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援
駕駛證被人套用如何維權(quán)
文/法援
河南省沈丘縣位于豫皖交界處,這里交通便利,運輸業(yè)發(fā)達,從事公路貨運駕駛工作的人員不勝枚舉,張利民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一名1977年出生的農(nóng)村青年,早在26歲那年,張利民便輕松取得了準駕車型A2的駕駛資格。憑借這個證號的駕駛證,他先是受雇于人駕駛貨車走南闖北賺一些辛苦錢,后于2009年5月在縣城一家物流公司,謀到了一份穩(wěn)定工作,直至出現(xiàn)了以下“意外情況”……
2012年10月,張利民按照相關(guān)規(guī)定,親自到當?shù)亟煌ü芾聿块T辦理駕駛證審證業(yè)務時,卻被工作人員告知:自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他的駕駛證在異地有多次違法記錄,積分已經(jīng)超過12分,達到32分,并且尚有600元罰款未交。鑒于張利民的駕駛證狀態(tài)顯示為“違法未處理”,超分,停止使用。工作人員同時告知張利民:其駕駛證不能通過審驗,應按照相關(guān)規(guī)定繳納罰款,并在通過考試科目合格后,方可恢復駕駛資格。
面對這一狀況,張利民感覺十分詫異,這些年自己雖然經(jīng)常開車運貨,但他一直謹小慎微把遵章守紀放在首位,很少有交警查過他的駕駛證,也從未將駕駛證借給他人,怎么會在異地有這么多違法記錄呢?
帶著疑問,張利民當即請求工作人員幫忙查個究竟。依靠道路交通違法信息管理系統(tǒng),工作人員很快打印出張利民的違法記錄。其中,2010年6月、7月、8月違法記錄共三條,2011年11月違法記錄一條,2012年4月和10月違法記錄共兩條,地點分別在上海、武漢和云南,違法貨車的號牌為豫PD60xx和豫PD21xx。道路交通違法信息管理系統(tǒng)同時顯示,在上述六次違法記錄中,張利民已經(jīng)繳納罰款三次計800元,沒有繳納的罰款三次計600元,扣分情況為最低兩分,最高六分。
更令張利民匪夷所思的是,自己從未駕駛過豫PD60xx和豫PD21xx車輛從上述違法地行駛過,且與上述車輛所有人素不相識、從無來往,何談駕駛他們的貨車違章?唯一的解釋只能是:有人套用了他的駕駛證,駕駛這兩輛車違了章,并讓其成為“替罪羊”。
為了弄清楚真相,張利民再次請求工作人員幫忙。經(jīng)進一步查詢,最終得知豫PD60xx車輛的所有人為周口市某汽車運輸公司,豫PD21xx車輛的所有人為王娟。本以為“按圖索驥”揪出“真兇”可以峰回路轉(zhuǎn),洗清冤屈,可當張利民先后找到周口市某汽車運輸公司向王娟討要說法時,對方卻態(tài)度強硬,且拒不提供“涉案”駕駛員的信息。
“你們要是不把此事解決清楚,我就去法院起訴!”張利民氣憤地說??墒牵瑢Ψ礁静辉诤酰骸皭廴ツ母嫒ツ母?,隨便!”張利民后經(jīng)了解得知,駕駛證被套用后,往往牽涉多個地方的交通違章處罰,調(diào)查取證比較困難,目前交管部門對此還沒有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但是他沒有放棄,他想到了另外一條維權(quán)途徑……
由于道路交通違法信息管理系統(tǒng)只能顯示違法時間、地點、違法車輛車牌號、違法記分、罰款數(shù)額和繳納情況,受害人只能查詢違法車輛車牌號,從而得知違法車輛所有人,但卻無法得知違法駕駛員的具體情況。
有鑒于此,2012年12月,張利民一紙訴狀,將周口市某汽車運輸公司以及王娟一并訴到河南省沈丘縣人民法院,請求法院判令兩被告立即停止侵權(quán),并賠償損失1萬元。
沈丘縣人民法院受理了這起姓名權(quán)糾紛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但令人遺憾的是,被告周口市某汽車運輸公司、王娟經(jīng)法院合法傳喚,均未到庭參加訴訟。根據(jù)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被告無正當理由不到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審判。
沈丘縣人民法院經(jīng)審理后認為,駕駛證是自然人經(jīng)公安機關(guān)交通管理部門登記注冊并賦予相應駕駛資格的法律資格證書,自然人對其擁有專屬使用權(quán),他人不得盜用、假冒和不正當使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6條規(guī)定:“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駕駛證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予以處罰;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本案中,造成原告張利民的駕駛證處于停止使用狀態(tài)的原因是:豫PD60xx車輛、豫PD21xx車輛違法,駕駛?cè)讼蛱幜P單位出示了與原告張利民相同證號的駕駛證,而原告張利民能夠提供證據(jù)證明自己駕駛證的合法性,亦能證明自己從未在違法地址駕車行駛,這說明原告張利民駕駛證被豫PD60xx車輛、豫PD21xx車輛違法駕駛?cè)颂子?,二者具有因果關(guān)系。
被告周口市某汽車運輸公司、王娟作為豫PD60xx車輛和豫PD21xx車輛的所有人,對車輛享有實際支配權(quán)并享有運營利益,對駕駛自己營運車輛的駕駛?cè)擞袩o駕駛證和駕駛資格的真實性,負有審查和注意義務。對違反上述注意義務、可能造成違法行為、同時侵害他人合法權(quán)益后果的產(chǎn)生,應有預見能力,否則對損害后果的發(fā)生同樣具有法律意義上的過錯。故被告周口市某汽車運輸公司、王娟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根據(jù)上述結(jié)論,2013年4月9日,沈丘縣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一)、(九)項、《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的規(guī)定,對本案作出如下判決:
一、被告周口市某汽車運輸公司、王娟立即停止侵權(quán)。
二、被告周口市某汽車運輸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張利民損失1966元。
三、被告王娟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賠償原告張利民損失1062元。
本案宣判后,在當?shù)孛癖娭幸饛娏曳错?。有些人搞不懂,明明實施侵?quán)行為的是非法套用駕駛證之人,可法院為何判決車主承擔賠償責任呢?
