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偉明
(皖北煤電集團 恒源股份五溝煤礦生產技術部,安徽 淮北235131)
五溝煤礦位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境內,其中心距宿州市35km,距淮北市約50km,設計60 萬噸/年,2009 年生產能力核定達到150 萬噸/年。1017 工作面為五溝煤礦第三個采煤工作面,它位于五溝煤礦南一采區(qū)東翼,1015 工作面東南部, 與1018 工作面相對。 可采走向長1199m,里段切眼全長180m,平均煤厚3.5m,平均傾角6°,容量1.37m/t,地質儲量為98.8 萬噸。
受F6 斷層影響,先期1017 風巷沿F6 斷層保護煤柱按方位N=70°20′施工285m 后到F8 點,然后按方位N=52°20′施工,后期工作面推至F8 點后,切眼逐漸變短,造成工作面不等長,為回采帶來不便。
為減少不等長工作面對后期采煤的影響,保證正常推進,避免邊回采邊拆架,提出以下改造方案。
風巷F8 點前按方位N=232°20′施工136m 巷道,然后按方位N=312°20′施工47.7m 后與原巷道貫通,總掘進工程量183.8m。 工作面回采至收作線,一次集中抽架。
1)因新巷道施工過程中見F6 斷層,防止斷層導水,必須提前打鉆探查F6 斷層水量賦存情況,并采取可靠防范措施。
2)新巷道沿煤層跟頂施工。 施工過程中會遇見斷層,斷層影響巷道施工,此時要控制標高,確保巷道順利貫通。
3)斷層影響,工作面推至收作線位置前煤質會受到矸石影響而變差。
1)工作面回采至收作線位置可以一次集中拆除支架,提高拆架效率。
2)可以多回采煤炭資源1.6 萬噸,保證產量。
3)工作面連續(xù)推進,不影響回采,確保產量,但是工作面多施工巷道183.8m,掘進工程量大。
根據三維地震資料F6 正斷層走向NE、傾向NW、傾角70°、落差0~45m、控制長度2.0km,由地面鉆孔J6-5 控制。
目前南翼總回風巷及南翼軌道大巷均揭露F6 正斷層, 南翼總回風巷H26# 點前34m、H26# 點前48m 分別揭露F6 正斷層和F6 次生正斷層。 F6 正斷層:311°∠67°H=20m,斷層面平整、光滑,斷層破碎帶寬度1.3m,破碎帶內充填深灰色斷層泥夾灰白色細砂巖、破碎、揉皺牽引現象明顯,斷層上盤:灰白色厚層狀中細砂巖,泥質膠結,遇水易松軟,斷層下盤:深灰色塊狀泥巖、裂隙極為發(fā)育、巖性破碎。 F6 次生正斷層:330°∠33°H=9m, 斷層下盤巷道左肩窩淋水較大, 淋水段3米,水質混濁,水量0.3m3/h,水源為10 煤老頂細砂巖裂隙水。
南翼軌道大巷S11# 點前4m 揭露F6 正斷層。 F6 正斷層:20°∠50°H=30m,斷層面平整、光滑,斷層破碎帶寬度0.3m,破碎帶內巖石裂隙發(fā)育、破碎、擠壓揉皺、滑面發(fā)育,巖層牽引拉薄現象明顯,斷層帶煤層粉末狀、顏色暗淡無光澤,無淋、滴水等水文異常。
為了進一步查明F6 正斷層的位置及賦導水性,分別在1017 風巷FZ1、FZ2 及工作面拐點三處施工F6 探查孔。
FZ1 鉆場布置兩個探查孔,孔深共383.8m 綜合分析,1# 孔孔口距10 煤斷煤交線65.11m、2# 孔孔口距10 煤斷煤交線62.53m。
FZ2 鉆場布置一個探查孔,孔深98m。 綜合分析,1# 孔孔口距10煤斷煤交線47.6m。
工作面拐點處布置兩個探查孔,孔深共157m。 綜合分析,F6 正斷層在此尖滅。
通過探查,可知F6 正斷層在工作面拐點處鉆孔終孔附近尖滅,10煤上盤斷煤交線距1017 風巷最近處47.6m,該段斷層落差0~30m,根據巷道揭露斷層面及斷層帶情況,該斷層為壓性正斷層,該斷層賦水性弱、導水性差。
因10 煤底板距一灰只有33.5m,為防止水患。 地質部門在改造風巷內布置了一個鉆場,設計6 個注漿孔,共施工鉆孔長度527m,共注漿163.2m2,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6.1 回采時工作面可以一次集中抽架,提高拆除效率,杜絕邊拆除支架邊回采。 提前工期15 天左右,且安全無事故。
6.3 不僅可以一次集中抽架,而且多回收煤炭資源1.6 萬噸,節(jié)約資金840 萬元。 緩解了我礦工作面接替緊張形勢,工作面連續(xù)不間斷推進,確保我礦產量穩(wěn)定。
6.3 打鉆探查斷層賦水性、導水性,根據探查資料重新優(yōu)化設計工作面是五溝煤礦一次技術上的嘗試。 五溝煤礦斷層多,斷層保護煤柱占煤量大。 通過此次成功嘗試,為以后科學合理解放煤柱提供了借鑒。
[1]徐彭遠,姚多喜,高紅遠.淮北五溝煤礦F_(14)斷層導水特征研究[J].中國煤炭地質,2011,23(11).
[2]徐彭遠,姚多喜,高紅遠.淮北礦區(qū)五溝煤礦太原組上段灰?guī)r巖溶裂隙水富水性及徑流特征[J].中國煤炭地質,2012,24(04).
[3]李承軍,馬允剛.綜放工作面上行抽架的實踐[J].煤炭科技,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