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新機制”政策下我國分地區(qū)普通小學資源配置差異分析

2013-04-29 13:16:10李愷蔡勤濤朱國華
學理論·下 2013年6期
關鍵詞:新機制

李愷 蔡勤濤 朱國華

摘 要:2007年全國實施了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施行“省級統(tǒng)籌,分項目,按比例”新的機制,從人力、財力、物力三個維度,具體從生師比、生均教育經費、生均校舍面積三個方面,通過距平值、極差、極差率、標準差、變異系數(shù)差異指標來分析在“新機制”政策下我國各省市在2006—2009年間普通小學資源配置的差異,其中在物力方面,生均校舍面積分析的是2006—2008年間的數(shù)據(jù)。

關鍵詞:普通小學;資源配置差異;分地區(qū)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18-0251-02

引言

為了更好地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我國政府制定了一攬子關于義務教育的政策法規(guī),2001年針對農村義務教育,我國開始實施“兩免一補”政策,2005年12月國務院又頒布了《國務院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即為“新機制”政策),指出“明確各級責任、中央地方共擔、加大財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組織實施”的基本原則,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中央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qū),適當兼顧東部部分困難地區(qū)。該政策從2006年農村中小學春季學期開學起在西部實施,2007年擴展到全國[1]。

“新機制”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強化政府對農村義務教育的保障責任,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1]。同時,該政策提出的“分地區(qū)、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的實施方案,也有利于促進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從人力、物力、財力三個維度,分析在“新機制”政策施行以后,我國各省市普通小學資源配置的現(xiàn)狀,以此為政府在進一步改善義務教育政策提供參考。

一、研究指標的選擇及數(shù)據(jù)來源

1.研究指標的選擇

對于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具體指標的選擇,不同的學者依據(jù)不同的標準,分別采用了不同的指標。楊斌、溫濤[2]認為基本的義務教育資源投入應包括人、財、物三個方面,因此分別選取義務教育階段的經費總額、專任教師數(shù)量、校舍面積與固定資產作為投入指標。梁文艷、杜育紅[3]指出義務教育的8個投入變量包括師生比、教師學歷合格率、校舍面積、生均教育經費等。李星云[4]提出在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方面,人力資源指標應選取教師質量,在財力資源方面,選取生均經費為指標,而在物力資源方面,則選取設備的使用率為指標。郭俞宏、薛海平[5]利用帕斯特方法對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的指標選擇進行變量篩,選取了9個投入變量包括專任教師生師比、專任教師具有高級職稱所占比、專任教師具有合格學歷所占比、生均人員經費支出、生均公用經費支出、生均校園面積、生均教室面積、生均圖書冊數(shù)、生均設備設施價值。

本研究從數(shù)據(jù)的可得性、可分析性、可比較性的基礎上,從人力、財力、物力三個維度對普通初中資源配置的差異進行分析,并通過距平值、極差、極差率、標準差、變異系數(shù)差異指標來分析我國各省市在2006—2009年間普通初中資源配置的差異,由于“新機制”政策是在2006年開始施行,并在2007年才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施行,所以本文從2006年開始分析,其中在人力和財力方面,采用的2006—2009年的數(shù)據(jù),在物力方面,分析的是2006—2008年間的數(shù)據(jù)。

2.數(shù)據(jù)來源

本文數(shù)據(jù)來源于2006—2009年《中國教育統(tǒng)計年鑒》和《中國教育經費統(tǒng)計年鑒》,我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數(shù)據(jù),并通過計算而得的。

二、結果分析

1.全國各地區(qū)小學生均教育經費(財力)分析

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全國的小學生均教育經費的平均值由2006年的2 795.82元,增加到2007年的3 607.8元,增加到2008年的4 507.28元,再增加到2009年的5 502.57元。小學生均教育經費在2006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 795.82元的地區(qū)有10個,其中最高五個地區(qū)從低到高依次為江蘇(3 388.36/592.24)、浙江(4 347.87/1 552.05)、天津(4 809.81/2 013.99)、北京(7 985.58/5 189.76)、上海(11 632.49/8 836.67),其中小括號中前面的數(shù)據(jù)為生均值,后面的數(shù)據(jù)為距平值,“—”表示生均值比全國的平均值低,以下同;低于全國平均值的最低的五個地區(qū)由低到高依次為河南(1 170.74/—1 625.08)、貴州(1 197/—1 598.64)、江西(1 496.15/—1 299.67)、甘肅(1 498.65/—1 297.17)、廣西(1 555.03/—1 240.79)。小學生均教育經費在2009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 502.57元的地區(qū)有10個,其中最高五個地區(qū)從低到高依次為浙江(7 471.38/1 968.81)、西藏(7 753.5/2 250.93)、天津(10 320.17/4 817.6)、北京(16 061.18/

