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戰(zhàn)營
(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廣東 廣州510500)
新拌混凝土具有的綜合性能,稱之為上作性(或稱和易性)。是混凝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運輸、澆注和振搗要求的流動性;能保持不為外力作用脆斷的可塑性;施工時不產(chǎn)生分層、離析、泌水的穩(wěn)定性和易于振搗致密的密實性??梢娦掳杌炷临|(zhì)量的好壞,取決于混凝土的流動性、黏聚性、保水性,因此很有必要對影響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進行研究,保證新拌混凝土的質(zhì)量。
1.1.1 水泥
水泥在混凝土中是一種膠凝材料,起著膠結(jié)作用。通常加普通水泥的新拌混凝土比加火山灰水泥、礦渣水泥的工作性好。此外,水泥的細度對拌合物的工作性也有很大的影響,在相同用水量情況下水泥的細度越細其新拌混凝土流動性越小,但粘聚性和保水性較好。
1.1.2 水
水是混凝土缺一不可的材料。無論是水泥的水化,還是混凝土的硬化成形,以及混凝土后期的養(yǎng)護都離不開水。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水有拌合用水、水化用水、泌出水和養(yǎng)護水四種。規(guī)范要求,應不含有影響混凝土正常凝結(jié)和硬化的有害雜質(zhì)、油質(zhì)和糖類等。自來水或可飲用水一般能符合要求,含有雜質(zhì)的水可能會對混凝土的某些性能,如凝結(jié)時間、強度增長、顏色和長期耐久性能產(chǎn)生影響。
1.1.3 砂
砂在混凝土中是一種細集料,起次要骨架作用。優(yōu)質(zhì)的混凝土用砂具有高的密實度和小的比表面,既能保證硬化后混凝土的強度、耐久性滿足要求,又能達到在施工中具有適宜的工作性,同時又節(jié)約水泥的目的。砂的級配反映大小砂粒的搭配情況,級配影響砂的空隙率的大小,為節(jié)約水泥和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應該使用級配良好的砂以達到最小的空隙率。砂的粗細程度也會影響混凝土的工作性。如用粗砂,拌制混凝土時其內(nèi)摩阻力較大,保水性差,適宜配制水泥用量多的富混凝土或低流動混凝土;中砂宜先選用以配制不同等級混凝土;細砂,配制的混凝土粘性較大,保水性能好,易插搗成型,但因其比表面積大,使用時宜降低砂率。
1.1.4 石
石在混凝土中是一種粗集料,起主要骨架作用。石料的最大粒徑、級配、表面形狀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混凝土的工作性。新拌混凝土隨著石料最大粒徑的增加,單位用水量相應減少,在固定用水量和水灰比的條件下,加大粒徑,可獲得較好的工作性,或減少水灰比而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在結(jié)構(gòu)截面允許的條件下,盡量增大最大粒徑可節(jié)約水泥(但需要注意,增大粒徑雖可提高抗壓強度,但會降低抗拉強度)。在選擇石料時,用卵石比用碎石拌制而成的混凝土流動性大;用級配良好的集料比用級配不良的集料拌制而成的混凝土流動性大,粘聚性和保水性較好。
1.1.5 外加劑
混凝土外加劑是在拌制混凝土過程中摻人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質(zhì)的物質(zhì)。摻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質(zhì)量的5%?;炷镣饧觿┢贩N繁多,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變性能的主要有減水劑、引氣劑、泵送劑、保水劑等。
1.1.6 摻合料
摻合料的種類、品質(zhì)和摻量會影響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炷链蠖紦接梅勖夯业葥胶狭?,如果摻用I級粉煤灰,因其含有較多的球形顆粒,能有效地減少用水量,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在水膠比基本相同的情況下,摻量不同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影響也有所不同。
1.2.1 水膠比
水膠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質(zhì)量與水泥(膠凝材料)質(zhì)量之比。水膠比可反映水泥漿的稠度。在保持用水量不變的情況下,若增加水泥用量,即水膠比減小時,會使水泥漿變稠,拌合物流動性會較小,而粘聚性和保水性會較好,但當混凝土水泥用量過多時,在一定施工條件下難以密實成型,同時會使混凝土的設計強度達不到預期的要求,而且會浪費過多的水泥,起不到節(jié)約水泥的目的。若加入過少的水泥,即加大水膠比,此時過稀的水泥漿導致混凝土拌合物流動性過大,從而會使拌合物流漿、離析,嚴重影響混凝土強度,因此,應合理地選用水膠比。
