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孟子》中“百官族人可”句的句讀、翻譯及其思考

2013-04-29 00:06:58李穎
現(xiàn)代語文(學術綜合) 2013年8期
關鍵詞:句讀翻譯孟子

摘 要:本文以《孟子》中“百官族人可”句為切入點,使用語料法,搜集《孟子》中所有帶“可”的語料,分析其句法位置、詞法意義,對“百官族人可”的句讀和翻譯進行分析,指出“可”應與“百官族人”銜接,翻譯為“同意、許可”。同時指出,現(xiàn)代語言學的語料法也可以為訓詁學研究之用,不僅可以拓寬訓詁學研究的視角,還可以豐富人們對古代某個階段的語言面貌的認識,有社會語言學方面的價值。

關鍵詞:《孟子》 “可” 句讀 翻譯

通讀楊伯峻的《孟子譯注》,發(fā)現(xiàn)有一注釋存在疑問。原文為:“五月居廬,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謂曰知。及至葬,四方來觀之,顏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悅?!保ā睹献印る墓戮渖稀罚畈壬鷮Υ司溥@樣作注:“朱熹集注云:‘可謂曰知,疑有闕誤。可見他也不甚了解。趙岐注也沒有說明白,暫且以我們的意思譯出:‘官吏們同族們都很贊成,認為知禮”。這句話有兩個問題,首先是句讀,是“百官族人,可謂曰知”還是“百官族人可,謂曰知”?第二個問題是“可”到底應該怎么翻譯?瀏覽現(xiàn)代的關于孟子的注釋此句的翻譯和楊伯峻先生的差不多,本文將使用文獻法、語料庫等方法對此句的翻譯進行論證,以期得出合理的解釋同時給出科學的證據。

一、句讀問題

翻閱幾本有名的注書,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的句讀標注并不相同,朱熹《孟子集注》中句讀為:“五月居廬,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謂曰知。及至葬,四方來觀之,顏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悅?!薄睹献于w注》句讀為:“五月居廬,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謂曰知。及至葬,四方來觀之,顏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悅。”蘭州大學中文系孟子譯注小組著的《孟子譯注》句讀為:“五月居廬,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謂曰知。及至葬,四方來觀之,顏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悅?!盵1]

句讀到底在什么地方點比較合適呢?“點句時,遇到難通的地方,應該仔細閱讀全文,考查難通處所用詞語是否在上下文出現(xiàn)過,各表示什么意思,與其他詞語有什么搭配關系,前后有什么變化,然后綜合作解,詳細尋譯?!盵2],因此我們以語料為依據,對《孟子》中“可”出現(xiàn)的語言環(huán)境進行了細致地分析。

首先我們對“可”在句中的出現(xiàn)位置進行統(tǒng)計,嚴格按照形式標準,此處的“句”是以“逗號”為標準的,并除去語氣詞等干擾,如果“可”后有語氣詞并僅有語氣詞,我們仍然認為它位于句中,這樣處理有幾個好處:一是句尾語氣詞到底表什么意義,會不會對“可”的意義有影響,我們可以先不去考慮;二是如果“可”后的語氣詞我們忽略的話,那么它前面的修飾成分我們是不是也一樣要忽略,這會使問題變得復雜得多。統(tǒng)計得到以下數(shù)據:

句中

位置 句首 句中 句末 單獨

成句

數(shù)量 39例 170 19 8

我們對句末的19例的搭配情況進行分析,情況如下:

1.與“不”搭配為“不可”位于句末的有11個。

2.受連詞“則”銜接在停頓上構成雙音節(jié)的有5個。

3.位于四字結構中,兩兩停頓構成雙音節(jié)的有2個。

4.位于五字結構中單獨停頓的只有一個,就是我們所要研究的“可”。原句為“五月居廬,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謂曰知。及至葬,四方來觀之,顏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悅”。