10 558.61)、上海(17 340.39/11 837.82);低于全國平均值的最低的五個地區(qū)由低到高依次為河南(2 271.1/—3 231.47)、貴州(2 492.49/—3 010.08)、江西(2 647.43/—2 855.14)、廣西(3 018.28/—2 484.29)、安徽(3 165.87/—2 336.7)。

從這四年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在2006年、2008年、2009年,河南省一直是全國小學生均教育經費最低的省份,其變化趨勢為1 170.74元■1 628.08■1 932.19■2 271.1;上海一直是全國小學生均教育經費最高的省市,其變化趨勢為11 632.49元■13 591.86■15 736.82■17 340.39。這四年間極差的變化趨勢為10 461.75元■12 017.37■13 804.63■15 069.29,極差率的變化趨勢為9.94■8.63■8.14■7.64,這說明在這四年間最大值和最小值省市之間的絕對值差距一直呈現(xiàn)拉大趨勢,而相對的差距在逐年減小。在這四年間,小學生均教育經費的標準差的變化趨勢為2 118.07元■2 544.24■3 048.08■3 471.64,而變異系數(shù)的變化趨勢為0.76■0.71■0.68■0.63,這說明各個省市與全國的平均值之間(即為各省市之間)的相對差距呈現(xiàn)逐漸縮小的態(tài)勢。

2.全國各地區(qū)小學生均校舍面積(物力)分析

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全國的小學生均校舍面積的平均值由2006年的5.83平方米,減少到2007年的5.76平方米,再增加到2008年的5.91平方米。小學生均校舍面積在2006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83平方米的地區(qū)有12個,其中最高五個地區(qū)從低到高依次為西藏(7.25/1.49)、湖南(7.38/1.62)、上海(7.56/1.8)、福建(7.62/1.71)、北京(11.39/5.63),其中小括號中前面的數(shù)據(jù)為生均值,后面的數(shù)據(jù)為距平值,“—”表示生均值比全國的平均值低,以下同;低于全國平均值的最低的五個地區(qū)由低到高依次為貴州(3.45/—2.31)、寧夏(4.1/—1.66)、甘肅(4.21/—1.55)、新疆(4.33/—1.43)、安徽(4.38/—1.38)。小學生均校舍面積在2008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5.91平方米的地區(qū)有12個,其中最高五個地區(qū)從低到高依次為湖北(7.34/1.43)、西藏(7.56/1.65)、上海(7.7/1.79)、福建(8.1/2.19)、北京(8.55/2.64);低于全國平均值的最低的五個地區(qū)由低到高依次為貴州(3.66/—2.25)、寧夏(4.43/—1.48)、四川(4.45/—1.46)、安徽(4.5/—1.41)、河南(4.6/—1.31)。

從這三年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貴州省一直是全國小學生均校舍面積最少的省份,其變化趨勢為3.45平方米■3.73■3.66;北京一直是全國小學生均校舍面積最多的省市,其變化趨勢為11.39平方米■8.16■8.55。這三年間極差的變化趨勢為7.94平方米■4.43■4.89,極差率的變化趨勢為3.3■2.19■2.33,這說明在這三年間最大值和最小值省市之間的絕對值差距整體上呈現(xiàn)縮小趨勢,盡管2008年略有增加,而相對的差距在整體上也呈現(xiàn)減小趨勢。在這三年間,小學生均校舍面積的標準差的變化趨勢為1.52平方米■1.23■1.2,而變異系數(shù)的變化趨勢為0.26■0.21■0.2,這說明各個省市與全國的平均值之間(即為各省市之間)的相對差距呈現(xiàn)逐漸縮小的態(tài)勢。

3.全國各地區(qū)小學生師比(人力)分析

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全國的小學生師比的平均值由2006年的18.35人,減少到2007年的18.04人,減少到2008年的17.6人,再減少到2009年的17.11人。小學生師比在2006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8.35人的地區(qū)有16個,其中最高五個地區(qū)從低到高依次為重慶(22.19/3.84)、海南(22.24/3.89)、四川(23.52/5.17)、貴州(25.13/6.78)、上海(25.93/7.58),其中小括號中前面的數(shù)據(jù)為生均值,后面的數(shù)據(jù)為距平值,“—”表示生均值比全國的平均值低,以下同;低于全國平均值的最低的五個地區(qū)由低到高依次為北京(9.82/—8.53)、安徽(11.57/—6.78)、天津(12.94/—5.41)、福建(13.1/—5.25)、廣西(13.41/—4.94)。小學生師比在2009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7.11人的地區(qū)有15個,其中最高五個地區(qū)從低到高依次為四川(20.13/3.02)、江西(20.98/3.87)、廣東(21.22/4.11)、河南(21.51/4.4)、貴州(22.94/5.83);低于全國平均值的最低的五個地區(qū)由低到高依次為吉林(11.39/—5.72)、黑龍江(12.28/—4.83)、內蒙古(13/—4.11)、北京(13.14/—3.97)、天津(13.37/—3.74)。

