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蘇
中國自古就是“詩的國度”。上下五千年燦爛悠久的歷史文明中,留下了諸如詩經(jīng)、楚辭、樂府、唐詩、宋詞、元曲等各種詩歌形式。其中有許多經(jīng)典名篇名句,至今仍廣為流傳。然而,不為人知的是,在我國古代還有一種最富詩意的職業(yè)。而正是這個職業(yè)的出現(xiàn),才讓我們今天品讀到更多當時精彩的詩篇。這個職業(yè)有個動聽的名字——采詩官。
在所有和文化有關的職業(yè)中,采詩官是最古老的一種。中國的采詩制度有著悠久的歷史,《夏書·胤征》已有采詩的記錄。流傳至今的《詩經(jīng)》,當初就算是一部官方頒布并為社會認可的標準選本。春秋以后,因為長年征戰(zhàn)不休,采詩制度無法貫徹。秦朝雖然已有樂府官署之名,但仍然沒有采詩之實。西漢剛剛建立之時,經(jīng)濟凋敝,樂府機關也只能習常肄舊,無所增更,勉強維持而已。直到漢武帝時期,國力變得大為雄厚,乃擴大樂府的規(guī)模,采詩夜誦。到了東漢,采詩成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光武帝曾“廣求民瘼,觀納風謠”,漢和帝則派遣使者“微服單行,各至州縣,觀采風謠”。
采詩官的工作主要是巡游各地,采集民間歌謠,以體察民俗風情、政治得失。采詩官在屬于他們的時代里,事實上擔當了國家民意調(diào)查員、新聞記者和國家詩歌記錄者?!稘h書·藝文志》曰:“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fā),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政也?!碧拼笤娙税拙右自凇恫稍姽佟芬辉娭幸矊懙溃骸爸軠缜嘏d至隋氏,十代采詩官不置。郊廟登歌贊君美,樂府艷詞悅君意。若求興諭規(guī)刺言,萬句千章無一字……”由此可見,采詩官為古代詩篇的流傳和采集做出了很大貢獻。
采詩官是一個以詩歌的名義走遍天下的職業(yè),因此其本身也充滿著詩意。民間的疾苦往往通過采詩官收集整理的民歌為統(tǒng)治者所了解??上?,歷史久遠,我們已無法知道這些采詩官的名字,他們已經(jīng)在歷史的深處濃縮為一個名詞,我們無法看清他們的臉。但是他們或許想不到,他們在那些沉沉的夜里刻下的象形文字,將會成為一個古老國度的文學的源頭,正如蜜蜂在采花的時候也從來沒有想到過,它們會帶來一個聲勢浩大的人間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