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荷
著急手術可能白挨刀
●本刊記者: 最近一位朋友的父親被診斷為肺癌,醫(yī)生要他馬上手術。朋友覺得不妥,于是帶著片子去了另一家醫(yī)院,看過片子后醫(yī)生建議先觀察一下,因為之前打點滴腫塊有縮小的跡象,可以再觀察看看。結果打了半個月點滴后,被認為是癌細胞的腫塊兒“消失”了。家屬突然感覺后怕,如果真的立即手術豈不是白挨了一刀。
○何裕民: 你說的這個例子可能是由于誤診造成的,但我身邊也有個類似的案例。有一天,我的一個卵巢癌患者打來電話求救,說她盆腔里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兩公分大小的囊性病灶,手術醫(yī)生說她肯定復發(fā)了,讓趕快住院,趁早把它拿掉……正等著做決定呢!當時我讓她等兩三天,等門診仔細看看,商量商量再說,沒有必要這么著急!兩天后門診,我看了看她的片子,再參考她的年齡(絕經(jīng)后剛幾年),建議的問她:先觀察三個月行不行?反正你也沒癥狀,有癥狀再開,也來得及!她本身就不太愿意開刀,聽到我的說法,自然正中下懷。我與她約法三章:一個半月做一次B超,三個月做一次增強CT后,再決定是否手術。一個半月后,B超示腫塊有縮小,水分有所吸收;三個月后CT示腫塊已經(jīng)完全吸收,看不清楚了。這時候,她再跑到醫(yī)院找準備給她主刀的大夫,那個大夫把CT看了半天,說“你已經(jīng)沒有手術必要了!”她激動得眼淚直流,第一時間給我電話,大叫:我不需要手術了!我不需要手術了!
癌癥不是只有手術一種方法
●本刊記者: 好像只要和癌癥一沾上邊,人們想到的就是馬上切掉。
○何裕民: 是的?,F(xiàn)在,絕大多數(shù)人一聽說得了癌癥,不管是否具備開刀的條件,都會先去開刀,認為開刀總比不開刀好?;?、放療也有所類似,人們盡管恐懼,但往往愿意先做了再說,總覺得要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其深層次根源還是在于對癌癥認識的盲目、錯誤及因癌癥帶來的高度恐懼。其實惡性腫瘤不是一個單獨的疾病,其形成和生長有多種獨特的因素,在治療上不是一種方法就能奏效的,在治療原則上應為多學科參與、采用多手段的綜合治療,外科手術只是其中的一個主要手段。另外,現(xiàn)在很多人甚至都可以“帶瘤生存”的,所以在癌癥治療方式上,不求短期有效,更求長期穩(wěn)定,以人為本重視生存質(zhì)量,活著就是成功。而且還有很多時候是絕對不適合手術的,手術了反而會不好。
●本刊記者: 什么情況下是不適合做手術的呢?
○何裕民: 比如腫瘤過大、腫瘤生長在特殊部位、腫瘤侵及大血管、出現(xiàn)多處轉(zhuǎn)移、患者年邁、有較嚴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和糖尿病的患者,就不適合手術治療。這樣手術后效果往往不好,還可能使患者病情惡化。
對待癌癥要“悠著點”
○何裕民: 對待癌癥應該悠著點,別急著開刀,也包括化、放療,不是說不要做手術,化、放療,而是說在做這些之前應該理性評估一下,以便找出最佳對策。有時,正因為人類對癌癥不了解,所以高度恐懼,草木皆兵!往往可能用了錯誤的措施,使得后果更嚴重,人們更恐懼,惡性循環(huán)!對待癌癥要“悠著點”的前提就是要認識到癌癥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是種慢性病!用慢性病的對策,理性一點,從容一點,拿不準時不妨先觀察觀察,也許是最聰明的、長期效果最好的對策。特別是目前研究已經(jīng)明確,癌癥多數(shù)情況下走走停停,還會倒回去,發(fā)展比較緩慢,故切記“別匆忙走進手術室”!
●本刊記者: 謝謝何教授的提醒,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