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島 沈祎
攝影最初是給自己的寫作作掩護
問:就先談談您是何時開始攝影的吧?怎么會喜歡上攝影的呢?
答:我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喜歡上攝影,為此給自己買了第一臺照相機,捷克的“愛好者”牌雙反相機,80元,委托店二手貨。那時候拍的差不多都是同學親友聚會留影。再就是那時我當建筑工人,給師傅們免費拍全家照。
比較職業(yè)的攝影經(jīng)驗是1974年秋天,我在北京六建三工區(qū)的特種鋼廠工地干活。工地宣傳科想搞一個“抓革命、促生產(chǎn)”的攝影展覽,聽說我經(jīng)常給師傅拍照,就找到我。我很高興,首先是逃避繁重的體力勞動,我是鐵匠,整天掄大錘;再就是盤算著怎么借這個機會完成構思中的一部中篇小說。在跟宣傳科干事談條件時,我滿腦子想的都是這部小說。我提出首先要建一個暗房,因為當時的寫作條件很差,跟眾多師傅一起住工棚,晚上一到點就關燈睡覺,我把自制的臺燈遮得嚴嚴的,還是怕影響人家。而暗房意味著獨立的寫作空間。他們居然同意了,反正也弄不太懂暗房是怎么回事,就建了一間4平方米的木板房,還根據(jù)我的要求,用黑紅布雙層窗簾遮得嚴嚴實實,門倒插。一個多月間,我完成了中篇小說《波動》初稿。這一段,我在關于70年代的回憶錄《斷章》中有詳細記載。
說來我的文學創(chuàng)作和攝影是同步進行的—那年月寫作違禁,幸好有了這么個暗室,讓我保持地下狀態(tài)。工地干部每次想進來,我就說正在沖膠片或洗照片,等我收拾停當,布置好工作現(xiàn)場,才把他們放進來。由于不懂“高科技”,把他們唬住了。在準備攝影展覽的同時,我完成了中篇的初稿,還寫了一些詩。
金斯堡算是我的攝影師傅
問:后來跟攝影的關系是怎樣的?
答:其實我的攝影一直停留在業(yè)余水平。70年代末我們創(chuàng)辦《今天》雜志后,接觸到一些真正的攝影家,都是“四月影會”的,那是一個民間攝影團體,跟官方的攝影路數(shù)完全不同??催^人家的攝影作品,自己知道就更沒戲了。從1979年起我在《新觀察》工作,后來又調(diào)到《中國報道》。而攝影記者和文字記者分工不同,輪不上我拍照片。盡管我出去采訪也帶上照相機,但采用率極低。
后來真的喜歡攝影還是1989年到了海外,漂泊旅行,隨身總是帶個小照相機。為了輕裝前進,很少帶專業(yè)相機。我用的第一個微型相機是Olympus。
問:是膠片的嗎?
答:是膠片的。我的攝影師傅算是艾倫·金斯堡吧,我在《藍房子》一書的開篇專門提到這件事。他長期用奧林巴斯相機,金屬殼,抽拉式,關鍵是完全手動的。賣攝影作品是金斯堡的三大收入來源之一。我記得那是1990年夏天,在漢城,我們一起參加世界詩人大會。他到處抓拍,樹上的烏鴉啊,粘在膠紙上的蟑螂啊。我當時帶了個傻瓜相機,他跟我說,這種照相機很差,完全不能靠人控制,根本無法得到你需要的效果。他勸我買一臺像他用的那臺奧林巴斯。他說這照相機已經(jīng)不生產(chǎn)了,但可在二手店買到。他還建議我,在攝影中一定不要用閃光燈,會把所有的空間都壓縮成平面,缺乏真實的氛圍。不久,我在波士頓的一家二手店終于買到了相機。第二年,也就是1991年夏天,我和金斯堡在紐約見面,我把買到的奧林巴斯給他看,他在手里把玩著,很滿意,覺得新舊程度和價格都合適,他順手用那臺相機給我拍了兩張。在數(shù)碼相機出來之前,我很長時間都在用這個奧林巴斯。
非專業(yè)的攝影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獨特的攝影語言
問:在漂泊生涯中,您拍的大多是黑白還是彩色?
