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還是平凡,不僅取決于一個人的意志與成就,還取決于他們對待心靈微光的態(tài)度。
燎原之火,起于微光。但是怎樣才能抓住微光,并使之發(fā)展成為燎原之火呢?
荀子說過:“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钡拇_,微光不可能來自于空想,只有勤學的頭腦中,才可以等來那道靈光的閃現。許多世界級的重大發(fā)現都來自于心靈的微光。如凱庫勒研究的苯結構,起初設想了很多開放式結構,都被實驗推翻了。有一天,他夢見碳原子的長鏈像蛇一樣盤旋卷曲,忽然這條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醒來之后,凱庫勒想到苯很可能是環(huán)式結構,他很快寫出了苯的化學式,實驗證明他的設想是正確的。人們驚嘆于他的幸運之時,卻忽視了他為之付出的無數個日夜的努力。如果沒有長時間的深入鉆研,苦思冥想,怎么會有靈光一現之時?
那么,如何讓微光變成燎原之火呢?李白給出了他的答案,那就是寫詩。他以明月、美酒為友,將自己的靈感轉化為豪氣干云的萬古詩篇。他用詩歌點燃了一個時代。而我們所缺乏的,是把靈感轉化為現實的勇氣。很多時候,我們認為自己只是普通人,偶有靈光一現,也不敢心生妄念,生生把自己心中的點點星火扼殺在了搖籃里。
著名探險家貝爾.格里爾斯曾說過,求生的關鍵在于不斷探尋,不能放棄希望。也許你會在聽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時,慨嘆如果當初自己再堅持一下,或許也可以寫出這么動人的生命樂章;也許你會在看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時,感慨如果當初自己再堅持一下,或許也可以畫出這么動人的神秘微笑。然而,這些都只是也許,我們總是在把那些曾屬于我們的微光舍棄之后,才后知后覺地在某個天才身上發(fā)現,原來自己和他有過同樣的心靈微光。
心靈的微光,就像小小的火花,如果沒有足夠的氧氣,很快便會自動熄滅,不留任何痕跡。但我們不應忘記,燎原,才是那小火花的初衷?。?/p>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如果沒有好好把握,什么都是空談。三毛說,我有一個想法,去做。微光之所以容易被舍棄,是因為其微;然而微光之所以不應被舍棄,是因為其微之中蘊藏著巨大的光和熱。舍棄了心靈的微光,并不只是舍棄了一朵花,而可能舍棄了整個世界。
別讓猶疑、懦弱、自卑成為自己的羈絆,勇敢展現心靈的微光吧,因為這可能是一個凡人成為天才的重要原因。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人們對自己心靈中閃過的微光,往往會將它舍棄,只因為這是自己的東西。而從天才的作品中,人們卻認出了曾被自己舍棄的微光。
文章以“燎原之火,起于微光”為題,主體部分由荀子的勤學,寫到李白的勇氣,再到貝爾.格里爾斯的堅持,論述微光的產生與把握,層層推進,論述嚴謹,思想深刻。此外,文章語言靈動,富有文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考場佳作。
(張 妍 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