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姜文龍
(大連廣播電視臺,遼寧大連116021)
公民意識作為社會意識的一種,是人類社會生活的精神過程,是人們對社會存在的反應,也是人類對社會存在中如何處理好個人與他人關系的一種思索與規(guī)范。同樣作為上層建筑的大眾傳播媒介,一方面是公民意識在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文化傳統(tǒng)、不同經(jīng)濟狀況下的表達方式,另一方面也常常作為公民意識覺醒的斗爭武器,對公民意識的構建起到了推動性作用。
公民意識以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為依據(jù),以自身作為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會生活等活動主體的一種心理認同為源泉,是關于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他人關系的正確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它強調應以個體為本位,在國家中具有獨立人格、權利觀念、功利思想、法律意識、契約精神和科學理性思想。
我們一般認為歐美的國民意識最早是從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開始的。如果說文藝復興促進了歐洲的思想解放的話,那也僅僅只是停留在文藝領域,真正推動了歐洲民主化進程的是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打破教會統(tǒng)治,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中提出的“道德情操論”即后來的“經(jīng)濟倫理”,允許人們以自立的行為牟取他利,“私有財產(chǎn)合法化問題”日益提上日程,也就從經(jīng)濟層面上將個人從集體中剝離出來。個人有了獨立、自立的經(jīng)濟意識之后,便開始了對政治權利的探求。
追根溯源來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儒家思想中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應該尊崇的理想,主張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的目的。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價值觀中中個人與國家之間的區(qū)分并不明確。在這里,“社會”的觀念被有意識得淡化,個人與國家之間的聯(lián)系則通過個人領域的擴大,即 “小我”與“大我”之間的轉化。因此,到清朝末年,盡管中國報業(yè)逐步走向大眾化,并且出現(xiàn)了私營化趨勢,但這一時期的《京報》仍舊作為封建統(tǒng)治的工具,個人與國家之間一直靠著報業(yè)自上而下傳達著臣民們“忠君”“愛國”的主流價值觀,自下而上的窗口長期被人為關閉,這也是中國人民民主長期得不到發(fā)展的根源。
中國的公民意識直到近代才開始了萌芽。梁啟超提出了“國民”的概念:“國民者,以國為人民公產(chǎn)之稱也。國者積民而成,舍民之外則無有國。以一國之民,治一國之事,定一國之法,謀一國之利,捍一國之患,其民不可得而侮,其國不可得而亡,是之謂國民?!?這里說的“國民”顯然已經(jīng)接近“公民”的認識。真正意義上公民意識的覺醒,開始于新文化運動。胡適、李大釗、陳獨秀等革命者批判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對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中權利、獨立、自由、自尊、自信、自治等意識要素及西方立憲制度及契約論的倡導來看,“國民意識”已經(jīng)初具“公民意識”的內核。到后來“五四”時期人們高呼出“民主”與“科學”的口號,指出“倫理之覺悟為最后覺悟之覺悟”,與封建倫理綱常徹底決裂,實現(xiàn)全社會政治觀念的普遍更新,“國民思想”才真正成為“國民的運動”。
公民意識即權利、義務觀念的發(fā)展不僅表現(xiàn)在認識方面,在近代中國的政治變革中,還經(jīng)由法律的形式被肯定下來,集中體現(xiàn)在1912年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其他法規(guī)政令中。其中明文規(guī)定了中華民國主權在民,全體國民一律平等,依法享有選舉、參政、居住、言論、出版、集會、信教等項權利?!杜R時約法》具有憲法性質,它的產(chǎn)生意味著從法律上否定了傳統(tǒng)的臣民觀念。
密爾頓說:“讓我由自由來認識、抒發(fā)己見、并根據(jù)良心作自由的討論,這才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密爾頓在這里強調的是單個社會公民在表達思想、抒發(fā)己見、進行討論過程中的言論自由與出版自由。然而當這種權利的主體由個人延伸到整個社會群體時,這種自由我們便稱之為新聞自由。
