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修養(yǎng)工夫論視域下的張載“格物”說

2013-08-07 08:59曹樹明
關鍵詞:二程格物張載

曹樹明

(陜西師范大學哲學系, 陜西 西安 710062)

由于 《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遂初堂書目》等宋代目錄類書籍及《宋史·張載傳》皆無張載撰有《大學》注解方面之著述的記錄,加上章錫琛先生整理的《張載集》(中華書局,1978 年版)亦未輯入張氏的《禮記說》,故而長期以來,張載獨具特色的“格物”說很少引起學界的關注①。本文則嘗試以宋代衛(wèi)湜《禮記集說》所收張載《禮記說》中關于《大學》的注解為中心對之進行初步的探索。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一、張載“格物”說的修養(yǎng)工夫意蘊

眾所周知,《大學》在西漢時就被收入《禮記》。 作為《禮記》的重要篇章之一,它往往被注《禮》者注解,張載就是在其《禮記說》中對《大學》進行疏釋的。 在“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注中,張載闡發(fā)了他的“格物”思想:

虛心則能格物,格物則能致知。 其擇善也必盡精微,無毫發(fā)之差,無似是之疑。 原始要終,知不可易,然后為至也。

致知在格物。 格,去也,格去物則心始虛明。 見物可盡,然后極天下之慮而能思,善也。致知者,乃為學之大本。 夫學之始,亦必先知其一貫之道,其造則固有序也。 格物,外物也。 外其物則心無蔽,無蔽則虛靜,虛靜故思慮精明而知至也[1](P31、32)。

事實上,“虛心”是張載經(jīng)常提到的概念。在他的思想世界里,“虛心”不僅是與“變化氣質”“相表里”的“為學”之道[2](P274),而且是與外在的“得禮”呈“內(nèi)外發(fā)明”之勢的“修持之道”[2](P270)。 而無論是其為學之道還是其修持之道,用現(xiàn)代語言表達,都是指道德修養(yǎng)工夫。張載認為,“虛心”是一種能夠排除私意、全然公正、是非分明、知所當為的工夫:“人私意以求是未必是, 虛心以求是方為是”,“心既虛則公平, 公平則是非較然易見, 當為不當為之事自知”[2](P279、280)。從這個角度說,“虛心”的目的并不在虛,而是正好相反, 其目的在實:“天地之道無非以至虛為實,人須于虛中求出實。 ”[2](P325)那么,如何才能“虛心”呢?作為一位新儒學的創(chuàng)立者,張載想到的是為這個道家范疇安立上儒學的根基, 以保證其思想的儒學特質。所以他指出,做到孔子所說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③則自然“心虛”,且它是“止善之本”,否則“無由納善矣”[2](P307)。 他同時強調(diào),虛心“只是欲平曠,熟后無心如天,簡易不已”,所以千萬不能刻意去求,不能“鉆研太甚”、“求之太切”,因為若是就會適得其反,從而“已起一心,無由得虛”[2](P269)。 這又與佛教所主張的不執(zhí)著有一定的相似性, 故而也很有可能是受其影響。在張載,心之“虛”之所以能夠承擔道德修養(yǎng)工夫的職能, 在于其本身固有的一些品性:其一,“虛”是道德的根源,“虛者,仁之原”,“靜者善之本,虛者靜之本”,“虛則生仁”[2](P325)。 此中,“仁之原”、“虛則生仁”的提法彰顯了“虛”的儒學色彩;其二,“虛”乃天地之德,所以是至善的;其三,“虛”雖然不為外物所累,但同時又是“無所不感”從而“內(nèi)外合”[2](P63)的;其四,“虛”與作為宇宙萬物本體的“太虛”在性質上是相通的,因而“虛心”可看作本體之“虛”在工夫論上的落實。

