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繼孝
1936年,為紀念張元濟先生七十壽辰,友好編印紀念論文集征文于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先生,馬衡先生囑朱豫卿代撰《關于鑒別書畫的問題》一文。紀念《文集》刊發(fā)于1937年1月,是文收錄其中。
“此文為易案而作”
大概是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在舊書攤首次見到馬衡《關于鑒別書畫的問題》抽印本。尤為珍貴的是抽印本封三上有馬衡親筆寫的《附識》,開篇即云“此文為易案而作”。直覺告訴我,這冊抽印本對破解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轟動全國的“易培基盜寶案”(以下簡稱“易案”)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于是毫不猶豫地將它收入囊中。
中學時期我讀過余蓋《故宮博物院盜寶冤案之謎》一文(《文史資料選輯》第九十三輯),對“易案”是有所了解的。現將馬衡《關于鑒別書畫的問題》抽印本封三《附識》全文抄錄如下:
此文為易案而作。時在民國廿五年,南京地方法院傳易寅村不到,因以重金雇用落魄畫家黃賓虹,審查故宮書畫及其他古物。凡涉疑似者,皆封存之。法院發(fā)言人作武斷之語曰:帝王之家收藏不得有贗品,有則必為易培基盜換無疑。蓋欲以“莫須有”三字,為缺席裁判之章本也。余于廿二年秋,被命繼任院事,時“盜寶案”轟動全國,黑白混淆,一若故宮中人,無一非穿窬之流者。余平生愛惜羽毛,豈肯投入旋渦,但屢辭不獲,乃提出條件,只理院事,不問易案。因請重點文物,別立清冊,以畫清前后責任。后聞黃賓虹鑒別顢頇,有絕無問題之精品,亦被封存者。乃草此小文,以應商務印書館之征。翌年(廿六年),教育部召開全國美術展覽會,邀故宮參加,故宮不便與法院作正面之沖突,乃將被封存者酌列數件,請教育部要求法院啟封,公開陳列,至是法院大窘,始悟為黃所誤。亟責其復審,因是得免禁錮者,竟有數百件之多。時此文甫發(fā)表或亦與有力歟。
著者附識。一九五○年一月。
馬衡先生在《附識》中,從側面對“易案”進行了回顧,并且再次肯定此案實屬冤案。
《關于鑒別書畫的問題》內容列舉歷代帝王和書畫名家關于書畫鑒定方面的理論,特別列舉帝王買入或臣子進獻之書畫、碑帖中,有些雖名頭不小,但品質低劣。通篇雖無一語涉及“易案”,但對南京法院發(fā)言人做出的“帝王之家收藏不得有贗品,有則必為易培基盜換無疑”的武斷結論,給予否定。而《附識》中“法院大窘”,最終“亟責其復審,因是得免禁錮者,竟有數百件之多”印證了《關于鑒別書畫的問題》所持觀點,所以《附識》有“時此文甫發(fā)表或亦與有力歟”之語焉。
關鍵問題是,“易案”已過經年,且早有定論,易培基的冤屈,業(yè)已大白。時過境遷,馬衡先生緣何在十幾年后寫這篇《附識》呢?
