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巖
威海職業(yè)學院, 山東 威海 264210
大蒜(Allium Sativum L.)為百合科蔥屬植物,以鱗莖入藥,具有極高的營養(yǎng)價值,含有蛋白質(zhì)、糖類、脂肪、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蒜素、檸檬醛以及硒和鍺等微量元素。另外,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大蒜集100多種藥用和保健成分于一身,其中含硫揮發(fā)物四十余種,硫化亞磺酸(大蒜素是其中一種)酯類13種、含硫氨基酸9種、含硫肽類8種、含硫甙類12種、含硫酶類11種。另外,大蒜特有的成分——蒜氨酸,有殺菌、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的形成、抗糖尿病、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等多方面的作用。大蒜除鮮食外,還經(jīng)常加工成蒜泥、蒜汁、脫水蒜片等制品,但在加工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綠變現(xiàn)象,嚴重影響了產(chǎn)品的外觀質(zhì)量,深入研究綠變物質(zhì)以及綠變的機理成為迫切的需要。而本文就大蒜綠色素的穩(wěn)定性進行了研究,為進一步研究大蒜綠變物質(zhì)提供了參考和依據(jù)。
大蒜(已打破休眠)于市場購得,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
UV-2000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海分析儀器廠),818型臺面式pH測試儀(Orion儀器有限公司),組織破碎機(上海海菱電器有限公司),UV-2450型紫外分光光度計(島津公司),
TDL-4型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
1.3.1 色素最大吸收峰的測定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在400nm~700nm波長范圍內(nèi)掃描,觀察吸收峰[1]。
1.3.2 還原劑對綠變物質(zhì)穩(wěn)定性影響的測定
以Na2SO3作為還原劑,配制pH為4的不同濃度梯度的Na2SO3色素供試液,室溫避光放置2h,最大吸收波長處測其吸光值變化,每個樣品做三組平行,取最終的樣品進行紫外分光光度計掃描,之后與原始樣品對照[7]。
1.3.3 氧化劑對綠變物質(zhì)穩(wěn)定性影響的測定
以H2O2作為氧化劑,配制pH為4的不同濃度梯度的H2O2色素供試液,室溫避光放置2h,最大吸收波長處測其吸光值變化,每個樣品做三組平行,取最終的樣品進行紫外分光光度計掃描,之后與原始樣品對照[7,8]。
1.3.4 金屬離子對綠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
用三氯化鐵(FeCl3·6H2O)、硫酸鋅(ZnSO4·7H2O)、 硫酸鎂、氯化鉀、硫酸銅(CuSO4·5H2O)、氯化鈣、硫酸亞鐵(FeSO4·7H2O),分別配制不同濃度的pH為4的Fe3+、 Zn2+、Mg2+、K+、Cu2+、Ca2+、Fe2+色素供試液,室溫避光放置1.5h,最大吸收波長處測其吸光值變化,每個樣品做三組平行,取最終的樣品做紫外分光光度計掃描,與原始樣品對照[8]。
圖1 還原劑對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
圖2 氧化劑對色素穩(wěn)定性的影響
圖3 氧化劑、還原劑處理與原始樣品的吸收光譜對照
由圖1可以看出,還原劑對色素結(jié)構(gòu)起破壞作用,隨著Na2SO3濃度的增大,色素溶液的吸光值迅速下降,綠顏色也很快退去,說明色素的耐還原性極差。而圖7所示隨著H2O2濃度的增大,色素溶液的吸光值也逐漸減小,但減小的程度并不大,直到2h后溶液也一直能保持淺綠色,說明色素較耐氧化。由圖8可以看出,氧化劑不會破壞色素結(jié)構(gòu)而只導(dǎo)致色素分解,還原劑卻會徹底破壞色素結(jié)構(gòu)。
圖4 金屬離子對色素的影響
圖5 金屬離子處理與原始樣品的吸收光譜對照
由圖4、5可見,F(xiàn)e3+、Fe2+、Cu2+對色素的穩(wěn)定都有一定的破壞作用,加入這些離子后溶液的顏色變黃,K+、Ca2+、、Zn2+、Mg2+卻可以使溶液顏色更綠,說明了Fe3+、Fe2+、Cu2+會引起色素的分解但不會破壞其結(jié)構(gòu),其中Fe2+的作用最強,而K+、Ca2+、Zn2+、Mg2+對色素則有保護作用。
3.1 色素的較耐氧化,耐還原性極差,還原劑會徹底破壞色素。
3.2 Fe3+、Fe2+、Cu2+對色素都有一定的破壞作用,K+、Ca2+對蒜綠色素的穩(wěn)定性基本無影響,其中Fe2+的作用最強,而K+、Ca2+、Zn2+、Mg2+對色素則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1]趙曉丹,傅達奇等. 臘八蒜綠變色素的分離提取[J]. 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4,30(10):129~131
[2]王巖,喬旭光. 大蒜綠變物質(zhì)的提取及其分離[J]. 食品發(fā)酵與工業(yè),2006,32(3):106~108
[3]別小妹,岳喜慶,孟憲軍.蒜泥變綠變褐原因及控制方法[J].飲料工業(yè),1998,1(3):22~
[4]袁麗等. 影響蒜泥綠變因素的研究[J]. 食品工業(yè)科技,2003,24(2):39~40
[5]江英等. 防止蒜泥綠變方法的研究[J]. 食品科學,2001,22(4):55~56
[6]王海棠,吳云驥等. 丹參紅色素的研究(Ⅱ)-穩(wěn)定性及應(yīng)用[J].食品科學,2005,26(3):157~161
[7]焦中高,劉杰超等.黑莓紅色素的提取及其穩(wěn)定性的初步研究[J]. 食品科學,2005,26(3):154~156
[8]李進,彭宇等.雞冠花紅色素理化性質(zhì)及其穩(wěn)定性研究[J].生物技術(shù),2004,14(1):21~24
[9]Shannon, S., Yamaguchi, M. Howard.F.D. Precuesors involved in formation of a pink pigment in onion puree[J].Agric Food Chem,1967,(15):423~426
[10]Bing Bai, Fang Chen. Mecchanism of Greening Color Formation of “Laba” Garlic, a Traditional Homemade Chinese Food Product[J]. Agric Food Chem,2005,53:7103~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