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眉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很可怕
Hers:現(xiàn)在大多數父母都想培養(yǎng)出“成功”的孩子,你怎么評價這種觀念?
張德芬:如果父母們想要一個成功的孩子,那么他們養(yǎng)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用來炫耀自己的。所謂光宗耀祖,背后隱藏的意思就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炫耀的工具,把父母們自己未完成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
我們常用一個叫作“虎媽”“狼爸”形容那些想要“成功”孩子的父母,大家一定看過那種養(yǎng)斗雞或者賽狗的人吧?這些想要培養(yǎng)出“成功”孩子的父母和那些豢養(yǎng)斗雞或者賽狗的人沒什么兩樣?;ㄙM大筆的金錢和時間,養(yǎng)出一只優(yōu)秀的斗雞或者賽犬,難道只是為在競技場上為主人奪得光榮嗎?他們把養(yǎng)孩子變成了一種職業(yè),講究投資回報。
幸福與否,最重要的在于心態(tài)。成功人士會有很痛苦的時候,平民也有平淡的快樂。如果“成功”,但是心態(tài)不好,也會到處遇到困難,而不覺得快樂。只要有好的心態(tài),就不會感到不快樂。
Hers:可是,一個不成功的人在當下的社會甚至難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而所謂成功的人在社會上行走相對容易——你怎么看這種現(xiàn)象呢?
張德芬:對年輕人來講,把目標用在追求成功、追求物質、追求享受上,也是一個過程。因為他們年紀小,要告訴他們追求成功是一種“幻象”,人生是一場“游戲”,超脫世俗,只注重心靈,我覺得不切實際。但成功和快樂兩個元素需要放在天平上,來追求一種平衡。調查顯示:幸福指數高的國家,往往是較窮的國家。人們終會了悟:成功不一定會使人幸??鞓罚腋?鞓返娜?,卻一定是成功的。幸??鞓返娜耍瑫艿皆絹碓蕉嗟娜藲g迎,自然也就擁有更多的機會。
讓孩子快樂健康負責任
Hers:你怎么看孩子讀書與未來的關系?
張德芬: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家長有攀比心理,強迫孩子考前三名,甚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其實,他們只是想和其他家長比。父母們更應該去理解孩子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如果孩子堅持不了,也不用去強迫他。整個過程,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去選擇、去決定。這樣,孩子就會認清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在當下中國大陸,只要稍微多花點心思,認真、肯干,都能掙到錢。真的“滿地都是黃金”??!可是,在美國或者中國臺灣就很難,那里大家的智慧和常識程度很高,所有可能賺到錢的方式都有人“Touch(接觸)”過。中國大陸受教育程度高的人畢竟不很多,很多人搞不懂市場機制,機會相對就很多。
我有一個朋友,曾幫助大陸11家公司去美國上市。他說2/3上市公司的老板都是小學畢業(yè)。這樣看的話,學校的教育就不是特別重要。相反,讓孩子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他們做事是否有信心、身體是否健康、喜歡不喜歡自己、開心不開心、能不能為自己做的事負責任……在這些方面培養(yǎng)他們更重要。其實,這些就是作為成功老板的特質。
當然,如果孩子能夠享受到讀書或學習的樂趣,讓他們多讀書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大陸以考試為目標的“填鴨式”教育,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下教育出來的學生,可能也是個“二愣子”。
Hers:有調查顯示,在成長過程中,中國孩子的叛逆比例最高。降低孩子的叛逆指數,父母要怎么做才好?
張德芬:如果不侵犯孩子,不壓制孩子,孩子是不會反叛的。但是在金錢至上的當下社會,把孩子視為自己的財產,任著自己的性子養(yǎng)孩子,采取高壓的方式管制孩子,扼殺孩子天賦的父母并不鮮見,正因為這樣,才出現(xiàn)所謂的叛逆青春期。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有沒有用暴力等嚴厲方式扭曲了孩子的人格,種下不良的價值觀念,以及生成一些恐懼畸形的心理。這方面藥家鑫可能要算最壞的例子了。如果孩子一直在父母的“高壓”下壓抑自己,就算童年、少年不反叛,到了中年也會加倍反叛。那時,可憐的就是他的妻子、子女,他們?yōu)榇烁冻龅拇鷥r可能會更高。中年以后,父母可能早都過世了,他們終于在心里吶喊著,要過自己的生活。于是,他們可能放下經營很久的事業(yè)和婚姻,180轉身,不愿再回頭。
孩子的生活習慣是天生的,可以壓抑,但最終是要流露出本性。從心靈的角度講,要尊重孩子生命的歷程,讓他走自己的道路。父母只是扮演輔導者。孩子和父母一樣,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負面性格,而不是壓抑。
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彌補永遠不嫌晚
Hers:如果做父母的曾經傷害過孩子,有什么辦法可以彌補嗎?
張德芬: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都會經歷“不知不覺”“后知后覺”“當知當覺”到“先知先覺”的過程。在我孩子很小時,我覺察力不高,經常脾氣來了就會打罵他們,說話也很惡毒。那時我先生說,想把我對孩子說的話錄下來,讓我知道我的話多傷人。其實我以后也很后悔,這就是一種“不知不覺”?!昂笾笥X”就是錯誤地對待孩子之后,自己能很快感覺到不妥?!爱斨斢X”是正在做的時候,立刻就知道某種方式不合適,可是想停止又停止不下來。
懂得成長的父母,會慢慢地、一點點進步到“先知先覺”——剛覺察到有怒氣從心中升起時,立刻調整自己的呼吸,用最客觀的方式對待孩子?;蛘咴诤⒆由鷼鈺r,我們也會退一步,冷靜地對待他們。比如有一次,我兒子放學回家,很不高興,和我講話很兇。我在看電視,立刻從容地轉過身,對他說:“你先走開吧,我不想對一個對我大聲吼叫的人說話。”兒子走了,我繼續(xù)看電視,我一點也不生氣。過了一會兒,孩子自己平靜了,過來跟我道歉,說他大聲講話不是故意的,是他當時情緒不好。
如果父母真有傷害過孩子身心的地方,應該立即想辦法去彌補。父母對孩子的那種彌補是永遠不嫌晚的,孩子一定會看得到父母為他所做的改變。
Hers:那么,怎樣才能把握好管理孩子的度呢?
張德芬:管理孩子的分寸,的確很難把握。
為人父母要先修煉自己。父母首先要是一個足夠愛自己的人,這樣,才可能摒棄功利的色彩,感同身受孩子的喜怒哀樂。在孩子面前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因為自己的沖動,傷害到孩子的身心。如果想要自己的孩子快樂,可以適當地引導他。但是,身教勝于言教。
當然,父母盡管不能壓制孩子,卻又不能完全不管孩子。完全不管孩子,孩子會覺得非常沒有安全感,會成為一個迷失的孩子。當孩子某方面做不到的時候,父母要學會把要求放低,讓孩子感受到成長的樂趣。
這也就是為什么孩子難管理的根本。因為這個過程,就是父母修煉自己的過程。比如,父母心情不好時該如何與孩子相處?很多父母自己會摸索出從“把孩子當作出氣筒”,到對孩子說“我心情不好,這件事,你過半小時來找我談”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