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婧
(1.甘肅中醫(yī)學院;2.甘肅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蘭州 730000)
梅尼埃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是以膜迷路積水為基本病理改變,以反復發(fā)作的旋轉性眩暈、波動性感音聽力損失、耳鳴和耳內脹滿感為臨床特征的特發(fā)性內耳疾病。其確切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耳蝸微循環(huán)障礙、內淋巴液平衡失調、免疫反應與自身免疫異常、膜迷路破裂、內分泌功能紊亂、病毒感染、遺傳等因素有關。
根據(jù)中華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及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編委會2006年貴陽會議的標準,我國梅尼埃病診斷依據(jù)為:發(fā)作性旋轉性眩暈2次或2次以上,每次持續(xù)20 min至數(shù)小時。常伴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和平衡障礙。無意識喪失。波動性聽力損失,早期多為低頻聽力損失,隨病情進展聽力損失逐漸加重。至少1次純音測聽為感音神經(jīng)性聽力損失,可出現(xiàn)聽覺重振現(xiàn)象。伴有耳鳴和(或)耳脹滿感。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暈,如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迷路炎、前庭神經(jīng)炎、藥物中毒性眩暈、突發(fā)性聾、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和顱內占位性病變等。此病屬于中醫(yī)“眩暈”范疇,病機多虛實夾雜。
筆者根據(jù)四診所得,對本病進行辨病施治,獲得滿意療效,茲舉驗案2則如下:
例1:高某某,女,44歲,干部,2009年11月21日初診近2年來每發(fā)眩暈,前日晨起突然發(fā)作,自覺周圍景物及自身旋轉,目不能睜,且自覺胸中憋悶感強烈,進食即吐,左耳間斷性耳鳴,如蟬叫聲,以急診收入本院。追問病史,既往無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史,查床前心電圖提示:竇性心率 心電圖大致正常。初診為梅尼埃綜合癥(急性發(fā)作期),經(jīng)輸50%高滲葡萄糖,鎮(zhèn)靜類藥物治療后,病情稍見好轉,但午后再次發(fā)作,左耳鳴加重,并伴有聽力下降,切脈滑數(shù),望舌苔白膩。辨證為痰濁中阻型眩暈,治以燥濕健脾,化痰止眩。自擬方為:清半夏20 g,茯苓15 g,豬苓 15 g,白術 15 g,澤瀉15 g,仙鶴草 60 g,天麻15 g,黃芩10 g,澤蘭15 g,葛根10 g,竹茹10 g,甘草5 g,水煎分服,每日1劑,分2次服。連服7劑后,來我科復診,諸癥均減輕,繼服14劑而痊愈,追訪兩年,未再復發(fā)。
例2:蜀某某,女,56歲,退休,2012年3月10日初診。1年前出現(xiàn)頭暈目眩,初發(fā)時只感頭暈,嘔吐,數(shù)分鐘后即可恢復正常。近2周,因其母病逝,心情不舒而逐漸加重,次數(shù)更漸頻繁,曾在外院檢查,診斷為“梅尼埃病”,服用西藥配合針灸治療10 d無好轉。遂來我科就診,自述昨日間斷發(fā)作4次,發(fā)作時如坐舟車,天旋地轉,耳鳴,不能轉身,動則惡心、嘔吐,眩暈更甚。伴口苦舌燥,晨起痰多。面色晦暗,舌質紅苔黃,有膩苔,脈象沉弦細滑。查血壓140/90 mmHg,眼震水平位(+)。辨證為肝陽上擾型眩暈,治以平肝熄風,除痰解郁。自擬方如下:羚羊角15 g(先煎),天麻15 g,黃芩15 g,夜交藤15 g,仙鶴草 60 g,茯苓 15 g,澤瀉 10 g,龍膽草15 g,甘草6 g,水煎分服,日1劑,分2次服。服用7劑后,眩暈明顯減輕,仍有惡心、嘔吐感,原方續(xù)服5劑,口苦舌燥減輕,無惡心嘔吐,眼震消失,復診囑其繼服原方3劑,諸癥已除。后隨訪半年未復發(fā)。
例1患者為痰濕阻滯,上擾清竅所致。方中清半夏,豬苓,澤瀉燥濕利水化痰,茯苓,白術健脾燥濕,天麻熄風止眩,黃芩泄熱,竹茹降逆止嘔,此方重用仙鶴草。諸藥對癥,則眩暈癥狀可愈。例2患者為陰虛氣郁,痰熱上擾所致。方中羚羊角、天麻平肝潛陽熄風,黃芩,龍膽草清肝泄熱,竹茹祛痰止嘔,夜交藤以安神定志。仍重用仙鶴草。方藥對癥,則眩暈平矣。
西方醫(yī)學中,梅尼埃病被定義為原發(fā)性膜迷路積水癥,而將具有眩暈、耳鳴、聽力下降或耳悶的征候群稱為梅尼埃氏綜合征(Meniere's syndrome)。在我國還沒有關于梅尼埃病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據(jù)北京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統(tǒng)計,該病占耳源性眩暈的61% ~64%[1]。關于病因病機目前均無統(tǒng)一的認識。而中醫(yī)對該病的認識遵循傳統(tǒng)的理論基礎,證屬“眩暈”范疇,且對病因病機認識頗詳,歷代對于此病有很多描述[2]?!端貑?至真要大論》:“厥陰之勝,耳鳴頭眩,憒憒欲吐?!