為“易案”辯證
帶著疑問,我開始查閱資料。首先是重讀珍藏的與“易案”相關的各種圖書史料,有關敘述近乎雷同,馬衡與“易案”有無關聯(lián)更是只字未提。只有余蓋《故宮博物院盜寶冤案之謎》一文,言及馬衡于易案有不可開脫之責。
余蓋乃易培基的湖南老鄉(xiāng),在故宮博物院工作多年(自清室善后委員會起至馬衡繼任院長時止),親身經歷“易案”,在易培基彌留之際,看望過易氏。余蓋在文中把馬衡與張繼同列為誣陷制造“易案”的同謀。是文有九節(jié),關于易案經過的敘述占八節(jié)。第九節(jié)《吳稚暉撰聯(lián)挽易》中,余蓋詳述了“七七”事變時,在易培基彌留之際見面的情形,及“八一三”上海戰(zhàn)事爆發(fā),在重慶與吳景洲相遇談及易培基離世的情景,之后用較多的文字談所謂“馬衡倒易陰謀”。
讀罷余文,我初步得出結論:或許《附識》與余氏所說的馬衡、張繼等同謀制造“易案”的傳聞有關。但余氏所談馬衡與張繼等人勾結倒易之說,多為傳聞或余氏本人的揣測,并無根據。余氏僅憑易培基“提出辭卸院長呈文,張繼立即力保馬衡升任院長”便做出“馬與張(繼)、鄭(烈)同謀倒易”的結論,顯然是站不住腳的。馬衡《附識》中說道:“余平生愛惜羽毛,豈肯投入旋渦,但屢辭不獲,乃提出條件,只理院事,不問易案?!币嘧阌∽C。余氏文中云:“見有故宮博物院書畫審查報告目錄一厚冊,系馬衡聘請專家審查古人字畫的真?zhèn)沃夸洠s共數千幅,著有‘偽字的約數百幅(這兩筆數字我記不清了),由司法院加上一篇序文,硬說審查報告中注有‘偽字的字畫,都是易培基以偽換真盜去的贗品。”這更是余氏臆測之見。馬衡《附識》對此早有明鑒:“時在民國廿五年,南京地方法院傳易寅村不到,因以重金雇用落魄畫家黃賓虹,審查故宮書畫及其他古物。凡涉疑似者,皆封存之。法院發(fā)言人作武斷之語曰:帝王之家收藏不得有贗品,有則必為易培基盜換無疑。蓋欲以‘莫須有三字,為缺席裁判之章本也?!毕绕查_馬衡視黃賓虹為“落魄畫家”不談,馬衡對法院的做法也不以為然:凡黃賓虹認為假,則必定是易培基給掉了包,如此斷定的前提是皇宮里怎能有贗品呢?馬衡所要強調的恰恰是皇宮里不僅早有贗品,且數量不少,而黃賓虹的鑒別更有問題。黃賓虹當年應邀鑒別故宮書畫古物時已70多歲,在有關其生平的年表上,對其大多取“權威”之意,但在馬衡等人眼里,一句“落魄畫家”已不言而喻。其實,關于黃賓虹的鑒別能力,在當時的書畫圈早有定論。換句話說,如真像余氏所說,“系馬衡聘請專家審查古人字畫的真?zhèn)沃夸洝保簿筒粫小蛾P于鑒別書畫的問題》問世了。
為更有力說明余氏所云有誤,以下?lián)皲洝蛾P于鑒別書畫的問題》(以下稱《論文》)有關論述。比如關于書畫辨?zhèn)?,《論文》開篇云:“董其昌嘗自謂三百年來一具眼人,而其《畫旨》中云:‘宋元名畫一幅百金,鑒定少訛。輒收贗本。翰墨之事談何容易??梢姇嬛孚I問題早已成為不易解決之事。雖一代鑒家如董文敏,也認為‘談何容易。其中問題復雜得很,不是簡單的幾句話所能解決的?!?/p>
連董其昌這樣的書畫鑒賞家都認為“書畫之真贗問題早已成為不易解決之事”,可見書畫辨?zhèn)沃y。馬衡如此論述,是在否定南京法院關于“易案”的定案依據,即對黃賓虹鑒定的否定。余氏揣測故宮博物院書畫審查報告目錄一厚冊,系馬院長聘請專家審查古人字畫的真?zhèn)沃夸浺徽f,不攻自破。