仔細朗讀“可”在前和在后兩種情況,毋庸置疑,語感告訴我們“可”與后面相連更符合我們的習慣,從《詩經》開始,就出現(xiàn)很多四字格式,兩兩連讀,朗朗上口。然而“格律詩句子(有的格律詩的篇章定句)有固定的音節(jié)數(shù),而且還有一定的‘逗,即句內有一定的停延層次,如四言體的‘2+2式,五言體的‘2+2+1式,七言的‘4+3式。漢語大多以雙音節(jié)音步為主,奇音節(jié)句在句末出現(xiàn)單音節(jié)音步。林庚把句末的單音節(jié)音步稱為‘半逗律,他說,‘半逗律乃是中國詩行基于自己的語言特征所遵循的基本規(guī)律,這也是中國詩歌民族形式上的普遍特征?!盵3]《孟子》雖然不是格律詩,但也為我們提供了佐證,即最后一個音節(jié)為“半逗律”是可能的。劃分句讀我們還必須考慮意義,不能完全為了符合語感就不顧意義是否合理。

接著我們對句首的40例的搭配情況也進行了細致地分析:

1.與“可以”組成詞組的有18例。

2.與“得”組成詞組的有5例。

3.與“謂”組成詞組的有4例。

4.與“使”組成詞組的有3例。

5.與別的動詞組成詞組且語調停頓位于動詞后的有9例。

我們綜合分析《孟子》中“可”出現(xiàn)的語言環(huán)境,單獨的“可”位于句末的情況較為少見,更多的是與其他詞搭配位于句首,但是單從形式上我們還不能定論,要從意義上進一步分析。

二、解釋問題

我們先看句末的“可”如何翻譯,在18例中,有15例翻譯為“可以”,其中,“良不可”句和“百官族人可”為例外。關于這兩句的解釋問題,上述幾本注書翻譯為下:

1.五月居廬,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謂曰知。及至葬,四方來觀之,顏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悅。

《注疏》:諸侯五月而葬,未葬,居倚廬于中門之內也,未有命戒,居喪不言也,異姓同姓之臣,可謂曰知,獅子之能行禮也,四方諸侯之殯來弔會者,見世子之憔悴哀戚,大悅其孝行之高美也已。

《集注》:諸侯五月而葬,未葬,居倚廬于中門之外也,居喪不言,故未有命令教戒也,可謂曰知,疑有闕誤,或曰皆謂世子之知禮也。林氏曰,孟子之時,喪禮既壞,然三年之喪,惻隱之心,痛疾之意,出于人心之所固有者,初未嘗亡也,惟其溺于流俗之弊,是以喪其良心而不自知耳,文公見孟子而聞性善堯舜之說,則固有以啟發(fā)其良心矣,是以至此而哀痛之誠心發(fā)焉,及其父兄百官皆不欲行,則亦反躬自責,悼其前行之不足以取信,而不敢有非其父兄百官之心,雖其資質有過人者,而學問之力,亦不可誣也,及其斷然行之,而遠近見聞無不悅服,則以人心有所不期然而然者,人性之善,豈不信哉。

《譯注》:于是太子居于喪廬五月,不曾頒布任何命令和禁令,官吏們同族們都很贊成,認為知禮,等待舉行葬禮的時候,四方的人都來觀禮,太子容色的悲慘,哭泣的哀痛,使來吊喪的人都非常滿意。

2.良不可,曰:吾為之范我馳驅,終日不獲一;為之詭遇,一朝而獲十。強而后可,一朝而獲十禽。《孟子·滕文公下》(表同意)

《注疏》:強嬖奚乃肯行,以一朝得十禽,故謂之良工。

《集注》:強而后可,嬖奚不肯,強之而后肯,一朝,自晨至食時也。

《譯注》:奚被勉強之后才肯,一早上打了十只鳥。

這兩句中第二句各本注書都沒有什么分歧,表示同意,第二句句讀的差異造成了翻譯的差異。趙岐和朱熹都把“可”歸為后一句,與“謂”連在一起,表示一種“可能性”,即:像這樣官吏們和同族們才認為世子知禮,而《孟子譯注》則把“可”歸為前一句,譯為“贊成”,現(xiàn)代的很多注釋都是如此翻譯。

