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群
摘 要: 在中西翻譯著作形成巨大文化逆差的背景下,唐詩英譯和莎士比亞漢譯呈現(xiàn)出不同的景象。本文對二者進行了對比,分析討論了此現(xiàn)象背后的深層原因,提出了全球化語境下的唐詩英譯應考慮譯介方式,考慮效益和受眾,使?jié)h語經(jīng)典的英譯達到我們所期望的結果。
關鍵詞: 全球化語境 唐詩茨譯 莎士比亞漢譯
唐詩是中國詩歌創(chuàng)作史上的一座高峰,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西交流中,從18世紀起,開始有英國學者將唐詩譯成英文,英國漢學家、詩人詹尼斯(S·Jenyns)首先進行了大量唐詩英譯實踐。自19世紀末以來,中西文化交流日漸頻繁,許多中西學者致力于唐詩英譯工作。比如戴維斯爵士(Sir·Davis)、翟理斯(H·A·Giles)、龐德(Pound)、楊憲益、許淵沖等。進入二十世紀,更多的學者加入到唐詩英譯的行列,中國學者成為唐詩英譯的主力軍。孫大雨、許淵沖、陸佩弦、王寶童、羅志野、王玉書、徐忠杰、張廷琛、劉柏麗、謝文通、唐一鶴、郭著章等人英譯了唐詩(吳均陶2012.1)。據(jù)統(tǒng)計,200余年來共有13000多首唐詩被翻譯成英文(吳均陶2012.2)。關于唐詩英譯的理論研究,成為中國譯界一個長久不衰的話題。在中西翻譯著作出現(xiàn)巨大的文化逆差,中國翻譯西學幾乎是西方翻譯中國20世紀著作的五十至一百倍(王岳川2004)的背景下,唐詩的英譯別有風景。
再看莎士比亞在中國的漢譯。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不算沒有經(jīng)過改譯、重校而以莎士比亞全集之名和重印出版的眾多版本,僅翻譯或經(jīng)過改譯、增補、重校的《莎士比亞全集》就有6套,分別是朱生豪等譯(1978年人民文學版)、朱生豪、虞爾昌譯(1957年臺北世界書局版),梁實秋譯(1967年臺灣遠東圖書公司版),朱生豪等譯(1997年新時代版),朱生豪等譯(1998年譯林版),方平主編主譯(2000年河北教育版)(李偉民2004)。在譯莎的同時或稍后,對莎士比亞作品翻譯的研究隨之開始。自十九世紀起,以朱湘和梁宗岱為代表,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被大量翻譯成漢語。此后,不斷有專家翻譯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迄今為止,國內已至少有九個全譯本:屠岸譯本;虞爾昌譯本;梁實秋譯本;楊熙齡譯本;梁宗岱譯本;曹明倫譯本;辜正坤譯本;阮珅譯本;金發(fā)燊譯本等。(張成智、宋潔2012)
二者相比,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
唐詩的英譯既有英國學者、詩人,又有中國學者,中國學者占了絕大部分。唐詩英譯的出版,大多為中國出版社出版。
莎氏作品的漢譯全部由中國學者完成,中國出版社出版,迄今尚未發(fā)現(xiàn)有英國學者翻譯的莎氏作品在中國出現(xiàn)。
似乎有這樣的印象。英語國家的學者好像對自己的文化經(jīng)典,莎士比亞作品的推介并不十分積極,反倒是我國的學者既熱衷于漢譯英語經(jīng)典,如莎士比亞,又熱衷漢語經(jīng)典,如唐詩的英譯,對民族文化經(jīng)典的對外譯介顯得更積極、主動。
探究此種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給予合理的解釋,也許能給我國的唐詩英譯研究增加一個新的視角,進一步深入認識全球化語境下唐詩的對外翻譯。
先討論英國學者為什么好像并不熱心將自己的優(yōu)秀文化經(jīng)典推向漢語世界。
可以假設幾種可能:1.英國人不認為莎氏的詩作足夠優(yōu)秀,值得向外推介。2.英國學者自知漢英雙語功力不夠,尤其是對漢語的把握,尚不具備把自己國家的經(jīng)典詩歌作品譯成漢語,向漢語世界推介的能力。3.英國人對本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對外譯介有著不同于我們的認識。
根據(jù)常識大體可以排除第一種假設。莎氏在英國人心目的地位,毋庸置疑,丘吉爾甚至說過這樣的話:“寧可失去50個印度,也不能失去一個莎士比亞!”莎氏作品的價值舉世公認,眾多中國學者爭相將其譯成漢語,向中國人推介就是明證。
不能排除的是第二種假設。畢竟?jié)h語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之一,對漢語深層的理解把握,尤其是古典詩歌,沒有相當?shù)臐h語學養(yǎng),很難進行英漢對譯。
