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網絡媒介為高校輔導員工作帶來了巨大機遇與挑戰(zhàn),合理利用網絡媒介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有效提高當前輔導員工作效率,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校輔導員應該發(fā)掘網絡媒介的優(yōu)勢,揚長避短,利用網絡媒介開展學生工作。
關鍵詞:輔導員;網絡媒介;學生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52-0177-02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計算機、手機、有線電視等網絡媒介的廣泛使用和深入開發(fā),網絡媒體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影響日益廣泛,已成為促進我國信息產業(yè)建設的主要力量之一。通過網絡媒介進行思想文化交流已成為現(xiàn)代人們生產、生活的常態(tài)化模式。高等院校是培養(yǎng)高級人才的重要陣地,應當充分利用網絡媒介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功能,發(fā)揮高校輔導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一、目前高校學生工作的局限性
目前高等院校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主要以面對面的說教形式為主,這種照本宣科的單向教育容易導致學生產生抵觸情緒,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更使得學生缺乏主動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傳統(tǒng)教育工作模式導致高校輔導員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與學生溝通,使得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進展緩慢,甚至流于形式。高校大學生中,“90后”作為新生代已然成為學生群體的主體,他們傾向于通過開放的媒體來關注、學習、獲取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和信息。但是由于大學生的心智發(fā)育尚不成熟,還不具備對信息的篩選和甄別能力,容易被網絡媒體中的某些信息誤導,產生錯誤的認知。高校輔導員應當引導大學生積極探索事實真相,使學生對相關事實認識更加深刻,同時使其社會經驗得以積累。
二、利用網絡媒介開展學生教育工作的主要優(yōu)勢
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和行為管理是高校輔導員的主要工作,其內容涉及大學生生活、學習、就業(yè)等多方面內容。增強高校輔導員的工作能力,有利于促進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網絡媒介開展學生工作能夠有效提高輔導員工作效率。
1.方便快捷。網絡媒介的信息發(fā)布渠道涵蓋計算機、手機等多種方式。大學生和高校輔導員能夠利用網絡媒介及時發(fā)布最新消息和動態(tài),并彼此取得溝通和聯(lián)系。
2.信息豐富。通過網絡媒介傳遞的信息具有“多”、“雜”、“短”、“快”的特點,因此網絡信息中具有許多新鮮熱辣的元素,而且網絡信息的來源多種多樣。借助網絡媒介,大學生可以獲得社會上五花八門的資訊信息,同時高校輔導員可以對學生關注的信息來源有所掌控。
3.動態(tài)交互。當代大學生以網絡媒介作為信息交流的主要平臺,能夠實現(xiàn)資訊信息的動態(tài)交互,對自己感興趣的新聞和消息進行關注,以發(fā)帖、留言或回復的方式發(fā)表自己的評論和觀點,參與社會熱點、焦點問題的評論。同時,大學生能夠通過網絡媒介的交流平臺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高校輔導員能利用網絡媒介與學生平等對話,深入了解學生對某些事件和問題的觀點和看法。
三、利用網絡媒介開展學生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
1.以騰訊QQ群作為網絡工作平臺。騰訊QQ群具有溝通、協(xié)作、追蹤評價、個人主頁空間等多種功能,是由多名具有共性的QQ用戶共同建立的一個公共交流多人交互平臺?;赒Q群的以上特點,為面向不同特點的學生群體,滿足具體工作需求,高校輔導員可以建立多種類型、多種對象的QQ群,通過QQ群將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傳統(tǒng)工作模式轉變?yōu)榇髮W生喜聞樂見的網絡人際交往模式。第一步,高校輔導員們可以借助網絡媒介在本院系、校內其他院系甚至是學校之間建立高校輔導員QQ群。在群里交流工作心得,提出學生工作中的困惑,以完善工作方法,相互督促,共同提高工作能力,從而更好地開展學生工作。同時,在學生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棘手問題可以通過高校輔導員QQ群集思廣益,尋求最佳解決方案,還可以增進相互了解,促進深入合作。第二步,高校輔導員可以協(xié)同學生干部建立以班級、學生會干部為對象的QQ群,完善優(yōu)秀學生的培養(yǎng)工作。通過與學生干部的及時交流,了解并掌握學生干部們的思想動態(tài)及各班團中的工作進展動態(tài);通過學生干部QQ群可以增進班與班、團與團之間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及時發(fā)現(xiàn)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討論解決方法,推廣工作經驗;通過學生干部群的定期交流,還可以加強教師與學生間的親密度,使學生工作的開展更加順暢。第三步,建立班級QQ群。高校輔導員和班級內的每一位同學都可以發(fā)起會話或加入到話題討論中。在班級QQ群中,輔導員和學生干部對班級內的學生可以實現(xiàn)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三種交流模式,有利于從多個方面、不同角度對正確的政治思想、社會輿論進行表達、傳播,引導班級內的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來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奮斗目標,實現(xiàn)自身價值。
