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若然
從趙薇重返校園,就讀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的那一天起,人們就知道,她遲早會出現(xiàn)在導演名錄上。自徐靜蕾開始,女演員變身女導演開始被人們關注:俞飛鴻、楊采妮等陸續(xù)涉足幕后,到趙薇,人們對此已經(jīng)不再過于驚訝。
趙薇的導演處女作,選擇了改編暢銷言情小說《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下簡稱《致青春》)。曾陪伴無數(shù)“80后”度過青春期的“還珠格格”,在為人妻母之后,正式揮別“青蔥”歲月?,F(xiàn)在,她開始帶領這群長大了的觀眾,一起追憶似水流年。
一代人的青春史
2009年,華視影視公司購買了暢銷小說《致青春》的版權(quán),當時這本書的銷售量已達百萬冊。2010年,這部小說交到了趙薇手上。商討了近一年時間,她決定把《致青春》作為自己的導演處女秀。趙薇拉來了好友李檣做編劇。關錦鵬本來要找她演電影,但看見趙薇熱情高漲地要拍處女作,仗義地拔刀相助,擔任本片監(jiān)制。
關于《致青春》的關鍵詞,李檣用了“炙熱”“深情”,關錦鵬則是“厚重”“廣闊”。而趙薇一開始就澄清:“《致青春》絕非自傳體電影”,也不會拍成一個“唧唧歪歪的小愛情故事”,而是“回顧一代人的青春,讓每一個經(jīng)歷過青春、正在經(jīng)歷或即將經(jīng)歷青春的人都會看到自己”。這群人的成長與奮斗,他們不同的選擇,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也造成了不同的失落。
有人把這部影片跟臺灣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相提并論,李檣否認二者有相似之處。相比后者的小品格局,《致青春》的野心要大得多?!八从沉思彝サ膯栴}、職場的問題、創(chuàng)業(yè)奮斗的艱辛、父母的離婚潮。所謂鴻篇巨制不見得是千軍萬馬,關鍵是具有深度和廣度?!?/p>
上世紀90年代是物質(zhì)與思想飛速變化的時代,趙薇盡力想在電影中營造出真實的時代感?!霸谶@部電影里,你能看出那一代人當年的生活質(zhì)感、生活狀態(tài),現(xiàn)在不復存在的各種精神面貌,以及那個時代對應的每個人的價值觀。”在開拍前,趙薇帶著團隊查找了很多歷史資料,書籍、網(wǎng)絡、老電影、老照片,于是,觀眾將會看到女生在學校晚會上挑健美操,老張穿著“菲律賓蛇頭”式的花襯衫,鄭微唱李克勤的《紅日》。
“三駕馬車”
趙薇首次做導演電影,一切尚處在摸索技巧的階段。而監(jiān)制關錦鵬和編劇李檣都是風格突出的成熟創(chuàng)作者,喜歡由點及面地描摹整個時代。二人的加入,直接影響到影片的質(zhì)地。
《致青春》的原著小說,始終籠罩著一層感傷。但李檣不滿足于“淡淡的憂傷”,他的力度更強,對現(xiàn)實的揭露更殘酷。影片不僅增加了其他幾位配角的戲份,還對他們各自的性格命運進行了二度創(chuàng)作。影片還涉及青少年早孕、工人下崗、城鄉(xiāng)差異、民工潮、“富二代”等時代話題,最終時長達123分鐘。如何讓一部承載了如此多話題的電影不顯得雜亂?這正是考驗趙薇功力的地方。
關錦鵬說,一部電影要吸引觀眾進影院觀看,要么是與觀眾發(fā)生關系,要么成為一個話題,這部電影似乎已經(jīng)兼具兩者。而趙薇則希望《致青春》成為一部可供共同走過青春之路的三五密友結(jié)伴而看,能夠喚起昔日美好回憶更可產(chǎn)生珍視當下之感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