1.2.2 漿集比
漿集比是指水泥漿質(zhì)量與集料質(zhì)量(包括砂和石)之比。水泥漿除了具有填充空隙外,還包裹在集料的表面,以減少集料之間的摩擦力,使混合料具有一定得流動性。在混凝土拌合物中,若保持水灰比不變,水泥漿越多,拌合物流動性越大,但水泥漿過多混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就會變差,同時對混凝土的強度和耐高溫性能會產(chǎn)生一定得影響,也會增大混凝土配制的成本;相反若水泥漿過少,混凝土的粘聚性就會很差,因此在配制混凝土時,應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水泥漿的用量,在滿足工作性的要求的前提下,兼顧強度、經(jīng)濟性和耐久性。
1.2.3 砂率
砂率是指砂的質(zhì)量占砂、石總量的百分比,在當混合物砂率增大時,計量的孔隙率和總比表面積增大,拌合物流動性變差,當砂率較小時,雖然集料的總比表面積減少,但由于砂漿不足,不能在粗集料周圍形成足夠的砂漿層達到潤滑作用,從而降低拌合物的流動性,更嚴重的將影響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因此在保證水灰比、集漿比不變的情況下,合理的砂率可使拌合物具有更好的工作性能。
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在不同的施工、環(huán)境條件下往往會發(fā)生變化。影響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施工條件包括攪拌方式、攪拌時間等。GB 50204-2002混凝土結(jié)構(gòu)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中規(guī)定:根據(jù)攪拌機的類型和不同容量,規(guī)定最少攪拌時間為1min-3min。因此用高頻攪拌機比低頻攪拌機的拌合效果要好,用強制式攪拌機比自落式攪拌機的拌合效果要好。
影響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環(huán)境條件包括溫度、濕度、風速。新拌混凝土的流動性會隨著溫度升高、水泥的水化率、水分蒸發(fā)量將增大,同時水泥漿的流動性將會降低。同樣風速和濕度也會影響拌合物的水分蒸發(fā)率,從而會影響混合物的塌落度。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采用相應的改善工作性的措施。
混凝土拌合物塌落度與實踐成反比,主要是由拌合物中自由水隨時間蒸發(fā)、集料吸水、水泥早期水化引起的,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拌制混凝土時應充分考慮混凝土的施工時間,調(diào)整好用水量。
1)采用適宜的水泥品種和摻合材料;2)改善砂、石的級配,盡量采用連續(xù)級配;3)根據(jù)流動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的要求增大或減小砂、石料的粒徑;4)采用合理砂率,盡可能降低砂率,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質(zhì)量和節(jié)約水泥;5)當混凝土拌合物流動性太小時,維持水膠比不變,適當增加水泥漿的用量;當拌合物流動性太大,但粘聚性良好時,可保持砂率不變,適當增加砂、石用量。摻加各種外加劑,在拌合物中加入少量外加劑(如減水劑、引氣劑),能使拌合物在不增加水泥漿用量的條件下,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各種工作性能。
1)采用高效率的攪拌設備和振搗設備,既可以改善拌合物的工作性,又可在較小的流動性情況下獲得較高的密實度;2)根據(jù)具體的環(huán)境條件,盡可能縮短新拌混凝土的運輸時間或摻緩凝劑、流變劑等。
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對混凝土工程施工質(zhì)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施工過程中要重視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合理地分析其影響工作性的原因,對癥下藥,并加以改善,就能達到滿足規(guī)范要求的合格混凝土。
[1]張玉林.混凝土和易性的影響因素及測定方法[J].中國化工貿(mào)易,2011(8):79-80.
[2]盧經(jīng)揚,余素萍.建筑材料[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85-90.
[3]周永新.談對新拌混凝土和易性的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11(9):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