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華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yè),是一個需要傾注情感的職業(yè)。多年的教學實踐告訴我們,情感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得當,它就是促進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成績的催化劑;用得不好,它就有可能成為破壞師生關系、摧毀課堂的一劑毒藥。
一、知己知彼,了解現(xiàn)在的學生
很多人都以為老師應該有一種師道尊嚴,應該與學生有著不可逾越的距離。其實,尊嚴不是我們說有就有的,主動權掌握在我們的學生手里。那種“唯師命是尊”的時代已經(jīng)成為歷史,現(xiàn)在的孩子們生活在一個非常自我的年代
里,以挑戰(zhàn)權威為樂,但他們卻也很看重真誠和友情。他們有著我們不得不承認的獨特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如果我們主動選擇了站在他們的對立面,選擇了拉開與他們之間的距離,那我們的課堂將收效甚微?!八^師者,必為學生之范?!蔽覀儽仨氁陨碜鲃t,從心靈出發(fā),從實踐出發(fā),教給學生什么叫真誠,什么是知識,知識有什么用?更多的時候,學生相信眼睛甚于相信耳朵。
二、以真誠的心靈和飽滿的感情去走近學生
愛是教育的前提,沒有愛的教育是冷漠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我們的愛不僅要給予那些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更要給予那些學習或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面向全體學生,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使他們感到你不僅是他們的師長,同時又是他們的朋友。只有這樣,他們才愿意和你進行思想交流,對你敞開心扉、傾吐心聲,教師才能及時掌握他們學習、生活和思想活動的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和教育。反之,沒有信任的教育就如同沒有溝通的橋梁,更談不上教育效果了。
三、以靈活多樣的手段去感染和激勵學生
長期從事一線教學的老師都知道,要想把一屆又一屆學生送達成功的彼岸,我們必須做到:首先,在教學上有一套,爭取每天都熱情滿懷地踏上講臺,努力把每一堂課都上成精品,努力讓學生如沐春風,愜意地暢游在知識的海洋中。我們的“教風”無意中就會成為學生“學風”的范本。其次,我們應該抓好課后的新戰(zhàn)場。課堂上聽懂不等于學會,課后及時批改作業(yè)、耐心輔導學生也是促進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我們要能利用好課后這個無形的陣地,小到一張聽寫紙、一張周練試卷,大到作業(yè)本,可以給他們畫上一朵紅花,寫上一段寄語;教室的黑板,不妨偶爾為學生做一次思想明燈。到處都是教育契機,隨處都可留下我們對學生的殷殷期盼、深深祝福、細心叮嚀、熱情鼓舞或當頭棒喝。無論課堂內(nèi)外,無論嬉笑怒罵,都要讓學生體會到有“情”在其中。
學生的內(nèi)在思想情感永遠都是教師教育教學必須關注的焦點,從學生情感所需出發(fā),想學生之所想,教學生之所需,豐富學生的思想感情世界,才能真正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觀。
(作者單位 湯陰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