《關于鑒別書畫的問題》也列舉大量史實,對所謂“故宮無贗品”說進行了有力批駁。比如“金章宗也模仿宋徽宗自鳴風雅,不但搜羅書畫,連字體都學宋徽宗,他所收精品不少,故宮所藏趙干《江行初雪圖》卷即曾入明昌御府。其他尚多,不甚記憶。元文宗有奎章閣,順帝有宣文閣,皆藏書畫之所。明朝內府收藏,未見專書記載,但僅寧王、嚴嵩、張居正諸家籍沒入宮書畫,就很不少。孫承澤所收書畫,多是明亡自宮中散出者。清初順治年間,尚以范寬《雪景》大幅等賜宋權,可見明朝內府書畫也很多。大約歷代內府所收藏皆不在少數,其中真贗成分如何,則不盡可考了?!痹俦热纭案呤科?,凡是他所進呈的都是壞東西,真可謂之欺君罔上。他的《手繕書畫目》(有鉛印本)第一頁即為康熙四十四年六月揀定進上手卷,其中如王羲之、唐太宗、褚河南、柳公權、孫過庭、宋徽宗以及宋、元、明諸赫赫有名的大家應有盡有。但是下面自注‘贗本、‘不真、‘新而佳之、‘舊而不真,甚至有注‘不真不堪者,價目不過二兩四兩,最多不過十幾兩,也有幾錢銀子的。有的至今尚在故宮,尚有高士奇自己題的簽子。而真正的好東西都在他自注‘永存秘玩的目錄中,那些絕不肯進呈給他的皇上。可見進呈假東西也不是全出無意。”
按照《論文》的觀點,即使是傳入內府編入《寶笈》的,也不乏贗品。恰好我家中藏有兩冊南京法院《鑒定書》,而《鑒定書》中所列“偽”品中確有許多書畫被編入了《寶笈》,有的還鈐有御璽和進貢者親筆題記。另外,瀏覽《鑒定書》,無論宋四家、元四家、明四家,還是清四家、金陵八家等書畫作品幾乎無真品。比如《鑒定書》上冊存滬畫類(第一次調查)第29頁:二五一成二○五(三三)文征明金山圖一軸紙本御印十一方橫二三·三,縱七○頂自題隸書一九一字,下御題不到江天寺安知空闊奇,攜將親證取,當境固如斯。辛未南巡行笈中攜待詔詩此二月既望坐金山江閣因題御筆。鑒定意旨:隸書款詩畫少筆墨。偽。
眾所周知,馬衡先生并不是書畫方面的專家,他從不收藏字畫,一生中除了組織參與書畫鑒賞外,很少談論書畫,而其在“易案”發(fā)生后,以《關于鑒別書畫的問題》為易培基蒙冤申辯,就其當時的處境和身份,是需要勇氣和智慧的。這篇文章甫發(fā)表,即得到有關方面的重視,使法院不得不在1937年9月30日起訴書中,改變原來所謂“故宮無贗品”之說。南京地方法院檢察官(葉峨)起訴書二十六年(1937年)訴字第三九五號,在(甲)書畫部分,承認“原故宮書畫藏品時常見各書畫上標有“神品”、“ 真品”、“ 下”等字樣,已堪認定間有數號其原物本為偽品者已皆注明“偽”字,充分證明故宮藏品中不乏贗品。
揭開《附識》之謎
以上論述,雖語千言,還是不能說明新中國建立之初,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使馬衡在保存多年的論文抽印本封三寫下了這則措辭嚴謹、長達350字的《附識》。最終讓我揭開謎底的,源于2006年《馬衡日記》的出版。此時距我得到《關于鑒別書畫的問題》抽印本,已過了十余年光景?!恶R衡日記》一書收錄的日記起于1948年12月13日,止于1951年12月31日。翻閱《附識》寫著時間前后的《馬衡日記》,令我激動的是此中確有關于寫著《附識》的日記:
(1950年)二月四日(周六)。立春節(jié)。晴。
王雷來一道歉書,并附檢討記錄。復函謝之。取舊日張菊生(元濟)先生七十生日論文集中抽印本《關于書畫鑒別的問題》一文加以附識,托冶秋致董必老。得蔣撲安告貸書。
問題又來了。把寫有《附識》的抽印本,托時任文化部文物局副局長王冶秋送交時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政治法律委員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董必武,這又是為什么?既然《附識》開篇說“此文為易案而作”,我想《日記》中定有關于“易案”的日記。
繼續(xù)翻閱《馬衡日記》,我在1949年10月的幾篇日記中找到了與馬衡先生寫著《附識》的相關線索。
十月廿四日(星一)。晴。霜降節(jié)。
