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紅麗
一、 把課堂教學作為責任教育的主渠道
1. 在音樂課里,運用榜樣示范法進行責任教育。我在教幼兒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時,先將歌詞編成一個小故事:有一只小烏鴉的媽媽年齡大了,不能動了,小烏鴉去捕食,找到好吃的食物急忙帶回家送給媽媽吃,它多么孝敬媽媽??!講完故事后,我設計提問:如果你的媽媽生病了,你該怎么做呢(幼兒換位思考)?然后請幼兒來玩角色游戲,一名幼兒扮媽媽,一名幼兒扮孩子,“媽媽”這時表演生病了,扮“孩子”的幼兒給“媽媽”拿水、喂藥……通過情感體驗,使幼兒從中受到責任教育。
2. 上社會課時,我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運用了電教手段,激發(fā)起幼兒學習的興趣。例如:在社會課《白色污染》教學活動中,請幼兒觀看《熊貓病了》的錄像,孩子們從畫面上看到動物園里的一只大熊貓,在吃了游人丟的塑料袋后生病了,看完錄像后,我告訴幼兒,塑料包裝袋、小食品袋、方便飯盒等都是白色污染,它們進入土壤里,會阻礙植物生長;被動物誤食后,會使動物生病甚至死亡;白色污染造成動植物大量減少,給人類帶來了危害。小朋友,為了減少白色污染,你們應當怎樣做呢?幼兒開動腦筋,想出很多辦法,都想成為保護環(huán)境的小衛(wèi)士。
二、在一日常規(guī)中,因勢利導培養(yǎng)幼兒責任感
有的幼兒經(jīng)常亂扔東西,有的幼兒做事做到一半就跑開了等等。對上述幼兒不負責任的現(xiàn)象,有些家長和老師聽之任之,感到習以為常:孩子這么小,要求什么責任感啊,等大了再培養(yǎng)吧。他們不知道,這正是放縱孩子,長此下去,孩子就會養(yǎng)成無責任心的習慣,壞習慣一旦養(yǎng)成,再糾正就很費盡了。
1. 運用責任教育的方法——行為訓練法,給幼兒立規(guī)矩,在一日常規(guī)中,循序漸進地對幼兒進行訓練。例如,在午睡前后進出寢室時,我規(guī)定幼兒靠右側排隊行走,不許亂跑或吵鬧;入廁時不許擁擠;洗手后把毛巾放回原處,進行訓練后,強化了幼兒遵章守紀的意識。
2. 在游戲活動中滲透責任教育。因為幼兒最喜歡游戲,所以我在游戲活動中融入責任教育的內(nèi)容,寓教于樂。例如,我和幼兒玩角色反串游戲,在游戲中讓孩子當老師,我當幼兒,讓“老師”給“幼兒”的行為作評價,“幼兒”故意亂扔玩具,表現(xiàn)出不負責任的行為等,讓“老師”批評“幼兒”?!坝變骸币蚬室舛阂袄蠋煛苯o自己講道理,所以實際上是孩子自己教育自己。這樣做起到的效果往往比老師直接說教要好得多。
三、開展系列活動,營造良好氛圍,激發(fā)幼兒責任感
1. 根據(jù)《綱要》提出的幼兒園教育活動要多樣化的要求,我開展了系列活動?,F(xiàn)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往往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而在幼兒園這個集體中,每個孩子都處于平等的地位,想讓大家接受自己,必須學會為別人著想,樹立為大家服務的意識。
(1)我請幼兒輪流當值日生,幫自理能力差的幼兒系鞋帶……讓幼兒體會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培養(yǎng)為大家服務的意識。
(2)在“三·八”節(jié)到來時,我開了一個主題班會,介紹“三·八”節(jié)的由來,請幼兒介紹媽媽的職業(yè),教育幼兒愛媽媽,請幼兒在這一天為媽媽做一件好事。
2. 營造良好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責任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墻上畫了遵守交通規(guī)則、尊敬老人、互相幫助的掛圖,請幼兒模仿,做角色游戲,陶冶幼兒情操。
四、積極爭取家長配合,保持家園教育一致性
培養(yǎng)幼兒責任感是一個長時期的連續(xù)過程,只有教師和家長經(jīng)常溝通,一致要求,共同培養(yǎng),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小事做起,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我班有的幼兒早晨愛睡懶覺,家長怕遲到,打車送到幼兒園,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教給家長一些方法,如行為訓練法和游戲方法,訓練幼兒按時起床,或者和幼兒一同早睡早起。
我運用責任教育的榜樣示范法,對按時到園的幼兒獎勵小紅旗;經(jīng)常和幼兒玩《幾點了》游戲;用教具撥幾點鐘,幼兒做動作。例如,早6:00點做起床穿衣動作,中午11:30模仿吃飯動作,來訓練幼兒遵守時間。久而久之,我班幼兒都改掉了不良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