我們從“可”的語法功能來看,它或與某詞組合表示“可以、能夠、值得”或單獨用于表示應答即“可以”。但是位于句末的3例都單獨用作謂詞,表示“同意”。從這一點來看,現(xiàn)代的翻譯是對的,但是我們還必須從別的角度進行論證,從歷時來看,詞義的發(fā)展總是呈現(xiàn)出一些階段性的特征,筆者認為我們必須從歷時和共時兩個角度交叉研究,才能準確定位。

在國家語委語料庫中對《孟子》中所有帶“可”的句子搜集,得到語料194條,“可”的用例236例,隨后采用金良年200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孟子譯注》和萬麗華、藍旭2006年中華書局的《孟子》,對所搜集到的例句一一對照翻譯,同時參考了《集注》《注疏》以及《譯注》并對其翻譯進行了統(tǒng)計,可以翻譯為“可以,能夠”基本義項有二:一是可能或者能夠,表示一種可能性;一是許可,可表示被動也可表示主動,我們以金本的《孟子譯注》和萬本的《孟子》為基礎,對照后確定其直譯為“可以、能夠、行”等的有228例,另外8例翻譯不同,除了上面已提到的3例,還有5例,對于這些特例,參照朱注、趙注以及蘭州大學本的譯注進行一一分析。

1.不得于心,勿求于氣,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孟子·公孫丑上》)

《譯注》:{我認為}:不能在思想上得到勝利,便不去求助于意氣,是對的,不能在言語上得到勝利,便不去求助于思想,是不對的。

《集注》:此一節(jié)公孫丑之問,孟子誦告子之言,又斷以己意而告之也。告子謂于言有所不達,則當舍置其言,而不必反求其理于心,于心有所不安,則當力制其心,而不必更求其助于氣,此所以固守其心而不動之速也。孟子既誦其言而斷之曰。彼謂不得于心而勿求諸氣者,急于本而緩其末,猶之可也。謂不得于言而不求諸心,則既失于外,而遂遺其內,其不可也必矣,然凡曰可者亦僅可而有所未盡之辭耳。

《趙注》:不得者,不得人之善心善言也求者,取也,告子為人勇而無慮,不原其情,人有不善之言加與己,不復取其心有善也,直怒之矣,孟子以為不可也,告子知人之有惡心,雖以善辭氣來加己,亦直怒之矣,孟子以為是則可,言人當以心為正也,告子非純賢,其不動心之志,一可用,一不可用也。

此句的“可”《譯注》翻譯為“對的”,《集注》翻譯為“可以,但也僅僅是可以”,《趙注》翻譯為“可以”,這些意思也是相通的,因為只有對了才會覺得可以,也在“可”的義項范圍之內。

2.事親若曾子者,可也。(《孟子·離婁上》)

《集注》:言當如曾子之養(yǎng)志,不可如曾元但養(yǎng)口體,程子曰,子之身所能為者,皆所當為,無過分之事也,故事親若曾子可謂至矣。而孟子止曰可也,豈以曾子之孝為有余哉。

《譯注》和《趙注》都翻譯為“可以”,我們僅列出《集注》,朱熹作注時對“可”的程度很關注,是不是至孝,孟子沒有說,提到孟子止曰可,豈以曾子之孝為有余哉,我們翻譯時也應該注意這些細微的差別。

3.舜為法于天下,可傳于后世,我由未免為鄉(xiāng)人也,是則可憂也。(《孟子·離婁下》)

《譯注》:舜呢,為天下人的模范,名聲傳于后代,我呢,仍然不免是一個普通人,這個才是值得憂慮的事情。

《注疏》:君子之憂,憂不如堯舜也。

《集注》:鄉(xiāng)人,鄉(xiāng)里之常人也,君子存心不茍,故無后憂。

這句中“可”的意義與其他不同,為“值得”,“可”與單音動詞組合,意為被動,表示值得。

4.孟子曰:然,夫時子惡知其不可也?(《孟子·公孫丑下》)

《譯注》:嗯,那時子哪曉得這個事做不得呢?

《注疏》:孟子曰,如是夫時子安能知其不可乎?