可以肯定的是,張載《大學》注中的“虛心”及與之相反相成的“格物”都是在道德修養(yǎng)工夫意義上而言的。 從根源上說,“虛心” 的用功之處在心上,“格物”的用功之處亦在心上。張載所云“去”、“外”是“除去”、“外推”之意,其“格去物”、“外其物”則指從心上除去物、從心上外推物。 張載之前,司馬光曾將“格物”釋為“捍御外物”[3],意為“捍去外物之誘,而本然之善自明耳”[4]。 這與張載的“格去物”、“外其物”意義基本相同。 然而, 司馬氏卻沒說明如何才能 “捍御”? 比之更進一步,張載將“虛心”納入《大學》的工夫系統(tǒng)并置于“格物”之前,從而為“格物”的工夫實踐提供了切實的入手之處。需要說明的是,“虛心”和“格物”雖然都是從心上用功,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虛心”偏重向內(nèi)收斂,“格物”偏重向外拒斥。進而言之,心向內(nèi)收斂才能遠離外物,反過來說,拒斥外物才能不累其心,使“心無蔽而虛靜”。 然而從結果看,盡管“虛心”與“格物”能夠相互促進,但最終則要指向“格物”,因為“格物”之后還有“致知”。此“致知”位于兩個道德修養(yǎng)工夫之后, 固然也是道德修養(yǎng)意義的④。 依張載之意,“致知”工夫達到的“知”是一種德盛仁熟的德性境界,他又稱之為“德性所知”或“窮神知化”,從其對“致知”的“其擇善也必盡精微,無毫發(fā)之差, 無似是之疑” 的描述中我們不難得出這種看法。又,前文已述,張載認為做到“毋四”就會“心虛”,而他同時亦主張:“與天地參,無意、必、固、我,然后范圍天地之化,從心而不逾矩”[2](P40),即“毋四”能夠達到“范圍天地之化,從心而不逾矩”的至上境界,這種境界當是德性所知之境。 綜合兩處說法可得,“心虛”也是達到此種境界的修養(yǎng)方法。 如此,作為“虛心”“格物”結果的“致知”之“知”當然也處于此種至上境界。這也是我們認為“致知”之“知”為“德性所知”的另一證據(jù)。

關于虛心與德性所知之間的聯(lián)系, 張載在它處也多有論及,盡管表述方式有異,如他說:“圣而不可知者,乃天德良能,立心求之,則不可得而知之”[2](P17)、“成心忘,然后可與進于道”[2](P25)。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張載還主張“大其心”和“盡心”:

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物有未體,則心為有外。 世人之心,止于聞見之狹。 圣人盡性,不以見聞梏其心,其視天下無一物非我,孟子謂盡心則知性知天以此。 天大無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 見聞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見聞[2](P24)。

今盈天地之間者皆物也, 如只據(jù)已之聞見,所接幾何,安能盡天下之物? 所以欲盡其心也。 ……今所言盡物,蓋欲盡心耳[2](P333)。

客觀地說,“盡心”和“大其心”之“心”都不是從聞見的角度而言的,二者都超越了耳目的“物交”而以“德性所知”為歸趨,從而能夠達到“體天下之物”、“盡物”的目的。所以,“盡心”和“大其心”亦是道德修養(yǎng)之方。 在張載看來,見聞之心只能通向“學”,而不能通向“道”:“聞見之善者,謂之學則可,謂之道則不可”[2](P273), 與道相連的只能是 “盡心”、“大其心”等。 問題在于,他提出了“虛心”、“盡心”和“大其心”三種達到“德性所知”的修養(yǎng)方法,這就使我們陷入了一種似乎無法抉擇的境地。其實,三者之間還是有層次之分的。“虛心”之“虛”側重心的主觀心理狀態(tài),“盡心” 之 “盡” 側重心的主體能動性,“大其心”之“大”側重心的至上超越功能,故而“虛心”相對的是“格去物”、“外其物”,“盡心”相對的是“盡物”,“大其心”相對的則是“體天下之物”、“合天心”。更進一步,可以說“虛心”為“盡心”掃除了外物之蔽障:“虛心則無外以為累”、“虛心然后能盡心”[2](P325),“盡心”則為“大其心”提供了內(nèi)在動力。 之所以把“大其心”放在了這一序列的最高級別,是因為只有它具備“合天心”的能力。以射箭為喻,“虛心”似拉弓,“盡心”似行進中的箭,“大其心”則似箭中鵠的后的狀態(tài)。 但是,“大其心” 并不像射中靶子的箭一樣處于靜態(tài)之中,而是具有活潑潑的性格,它包容天下萬物,與之息息相通。如此看來,張載釋解《大學》“格物”時還只是粗而言之,或者說只為之設置了最基礎的修養(yǎng)工夫。從其整個思想體系看,“虛心”、“格物”之后亦即“致知”之前加上“盡心”和“大其心”亦無不可。