2.通過微博交流平臺開展學生工作。微博現(xiàn)已成為深受廣大青年人喜愛的信息交流平臺,隨著微博使用的普遍化、深入化和多元素化,已在青年人的思想和行為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微博具有以下特點:信息簡短,發(fā)布即時;參與人數(shù)多,互動性強;信息公開化。以上特點使得微博信息具有前所未有的傳播動態(tài),這對高校輔導員利用微博開展學生工作是極大的機遇與挑戰(zhàn)。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數(shù)字生活”已變?yōu)榇蠹伊曇詾槌5脑~語,走在時代前沿的大學生們是引領新生事物傳播和發(fā)展的重要群體。他們有很強的好奇心、學習能力、表現(xiàn)力,又喜歡獵奇、獵新,微博的傳播特點,能滿足他們直觀而又快捷的向周圍的朋友展示和分享他們在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等方面信息的需求。高校輔導員可以通過關注學生們微博,收聽他們即時發(fā)布的微博內容,便能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學生們當前的思想動態(tài)、學習狀態(tài)、生活困惑,對能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心理障礙、思想問題等有重大意義,可以進一步通過其他方法、渠道了解并落實情況,有針對性地管理和解決問題。另一方面,輔導員們作為微博用戶也獲得了一個便捷、開放的網絡交流平臺。可以總結自己的工作得與失、討論有關學生工作的熱點新聞、表達教育界的時事觀點等,與其他高校負責學生工作的教育者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這使得輔導員既迎合了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又順利的開展了學生的教育與輔導工作。
3.利用移動飛信服務開展學生工作。飛信服務是能夠實現(xiàn)網絡留言、短信、語音等多種方式的溝通媒介,能夠幫助輔導員與學生溝通或向他們發(fā)布重要通知變得更加便捷、及時和高效。飛信服務的完全實時、準實時、非實時三種不同發(fā)布形態(tài)對發(fā)送緊急通知、臨時通知和周期性通知這三種通知形態(tài)特別有針對性。飛信服務的正確、適時運用可以減少輔導員日常工作量。飛信還具有大批量信息的快捷準確傳達功能,可以在日常輔導員工作中用于信息發(fā)布、師生溝通、學習交流以及對畢業(yè)生的教育管理和就業(yè)咨詢等。最重要的是,針對對僅有手機但無網絡設備的學生,飛信服務對工作的開展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
四、新媒介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盡管網絡媒介對于輔導員開展高校學生工作的優(yōu)勢愈發(fā)凸顯,但要高效地將其運用于輔導員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1.網絡媒介作為一種新時代的重要的交流方式,盡管有其不可替代、獨特的優(yōu)勢,但受網絡發(fā)展不健全、各媒介應用并非百分之百覆蓋、網絡傳播的虛擬性等各種因素影響,仍然具有不可信性、不普及性等缺陷。
2.高校輔導員的自身素質和工作思維等因素的影響。部分輔導員對利用網絡媒介開展學生工作的態(tài)度較為謹慎與保守,在新媒介掌控力方面的能力稍顯不足,工作量的龐大導致對學生在各種渠道上更新信息的閱讀不及時,對新媒介能提高個人工作效率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等都阻礙了教育者利用新媒介開展學生工作順利進行。要解決以上問題,首要的是在思想認識上,要提高輔導員對新媒介的重視;其次,在理論上,輔導員應該主動、積極的提高自身對新媒介的認識水平;最后,在實踐運用上,應當積極、變通、有效的應用多種新網絡媒介,提高輔導員的工作能力素養(yǎng),使其具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
綜上所述,在計算機、手機等網絡媒介的大規(guī)模開發(fā)和使用的今天,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在高校輔導員開展學生工作的途中迎面而來。改變高校教育者的常規(guī)工作模式,對適應新時代、新形勢下的思想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通過新網絡媒介開展學生工作還處在完善階段,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高校輔導員應該發(fā)掘網絡媒介的優(yōu)勢,揚長避短。這將為現(xiàn)代高校教育者工作模式的轉變帶來巨大機遇,它對提高輔導員工作效率、減少煩瑣的工作負擔、拉近師生距離、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正確社會輿論等都產生行之有效的作用,是值得進一步探討和發(fā)展的。
參考文獻:
[1]王海鷗,趙麗萍,劉永珍.借助網絡平臺做好高校輔導員工作[J].科教文匯,2011,(8).
[2]陸勇,馬志著.淺談二十一世紀大學生干部的選拔與素質培養(yǎng)[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3(2).
[3]戴曉晴.微博環(huán)境中高校學生工作探析[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1,(10).
[4]劉春燕.大學生微博使用狀況的調查與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1,(3).
[5]胡明輝.微博興起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教育,2011,(8).
[6]羅友暉,郭琦.個性化教育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應用[J].高校輔導員學刊,2009,1(1).
作者簡介:高楊(1985-),女,山東濟南人,助教,研究方向:西方音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