第三可能假設最值得我們思考: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譯介傳播是否有一個自然生發(fā)的過程。隨著國家經(jīng)濟實力的強大、國力的強盛,其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自然會得到其他民族的欣賞。正像美國大片在中國的傳播一樣,是以強大的國家影響力為基礎的。我們不能排除其中人為推介的作用,但由經(jīng)濟實力作為基礎的,以及經(jīng)典作品本身的價值兩項組合而形成的綜合力量,在文化的傳播中,比人為的推介顯示出更強大的力量。莎士比亞在中國的漢譯過程就說明了這點,英國人自己沒有做特別的漢語推介,但隨著英國影響力的擴大,英語在世界上被廣泛使用,莎士比亞得到全世界各民族的喜愛,在中國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實際上,文化的傳播,民族經(jīng)典文化的對外傳播,有其自身規(guī)律。既有經(jīng)濟發(fā)展的因素,又有民族習慣的文化體系的因素,還有傳播者與接受者之間的,諸如語言、文字、信仰、價值系統(tǒng)、風俗和審美習慣的互動的因素。如果缺乏對這些因素的全面考量,單憑一己良好愿望,進行推介,則其效果值得思考。優(yōu)秀文化的傳播應當是一個綜合、自然的過程。英譯漢語經(jīng)典固然必不可少,但在英譯漢語經(jīng)典的同時,對文化經(jīng)典譯介中其他因素的考量也不可缺失。缺乏綜合配套的單兵突進,比如唐詩英譯,動機良好,但效果也許未必能隨人所愿?!坝佟笔侵饔^愿望,而達與不達并不全由主觀意愿,而是各種主客觀綜合作用的結果。迄今很少看見從英語國家人民接受唐詩的角度,對唐詩英譯進行研究的文章。好像唐詩譯成英語后,英語國家人民就必然會欣賞一樣。英語國家人民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唐詩、欣賞唐詩,依然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進行漢語經(jīng)典的英譯,比如唐詩英譯的過程,不能單單關注英譯本身,而要開闊視野,綜合考慮譯介方式,考慮效益和受眾,這樣才能使?jié)h語經(jīng)典的英譯達到我們所期望的傳達效果,最大限度地避免文化傳播過程的尷尬。
中西翻譯著作的巨大的文化逆差的確值得關注,縮小這種文化翻譯上的逆差是當代學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巨大的逆差并不是一個單純的數(shù)量不成比列那樣簡單,其中隱含的其他因素也值得思考。全面分析考量這些隱含的內容,深入詮釋這些現(xiàn)象,才能站得更高,形成更明確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具備更加良好的心態(tài),才能建立更理性的文化自信,最大限度地避免“沖動”,避免“事倍共半”,使中華經(jīng)典的對外翻譯建立在更堅實的基礎上,更易為英語國家人民接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達到文化強國的目的。否則,即便中國學者將全部中文經(jīng)典翻譯成英文,漢譯英與英譯漢經(jīng)典達到了平衡,甚至超出,不是逆差,而是順差,也不能說就證明了我們文化強國的地位。
參考文獻:
[1]吳均陶.唐詩英譯的百年會展[M].陜西人民出版社,2010.
[2]王岳川.發(fā)現(xiàn)東方與中國文化輸出[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2(03).
[3]王岳川.新世紀中國身份與文化輸出[J].廣東社會科學,2004(03).
[4]李偉民.中國莎士比亞翻譯研究五十年[J].中國翻譯,2004(05).
[5]張成智,宋潔.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漢譯及漢譯研究[J].長城,2012(06).
[6]許崇信.文化交流與翻譯[J].外國語,1991(01).
[7]靳光灑.唐詩英譯的接受美學視角研究[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2007(01).
[8]高玉昆.論唐詩英譯[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199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