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斐
金屬工藝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商代之前就有發(fā)現,最早為人類應用的金屬是銅,銅在中國以至于世界金屬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墓葬考古發(fā)現,早在6000年前的史前時期,埃及人就使用銅器。銅是人類祖先最早應用的金屬。
在青銅器慢慢發(fā)展起來之后相應人類掌握了更多的金屬冶煉以及金屬藝術的東西,作品也逐漸精致化和完整化。青銅器的制作工藝直接影響到以后的金屬工藝中。
當前人類步入了豐富多彩的,以電氣化和電子信息為特征的,高度文明的社會,為金屬的應用開辟了更為廣闊的天地。人們的審美標準及意識形態(tài)的轉變也使現代金屬藝術有別于傳統的表現形式,具有更鮮明的“現代性”、“人性化”以及“符號化”等特色,呈現出生機勃勃、形式多樣的現代化創(chuàng)作理念。表現形式由青銅器至今金屬不論在工藝上還是美感上都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發(fā)展到現代金屬已經不僅僅是用來欣賞或承重的物品,已經有了多元化的應用。
雖然金屬有了各方面的應用,但是在金屬應用中的藝術創(chuàng)作與工藝方法永遠是密不可分的。作為一種工業(yè)技術,焊接的出現迎合了金屬藝術發(fā)展對新的工藝手段的需要,在早期的時候只能由熔鑄來進行,對金屬造型上有了很大的限制,而焊接在熱量作用下所產生的獨特美妙的變化也滿足了金屬藝術對新的藝術表現語言的需求,焊接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語言在金屬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焊接是由高溫融化下產生的一種變化,它通常是在高溫下進行的,由于金屬的特制在高溫下會產生各種美妙豐富以至于奇特新穎的變化。其表現形式主要有焊接裂紋、氣孔、咬邊、未焊透、未熔合、夾渣、焊瘤、塌陷、凹坑、燒穿、夾雜等。金屬工藝由于焊接而變的更有客觀性,并且把焊接作為一個亮點用做藝術設計的造型和點綴中。焊絲熔化后會形成很多奇特漂亮的肌理;而焊接中所謂的缺陷在焊接藝術中更是經常被應用。焊接所謂的缺點則是焊接在應用中不可避免的疤痕和延伸出來的金屬凝固物,但是在現在這種張揚個性美的藝術表現形式中正好迎合了大眾的審美需求,在正確的應用中讓自己的創(chuàng)作在一種具有開拓性的理念下進行,結合新事物,把這種個性的隨性的東西溶入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在焊接雕塑中常常可以感覺到一種非雕琢的、原始的美,但是這種東西卻正好帶來的不一樣的感覺,如果能正確利用就能給作品另一種韻味。不同的鋼材在高溫受熱時會出現不同的顏色變化,焊接熱影響的區(qū)域也不同,正因如此使得焊接的范圍不會死板、單一、形式化,更多的裝飾氣象在里面讓它更具有藝術色彩。
另外,切割也是焊接藝術壁飾創(chuàng)作的方法之一,既可以與焊接結合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這完全取決于創(chuàng)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對工藝與效果的掌握程度。
切割的發(fā)展也很迅速,樣式和規(guī)模也逐漸擴大。如數控水切割、剪板、等離子切割、氣等離子切割等,隨著切割工藝的發(fā)展也為金屬工藝進步起了相當大的作用,正因為有切割的出現才使得金屬工藝的造型邊緣有了多樣豐富的優(yōu)美變化。人類的發(fā)展進步不但要求了整體的美感也逐漸對于細節(jié)以至于邊緣的要求,在不斷提高的視覺中越來越多的對于細節(jié)的變化處理,在金屬上表現最為典型的就是金屬邊緣變化,就是在這種細微的靈巧變化中也體現了一件作品的與眾不同和別有新意。這種隨機效果的形成過程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又是在一定的焊接規(guī)范下必然產生的現象,由于切割的這種熱量使得作品邊緣產生各種優(yōu)美的變化,更能使的作品生動化。
由于金屬的特質,加上金屬所用的工藝,又會使金屬工藝產生了自身獨特的肌理美,而金屬的肌理美是一種在焊接、切割工藝上悠然而生的特性美,正因如此把這種工藝美融如創(chuàng)作中更是錦上添花。
用肌理修飾、點綴器物的裝飾手法由來已久,但它的表現形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由于人類不斷的發(fā)展思想、技術不斷的進步,人類的情感與藝術的表現內容、語言形式之間在不段的相互交融、變化。金屬藝術的肌理表現形式也因此從單一走向多元,并被賦予了更多的情感色彩與觀念內涵。
與傳統金屬藝術相比,現代金屬肌理的另一顯著變化就是表現題材的相對獨立靈活。在現今的金屬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由于肌理的設計、布局與對比已經成為設計者必須考慮的因素。由于這樣所以金屬藝術已經逐漸擺脫了純粹的裝飾化、襯托化、定式化,成為金屬藝術的重要表現元素而融入到作品的整體造型之中,有時甚至成為作品的表現主旨而被著重刻畫。富有新意的機理表現可以給人一種反常化的藝術效果,可以更多地激發(fā)人們對于藝術作品的想象力,從而能夠更好地表現出肌理所具有的獨特藝術魅力。
現代金屬在通過焊接、切割等等先進的工藝處理手段之后還能表現出的獨特的肌理效果的運用能夠充分地展示金屬作品內在的審美潛能,賦予作品更多樣的內涵及生命力。由于這些使得金屬的變化更豐富,更多彩,使人在欣賞人文情懷的視覺感受的同時,還表現了創(chuàng)作者的思想與領悟,這種作品與人性的結合散發(fā)著無窮的魅力,使人們在欣賞作品的同時更有了更多遐想的空間。
隨著金屬工藝的發(fā)展,現在的工藝以豐富多彩的面貌適應著不同的文化群體,創(chuàng)造著多姿多彩的生活,我們不但要廣泛的學習與探索世界文化,同時更多的要將眼光放在我們自身的民族的文化理念上,以求增加作品的文化內涵和特色。隨著更多的對國外藝術與工藝的啟發(fā)與吸收,以及對我國自身文化的深入發(fā)掘,不斷在民族傳統與現代生活中找尋靈感,標新立異。相信中國的現在金屬藝術能夠進一步發(fā)展起來,散發(fā)出自身的光芒,找到屬于自己的地位,并且沿著自己開創(chuàng)的道路,朝著新的境界走去。
【作者單位:陜西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