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聚成
明月,在層巒疊翠的峨眉山上探出身來,皎潔的月光便直瀉而下。船在江面上緩緩而行,月光映白了岷江之水,映清了山的倒影,更映亮了江面上飄蕩的扁舟。
船頭,離開家鄉(xiāng)的蘇軾孑然而立,他久久地凝望著峨眉明月。他知道,無論走多遠,峨眉的明月都將照耀他這位身處他鄉(xiāng)的游子;但他不知道,自從踏上離家的路,他漫長的政治生涯便充滿了顛沛流離。
1057年,21歲的蘇軾隨父入京參加進士考試,得到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與弟弟蘇轍同科及第,父親蘇洵也深受重視。一時之間,父子三人,名揚京城。當時的蘇軾,已經(jīng)展露出驚人的文學才華,歐陽修讀其來信時激動地說:“三十年后,無人再談論歐陽修。”蘇軾從此踏上仕途,在大宋月光的清輝中,他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黃州、惠州、儋州等地任職,在坎坷中他的足跡踏遍了大半個中華國土。
有月亮的夜晚,沒有人是孤單的,看見月亮,看見自己的影子,即使有憂傷,也不會孤獨。當一輪明月升起在密州城上空,孤獨一人的蘇軾思緒便飄落千里,他依稀在月光中看到了家鄉(xiāng),看到了自己妻子的身影。
妻子王弗和蘇軾是同鄉(xiāng),也是眉山人,對蘇軾來說,王弗既是愛妻,也是諍友,還是精神上的依靠??上Ш镁安婚L,王弗26歲就撒手人寰,與蘇軾的恩愛婚姻只有十年。在王弗去世十年后,40歲的蘇軾又在夢中見到了她,一曲《江城子》把他對妻子的深情懷念完整表露:“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怱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擔任密州太守期間,適值蝗旱相連,百姓困苦不堪。蘇軾獎勵農(nóng)民捕蝗,還親去常山祈雨,身心俱疲。但他更渴望能夠揮灑青春,為國效力。在密州期間,蘇軾創(chuàng)作了《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痹~中洋溢著蘇軾的豪邁與激情,此詞也開創(chuàng)了豪放詞的先河。
既和改革派王安石政見不合,又和守舊派司馬光意見不一,再加上朝中黨爭不斷,敢于直言的蘇軾總是成為黨爭的犧牲品,他的政治生涯中被一貶再貶,從京城到黃州,到密州,到杭州,到惠州,甚至到了荒涼的儋州海南。朝廷把他流放,但蘇軾把自己當作一個擺渡人,心系天下蒼生,以民生為本,興修水利,解緩災難,他那坦蕩的胸懷,裝不下半分勾心斗角的邪氣,卻將社稷與百姓放在比得失寵辱更重要的位置。
宇宙萬物有什么能比月亮更深情?當又一輪明月升起,人便會感覺到天地間會有一種永恒,這種永恒就是親人之間的思念之情。當明月照在黃州城上空,蘇軾那受傷的靈魂便慢慢愈合,他在天地之間感覺到了寧靜。
1079年,蘇軾出任湖州還不滿三個月,就被以做詩諷刺新法和以“文字毀謗君相”的罪名鋃鐺入獄,史稱“烏臺詩案”。蘇軾又一次成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坐牢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境地。出獄后,他被押解赴黃州,貶為團練副使。
初到黃州,蘇軾被監(jiān)視居住在一個叫“回車院”的破廟中。滿地枯萎的黃葉,淹沒了惟一的小道,凄厲的北風吹過,這個流放的罪臣感覺到的是徹骨透心的寒意,那闋著名的《卜算子》已經(jīng)道盡了當時他心里數(shù)不盡的累累傷痕:“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渺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p>
被貶黃州是蘇軾政治生涯中的一個低谷,但也是他精神歷程中的一次升華,讓他走向真正文學大師的境界。就如他的《定風波》詞中所寫:“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p>
