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云
(國網冀北灤縣供電公司,河北 灤縣063700)
1.1.1 采用節(jié)能型配電變壓器
S11 系列以上的變壓器、非晶合金變壓器是目前推廣應用的低損耗變壓器,空載損耗較S9 系列低30%左右,其負載損耗與S9 系列變壓器基本相等,如果能將高耗能變壓器更換為節(jié)能型變壓器,將會大大提高經濟效益。合理選擇配變容量,保證配變的負載率在合理水平,配電變壓器容量與用電設備的容量比以1.5:1~2.5:1 為宜,配變負載率在額定容量40~70%時,配變處于經濟運行狀態(tài),效率高,損耗低。農村電網負荷率低,鐵損占農網線損的比重較大,一般負荷在配變容量60~70%時效率最高,低于30%算是“大馬拉小車”。要避免配變長期處于空載運行狀態(tài)或“小馬拉大車”狀態(tài),以達到降低損耗的目的。
1.1.2 采用電子式電能表
由于縣公司農村每戶用電量很少,使用不同種類的電能表,將對線損率水平產生很大影響。以水富電力公司為例,系統(tǒng)中還存在著部分高耗能的機械式電能表,通過線損理論計算表明,表損占低壓損耗的80%以上,如能將機械式電能表更換為低損耗的電子式電能表,將大大減少低壓損耗。
電網中輸送無功功率的多少,直接決定了有功損耗的多少。即電網中各線路的功率因數(shù)越高,有功損耗越小。要實現(xiàn)電網輸送無功功率盡量小,就要實現(xiàn)無功功率的就地平衡。無功功率的就地平衡,有提高設備的自然功率因數(shù)和就地無功補償兩類方法。將電網中需要的無功按照“分組、就地平衡”的原則進行補償,以減少電網中無功的傳輸,同時也可改善電壓質量。采取集中、分散、實時補償相結合的辦法,以分散補償為主,將電網的功率因數(shù)保持在0.9 以上。當功率因數(shù)由0.7提高到0.9 以上時,線路損耗約可減少40%,一般農網功率因數(shù)達到0.9~0.96 時最佳。對于35kV 變電站10kV 母線集中補償,無功補償裝置的容量應按主變容量的10~15%配備;10kV 配電網的無功補償以配電變壓器低壓側集中補償為主,10kV 線路補償為輔。對于縣級供電企業(yè)應大力推廣“100kVA 及以上的配電變壓器裝設無功補償裝置”,補償容量宜為配變容量的20~40%。
農網中配變也應根據(jù)不同用電季節(jié)、用電時間以及不同用電負荷將配變電壓分接頭及時調節(jié)到合適的位置,包括投切無功補償電容器的容量、利用有載調壓變壓器的調壓裝置等方法進行調壓。一般農網在深夜若將電壓降低5%運行,則配變的空載損耗降低約10%。縣公司應根據(jù)資金狀況積極組織農網升壓技術改造。如果將10kV 的電網升壓改造為35kV,能使線損率降低91.8%,同時也提高了電網的供電能力,特別對于縣城或大工業(yè)用戶應優(yōu)先考慮采用35/0.4kV 直變供電。
農村地區(qū),宜采用小容量、短半徑、密布點的方式配置變壓器,配電變壓器應盡量設置在負荷中心,盡量減小供電半徑。
搞好技術降損工作,調整配變的三相負荷使之平衡,提高配電變壓器的效率,另外如果三相負荷不平衡,中性線會有電流通過,會增加中性線電能損耗。
導線接頭的接觸電阻一般較小, 但如果工藝較差時, 導線接續(xù)不好,會使接觸電阻猛增,而此處的電能損耗和接觸電阻成正比,使接續(xù)點發(fā)熱,并損耗電能,故對導線接續(xù)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導線接續(xù)應盡量避免纏繞法,而應該采用炮接、鉗接(有張力時)和設備線夾接續(xù)(無張力時);(2)不同導線接線應在耐張桿的引流或設備上完成,應該用銅鋁過渡線夾;(3)導線或設備線夾在安裝前應處理好,無銹蝕,安裝時要緊固好;(4)導線及設備接頭處應加涂導膏的方法,使點與點的接觸變?yōu)槊媾c面的接觸,從而減少接觸電阻。
做好輸、變、配電設備及線路走廊的維護管理,對防止電能泄漏也有很好的效果。主要是清掃絕緣子,更換不合格的絕緣子,在巡線或檢修過程中,經常注意剪除與線路導線相碰的樹枝,清除鳥巢等外物。及時停運空載變壓器和空載線路,實現(xiàn)變壓器和線路經濟運行。此外,在線路的檢修和施工過程中,應注意導線接頭的質量,以減少因接頭電阻過大所引起的損耗。
從各職能部門到生產班組應建立健全線損管理網絡,生產班組應配備專(兼)職線損管理員,形成自上而下的三級管理網絡,使線損管理工作在組織上有可靠的保證。建立線損管理責任制,實現(xiàn)線損的常態(tài)管理。健全線損管理檔案包括設備臺賬、負荷資料以及電網設備的各項基礎參數(shù),它們是進行線損理論計算的基礎。
線損管理部門應進行線損理論計算,并與實際情況相比較,以獲得較合理的線損指標,將指標按年、季、月下達給各基層部門并納入經濟責任制考核。另外,還應將用戶電表實抄率、電壓合格率、電容器可用率、電容器投入率及節(jié)能活動情況等列入線損小指標考核,獎罰分明以調動員工管理積極性。
加大對用戶的無功考核力度,摒棄以往對部分用戶無功考核只流于形式的做法,除進行正常的功率因數(shù)考核外,還應針對無功倒送進行考核。
正確的電能計量不僅是降低線損的依據(jù),也是考核技術經濟指標的依據(jù)。對電度表應定時檢查、校驗,及時調整倍率,降低電能計量裝置的綜合誤差。嚴格執(zhí)行統(tǒng)一抄表制度,制定嚴格的考核制度,獎罰分明,確保抄表及時準確,核算細致無誤,杜絕錯抄、漏抄、錯算現(xiàn)象,確保表計電量準確。積極推廣使用新型合格的電能表,淘汰老型號的電能表,使用高精度的互感器。建立全面精確的計量臺賬,使抄表卡號、微機算費號、檔案卡號三號統(tǒng)一,同時,加強諧波監(jiān)測管理。
每月召開線損分析會議,檢查分壓、分線、分臺區(qū)、分片區(qū)的線損統(tǒng)計情況,結合理論線損,對下達的指標及完成情況逐月分析,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實現(xiàn)“指標、考核、措施、兌現(xiàn)”的閉環(huán)管理。
隨著國網公司管理水平的上升,以及精細化管理的不斷深入,對縣級供電企業(yè)線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村電網的損耗分為技術線損和管理線損兩部分。技術線損是指電能在傳輸過程中在輸變電設備上的電量損失,它與流過導線電流的平方或施加在變壓器繞組電壓的平方成比例,俗稱“負載損耗”和“空載損耗”。技術線損可以通過相應的技術措施予以解決。管理線損則是在計量的統(tǒng)計管理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產生的電量損失,需要采取管理措施來降低線損。線損的高低直接反映一個供電公司的管理水平,在當前公司大力推進線損管理工作的大旗下,經濟效益就是企業(yè)的生命力,各縣級供電公司應轉變思路,積極開展線損工作,使線損工作常態(tài)化,才能使降損工作達到最佳效果,才能為企業(yè)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1]韓旭君.分析線損的主要成因及淺談降損措施[J].科技資訊,2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