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智慧
在非政府組織的影響之下,泰國政府終于作出了終止象牙貿易的承諾。這一典型事例再次呈現,在環(huán)境、生態(tài)、氣候變化等全球性議題上,政府和非政府組織之間的互動和博弈關系
如果沒有那50萬份來自世界各地的請愿書,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代表不能確定,泰國總理英拉·西那瓦會不會作出那個讓世界矚目的承諾:泰國將終止象牙貿易。
英拉是3月3日在《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締約方大會(簡稱“CITES大會”)開幕式上作這番表態(tài)的,此前,泰國政府從未公開表態(tài)要禁止象牙貿易,所以英拉的承諾讓全世界關心野生大象命運的人都感到驚喜。WWF等NGO組織代表更是擊掌相慶,他們將此作為NGO影響政府采取積極措施的一個重大勝利。
“無監(jiān)管”象牙市場
3月3日,第16屆CITES大會在曼谷召開,會議將通過投票進一步審定進入“限制國際貿易”的野生物種名錄。按照慣例,泰國總理將在開幕式上發(fā)表講話,而人們事先并不知道英拉將以何種方式歡迎176個國家及數十家環(huán)保組織的代表。
上午11時許,英拉總理敲響了一面東南亞風格的銅鑼,宣告大會開幕。在隨后發(fā)表的講話中,英拉宣布,泰國將采取措施,禁止象牙貿易。
“為終止象牙貿易,下一步我們將逐步修改同內立法,并與同際法律保持一致。”英拉總理進一步表示,“這將幫助保護所有的大象種群,包括泰國的野生象和圈養(yǎng)象,以及非洲的大象?!?/p>
在與會的數斗。家環(huán)保NGO代表看來,英拉的表態(tài)“令人振奮”。在全球非法象牙的交易中,泰國是目前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非法象牙市場。泰國官方許可的象牙經營商為67家,但市場調查發(fā)現,實際上有超過250家店鋪出售象牙及其制品。象牙及其制成品在旅游紀念品商店中隨處可見。作為一個旅游業(yè)大國,泰國多年來對象牙一直有強勁的市場需求。
泰國是野生亞洲象的重要棲息地,同時該國素有馴養(yǎng)大象的傳統(tǒng),象牙制品以前多來自亞洲象。但最近的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非洲象牙通過非法貿易進入泰國市場。
世界自然基金會總部媒體關系經理克里斯·查普林表示,雌性亞洲象的象牙已經退化,只有雄象的象牙有商業(yè)利用價值;而非洲象不論雌雄均生長巨大的象牙。隨著象牙市場的火爆發(fā)展,導致非洲象牙通過非法渠道進入泰國。
“由于泰國法律允許銷售來自國內大象的象牙,不法分子利用這個法律漏洞,通過泰國商店大量銷售非法的非洲象牙制品。絕大部分此類商品的買主是外圍游客?!辈槠樟指嬖V《中國新聞周刊》,因為泰國允許象牙及其制品在市場上自由流通,對非法象牙交易缺乏法律約束,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無監(jiān)管象牙市場”。
據WWF提供的數據,非法野生物貿易每年交易量約為78億~100億美元,象牙及其制品是最主要的品種。每年死于盜獵者槍口下的野生大象有1.5萬-2萬頭,這個數字比十年前翻了十幾倍。
因此,當第16屆CITES會議在曼谷召開,人們對終結“世界最大的無監(jiān)管象牙市場”寄以厚望。
如何影響英拉
為了促使此次CITES會議取得突破性成果,WWF和其他非政府組織早在會議開幕前一段時間就已經對泰國政府展開“攻勢”。他們采取了一系列旨在促進禁止非法象牙貿易的活動,“生動有趣”地對泰國政府和民眾宣傳野生大象瀕危的概念。
他們請來一個泰國藝術家,在地上畫了一頭陷入地穴中的3D大象立體畫?!爱斈阏驹谀欠嬅媲?,感覺它要從中跳山來一樣?!辈槠樟终f,這頭3D立體大象讓與會代表印象深刻。
因為泰國很多象牙制品用于宗教用途,所以WWF請來一位宗教領袖,為死于非法盜獵的大象的靈魂進行超度和祈福,以此呼吁停止象牙的使用。
除此以外,他們還不放過一切能夠影響英拉這樣一位年輕漂亮的女政治家的機會。
曼谷當地時間3月3日上午11時許,泰國總理英拉來到CITES會場,立刻被眾多媒體包圍。環(huán)保志愿者組織了兒童和明星,高舉“做一個英雄”“停止對野生動植物的犯罪”的標語,并打扮成老虎、大象以及超人的形象,列隊迎接英拉。
“之所以扮成超人,是想傳達這樣一種信息:你可以成為拯救大象的凡人英雄,并不需要成為超人?!辈槠樟终f,“這種有趣而不傷和氣的方式,很好地發(fā)揮了作用,讓人會心一笑?!?/p>
除了上述“軟”攻勢以外,WWF在全球范圍內發(fā)起的“網絡請愿”,可能是促使英拉作出“禁止象牙貿易”表態(tài)的重要因素。在CITES會議開始前,WWF在其官方網站和社交網站上發(fā)起了停止象牙貿易的請愿。
WWF全球物種項目主任卡洛斯·德魯斯表示,“請愿”是為了敦請?zhí)﹪偫砹⒓聪逻_象牙貿易禁令?!巴ㄟ^禁止所有象牙銷售,泰國可以輕而易舉地解決這些問題,并免遭貿易制裁”。在WWF代表面見英拉時,他們遞交給英拉的簽名有50萬個。而在“請愿”活動結束時,總共獲取的簽名達到150萬個。
事實證明“請愿”取得了良好成果,英拉作出了“禁止象牙貿易”的承諾。在非政府組織看來,英拉總理用英文發(fā)表的聲明“一步到位”一是“禁止”而不是“限制”。