聞吳瀛以“易案”經十余年沉冤莫白,特上書華北人民政府請予昭雪。董老擱置未復,頃又上書于毛主席,發(fā)交董老調查。晨詣冶秋始知吳瀛之請昭雪“易案”,完全對余攻擊。謂張繼、崔振華之控訴易培基,為余所策動,殊可駭異。因請冶秋轉達董老,請撥冗延見,以便面談,并希望以原書見示,俾可逐條答復……
十月廿七日(星四)。晴。
鄭西諦來。李響泉來。昨冶秋電話以吳瀛上書,董老不愿于此時出以示人,因其足以刺激人之情緒,允俟將來見示?,F望余將所知事實,寫一節(jié)略,以為對照資料,因于辦公時間內抽空寫之??嘤谟洃洸磺澹滞邢葹槲也稍L。
十月月廿八日(星五)。晴。曇。
節(jié)略寫成,請席慈謄清。冶秋來商文物局將于下月一日開始辦公……
讀以上三天的日記,已知這樁“公案”的起因,源于吳瀛先生的“上書”。
吳瀛(1891年至1959年)字景洲,江蘇武進人。他和易培基是自幼相交的同窗好友。在易氏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時,吳瀛受到重用。另據有關資料,吳之所以能到故宮博物院中,除了易培基的關系,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背景,他是北洋政府審計院院長莊蘊寬的親外甥。莊蘊寬是參與籌建故宮博物院的民國元老之一。憑借這些關系,吳瀛擔任了名列秘書長李宗侗之下但待遇相同的“簡任秘書”(相當于院長助理)?!耙装浮卑l(fā)生后,吳瀛作為“易氏”的親信,難逃干系,和李石曾的侄子、易培基的女婿李宗侗同為“易案”被告。
易培基受冤含恨,抑郁棄世,吳瀛在有生之年一刻也沒忘記為易培基伸冤。關于“易案”,吳瀛曾在他的《故宮盜寶案真相》(又名《故宮塵夢錄》)中有詳盡的回憶。其回憶錄與余蓋有著幾乎相同的觀點,在他看來,“易案”發(fā)生的伏筆在建院初始就已埋下。因易培基反對,本來內定副院長的張繼只擔任了文獻館館長。李宗侗沖撞了張繼的夫人崔振華只是個導火索。吳瀛對易氏的繼任者馬衡也多有不滿。吳氏自踏進故宮第一天起,就把當時參與故宮清室善后工作的人分為“北大系”與“政府官員系”,對故宮博物院里任職的“北大系”如馬衡、沈兼士等人早有成見。不過在吳瀛1948年寫的回憶錄中,陳述了種種對故宮人事的猜忌和不滿,但洋洋二十萬言尚未提到馬衡與“易案”有什么關聯(lián)。對馬衡的猜忌和不滿主要是他認為馬衡是“易案”的既得利益者,易院長待馬衡不薄,而馬衡卻在易培基蒙冤時,沒有公開站出來為易說話。事實上,吳瀛對馬衡的猜疑和不滿確有誤解之處。易培基于1937年9月22日病故于上海,那時馬衡已經離開南京押運故宮首批文物西遷了。設身處地想一想,鑒于當時的氛圍和馬衡的身份處境,確實很難挺身而出為“易氏”辯解。而“易案”發(fā)生后,馬衡并沒有無動于衷、袖手旁觀,而是假張菊生70歲生日之際,寫了《關于鑒別書畫的問題》一文,明里暗里地為“易案”辯證,并對南京法院糾正誤判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既然吳瀛在他苦心寫著的回憶錄中都沒有說到馬衡與“易案”有任何關聯(lián),那為什么在新中國剛剛建立時,吳瀛就迫不及待地把馬衡作為幕后操縱“易案”的主謀,告到“新的人民政府的領導同志”那里?經查找資料,我在1981年11月吳祖光《懷念父親》一文中,找到了答案。吳祖光在文中說:“父親的受冤受害,完全是由于為了他的一個‘同患難而觀點各異,親而不信的總角之交引起的。從天理人情而言,他的自幼相交的同窗好友易寅村先生——故宮博物院院長——乃是一個薄情負義的朋友。但是父親卻是一往情深,至死不渝,由于易的受冤含恨,抑郁棄世,父親在有生之年一刻也沒有忘記為我們這位易伯伯申雪冤枉。1949年上海解放后,父親為這件事還給新的人民政府的領導同志寫信呼吁。我們尊敬的董必武同志還親自登門來拜會過父親?!?/p>