答:基本上都是彩色的。主要是記錄這些年的漂泊生活,拍朋友、女兒,還有各地風景,基本屬于旅游紀念照這一類。當然,有時也涉及國際社會政治主題。比如2002年春天我參加國際作家代表團去巴勒斯坦,拍過圍城和戰(zhàn)爭破壞的痕跡,拍過難民營以及與阿拉法特的會談等場面。最近十年,數(shù)碼相機的出現(xiàn)具有革命性的意義,旅行攜帶起來更方便了。
我覺得像我們這些非專業(yè)的攝影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獨特的攝影語言。我經(jīng)常看到一些人用特別高級的照相機,去照那些所謂標準化的風景照,這是最傻的事兒。因為你永遠不可能超過那些明信片,它們是在商業(yè)攝影運作中千錘百煉的—各種角度各種光線全都試過了。我開始尋找自己的攝影語言,換一個角度去觀看去領悟世界。我經(jīng)常拍的是一些比較抽象的東西。比如我在《書城》雜志發(fā)的那幾張照片,有一張叫《窗口》,是在瑞士拍的。那是一個已故的法國畫家的莊園,其中有個用作馬圈的小房子。畫家把窗戶裝飾得很漂亮。正好一匹馬從窗口探出頭來,向外張望,我抓拍了好幾張,選取不同的角度。從側(cè)面看特別有意思,因為窗口本身就像一幅畫。
問:都是用數(shù)碼相機的?
答:后來用的都是數(shù)碼的,數(shù)碼的方便。膠片還要沖洗啊什么的,對一個國際流浪漢來說太麻煩。如今有一個小型數(shù)碼相機和一臺筆記本電腦就夠了,走遍天下都不怕。對了,我現(xiàn)在用的是佳能G10,鄭重向攝影愛好者推薦,它體積小,但具有準專業(yè)相機的功能。
我一直都用彩色的,而彩色轉(zhuǎn)成黑白很方便。這可能和我的壞毛病有關—我只看彩色電影,不太愛看黑白電影。有時出于特殊需要我會加大曝光量,達到類似黑白的效果。
問:不做后期處理?
答:不,我完全反對做后期處理。現(xiàn)在后期技術太高了,以假亂真,實在沒什么意思。
問:您拍照的時候有沒有帶著一種事先想象的畫面,帶著某種預期去拍?
答:沒有。我?guī)д障鄼C出門時,經(jīng)常會突然間看到某個影像,感到某種刺激,但又往往抓不住,總是和你的想象有距離,拍出來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有時候你觀看時覺得不怎么樣,拍出來倒挺有意思。這其中有即興與偶然的因素。
照相機給詩人提供了另一種媒介
問:我覺得說到這一點,感覺跟詩歌又有點像了,詩歌里也有不同的意象存在。
答:對。我寫詩也是這樣,我不太強調(diào)詩歌背后的文化意義,那樣往往限制詩歌本身的自由。一個美國詩人說過,詩歌是在語言中發(fā)生的事件。以此類推的話,那么攝影是在影像中發(fā)生的事件。
問:作為一個詩人,您這種個人化的視角是否多少受到“文學背景”的影響呢?
答:我覺得創(chuàng)造性有多種多樣的表現(xiàn)方式,它們之間密切關聯(lián),只不過媒介不同而已。而照相機給詩人提供了另一種媒介,就像是另一雙眼睛。和詩歌的關系沒那么直接,但另有優(yōu)勢。寫詩主要的元素之一是意象,包括意與象兩部分,也就是說是與意念相關的物象。而攝影更直接,沒有語言障礙,直接抓到物象本身。
問:前面您提到說自己經(jīng)常拍一些局部的、抽象的東西,這些影像出來之后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您自己是如何詮釋的?
答:我的一些照片都發(fā)在《書城》雜志上。他們讓我寫所謂的“攝影手記”,我在其中寫的幾乎都是關于拍攝的環(huán)境與情緒,而盡量不對作品做出詮釋。這一點上我贊同桑塔格的觀點:反對闡釋。我自己拍照時往往與情緒有關,比如有一張是我在荷蘭海牙火車站轉(zhuǎn)車時拍的,我從火車站天棚上一塊打碎的玻璃經(jīng)過,觸動了我當時沉郁的心情,于是我返回,拍了幾張(注:照片名為《無題》,在《書城》發(fā)表)。
1993年我在荷蘭萊頓呆了有九個月,那段日子是我生活中非常困難的時期。去年我再回去的時候已是十幾年以后,回去的時候心里有一種傷感。一個當年和我一起玩的漢學家接待了我,我們一起聊天,聊到過去的很多往事。后來我心情很沉郁,拉著箱子在火車站走,突然看到那個玻璃上的裂口,那種感覺是一種“釋放”,對于當時特別壓抑的心情的釋放,拍完后我的心情居然好轉(zhuǎn)了。雖然后來照片發(fā)表的時候我還是做了點“解釋”,但是我現(xiàn)在覺得那個解釋是有點多余的。
所以,攝影有時和寫詩很像。你和你的攝影對象常常處在互相尋找的過程中。有的時候你在找它,但怎樣也找不到,只有它也在找你時,你們才相遇了。這和寫詩有點像,你刻意想寫往往寫不好。依我看,真正好的攝影作品就是一種相遇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