但節(jié)外生枝的是,隨后泰國森林管理部門用泰文發(fā)表的一份聲明則聲稱,英拉總理的原意是“嚴格管制”象牙貿易,而不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等非政府組織所期望的“禁止”。
WWF隨后向英拉總理的辦公室求證,得到的答復是,英拉總理的英文表述是“準確清晰的”。
WWF的策略
世界自然基金會和其他非政府組織對英拉總理的表態(tài)報以歡呼。畢竟僅憑幾個NGO的活動,對一國政府施加影響力并促其作出積極表態(tài),這種事情并不多見。
查普林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WWF為CITES大會提供物種瀕危程度的科學數據,該組織同時還與世界各國政府保持友善的關系。這一工作方式,使其在各國開展活動時較少遇到阻礙。
在推動世界各國的環(huán)境政策時,WWF會組合各種政治資源,在聯(lián)合國的平臺上對各國政府施加影響。2012年12月12日,他們請來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夫婦,在各國駐聯(lián)合國大使列席的會議上,闡明“非法野生物貿易不僅危及地球生態(tài),同樣危害國家安全”的理念。WWF全球總干事吉姆·克普對來自全球的政治家表示,“非法野生物貿易日益猖獗,已成為繼販毒、假冒產品、人口販賣之后的第四大非法貿易?!?/p>
而在面對某個具體國家的政治環(huán)境和不同個性的政治家時,他們亦會采取不同的策略。
據查普林介紹,WWF在試圖影響世界不同國家政府時,他們會先請駐地辦公室對當地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進行調研,然后匯總到瑞士總部。總部據此成立一個由各方面專家組成的核心團隊,對將要采取的策略進行討論,根據不同的國情、文化傳統(tǒng),決定采取何種方式對其政府和民眾施加影響。
比如這次“制止象牙貿易的請愿”,WWF瑞士總部的核心團隊研究了泰國的相關法律,發(fā)現有條文規(guī)定,“當請愿達到一定數量時,政府應采取相應措施,響應民眾吁求?!辈槠樟纸忉屨f,“有所區(qū)別的是,為爭取更多支持,‘請愿是在全世界范圍內發(fā)動,而非局限于泰國?!钡Y果表明,英拉政府似乎并不介意這個“細微的差別”。
不過,NGO能夠直接影響政治的情況并不多見,WWF采取的此類行動常以“無效”告終。查普林總結道,在穩(wěn)定、成熟的政治體制下,NGO的呼吁得到政府響應的機會比較大。而在遭遇戰(zhàn)亂、饑荒、貧富分化嚴重的國家,NGO獲得政府響應的機會“微乎其微”。比如和泰國一樣被CITES認為缺乏象牙貿易管制的尼日利亞、剛果民主共和國,NGO所采取的抵制象牙貿易、反盜獵活動收效甚微,這幾個國家被認為“對其境內猖獗的非法象牙貿易監(jiān)管屢屢失敗”。
在德魯斯看來,在這次會議上NGO對泰國政府施加的影響,無疑是成功的。但英拉能否實現其承諾,還有待觀望。
科學與政治的博弈
在環(huán)境、生態(tài)、氣候變化等全球性議題上,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充滿了互動和博弈,而此次泰國禁止象牙貿易的過程,則生動地描述了這種關系。
中國動物學會副秘書長張立博士此次作為科學顧問參加了CITES大會。在談到這種博弈關系時,他表示,CITES大會本身是一個具有非官方色彩的締約國組織,但事實上一旦涉及國家或某些集團的利益,大會的政治色彩“無法避免”。當各個締約國在投票決定某個物種能否進入禁止或限制貿易名錄前,臺下依然存在各國利益集團的游說、交易。比如歐美國家某些物種上會支持禁止國際貿易,但當有人提議禁止某些動物的“水族館貿易”或“寵物貿易”時,他們就會投反對票。
山東大學海洋學院副教授工亞民數年前曾代表中國在CITES大會上投票,他切身感受到,CITES大會正在如同“捕鯨公約”一樣,日益“政治化”。比如“捕鯨公約”召開大會時,各國基本上都在“圍剿”支持捕鯨的日本,在南極小西鯨的捕撈問題上,其實利益相關方只有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因為他們比較靠近南極,反對任何國家到南極捕撈包括鯨類在內的漁業(yè)資源。開會時,針對某種物種的保護往往演變成“國土之爭”,各個利益相關方暗地較勁,私下拉票,而這種政治化的舉動,“毫無疑問會影響到最終的投票結果”。
“但就本屆CITES會議結果來看,我認為很多決議是在科學的基礎上做出的?!辈槠樟謴娬{說,本次CITES締約方有關鯊魚、黃檀和黑檀、犀牛角、象牙等相關決議,都表明科學戰(zhàn)勝了政治。
王亞民認為,在涉及到全球性生態(tài)保護問題上,國際間組織的“政治化”是不良的傾向,應該加強“科學性”,避免“政治化”,如此才能真正起到保護的目的。像WNVF這種非官方組織,因其非政治化,故提供的科學數據更值得依賴。但非官方組織的執(zhí)行力有限,他們有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愿望,但在執(zhí)行層面上,仍然要借助各同政府。所以可以想見,在環(huán)境、生態(tài)、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上,NGO和政府、科學和政治之間的博弈,仍將持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