從這四年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除了2006年,吉林省從2007年—2009年一直是全國小學生師比最少的省份,其變化趨勢為16.48人■11.69■11.62■11.39;貴州省在2008年、2009年是全國小學生師比最多的省市,其變化趨勢為25.13人■24.29■23.49■22.94。這四年間極差的變化趨勢為16.11人■12.86■11.87■11.55,極差率的變化趨勢為2.64■2.1■2.02■2.01,這表明在這四年間最大值和最小值省市之間的絕對值差距整體上呈現(xiàn)縮小趨勢,而相對的差距在整體上也呈現(xiàn)減小趨勢。在這四年間,小學生師比的標準差的變化趨勢為3.98人■3.44■3.18■3.01,而變異系數(shù)的變化趨勢為0.22■0.19■0.18→0.18,這說明各個省市與全國的平均值之間(即為各省市之間)的相對差距呈現(xiàn)逐漸縮小的態(tài)勢。

三、結論

綜合以上,可以看出,我國各地區(qū)普通小學資源配置,不論是生師比(人力)、生均校舍面積(物力)還是生均教育經費(財力)方面,從距平值、極差、極差率、標準差、差異系數(shù)反映的具體情況來看,各地區(qū)之間的絕對差距在總體上都呈現(xiàn)逐漸縮小的發(fā)展趨勢,這說明在義務教育“新機制”政策施行以后,該政策在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方面,其積極作用已經凸現(xiàn)出來。但是,從各地區(qū)生師比的變化情況可以明顯看出,生師比都呈現(xiàn)出逐漸減少的發(fā)展態(tài)勢,這一方面說明隨著義務教育政策的不斷完善,義務教育階段的入學人數(shù)也在逐漸增加,而另一方面,相對于學生人數(shù)的增加,教師資源卻出現(xiàn)了相對短缺的現(xiàn)象,特別是像北京這樣的大都市,隨著外來人口的增加,生師比竟然在全國排在末尾,這就表明政府還需要在新的形勢下繼續(xù)探索推進義務教育區(qū)域均衡發(fā)展的政策和切實有效的措施,來促進義務教育朝著更加均衡和公平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Z].國發(fā)[2005]43號,2005-12-24.

[2]楊斌,溫濤.中國各地區(qū)農村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效率評價[J].農業(yè)經濟問題(月刊),2009,(1).

[3]梁文艷,杜育紅.基于DEA—Tobit模型的中國西部農村小學效率研究[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9,(4).

[4]李星云.江蘇省義務教育資源利用效率的調查與思考[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

[5]郭俞宏,薛海平.我國義務教育生產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1,(3).

[6]胡詠梅,盧珂.“新機制”對義務教育普及影響的增值性評價[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0,(4).

[7]龍文佳,等.“新機制”政策對城鄉(xiāng)義務教育財政資源均衡配置影響的實證研究[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5).

猜你喜歡
新機制
吉安市:“四化四早”防返貧 構建“遇困即扶”新機制
探索農業(yè)品牌賦能新機制
建立第三方醫(yī)療糾紛解決新機制
人民調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36
重在建立新機制
浙江“三醫(yī)聯(lián)動”的藥采新機制
新機制 新格局
構建公立醫(yī)院運行新機制
適應“新常態(tài)” 建立新機制
學習月刊(2015年3期)2015-07-09 03:51:12
在建立就醫(yī)新機制上下功夫
財政投入新機制保駕改革
大城县| 肥西县| 团风县| 张家港市| 冀州市| 梁平县| 兰溪市| 睢宁县| 衡南县| 台东市| 卢湾区| 波密县| 志丹县| 富蕴县| 安乡县| 梓潼县| 麻江县| 丘北县| 香河县| 藁城市| 花莲市| 新津县| 南平市| 宁城县| 邯郸市| 许昌市| 宣武区| 冷水江市| 临江市| 神木县| 惠安县| 岑溪市| 外汇| 马鞍山市| 陆良县| 阳城县| 闽清县| 益阳市| 广南县| 威信县| 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