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地質年代的全球地層年表,如同年、月、日一樣,依次分為代、紀、世、期、時,所形成的地層相應為界、系、統(tǒng)、階、帶5個層次。。為了讓全球地質學家有“共同語言”,國際地科聯(lián)從所有地層剖面中,選擇研究水平最高、發(fā)育最完整的剖面作為劃分全球各時代地層的標準,國際上將其稱為“金釘子”。
湖南一共有兩顆“金釘子”,分別是“花垣排碧金釘子”和“羅依溪古丈金釘子”,均屬于寒武系。
花垣排碧地區(qū)的寒武系地層屬古揚子海臺緣斜坡沉積地帶,又是由淺海向深海過渡的古生物混生帶。這一特殊地質環(huán)境下孕育的排碧剖面,具有巖相單一、地層完整、露頭連續(xù)、界線明顯、化石豐富的特點,是解決全球寒武系分統(tǒng)建階最理想的剖面,因而引起世界地層學界的關注;同時該剖面中的“諸球接子”化石帶的標準化石和重要分子均具有廣泛的國際寒武系地層對比意義,依靠與其共生的多節(jié)類三葉蟲及其組合特征,可解決世界各地的中上寒武統(tǒng)地層精確對比問題,由此奠定了排碧剖面這一目前世界上惟一完整的寒武系中上統(tǒng)地層標準剖面的地位。
2003年2月由國際地質科學聯(lián)合會終審批準,寒武系的首批正式年代地層標準單位和寒武系內的首個“金釘子”在湖南花垣排碧地區(qū)被正式確立。
這里許多地質現(xiàn)象和生物化石既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又給人們以知識的啟迪。尤其是在這一剖面上發(fā)現(xiàn)了大量保存完好的三葉蟲化石,如寒武系花橋組上部灰?guī)r中的開腔骨類化石與三葉蟲、牙形石、腕足動物、軟舌螺類等共生,這是迄今我國中寒武紀晚期開腔骨類最高產出的層位,也是世界上少數(shù)幾個開腔骨類較高的產出層位之一。
2010年10月18日,寒武系古丈階層型舉行揭牌儀式,“古丈金釘子”地層剖面正式成為國際標準,這填補了全球年代地層表寒武系第3統(tǒng)第7階的空白。
古丈縣的“金釘子”,是寒武系第7階底界“金釘子”,距今約5.03億年。專家在一套完整的灰?guī)r地層中,發(fā)現(xiàn)了只有8毫米大、宛如一顆花生米的“球接子三葉蟲”化石,這是球接子三葉蟲化石首次在這個層位出現(xiàn),從而標志著一個新階段的開始。經過國際地科聯(lián)批準,專家以當?shù)氐孛@一層型剖面為“古丈階”。這是第6個以我國地名命名的全球標準地層單位,我國在49億年地球史上釘下的第9顆“金釘子”,也是湖南省第2顆“金釘子”。
(本刊記者向婧妮根據(jù)瀟湘晨報、中國礦業(yè)報等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