競起者,有獨拔者,有崩欲壓者,有危欲墜者,有橫裂者,有直圻者,有凸者,有窨者,有罅者,奇怪不可盡狀?!标懹我娋斑€想起前人的詩句,抒發(fā)心情。如,他在過牛渚時,看見江面狹窄,微波蕩漾,便想起劉禹錫的詩句“蘆葦晚風起,秋江鱗甲生”。另外,陸游見景還抒發(fā)對歷史的反思,表達自己的政治見解。如過奔牛閘看到閘水奔涌,聲勢壯觀時,便想起劉宋時期沈懷明修筑壘壁抗擊孔覬之事;如在池州,則提出:“初王師平南唐,命曹彬分兵自荊州順流東下,以樊若冰為鄉(xiāng)導,首克池州,然后能取蕪湖、當涂,駐軍采石,而浮橋成。則池州今實要地,不可不備也?!边@是對南宋政治形勢的分析,甚至有軍事建議。當船到金陵,看見“浪涌如山,望石頭山不甚高,然峭立江中,繚繞如垣墻”時,就發(fā)議論“凡舟皆由此下至建康,故江左有變,必先固守石頭,真控扼要地也”。
入蜀途中,陸游還拜訪朋友,體察風土民情。比如從五月廿五日開始,連續(xù)幾天被“招飲”,與朋友喝茶吃飯。六月十二日“謁喻子材郎中樗,子材來謝,以兩夫荷轎,不持胡牀手自授謁云。知縣右奉議郎吳澧來?!绷率娜找淮笤?,“見知州右朝奉大夫李安國、通判右朝奉郎蔣誼、員外倅左朝散郎張堅。”在陸游路途之中,還細心觀察當?shù)仫L俗民情:“過合路,居人繁夥,賣鲊者尤眾。道旁多軍中牧馬。運河水泛濫,高于近村地至數(shù)尺。兩岸皆車出積水,婦女兒童竭作,亦或用牛。婦人足踏水車,手猶績麻不置?!痹诠玻翱h有五鄉(xiāng),然共不及二千戶,地曠民寡如此?!痹跉w州,他非常關心老百姓的生活,寫到“州倉歲收秋夏二料,麥、粟、秔米共五千余石,僅比吳中一下戶耳?!?/p>
陸游在日記中還記錄了魚、江豚等動物。比如行舟中看見綠毛龜,“邑出綠毛龜,就船賣者,不可勝數(shù)”,之后陸游驚詫于“江中江豚十數(shù)出沒,色或黑或黃,俄又有物長數(shù)尺,色正赤,類大蜈蚣,奮首逆水而上,激水高三二尺,殊可畏也。”這里的江豚,又名江豬,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目前只存千余只,但當時的陸游卻一下子看到如此多的江豚。當看見“忽有大魚正綠,腹下赤如丹,躍起舵旁,高三尺許,人皆異之?!标懹我灿悬c迷信了,“是晚,果折檣破帆,幾不能全?!贝送?,陸游看見了鱘魚“重十余”,以及天鵝和鵠鳥,“又有水禽雙浮江中,色白,類鵝而大,楚人謂之天鵝,飛騫絕高,有弋得者,味甚美,或曰即鵠也?!?/p>
游記文學的典范《入蜀記》,“凡途中山川易險,風俗淳漓,及古今名勝戰(zhàn)爭之地,無不排日記錄”,既展示了詩人陸游的所見所聞,觀察民情和考證事物的經(jīng)歷,以及沿途所贊美景,又抒發(fā)了作者對歷史、對前人、對事物的思索,所以這本旅游日記,更有與前人交談,與歷史感通的情懷。讀《入蜀記》,能真切感知陸游的愛國情懷,以及他對山川的熱愛,對歷史文化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