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blue
怎樣成為一個很酷的人,怎樣享受自己的身體,怎樣去愛,怎樣面對事業(yè),怎樣融洽人和人之間、人和生活之間、人和家庭之間的一切非大學所傳授,卻本該是大學教導的東西,這些都來自生命院校。
英國作家Alain de Botton極其注重個體生命體驗,他每本書所涉及的主題都是圍繞著個人的情感與生活在進行著,從《親吻與訴說》、《愛上浪漫》、《旅行的藝術》、《哲學的慰藉》到《身份的焦慮》……他曾希望自己的書籍能夠改變人,讓人們以稍微不同的方式來看待這個世界。但隨著年紀的增長,他漸漸發(fā)現(xiàn),并不只有書籍可以影響人。
2008年,Alain de Botton和幾個朋友一起創(chuàng)辦了位于倫敦Marchmont的“生命學校(The School of Life)”。生命院校,不免讓人疑慮,因為但凡加上學校兩個字,人們眼中的印象都是刻板的老師與無理由的作業(yè)。但生命院校絕對與此不同,它的創(chuàng)辦初衷便是通過學校的努力,將那些逐漸被人們淡忘的學習和創(chuàng)意能力重新放到生命中的重要位置。它更加注重人們生活與成長的過程。正當大學極力要給學生們灌輸各種抽象的“實用”技巧時,生命學校卻盡量給予人們本該是大學所傳授的東西,如Alain de Botton所言:“借助文化,讓我們獲得生活的方向和生命的智慧。”
“生命院?!钡拈T面并不大,它的周圍是一些書店、小畫廊和咖啡館。與其說這里是學校,其實更像是個讓人放松的小小藝術空間。一樓是滿眼書籍的接待處,綠色的植物,暖色調的墻面,走下樓梯,就是平時上課的地方,墻壁上涂鴉了大片的有趣的畫,這些畫作全由藝術家Charlotte Mann手繪完成,整個空間體驗非常放松。而且課程形式也多種多樣。
這里所教導大家的課程是那些真正與生命有關的重要課題: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旅行、家庭等等。他們的宣傳語便是“Good Ideas for Everyday Life”,因此,學校還會邀請不同領域的人,比如作家、藝術家、演員和學者來設計不同的課程。有些課程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常會遇到的問題,“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有些課程提醒我們去注意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jié),還有一些有趣的課程:“怎樣成為一個很酷的人”,“怎樣享受自己的身體”等。這些課程指引學生把自己的體驗和古往今來的哲學家的一些觀點相結合,為的是啟發(fā)學生去深層次的思考生活中那些經(jīng)常困擾他們的問題。
在所有的課程中,有關“愛”和“事業(yè)”這兩大主題往往是最受歡迎的。“因為這些是我們人生中的最大挑戰(zhàn)”,Alain de Botton說:“一般的課程都只有幾個小時。所以人們是不可能在這幾小時內學到所有東西的。但是,他們可以通過每晚在學校的學習,不斷學到一些新的東西。幫他們打開啟蒙之旅的大門,給他們踏上這段旅程的勇氣?!背诉@些靜態(tài)的課程,這里還提供心理咨詢服務以及外出旅行服務,但生命院校所提供的旅行服務完全不同于一般旅游公司的旅游項目,主題也是別出心裁,比如以建筑為主題的旅行,而且Alain本人也曾領隊去Heathrow研究當?shù)亟ㄖL格的進化。
Alain de Botton之所以建立這所學校,部分也是源于他對所謂成功的思考,他認為現(xiàn)在所處的物質社會,人們很容易被外界的聲音所迷惑。我們想像哪一種人算是成功的,就會把對方當作是目的地,然后當我們到達目的地了,我們自己也就成功了。但他又覺得我們不應該放棄這種“想像”。因為這是獲得成功的動力。但重要的是,我們要堅信自己心中的這個“想像”,不輕易的因為外界的聲音而改變自己內心的想法。畢竟,最糟的是,走完人生的旅途,最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追尋的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