主審法官認為:假冒、套用他人駕駛證的行為,除應承擔刑事責任、行政責任外,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駕駛證是一種賦予駕駛資格的法律證件,本身并無財產(chǎn)內(nèi)容,但當被他人假冒、套用后,對駕駛證的合法所有人極有可能產(chǎn)生經(jīng)濟損失,包括因套用人違法駕駛所產(chǎn)生的罰款及滯納金,因駕駛證停止使用造成職業(yè)駕駛?cè)藛T的誤工收入,因維權(quán)取證所產(chǎn)生的合理開支,均應屬于賠償范圍。
關(guān)于民事責任主體和民事責任承擔的問題,法官認為,違法駕駛?cè)俗鳛榍謾?quán)行為人,假冒、套用他人駕駛證顯系惡意,過錯明顯,其行為與侵害結(jié)果的發(fā)生有直接因果關(guān)系,作為民事責任主體承擔民事責任無可爭議。
那么,如果不能找到違法駕駛?cè)耍只蚴菣C動車輛所有人或?qū)嶋H車主拒不提供違法駕駛?cè)说脑斍?,機動車輛所有人或?qū)嶋H車主是否就應該作為民事責任主體并承擔民事責任呢?法官認為,機動車輛所有人或?qū)嶋H車主與違法駕駛?cè)斯餐室饧倜?、套用他人駕駛證,或者機動車輛所有人或?qū)嶋H車主與違法駕駛?cè)穗m然沒有共同故意,但明知違法駕駛?cè)思倜?、套用他人駕駛證而放任侵害結(jié)果發(fā)生的,顯屬共同侵權(quán)行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注:文中人物均為化名。未經(jīng)許可,謝絕轉(zhuǎn)載)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
法博士點評
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頒布實施以來,加強了對駕駛資格考試的科學管理,加大了對無證駕駛、違法駕駛的處罰力度。在此情況下,個別駕駛?cè)藶榱送稒C取巧,便通過不正當渠道,或隱瞞真實身份、冒用他人身份、提供偽造身份證等欺騙手段,冒領(lǐng)駕駛證,或直接偽造、變造駕駛證,或冒用他人的駕駛證信息偽造、變造套用他人的駕駛證。
究其原因,有法學專家認為,這與立法配套措施未能與時俱進有關(guān)。2004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6條規(guī)定:“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駕駛證或者使用其他車輛的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的,由公安機關(guān)交通管理部門予以收繳,扣留該機動車,并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構(gòu)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這一規(guī)定說明,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駕駛證是違法行為,情節(jié)嚴重的可構(gòu)成犯罪。《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也有相應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將打擊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的駕駛證等行為作為重點,但對如何保護駕駛證被他人套用的具有合法駕駛資格的當事人的合法權(quán)益未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即當事人尋求救濟的途徑,急需相應的立法、司法解釋出臺。
套證之害,不但挑戰(zhàn)車輛管理權(quán)威,且已危及公民與社會安全。為此,提醒廣大駕駛員應加強防范,不要輕易將自己的身份證和駕駛證復印件、駕駛證原件借給別人使用,不要隨便將自己的駕駛證信息透露給他人,以防止駕駛證被別人套用的現(xiàn)象發(fā)生。同時,駕駛員朋友要經(jīng)常上網(wǎng)查詢自己駕駛證的狀態(tài)及記分情況,便于及時發(fā)現(xiàn)是否有因為被套駕駛證等原因?qū)е碌腻e記分情況發(fā)生。如果駕駛證不慎丟失,應帶上身份證復印件、照片,到車管所填寫補證登記申請表,及時補辦駕駛證。辦理補證業(yè)務時要到車管部門,不要輕信“證托們”的話,不找“托兒”辦理任何業(yè)務,防止個人信息泄露。一旦有異常違法記錄出現(xiàn),立即向交警部門反映,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