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寒獨開
我有過這樣的體驗,小時候特別害怕和父母一起出行。面對親友和藹的詢問,父母總是不愛夸獎我,而是有意地批評我。其實,那時候我多么希望能夠從父母嘴里聽到一句夸獎的話啊,哪怕是稍稍地表揚一下也好。
長大后,父母反而大方起來,對我肯定的話像雨后春筍一樣。然而,成年的我再也沒有小時候的那種期待與小小的滿足,更多的是一種失落。作為父母,哪能體會到小孩心中的那份小盼望呢。一天,我與父母交流小時候的心境,父母說,哪有捧自己孩子的父母,就是驕傲也得放在心里。我想想也有道理,罷了。
后來,當我有了孩子,這種感覺卷土重來,并且更加強烈。兒子每次跟我出門,只要我適當?shù)乜淇渌?,他就特別有干勁,走路穩(wěn)穩(wěn)當當,見人就打招呼,逛超市爭當搬運工……事實上,那是因為我給了他心理暗示。比如,我告訴他,你是個善良懂事的孩子,你是個有教養(yǎng)的孩子,你是個勤勞的孩子。這些屬于健康心智上的美德,我想就這樣毫不吝嗇地給予他。我讓兒子知道,他就是這樣一個美好的小家伙。
更多的時候,我將這樣的一種肯定放在有親友參與的社交活動中。很多時候,我觀察到,每當有親朋好友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或者心態(tài)等方面的情況時,兒子的眼睛就會流露出很多的期待。我知道,兒子希望我贊美他。如果媽媽都不贊美自己的孩子,那世界上還有誰會這樣愛他呢?我盡量用一些中性的詞語對兒子進行評價,無論是學習,還是待人接物。每每這時,兒子就會面露微笑,自信寫在眼角眉梢,而行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則是與我的評價相符合的舉動。
當然,我也不是無原則的肯定。我經(jīng)常和兒子談心,告訴他,我不會忽略你的缺點,但我絕不會隱藏你的優(yōu)點。每個人的成長都是喜憂參半的,沒有完美的人生,更沒有完美的個人。我希望你盡量成長為一個美好的少年,可以有小煩惱,可以有小脾氣,但更多的時候,你應該是一個健康的、心智健全的少年。
兒子是聰明的孩子,當然懂得我話語的意思。他常常說,他感激我給予他的肯定與鼓勵,尤其是在外人面前給足了他面子。他表示,面對我給予的贊揚,他會把它當成目標,時刻朝這方面努力,努力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少年。他還羞澀地說,這樣的贊美讓他真的感到很幸福,很溫暖。他總是感覺自己的心情不知不覺變美了,學習上也更有勁頭了。
有時,我也看到這樣一種現(xiàn)象:一個整日蔫頭耷腦的孩子總是調(diào)皮搗蛋,但細細觀察之后,發(fā)現(xiàn)他也有閃光點。再輕輕打開孩子的心房,讓孩子卸下防備之心,他便會告訴你,他也想成功,也想做一個好孩子。并且,他總是在不斷地努力。但是,他在家里從來沒有得到過這方面的引導或肯定,父母總是放大他身上的缺點或者瑕疵,面對他的努力,不是冷嘲熱諷便是心理上的不認同。于是,孩子生了懶惰之心,既然怎么努力都得不到贊美,何必再那么嚴格要求自己,索性破罐子破摔。于是,他成了老師和同學們眼中的調(diào)皮鬼,成了鄰居街坊心中的小痞子。事實上,他缺少的并不是一顆美好的心靈,而是缺少給這顆幼小的心靈足夠滋潤的養(yǎng)分。
這樣的贊美,就是家長幫孩子樹立的一種公眾形象。其實,各位家長都應該成為孩子的“形象大使”。孩子的可塑性是無窮的,如果你愛孩子,就不要吝嗇你的肯定與鼓勵。對于人生成長的每一步,你的中肯評價功不可沒,你給予正面的心理暗示更會為他的成長錦上添花。成人需要樹立美好的社會形象,別忘記你身邊的那個小人兒同樣需要“公眾形象”。
編輯/木非木 nclxp11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