也是在黃州,當中秋的明月升起,蘇軾把對兄弟的親情由一闋詞來表達,拂心靈的一襟悲喜,靜對花落花開,真情有聲。
蘇軾與蘇轍既是兄弟,亦是知己,兩人詩文唱和,情深意切。兄弟分離,又是一個中秋,不知道遠方的兄弟是否安康?明月千里寄相思,能否借一縷月光,傳達游子那愈遠愈長的思念之情?在憂傷中,蘇軾揮筆寫下了千古中秋絕唱《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p>
黃州成全了蘇東坡,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驛站,是這位傷痕累累的漂泊者療養(yǎng)心靈的所在;蘇東坡也成全了黃州,荒涼、偏遠、蕭條的黃州,因為他,而永載文化史冊。
歲月的長河,千年不息,多少往事隨風而逝,一些永恒的記憶更是稀缺。但蘇軾來到杭州,不但給這座城市注入了靈氣,也給杭州留下了光照千秋的明月:三潭印月。
年輕時曾經(jīng)出任杭州通判,他的記憶中杭州是最美麗的地方。人到中年,重新回到魂牽夢縈的江南勝地,但那時的西湖已非昔日美景,厚厚的淤泥已經(jīng)嚴重堵塞湖底。在他的主持下,1090年,大規(guī)模疏浚西湖的工程開工。蘇軾采用以工代賑的辦法,動員二十萬民夫下湖淘浚。工程進展之時,蘇東坡卷著褲腿,踩著泥漿,每天都到湖上巡視,親自督促工程進度。歷時數(shù)月,西湖重現(xiàn)唐時煙水浩淼之舊觀。他又命將挖上來的淤泥和水草堆筑成一條縱貫西湖的長堤,修成一條穿湖的捷徑。這條長堤與白堤遙遙相對,本無名字,但人們都習慣地稱它蘇堤,到現(xiàn)在一直稱呼了近千年。
為了防止西湖再次淤塞,他讓在湖中立起三座石塔,規(guī)定石塔以內(nèi)的水面不準種植菱藕,更不準占湖為田。這三座石塔,到現(xiàn)在依然是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
人在不同的地方看月亮,月亮也會有不同的表情。蘇軾性格豪放,氣質(zhì)浪漫,當他抬頭遙望明月時,其情感猶如插上了翅膀,天上人間任翱翔。被流放儋州時,當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蘇軾那種文人情懷便彌漫于這片當時的荒蠻之地。
蘇軾的仕途是顛簸坎坷,但無論是“窮”還是“達”,他都努力做到兼濟天下,不忘自己的責任,憂國憂民,為民請命。被貶惠州、儋州,使他遠離皇帝,遠離朝廷,同時也使他更加接近民間,接近百姓。蘇軾將自己的命運與老百姓結合起來,深入當?shù)氐陌傩罩?,幫助和關心他們的生活,得到了百姓的愛戴。貶居海南期間,盡管無職無權,蘇軾還是辦學開館授徒,教當?shù)匕傩兆拥茏R文認字,讓“風化未開”的儋州變成了“書聲瑯瑯,弦歌四起”的文化城,他的學生符確也成為海南走出的有史以來第一個進士。
既有殿堂之上的縱橫捭闔,也有貶謫天涯的人生無常,蘇軾那跌宕起伏一生令人嘆息。公元1101年,新皇帝登基,大赦天下,64歲的蘇東坡,從海南島北歸,在歸途中病逝于江蘇常州。
蘇軾為一代奇才,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無不樣樣精通,造詣深厚。尤其是北宋詞壇,因為蘇軾的出現(xiàn),再度掀起風起云涌的改變。
蘇軾對詞最大的貢獻與革新,在于將詞的題材從單純的兒女私情,離愁別緒,擴展到豐富的社會生活的所有領域,將詞的格調(diào)從描寫艷麗、媚俗的雕蟲小技提升到抒發(fā)宏偉志向,表達胸襟抱負的黃鐘大呂。蘇軾是豪放詞的開創(chuàng)者,他的豪放詞以充沛、激昂甚至略帶悲涼的感情入詞,寫人狀物以奔放慷慨的形象和闊大雄壯的場面取勝,在現(xiàn)存蘇軾三百余首詞里,屬于這一類清雄曠達之豪放者,有四十余首。蔡嵩云在《柯亭詞論》中說:“東坡詞,胸有萬卷,筆無點塵。其闊大處,不在能作豪放語,而在其襟懷有涵蓋一切氣象?!弊钅艽硖K軾獨特風貌的作品,當數(shù)《念奴嬌·赤壁懷古》,在這首詞中,我們又看到了蘇軾家鄉(xiāng)那輪峨眉山月的影子,還在長江之水中浸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責任編輯 王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