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武
運動平板試驗是臨床上應用較廣的診斷冠心病的方法,但傳統(tǒng)的ST 段下移標準存在較多的局限性,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冠心病患者運動后其QT 間期或QT 離散度(QTd)常出現(xiàn)異常。本研究以QT 離散度作為診斷冠心病的標準,與傳統(tǒng)的ST 段標準進行比較,探討QT 離散度對冠心病診斷的臨床價值。
收集2009 年7 月至2011 年12 月在我院經(jīng)冠狀動脈造影診斷為冠心病的患者158 例,其中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64 例,急性冠脈綜合征94 例。男97例,女61 例,年齡45 ~79 歲,中位年齡為65 歲,入選患者行常規(guī)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對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狀動脈進行狹窄程度的評估。以主要冠狀動脈管腔狹窄≥50%為冠脈造影陽性的標準。選擇在我院心電圖室行運動試驗陰性的健康者96 例為對照組,其中男65 例,女31 例,年齡42 ~72歲,中位年齡為62 歲,兩組的年齡、性別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心臟瓣膜病、預激綜合征、心肌病、左右束支阻滯等除外。
采用Bruce 分級方案進行次極量或極量平板運動試驗。試驗運動中以ST 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壓低0.10 mV 且持續(xù)2 min 以上為陽性,選擇J 點后80 ms 作為ST 段下移值測量點[1]。QT 間期的測量從Q 波至T 波結束,以T 波與等電位線的交點為T波的終點,或者以T 波降支切線與等電位線的交點為T 波終點。每份心電圖可測量的胸導聯(lián)不少于4個,總導聯(lián)數(shù)不少于9 個,每份心電圖連續(xù)測量3 個QT 間期取平均值,QTd=QTmax與QTmin的差值[2],以QTd≥60 ms 為實驗陽性標準。
應用SPSS 13.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計量資料以±s 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運動后ST 段下移無明顯變化,QTd 輕度延長(P >0.05)。冠心病組患者在運動后其QTd 和ST 段下移較運動前均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以QTd≥60 ms 為試驗標準,其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分別為83. 5%、91. 2%、88.5%,傳統(tǒng)的ST 段標準對冠心病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分別為74. 7%、88. 4%、78. 3%。QTd 診斷標準與傳統(tǒng)ST 段標準比較,其診斷的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均高于傳統(tǒng)的ST 段標準(P <0.05),見表1。
表1 平板運動試驗前后QTd 及ST 段的變化 ±s
表1 平板運動試驗前后QTd 及ST 段的變化 ±s
QTd/ms組別n ST 段壓低/mm t 值P 值t 值P值運動前運動后運動前運動后±10.42.3480.018對照組960.1 ±0.040.2 ±0.030.6720.05931.8 ±8.632.2 ± 9.30.6630.065 t 值1.7352.2672.1372.806 P 值冠心病組1580.5 ±0.11.8 ±0.21.9890.04351.5 ±9.779.5 0.0710.0390.0410.009
QT 離散度(QTd)反映的是各個導聯(lián)QT 間期的變異程度,與心室興奮性恢復時間的平均離散度成正相關。正常時QTd 反映的是心室肌復極的不均一性,在心肌缺血、損傷等異常情況下,心肌細胞鉀離子泵受到抑制,動作電位3 相鉀離子外流變慢,復極延長而引起不應期延長,正常供血區(qū)與缺血區(qū)細胞的不應期出現(xiàn)差異,出現(xiàn)QTd 延長[3]。本研究以運動實驗后QTd≥60 ms 作為陽性標準,結果顯示QTd 標準對冠心病診斷的準確性、特異性、敏感性優(yōu)于傳統(tǒng)的ST 段標準。表明QTd 可作為平板運動試驗中診斷心肌缺血的特異性指標,聯(lián)合ST 段指標可提高對冠心病的診斷準確率。
[1]周青,江依法,葉含笑,等.一種新的T 波終點定義方法及其在QT 間期檢測中的應用[J].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報,2012,31(3):456-460.
[2]周翠翠,王鴻.QT 間期延長的臨床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1,17(15):2313-2315.
[3]王大雄,顧永跟,徐耕,等.T 波檢測和QT 間期提取策略[J].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報,2011,30(3):35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