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藍藍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意思是開始稍微有點差錯,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換句話說就是今天的“小錯誤”如果不加以重視,就會成為未來的“大問題”。因為一個人的縝密、嚴謹是從小,從一點一滴開始培養(yǎng)起來的,一個社會能否發(fā)展,抑或一個民族能否振興,往往都取決于這些“小問題”能否在早期就被發(fā)現(xiàn)。尤其是在職場中,這個道理更容易彰顯。
在一次大型招聘會上,某外企的財務部經理一職以其豐厚的待遇吸引了大多數(shù)人的眼球,應聘者絡繹不絕,通過層層篩選,最終剩下甲、乙、丙三人進入最后的面試階段。負責面試的是一位戴著金邊眼鏡的外國老人,他把大家?guī)У揭婚g小屋子里,然后用流利的中文說道:“大家好,我是今天負責面試你們的主考官,能坐在這里,表明你們已經相當優(yōu)秀了,但是很遺憾你們其中只有一位才能最后勝出,希望你們能抓住這個機會?!崩先舜蜷_隨身攜帶的皮包,拿出3張簡歷表說:“首先你們先填一張個人簡歷表,然后再開始面試?!?/p>
3人拿到簡歷表,都認真填起來。不到10分鐘都填完并交到老者手中,等待面試。老者看了簡歷,笑了笑說:“我很高興地宣布,我們將正式錄用甲為我們公司的財務部經理?!?/p>
大家都用一種疑惑的眼神望著老者。老者推了推眼鏡,意味深長地說道:“你們這幾位,不論是財務水平和業(yè)務方面,都是相當出眾的人才,但是做財務工作要的是仔細。你們認真看看我剛才給你們的簡歷,我要求你們填身高的單位是毫米,除了甲以外,你們都是以厘米來填的。對于財務來說,正是這點小小的差別,就可能導致一個公司倒閉。用你們中國的一句古話來說就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p>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是職場上永恒不變的真理。一名卓越的員工一定深知這個道理:對待工作一定要十分認真,尤其在細節(jié)上,千萬不能有輕視的態(tài)度,否則很有可能自食惡果。在工作中也是同樣的道理,或許是一個標點符號的誤差也可能給公司造成很大的損失。
1993年全國小麥價格開始上漲,一家私營面粉廠的業(yè)務員來到小麥產區(qū)采購小麥,這時產區(qū)的一些糧庫大多是待價而沽,不想賣糧食。經不起業(yè)務員的糾纏,糧庫負責人說:“糧食有的是,賣給你也行,一噸1000元,你要不要?”這位業(yè)務員拿不定主意,他不知道自己初來這半個月全國小麥漲到什么價錢了,于是給公司老板發(fā)電報問:“一萬噸小麥,每噸1000元,價格高不高?買不買?”老板看到電報后生氣地對秘書說:“真是亂彈琴,哪有這么高的價格,給他發(fā)電報說價格太高!”秘書趕緊跑到郵局發(fā)了個電報:“不太高。”
沒幾天,業(yè)務員帶著簽訂的購銷合同回來了,老板莫名其妙,追查原因才知道,原來秘書發(fā)電報時,“不”字后面少了一個句號。如果履行合同必將給公司帶來100多萬元的損失,后來經過多次協(xié)商,最終面粉廠賠償了對方15萬元才了事。當然這位秘書不久就被辭退了。
是啊,“不太高”和“不。太高”不是差不多嗎?可是就是差了一個小小的句號,意思確相差了十萬八千里。
我們每一個人、每個企業(yè),都要努力避免陷入“差不多”這個誤區(qū)中去。無論做什么事情,要多問自己幾次“真的可以‘差不多嗎?差得那么一點會給自己、給公司、給顧客帶來什么樣的危害?”只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杜絕“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工作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