二、“窮理”何以未能納入張載對“格物”的解釋

關于“格物”,與張載同時的二程選擇了與之不同的詮釋路向,他們用本來屬于《易傳》系統(tǒng)的“窮理”詮釋《大學》系統(tǒng)的“格物”。 二程說:

“致知在格物。 ”格,至也。 物,事也。 事皆有理,至其理,乃格物也[5](P365)。

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窮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窮則不能致也。 格物者適道之始,欲思格物,則固已近道矣。

知者吾之所固有, 然不致則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

“致知在格物”,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因物有遷,迷而不知,則天理滅矣,故圣人欲格之[5](P316)。

此中的關鍵還不僅在于以“窮理”釋“格物”,而且更在于“物”和“理”之范圍的劃定。 在二程眼中,“凡眼前無非是物”,“物”既包括道德世界之“事”,亦包括客觀世界之“物”;相應于此,理也包括“君臣父子”等道德規(guī)范之理和“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等自然法則之理[5](P247),“窮理”或者說“格物”的途徑也呈現(xiàn)“多端”的態(tài)勢:“或讀書,講明義理;或論古今人物,別其是非;或應接事物而處其當。 ”[5](P188)然而,從上引文可知,處于此種“格物”之后的二程之“致知”仍主要是在倫理學意義上使用,是“吾之所固有”、“非由外鑠我也”。 所以可以說,通過這種詮釋,二程初步嘗試了把知性認識納入道德認識的做法。也正是自二程始,“窮理”與“格物”之間的關聯(lián)日漸成為道學史上主流的《大學》解釋思路,朱熹對此一思路的承繼無疑又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那么, 與二程有親緣關系且交往甚密的張載為何沒有順此潮流而把“窮理”納入其《大學》的工夫系統(tǒng)呢? 這應該從其義理脈絡中尋找答案。 事實上,張載對“窮理”也是很重視的,因為他不僅認為“萬物皆有理,若不知窮理,如夢過一生”,而且指出佛老之所以會誤入歧途就是“不知《易》之窮理”所致[2](P321)。然而,在對《易傳·說卦傳》之“窮理盡性以至于命”的解說中, 張載卻表現(xiàn)出與二程具有相當差異的思維進路。二程認為,窮理、盡性和至命本來為一事,如此“才窮理便盡性,盡性便至命”[5](P410)。 很顯然,這種與“盡性”、“至命”為“一事”的“窮理”具有強烈的道德修養(yǎng)意味。于是,其“窮理”與《大學》道德修養(yǎng)意義的“格物”就能夠順利地融合在一起。然而,這種看法畢竟在一定意義上取消了“盡性”、“至命”的工夫而將二者都歸約到“窮理”。 有見于此,張載批評二程“失于太快”,他強調(diào)“此義盡有次序。須是窮理,便能盡得己之性,則推類又盡人之性;既盡得人之性,須是并萬物之性一齊盡得,如此然后至于天道也。 ”[5](P115)這段話是蘇昞記載的“二先生語”中對張載之言的轉述。 因此,“盡得己之性”、“至于天道”的提法很有可能是二程自己的習慣用語, 以致他們在轉述張載的話語時忽略了其“窮‘物’理”、“天道即性”[2](P324)的觀念。 按照張載的思想,此處的“窮理”不可釋為“盡得己之性”、“至于天道”則當為“至于命”。當然,事實也可能如有的學者所說,張載“這個用法與早年的措辭已有不同”[6]。 然而,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上引文句都能彰顯張載在窮理、 盡性和至于命之間所分的先后次序。在三者的關系上,他明確宣稱兩個原則: 第一,“先窮理而后盡性”、“知與至為道殊遠,盡性然后至于命,不可謂一;不窮理盡性即是戕賊,不可至于命”;第二,“窮理亦當有漸,見物多,窮理多”[2](P234、235)。 上文已明,其“格物”是一種心上工夫。而他又認為心與性直接相關:“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2](P9)。 所以我們可以說,其“盡性”在某種程度上即是“盡心”,從而與“格物”屬于同一修養(yǎng)層面。可是,張載卻堅持“窮理”與“盡性”的先后之分。 由此,雖然他看到了二者的相通性:“自誠明者, 先盡性以至于窮理也,謂先自其性理會來,以至窮理;自明誠者,先窮理以至于盡性也,謂先從學問理會,以推達于天性也”[2](P330),但其“盡性”及與之處于同一層面的“格物”在歸根結底的意義上是不能等同于“窮理”的。