新聞自由是一種權利,而這種權利是屬于人民的。有人認為新聞媒介是代表人民行使新聞自由權的,其實不然。各國憲法規(guī)定,公民的新聞自由權是不可轉讓的。新聞媒體在近代爭取新聞自由的斗爭中,自然而然得體現(xiàn)了人們對于言論自由權的要求,代表了社會公民的愿望;同時,新聞自由即出版權、采訪權、發(fā)表權,對新聞媒介來說就像空氣、陽光和水對人一樣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說,獲得新聞自由權是為了更好得體現(xiàn)人們意志、滿足人們需要。因此,我們說新聞自由是現(xiàn)代社會公民意識的體現(xiàn)。
然而我們看到,現(xiàn)代社會中,新聞媒體卻有意無意得會掩蓋、歪曲事實真相,誤導受眾,侵犯受眾知情權,侵犯公眾名譽權與隱私權,等等。這種做法事實上可以視為是對人民新聞自由權的侵犯,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公民了解事件真相、發(fā)揮其作為公民所應有的政治參與權。因此,新聞媒體應本著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客觀公正得記錄社會生活中的新聞,滿足人們對于信息的需求。
我們要構建公民社會,要求公民個人具有理性、平等、自由的觀念,積極發(fā)揮權利、履行義務?!艾F(xiàn)在最緊迫的教育工作不是讓少數(shù)人學更多的東西,而是讓多數(shù)人受到足夠的教育。”3普及教育為國民意識的生成提供相應的文化素質保障。毫無疑問,大眾媒體作為文化的載體,是公民普及教育環(huán)節(ji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時,公民社會還要求社會全體公民具有一種開放、包容、樂觀、自信的民族精神。由此,良好的社會心態(tài)才能構筑公民社會中一切上層建筑的發(fā)展。顧炎武說:“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辯?曰,異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在早期中國的文化體系中,“國家”是一個權力體,而“天下”是一個價值體。十七世紀當滿洲人入主中原時,所占領是“國家”意義上的中國,而非文化意義上的中國。19世紀以來,面對西方文明的進犯,中國人過多的將視線投入到如何抵御列強對“國家”的進犯而忽視了文化帝國對于我們“天下”的侵略有識之士為救亡圖存所采用的策略之一,即將“國家”置于文化亦即“天下”之上。
“當文化至上論絕望地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候,民族主義就占據(jù)了中國人的心靈?!?在今天,一些人心中依舊殘留著狹隘的民族主義,媒體作為引導人們價值觀的利器,有責任也有義務引導社會朝著開放的、自信的、包容的民族價值觀邁進。這也是構建公民社會所應該具有的民族價值觀的體現(xiàn)。
因此,在新聞傳播過程中,要積極承擔起民眾文化素質教育,對社會主流價值觀及社會正能量予以積極的引導,對于社會上出現(xiàn)的極端民族主義、偏見主義、利己主義現(xiàn)象要給予正確的指導,正確發(fā)揮大眾媒體的宣傳教育功能與文化教育職責。
新聞媒介作為構建公民意識的重要手段不僅僅來源于其本身的性質與其在引導社會價值觀方面的積極作用,更重要的是其本身能夠作為公民表達意志的武器,作為輿論監(jiān)督的窗口,反映著人們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的權利。
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作為一種新興的公民表達自己參政議政與監(jiān)督權力的手段,迅速成為公民意識的表達窗口?!罢畔⑼该骰薄熬W(wǎng)絡反腐”“曬工資”等新名詞出現(xiàn),政府官方微博的建立與信息公開化,以及網(wǎng)絡上日日更新的關于校車安全、食品安全、經(jīng)適房問題的討論很大程度上表現(xiàn)了我國公民意識的逐漸崛起。新聞媒介在這里一方面代表了人們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公民意識的體現(xiàn),同時為人們提供了一種表達與監(jiān)督的權利,保障了個人與國家“上傳”與“下達”的渠道暢通。我們甚至可以說,新聞傳播一定程度上用虛擬的方式為我們構筑了一個真實權利表達的社會。
綜上所述,在我國公民意識的逐漸架構過程中,一方面,其本身新聞自由便是公民意識的體現(xiàn),另一方面,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媒體對于公民權利的捍衛(wèi)與義務的約束力不斷上升,必將對與公民意識的構建有著重大而深刻的影響。新聞媒體在未來的發(fā)展中,也應當承擔起宣傳社會主流價值觀、培養(yǎng)人們權利義務觀念、促進社會道德與社會民主進一步完善的職責。
[1]梁啟超. 論近世國民競爭之大勢及中國前途. 《飲冰室合集·文集之四》,第56頁。
[2][英]密爾頓著,吳之椿譯:《論出版自由》,商務印書館,1059年版。
[3]王壽林:《我國民主政治發(fā)展現(xiàn)狀分析》,《社會科學》[J],2000,(9),第24-28頁。
[4]顧炎武. 日知錄(卷一三)
[5]列文森.儒教中國及其現(xiàn)代命運[M].鄭大華、任菁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