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聽、說、讀、寫是現代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人們長期存在的以高分為目的的誤解而鉆入了以應試為目的的死胡同。
關鍵詞:解放思想;鮮明;訓練
高分教育導致一些教師形成“重讀寫,輕聽說”的思想教學方式,以至于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下面為如何有效地進行課堂聽說訓練,如何培養(yǎng)學生出口成章的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成為新時代的全面人才給出一些建議。
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解放學生思想
先前的語文教學較重視教師的講授,而學生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的位置。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很少發(fā)言,這樣怎么能闡述自己的見解呢?時間久了,學生就會養(yǎng)成坐享其成的習慣。另一方面,學生受到學校和家長的影響,對好多事都是采取“少說為佳,言多必失”的態(tài)度,以至于在許多時候學生怕說錯話而不敢發(fā)言,這樣也會使課堂缺少活力,更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所以課堂教學要打破以前的舊觀念,要轉換角度,讓學生在善于聆聽的基礎上,勤于探討、敢于發(fā)言,為學生營造一個最佳學習語言的環(huán)境。在課余時間,我們可以讓學生簡短的談談昨天的報紙,自己感興趣的一些新聞、簡訊甚至是有創(chuàng)意的廣告,學生暢所欲言,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和提取主要內容的能力。此外,教學中要讓學生養(yǎng)成多問為什么的學習習慣,要敢于對所學的內容提出質疑,提出自己的見解。
二、采取活潑鮮明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習語文聽說的能力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教學方式應該充分調動學生想說、敢說和愛說的興趣。選擇學生感興趣和有所關注的課題,在教學形式上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教學儀器,給學生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生機盎然的教學環(huán)境。如在學習《鋤禾》時,一邊播放農夫辛勤勞動的視頻短片,一邊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一邊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義。從中更要讓學生意識到不僅僅是我們需要而學習,而且是我們要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在課堂上我們還可以采用多種形式進行授課,像成語接龍、音樂、詩歌欣賞、演講比賽、話劇表演等均可。
三、采用形式多樣的聽說訓練方式,避免學生厭煩和疲勞
在課堂訓練中我們要進行多方面、全方位的訓練,可以通過學生和教師的閱讀、收音機播放、廣播形式進行訓練。讓學生在這些環(huán)境下聽說并總結大意,一方面增加了學生閱讀環(huán)境的改變和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強了學生對不同訓練方式的注意力的提高。
學生聽說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以日積月累的訓練和不斷地學習為前提。這需要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多思多想,多讀多寫。在教學中如果能進行大量活潑生動的聽說訓練,讓學生在一個相對輕松、自由的氛圍中學習,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敏捷的思維,更有利于學生對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的理解,促使他們成為適應現代化的合格性人才。
參考文獻:
黃順清.關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幾點體會.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2(10).
(作者單位 河北省阜平縣阜平鎮(zhèn)白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