然而, 在工夫頓漸問題上與二程的異見并不是張載否定用“窮理”解釋“格物”的最主要的原因。 究極而論,張載不用“窮理”釋“格物”乃是因為他對“理”與“性”本身做了分際處理。在他看來,理是物之理,性是人之性,二者雖不乏相通之處,但從根本上卻是不同。 “言性已是近人言也。 既窮‘物’理,又盡‘人’ 性, 然后能至于命, 命則又就己而言之也”[2](P235),“理不在人皆在物”[2](P313),“凡物莫不有是性,由通蔽開塞,所以有人物之別”[2](P374),“以生為性,既不通晝夜之道,且人與物等,故告子之妄不可不詆”[2](P22)等等,皆是這種觀念的表達。 如是,在張載那里,作為“物理”認識方式的“窮理”與作為道德修養(yǎng)工夫的“格物”之間就畫上了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案裎铩蓖ㄏ虻氖堑滦运?,“窮理”則屬于聞見之知的范圍,而“德性所知不萌于見聞”。 也就是說,二者之路徑根本不同:“窮理”指向天道,屬于知識論形態(tài);“格物”指向“天德”,屬于境界論形態(tài)。 關于“格物”與“窮理”之間的隔限,張載似乎也有一定的認識:“今言盡物者且未說到窮理, 但恐以聞見為心則不足以盡心”[2](P333)。 如上所述,“格物”是格去物、外推物。 此處的“盡物”則應正好與之相反,是合攏物、整全物。但于張載,二者并不矛盾,因為與“格物”相互推動的“虛心”是“無所不感”從而“內(nèi)外合”的,由此“格物”就可以成為“盡物”的前提。 這樣,隔斷“盡物”與“窮理”的關聯(lián)即是隔斷“格物”與“窮理”的關聯(lián)。 張載指出,他之所以如此做,乃是擔心窮理“以聞見為心則不足以盡心”。 二程則不然,他們雖然也看到了性理之間的某些差異:“在義為理, 在人為性”[5](P204)。 但由于認為二者皆來源于天理,所以強調(diào)它們在根本上的相同:“性即理也”[5](P292)。 如是,“窮理”就既包括窮“物”理,也包括盡“人”性,因為“人”之“性”即是“人”之“理”。在此種理解下,二程的“窮理”就不會象張載的只針對“物”的“窮理”那樣,陷于聞見之知而不得超拔,他們持有“不可將窮理作知之事”[5](P15)的明確態(tài)度,認為它是集認識與修養(yǎng)于一體的。 是故,二程不僅主張窮理、盡性與至命可以一時并了,而且直指格物為窮理。

三、張載“格物”說的思想史意義

不容否認,無論是張載還是二程都對《大學》的“格物”做了創(chuàng)造性的闡發(fā)。然而,其詮釋范式卻是不同的。 張載延續(xù)了漢唐以來《大學》詮釋的道德論范式⑤;二程則在道德論中加入了認識論的成分,或者說,其對《大學》“格物”的詮釋已經(jīng)發(fā)生了某種程度的認識論轉向。 關洛之間詮釋范式的這種差異當與他們解經(jīng)方法之不同有關。論及解經(jīng)時,兩個學派的大致意向是相同的:他們都強調(diào)不能拘泥于文字,以義理為重。然而,二程卻有一種與張載差距較大的觀念,此即“文義雖解錯,而道理可通行者不害也。 ”[5](P79)《大學》素被歸入《禮記》的“通論”(劉向語),所講為“‘禮’意”[7]。 易言之,它原本只屬于道德修養(yǎng)論范圍。如是,二程在“格物”的詮釋中加入知識論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說即是“解錯而道理可通行者”。張載提倡“心悟”、“心解”、“求大體”[2](P274、276),但并不認可“解錯”之說。因而,他仍致力于在原教旨意味的道德論范式中深化對《大學》的闡釋。 立足于詮釋多元化的立場,我們認為,張載的道德論范式和二程的知識論轉向皆有自己的合理性。 然而從總的詮釋趨勢看,道德論范式在時下似乎更應加以重視。明清以來,對于《大學》之“格物”,雖不乏探究其道德修養(yǎng)意蘊者,但認識論的詮釋范式日漸成為主流,以致西方傳教士到中國后將“格物之學”直接視為西方式的科學,如利瑪竇說:“夫儒者之學,亟致其知,致其知,當由明達物理耳。……吾西陬國雖褊小,而其庠校所業(yè)格物窮理之法,視諸列邦為獨備矣。 ”[8]出現(xiàn)這種誤解, 可能與初到中國的西方人一時無法體會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質有關,但他們的言論至少說明,當時的中國學者呈現(xiàn)在他們面前的“格物”主要是認識論意義的,徐光啟用“格物窮理之學”直接指稱西方的“科學”即是很好的佐證⑥。 再者,對于當代中國人來說,除非專業(yè)研究者,提到“格物致知”,已經(jīng)很少有人知道其道德修養(yǎng)意義了。這一境況提示我們,漢唐以來的儒者及張載等以道德論深化《大學》詮釋的范式必須重新得到審視和研究,否則《大學》本身的特質將逐漸喪失殆盡, 更妄論對之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當代闡發(fā)。 因為真正意義上的理論發(fā)展必須以把握原典的本真精神為前提,否則其發(fā)展是無根的,因而也必將在中國失去生命之基。