《集注》:孟子既以道不行而去,則其義不可以復留,而時子不知。又有難顯言者,故但言設使我欲富,則我前日為卿,嘗辭十萬之祿,今乃受此萬鐘之饋,是我雖欲富亦不為此也。

5.由周而來,七百有余歲矣,以其數(shù),則過矣;以其時考之,則可矣。(《孟子·公孫丑下》)

《譯注》從周武王以來,到現(xiàn)在已經七百多年了,論年數(shù),超過了五百;論時事,現(xiàn)在正該是圣君賢臣出來的時候了。

《注疏》:七百有余歲,謂周家王跡始興,大王文王以來考驗其時則可有也。

《集注》:周,謂文武之間。數(shù),謂五百年之期。時,謂亂極思可以治有為日。于是而不得一有所為,此孟子所以不能無不豫也。

第四句和第五句中金本和萬本雖然對“可”沒有直譯,但是參閱各本注書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把它們翻譯為“可以”是合理的。

綜上分析,我們確定“可”在《孟子》中的意義有:①可以;②能夠;③同意;④值得;⑤行(用來應答)。為了進一步證明翻譯的合理性,我們翻閱了各種辭書,對“可”的意義進行驗證。

《漢語大詞典》第三卷[4]

1.表示同意、許可。《左傳·桓公十六年》:“宣姜與公子朔構急子,公使諸齊,使盜待諸莘,將殺之。壽子告之,使行,不可,曰:棄父之命,惡用子矣?”

2.是、對?!俄n非子·南面》:“然則古之無變,常之毋易,在常古之可與不可?!?/p>

3.應當、應該。《史記·陳丞相世家》:“及平長,可妻娶,富人莫肯與者?!?/p>

4.可以、能夠?!对姟で仫L·黃鳥》:“彼蒼天者,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5.值得、堪。唐王昌齡《宿裴氏山莊》詩:“遂解薼中組,終南春可游?!?/p>

6.符合、適合。《荀子·正名》:“故可道而從之,奚以損之而亂?”

7.適宜、相宜?!抖Y記·學記》:“大學之法,禁於未發(fā)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

8.謂在某個范圍內;盡著。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六:“狗汪汪地叫著,可院子亂跑,但跑不出去?!?/p>

9.痊愈?!赌鲜贰ね趺瘋鳌罚骸坝銎渑P,因問疾。茂曰:我病可耳?!?/p>

10.輕微;隱約,參見“可可”

11.謂事小不足道;在其次。宋黃庭堅《題竹石牧牛》詩:“牛礪角尚可,牛斗殘我竹?!?/p>

12.當;對著。唐白居易《宿張云舉院》詩:“不食胡麻飯,杯中自得仙。隔房招好客,可室致芳筳?!?/p>

13.猶所。和動詞組合,構成名詞詞組?!抖Y記·中庸》:“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p>

14.副詞。

(1)大約;(2)再;(3)表示轉折;(4)表示強調;(5)表示反詰;(6)表示疑問

15.不可?!稌虻洹罚骸爱愒?!試可乃已。”孫星衍注:“史遷作“試不可用而已?!庇质瑁骸笆饭蔀椤豢烧撸曋徏?,俗字增為‘叵,即‘可字也?!?/p>

16.通“何”

17.姓

《康熙詞典》:口部[5]

1.<唐韻>肯我切。<集韻>口我切。從音坷。

①<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嚚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

②僅可,未足之辭也。<論語>子曰:可也,簡。

③<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注>:諸母,眾妾也??烧?,傅御之屬也。

④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注>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

⑤姓【正字通】<與中華大字典同>

第二條<字匯補>和第三條為<異讀>從略。

《中華大字典》可部[6]也對其進行了詳細的解釋,與《漢語大詞典》解釋差不多。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可”的詞條分了三個:

可1:①動詞,表示同意;②助動詞,表示許可或者可能,跟‘可以的意思相同;③助動詞,值得。

可2:①連詞,表示轉折,意思跟“可是”相同;②副詞,表示強調;③用在反問句里加強反問的語氣;④副詞,用在疑問句里加強疑問的語氣。

可3:動詞,適合。

從各個詞典中對“可”的義項的解釋,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可”位于句末時可譯為“同意”的義項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經出現(xiàn),在《孟子》原文中就有體現(xiàn),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把“五月居廬,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謂曰知。及至葬,四方來觀之,顏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悅”中的“可”翻譯為同意是合理的。