這里所說吳瀛的告狀起因、時間與馬衡1949年10月的三篇日記內容吻合。據馬衡日記,吳瀛上書給“新的人民政府的領導同志”是毛澤東。
易培基曾是毛澤東青年時期的老師之一。據有關資料,毛澤東始終沒有忘記他的這位恩師,曾多次對當年的師友談起易培基,并強調說:“易先生是個好人?。 毖哉Z之中,流露出懷念之情。不僅易培基與毛澤東有師生情誼,吳瀛本人與毛澤東也有過交往。早在1919年易培基以湖南長沙師范教員的身份為總代表,學生毛澤東為學界代表,率領“驅逐湖南軍閥張敬堯赴京請愿團”赴京,時任北洋政府京都市政督辦署坐辦的吳瀛為他們安排了食宿,并讓他的舅舅、時任北洋政府審計院長的莊蘊寬接見了他們。毛澤東和易培基到北京投奔吳瀛,不單是易培基與吳瀛是同學,更深層次的關系是,湖南長沙師范另一位器重毛澤東的教師李青崖是吳瀛的姐夫。毛澤東進京驅張,李青崖、吳琴清夫婦是重要策劃人。
也正是易培基、吳瀛與毛澤東的歷史淵源,促使了吳瀛在新中國伊始即向毛澤東上書,“我無論如何要出這口惡氣”了。當時張繼已經去世,崔振華、鄭烈、李宗侗先后去了臺灣,這口惡氣怎么出呢?他選擇了至今仍然在故宮博物院院長任上的馬衡。
吳瀛致毛澤東的要求平反昭雪申訴函,很快就批轉到時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原華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的案頭。吳瀛申訴函的內容無從得知,但從馬衡先生1949年10月24日的日記:“聞吳瀛以‘易案經十余年沉冤莫白,特上書華北人民政府請予昭雪。董老擱置未復,頃又上書于毛主席,發(fā)交董老調查。晨詣冶秋始知吳瀛之請昭雪‘易案,完全對余攻擊。謂張繼、崔振華之控訴易培基,為余所策動,殊可駭異。”依然可以看出,吳瀛的上書是很有分量的,足可引起中央上層的重視。毛澤東將申訴函批轉董必武處,令其調查。當馬衡提出拜訪董老說明情況,遭到拒絕的同時,董老卻遠赴上海拜會了吳瀛。無法與董老當面陳述,馬衡根據董老的指示,寫了一份材料交給王冶秋轉呈。
到此,吳瀛上書之后的情況逐漸清晰,《附識》之謎不解自破。
雖然依照董必武的要求,寫成“節(jié)略”已遞交,一年過去了孰是孰非,上層沒有再提此事?;蛟S是馬衡太在乎自己的名節(jié),1950年1月,馬衡找出了留存多年的《關于鑒別書畫的問題》抽印本并寫“著者附識”以作申訴。遺憾的是,馬衡煞費苦心寫就的“著者附識”,并沒有得到董必武的接納,40年后從他的委托人王冶秋曾經辦公的團城流到了民間。
最后的問題是,吳瀛1948年寫《故宮盜寶案真相》時,并沒有把馬衡扯進“易案”,為什么在給毛澤東的上書中卻說“張繼、崔振華之控訴易培基”為馬衡所策動呢?以我對“易案”的研究,這并不是吳瀛一時的沖動,我們不妨回到余蓋《故宮博物院盜寶冤案之謎》一文:“一九三三年我在長沙接到易培基電報召我回館工作。到館后易對我說:‘馬副館長已經反叛,做了張繼、崔振華的謀士,策劃搗亂,望你注意?!币着嗷f給余蓋的話,吳瀛一定是知道的,所謂馬衡是張繼的同謀,這個觀點在吳瀛的心里壓制了很久,只是時機不適宜他說出。1948年1月9日,南京法院針對1937年9月30日因抗戰(zhàn)爆發(fā)而被擱置的起訴書,宣布:“李宗侗、吳瀛免訴,易培基部分不予受理。”但是這個遲到的判決,無法讓吳瀛撫平積年不愈的傷口。他在回憶錄中說:“本來我已料到,這一個冤獄若得伸張,非等待到另一個時代不可,我無論如何要出這口惡氣……。”新中國了,壓在吳老心頭的惡氣終于可以一吐為快了。于是本來已經早有結論的舊案,又重新被翻弄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