整體觀之,盡管張載對“格物”的詮釋是獨特而富有創(chuàng)見的,但若充分關照《大學》“八條目”的解釋連貫性,則張載之說亦有值得反思之處。本來,“八條目” 中,“修身” 是一個樞紐性的環(huán)節(jié),“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皆為 “修身” 的內(nèi)圣工夫,“齊家”、“治國”、“平天下”則是“修身”后的外王事業(yè)。質言之,“八條目”本為前后連續(xù)的統(tǒng)一體。 然而,張載卻把“虛心”置于“格物”之前,并以“虛心”與“格物”的互動式修養(yǎng)作為“致知”的工夫,且其“致知”所至之“知”是至高的德性境界。事實上,這是張載創(chuàng)立的理論格局必然要導致的結論。他不可能贊同經(jīng)過“虛心”、“格物”和“致知”的修養(yǎng)卻只得到了聞見之知,“致知”之“知”在張載體系中必須是德性所知。 而這確實也為他進一步解釋“致知”后的“誠意”、“正心”等條目制造了困局。 “致知”、“誠意”、“正心”原本是遞進式的概念,而張載卻把“致知”在“誠意”、“正心”之前就推到了至高點。 這樣,怎樣繼續(xù)解釋“誠意”、“正心”就成了問題。所以我們認為,《禮記集說》收錄的張載《禮記說》對“致知”后的“誠意”、“正心”未置一言,并不是衛(wèi)湜未收相關文字,而是張載本人沒有繼續(xù)解釋。 關于心與身、家、國、天下的關系,張載還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國一家一身皆在處其身,能處一身則能處一家,能處一家則能處一國,能處一國則能處天下。心為身本,家為國本,國為天下本。心能運身,心所不欲,身能行乎? ”[1](P31)但何為“正心”? 何為“誠意”? 他已經(jīng)無從在“八條目”的注解中于義理層面建構出二者與其前的“致知”之間的遞進態(tài)勢。 翻檢張載其他著述可知,他亦有關于“誠意”、“正心”的解釋:“誠意則不以禮則無征,蓋誠非禮無以見也。 誠意與行禮無有先后,須兼修之。 誠謂誠有是心,有尊敬之者則當有所尊敬之心,有養(yǎng)愛之者則當有所撫字之意,此心茍息,則禮不備,文不當,故成就其身須在禮, 而成就禮則須至誠也”[2](P266),“正心之始,當以己心為嚴師,凡所動作則知所懼。 如此一二年間,守得牢固,則自然心正矣”[2](P266)。 然而,將這兩條解釋置諸《大學》“致知”條之后似乎并不和諧。在格致誠正的闡發(fā)上,張載之后的明儒王陽明亦以“心”為出發(fā)點。 與張載不同的是,他一方面主張“意之所在便是物”[9](P6),進而釋“格物”為“格心”,另一方面又說:“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發(fā),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如意用于事親,即事親之事格之,必盡夫天理, 則吾事親之良知無私欲之間而得以致其極。知致,則意無所欺而可誠矣;意誠,則心無所放而可正矣。 ”[9](P1193)這就使得其《大學》詮釋既具新義,又能使格致誠正不失原本的遞進態(tài)勢。在這個意義上,與張載相比,或許可以說王陽明的《大學》詮釋更為圓融、更為系統(tǒng)。

