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凝
飯后與女兒閑聊,小人兒規(guī)劃她將來的房子需要有幾個房間,數(shù)來數(shù)去,竟然她與她未來的丈夫各分得一間,我與她爸也各分得一間。我笑著糾正,你與丈夫住一間,爸爸媽媽住一間就可以啦!卻不料女兒愣了愣,正色道:跟爸爸媽媽一樣,各住各的嘛,怎么能住一間!
我與她爸面面相覷,那一瞬間才意識到我們無意中犯了多么大的錯誤。
前兩年,感覺孩子大了,不再需要我們太多照顧,多出來的時間,便都有了要一點自由的渴望。從前看電視爭遙控、上網搶鼠標不亦樂乎,突然也覺得膩煩,于是便各霸一方,上網本、臺式電腦、電視機以及下樓遛彎兒,各取所需,終于互不影響。再后來因為休息時間不能達成一致,便干脆分房而居。
這幾年,我與她爸雖然相敬如賓,卻不可避免地有著淡淡的隔閡與疏遠。因為對彼此的了解,也沒有覺得會對婚姻造成什么太大的影響。相對無言時,深知我們之間缺乏交流與溝通,卻又不約而同地認為人至中年,平平淡淡不足為怪。
如果女兒不說出這樣的話,我真沒想到,我以為不足深究的生活狀態(tài)會對她造成如此大的影響。我真是小看了女兒的敏感,我們的婚姻狀態(tài)與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她,那些冷淡,那些疏遠與隔閡,對女兒將來婚姻的影響,恐怕是只有壞處沒有好處,我們分明是在對她未來的幸福婚姻做縮水處理??!
前不久,同事霞與老公鬧離婚。她老公我認識,叫林,平素總是笑,脾氣不錯的樣子。霞的原因很簡單,她一直遭受家暴。兩人結婚后不久因為意見不統(tǒng)一,林就動了拳腳,之后第二次第三次。后來,林一次比一次下手重,也一年比一年頻繁。霞與我說時聲淚俱下,給我看衣服下那些新的舊的傷疤、烏痕,跟我訴說才上幼兒園的兒子已經學會動用拳腳說話,也講她提出離婚后林以假喝農藥相威脅的極端做法。
霞的老公林與我同鄉(xiāng)。記憶里,林的母親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彪悍,我曾目睹他父母打架,兩個人廝打著到街上,大聲叫罵,污言穢語,引得一群鄰人圍觀勸架。林小時候極其老實,從來不敢闖禍,可即便這樣,還是經常被母親拿著粗大的棍子大街小巷地追打。我印象最深的一次,他被母親追急了,慌不擇路,從窗戶跳出來,扭傷了腳踝,一瘸一拐很多日子。
這樣的家庭氛圍與教子方式,與林今天的家暴,以及處理問題的方式,有著多么必然的聯(lián)系。我一直在想他們的孩子,目睹家暴,小小年紀便學會用拳腳解決問題,他長大成人的時候,他的婚姻會不會依舊步入父母的后塵?
哪一個父母不希望孩子未來幸福,可怎樣讓孩子擁有幸福?養(yǎng)育孩子長大,教育孩子懂事,鍛煉孩子獨立,言傳身教,潛移默化,方方面面。而最基本的,還是經營好我們的婚姻,給孩子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庭,讓我們的孩子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地長成一個陽光少年。
做父母真是我們一輩子做不完的大學問。孩子,只希望,我們不會動到你未來幸福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