边€如“諸風掉眩,皆屬于肝”;“清陽出上竅,支飲留于心膈,則上焦之氣濁而不清,清陽不能走于頭目,故其人苦冒眩也”;“髓海不足,則腦為之?!钡?《素問玄機原病式.五運主病》:“所謂風氣甚而頭目眩運者,由風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復生火,風火皆屬陽,多為兼化,陽主乎動,兩動相搏,則為之旋轉。”;《證治匯補.卷之四》:“其狀目暗耳鳴,如立舟車之上,起則欲倒?!钡鹊染闶?。這些既有肝陽化風上擾,痰飲實邪上泛所致,也有髓海不足、腦竅失養(yǎng)所致。東漢醫(yī)圣張仲景亦力倡痰飲致眩之病因病機,并辨證施治給予澤瀉湯化飲消水;如《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篇》曰:“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在《丹溪心法·頭眩》中更強調“無痰不作?!?,提出了“痰水致?!睂W說。至明代張景岳在《景岳全書·眩暈》中指出:“眩暈一證,虛者居其八九,而兼痰、兼火者不過十中一二耳”,強調“無虛不作?!薄K?,就病機而言,不外乎虛實兩個方面:腎精虧虛,髓海失養(yǎng)所致者為虛證;而痰濁內停、上泛清陽,或肝陽化風,風陽上擾所致者為實證[3]。
在實踐診斷中,西醫(yī)往往利用現(xiàn)代技術指征、量表進行診斷。如純音測聽、耳蝸電圖、前庭雙溫試驗及前庭誘發(fā)肌源性電位(VEMP)檢查等。最后結合患者病情演變情況才能明確診斷,顯然,這是一個較長的診斷過程,并且涉及多個標準:①典型的梅尼埃病,參照1997年中華醫(yī)學會的診斷標準;②累及耳蝸,臨床表現(xiàn)為耳鳴,聽力下降,眩暈或平衡障礙;③累及半規(guī)管,臨床表現(xiàn)為旋轉性眩暈,首發(fā)癥狀無耳鳴、聽力下降;④累及前庭,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傾倒或平衡障礙,而無耳鳴、聽力下降或眩暈[4-6]。而中醫(yī)則通過望聞問切,觀察病人身體狀態(tài),并根據(jù)醫(yī)者經(jīng)驗知識進行分型判斷,不做過多的解剖學分類。
在治療手段上,目前西醫(yī)學藥物治療思路只能以改善癥狀為主。如血管擴張劑,鎮(zhèn)靜劑、鎮(zhèn)吐劑、脫水劑、維生素等[7]。再甚者進行化學迷路切除術,耳道壓力治療或手術治療[8]。
中醫(yī)治療方法首先注重辨證分型。醫(yī)者可對其分型治療:如肝陽上亢型,治以平肝潛陽、清火熄風,予以天麻鉤藤飲加減;痰濁中阻型,治以燥濕祛痰、健脾和胃,予以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上氣不足型,治以補養(yǎng)氣血、健脾安神,予以歸脾湯加減;精髓不足型,治以滋陰補腎、填精益髓,予以左歸丸加減[3]。當然,也有基于理論的其他分型,故易做個體化對癥治療。張氏最早提出用仙鶴草治療美尼爾氏綜合征[9]以來,各家紛紛探討其機理。仙鶴草用于此病患者,療效獨特,見效快,無毒副作用。仙鶴草內含仙鶴草素(agimoninc)對于血管及平滑肌收縮作用,廣泛用于各種出血之證。而此處用于治療梅尼埃綜合征應是由于其凝血氣收神的作用,通過肝經(jīng)控制肝陽和痰證?!栋俨葭R》記載“下氣活血,理百病,散痞滿;跌打吐血,血崩,痢,腸風下血?!薄吨参锩麍D考》記載“治風痰腰痛?!薄秱嗡帡l辨》:“治瘰疬”,均有此據(jù)。本人自擬定眩方中大劑量使用仙鶴草,是因其小劑量為縮血管用于止血,而大劑量時,能擴張血管,緩解迷路血管痙攣,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調節(jié)植物神經(jīng)功能,并有消炎、抗菌之功效,故臨床能迅速解除內耳迷路水腫,從而達到快速控制梅尼埃病臨床癥狀之功效。中醫(yī)治療思路基于調節(jié)病人的身體狀態(tài)達到平衡,更適用于該類影響日常生活的常見病。
[1]韓國勝.梅尼埃病病因學研究進展[J].中國城鄉(xiāng)企業(yè)衛(wèi)生,2007,6(3):22-23.
[2]羅紅陽.玄苓甘草湯治療美尼爾氏病12例[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00(01):5.
[3]苑述剛,樊巧玲,阮時寶.梅尼埃病的中醫(yī)研究述評[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9,27(11):2297-2298.
[4]吳子明,張素珍,劉興健,等.老年梅尼埃病(附13例報告)[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8,22(13):585-586.
[5]郭億蓮,盧標清,孫一帆,等.甘油試驗和耳蝸電圖在梅尼埃病中醫(yī)證型中的意義[J].廣東醫(yī)學,2010,31(13):1757-1759.
[6]吳子明,張索珍,周 娜,等.梅尼埃病首發(fā)癥狀的臨床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6,13(11):772-773.
[7]吳文榮,武建國,劉占全.中醫(yī)藥治療美尼爾氏病45例[J].內蒙古中醫(yī)藥,2007,(02):8.
[8]零興勤.梅尼埃病治療研究進展[J].內科,2011,6(2):157-159.
[9]張常春.仙鶴草治療美尼爾氏綜合征[J].新中醫(yī),197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