注:

①龔杰先生誤把張載對《周易·說卦傳》之“窮理盡性以至于命”的注解中的“見物多,窮理多”視為其對“格物”的解釋:“張載訓‘格’為‘見’,格物,就是見物。 ”(龔杰:《張載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 年,第27 頁)樂愛國先生則徑說張載“未直接對‘格物致知’作出解說”(樂愛國:《朱子格物致知論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10 年,第13頁)。其實,二人所做得的判定皆是沒有充分掌握相關資料所致。

②事實上,“外物”也出自道家,《莊子·大宗師》曰:“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 ”張載借莊子之“外物”釋《大學》之“格物”,又以之與“虛心”相連,可謂儒道融合。

③張載“毋四”之意與孔子不盡相同:“意,有思也;必,有待也;固,不化也;我,有方也。 四者有一焉,則與天地為不相似。 ”(張載:《正蒙·中正篇》,《張載集》,第28 頁)

④關于“致知”的此種特性,張載在《正蒙》中亦有說明:“崇德而外,君子未或致知也?!保╗宋]張載:《正蒙·神化篇》,《張載集》,第17 頁)

⑤關于“格物”,東漢鄭玄注曰:“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于善深,則來善物;其知于惡深,則來惡物。 言事緣人所好來也。 ”唐代孔穎達疏云:“格,來也,已有所知,則能在于來物。若知善深則來善物,知惡深則來惡物。言善事隨人行善而來應之,惡事隨人行惡亦來應之,言善惡之來源人所好也?!保ㄒ訹唐]孔穎達等:《禮記正義》卷六十《大學》,[清]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下冊), 北京: 中華書局,1980 年,第1673 頁) 顯然, 兩位大經(jīng)學家皆是在道德論范式中詮釋《大學》的“格物”。

⑥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都將“科學”稱為“格致學”。 較早使用“科學”一詞的是康有為(康有為:《日本書目志》,《康有為全集》第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第624 頁)和嚴復(嚴復:《與<外交報>主人書》,《嚴復集》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 年,第559 頁),但其時并沒有達成一致的看法,因為梁啟超仍然使用“格致學”(他發(fā)表《格致學沿革考略》)一詞。

[1] (宋)衛(wèi)湜.禮記集說[A].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0 冊)[C].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2] (宋)張載.張載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8.

[3] (宋)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七十一[M].四部叢刊初編·集部.

[4] (宋)朱熹.大學或問下[M].朱子全書(第六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529.

[5] (宋)二程.二程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4.

[6] 方旭東.早期道學“窮理”說的衍變[A].陳來主編.早期道學話語的形成與演變[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248.

[7] 蔣伯潛,蔣祖怡.經(jīng)與經(jīng)學[M].上海:世界書局,1941.79.

[8] [意大利]利瑪竇.譯幾何原本引[A].徐宗澤.明清間耶穌會士譯著提要[C].北京:中華書局,1989.259.

[9]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猜你喜歡
二程格物張載
張載的“變化氣質”之道
張載家訓不只是橫渠四句
“關學”的精粹及其對后世的啟迪——張載思想的當代價值研究
從道德“格物”到政治“格物”——荀子“義”論的新進展
王申勇:“格物”的精神與“動情”的演繹
理學體用論視域下天的重新發(fā)現(xiàn):基于二程的考察
《宋元學案》中程頤思想的詮釋與評價——兼論二程思想的比較及其分派
張載哲學的本體論結構與歸宿
二程對佛教的吸收和評價
人格物繼承法律問題研究
靖远县| 阳曲县| 平和县| 贵州省| 咸丰县| 宁波市| 香河县| 尼勒克县| 张家界市| 嘉兴市| 易门县| 大田县| 古丈县| 酉阳| 鞍山市| 仙桃市| 辉县市| 宁阳县| 南安市| 富阳市| 唐海县| 福贡县| 敖汉旗| 北票市| 靖州| 鲁甸县| 临清市| 沙湾县| 舞钢市| 湾仔区| 曲阜市| 镇沅| 德格县| 吴江市| 古蔺县| 修水县| 晋宁县| 昔阳县| 城市| 礼泉县| 梓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