很多關于《孟子》的注書都把此句的“可”翻譯為“贊同”,這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同意和贊同是有區(qū)別的,雖然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同意的解釋為贊同,贊同的詞條也解釋為同意,但不可否認的是贊同的程度要甚于同意,我們在翻譯時是不是也應該注意這種詞詞語之間的細微差別呢,筆者認為是應該注意的。文言文的翻譯有兩種情況:直譯和意譯。直譯按照原文的詞語和句式逐一對譯,換成相應的現(xiàn)代漢語詞語和句式,盡可能地使原文的每一個字(詞)在譯文里都有著落。不拘泥于原文的詞句,按照原文的意思進行翻譯是意譯。意譯比直譯有較大的靈活性,它不受原句詞數(shù)、詞序的束縛,文字可以適當增減,詞序可以適當調整,甚至句式也可以作必要的變換。但是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應該盡量直譯,做到保質保量。

三、結論及余論

本文通過語料分析、詞典查閱、比較注書等方法對《孟子》中“百官族人可”句進行了分析,為我們現(xiàn)代注書的翻譯提供證據,同時也給我們一些思考:

1.訓詁學怎樣才能開拓一條新路?筆者以為應該與現(xiàn)代語言學結合,運用現(xiàn)代語言學的一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比如,語料庫法、統(tǒng)計分析等等,可以使訓詁學在理性研究的基礎上增加科學性。

2.古文的翻譯有直譯和意譯兩種,這里有兩個問題值得思考:一是直譯和意譯領域應該怎么分;二是不管是直譯還是意譯我們都應該尊重原文當時的社會語言環(huán)境。這些分析都具有社會語言學方面的價值。

注釋:

[1]后文我們會時常提到這幾本書,為了敘述方便,下文朱熹的《孟子集注》我們簡稱《集注》,《孟子趙注》我們簡稱《趙注》,蘭州大學中文系著《孟子譯注》簡稱《譯注》。

[2]馮浩菲:《中國訓詁學》,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頁。

[3]吳潔敏,朱宏達:《漢語節(jié)律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頁。

[4]見于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2年版,第31頁。

[5]見于《康熙字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頁。

[6]徐元誥等主編:《中華大字典》,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版,第205頁。

參考文獻:

[1]董為光.漢語詞義發(fā)展的基本類型[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

[2]馮浩菲.中國訓詁學[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5.

[3]金良年.孟子譯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康熙字典[Z].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5]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Z].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2.

[6]萬麗華,藍旭譯注.孟子[M].北京:中華書局,2006.

[7]吳潔敏,朱宏達.漢語節(jié)律學[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

[8]徐元誥等主編.中華大字典[Z].北京:中華書局,1958.

[9]楊伯峻.孟子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60.

[10]趙岐.孟子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00.

[11]趙振鐸.訓詁學綱要[M].成都:巴蜀書社出版社,2003.

[12]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5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13]朱熹.孟子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李穎 廣東廣州 暨南大學 510632)

猜你喜歡
句讀翻譯孟子
磨刀不誤砍柴工
短句(主語+謂語)
娃娃畫報(2019年2期)2019-04-03 02:48:34
“咬文嚼字”三篇
商務英語翻譯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及其應用
小議翻譯活動中的等值理論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36:47
《〈曹劌論戰(zhàn)〉句讀解惑》商榷
語文知識(2014年9期)2014-02-28 22:00:45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是賓語前置句嗎?
平利县| 旬邑县| 安阳县| 定襄县| 武平县| 临高县| 洞头县| 新宾| 基隆市| 老河口市| 宜兰县| 江门市| 通道| 应用必备| 崇左市| 洱源县| 太谷县| 滨州市| 枝江市| 淮滨县| 江山市| 西城区| 大关县| 喜德县| 石屏县| 湘乡市| 崇明县| 咸阳市| 商水县| 黔南| 巴东县| 北川| 汝阳县| 白玉县| 桦川县| 海丰县| 靖远县| 新乐市| 通化市| 衡南县| 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