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敏
(西昌學院,四川 西昌 615022)
用典,是中國古詩詞創(chuàng)作的重要藝術手段?!段男牡颀垺な骂悺丰層玫湓唬骸笆骂愓?,蓋文章之外,據(jù)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者也?!雹俚涔始仁稣f歷史,又蘊涵豐富復雜的意義內(nèi)涵,因此自古以來備受文人青睞。唐代以后,用典已成為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種習慣。高適是唐代頗負盛名的邊塞詩人,同時也是唐玄宗時期重要的軍政大臣?!坝刑埔詠?,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②,然而高適早年卻仕途蹭蹬、懷才不遇,寄居梁宋、混跡漁樵的經(jīng)歷使詩人常借歷史人物直接或間接地表現(xiàn)自我的意識與情感,這在其詩歌中典型地表現(xiàn)為大量使事用典,尤其喜用含有歷史人物的典故。
高適詩歌中的典故人物頗多,據(jù)粗略統(tǒng)計不下50人,這其中還不包括同一歷史人物在其詩歌中被反復征引的情況。在眾多的歷史人物典故中,大致可以將其分為三類:
建功立業(yè)是中國古代文人普遍的追求,高適認為“圣代即今多雨露”③,自信能夠在這個開明的時代施展自己的才能,因此他常用歷史上建立不朽功勛的人物比擬自己,表達出對自己才能的自信?!敖袢辗昝魇?,吾為陶隱居。”(《送虞城劉明府謁魏郡苗太守》)高適將自己比做號稱“山中宰相”的陶弘景;“可嘆無知己,高陽一酒徒?!保ā短锛掖和罚┯謱⒆约罕茸鲈鵀閯钫f齊七十余座城池的高陽酒徒酈食其;“京洛多知己,誰能憶左思。”(《宋中別周梁李三子》)還將自己比做曾經(jīng)令洛陽紙貴的晉代文學家左思。這些詩歌用典故人物自擬,都表現(xiàn)出高適對功業(yè)的積極追求。
《舊唐書·高適傳》稱高適“喜言王霸大略,務功名,尚節(jié)義。逢時多難,以安危為己任”。②在高適的身上,有著濃厚的俠義精神,他崇尚節(jié)義、尚勇好武、希望仗劍行天下。高適的這種追求,使他對慷慨為國、獻身邊陲的英雄形象多有贊美。高適在詩歌中寫道:“幽州多騎射,結發(fā)重橫行。一朝事將軍,出入有聲名。紛紛獵秋草,相向角弓鳴。”直接歌頌豪俠少年馳騁疆場、抗擊胡寇,建下赫赫功名。除此以外,高適還在其詩歌中反復引用古代英雄人物的典故,用以抒寫內(nèi)心的豪壯之氣與悲慨之情。
東出盧龍塞,浩然客思孤。亭堠列萬里,漢兵猶備胡。邊塵漲北溟,虜騎正南驅(qū)。轉(zhuǎn)斗豈長策,和親非遠圖。惟昔李將軍,按節(jié)出皇都??側謷叽竽?,一戰(zhàn)擒單于。常懷感激心,愿效縱橫謨。倚劍欲誰語,關河空郁紆。(《塞上》)
這是一首抒寫詩人政治遠見、愛國情操與報國無門、請纓無路的詩歌?!拔┪衾顚④?,按節(jié)出皇都。”用漢代名將李廣典故。李廣歷守隴西、雁門等地,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zhàn),令匈奴心驚膽戰(zhàn)。詩人身處關外,心憂邊疆,在陳述消極防御作戰(zhàn)與一味和親都非邊境安寧的長久之策后,慨嘆世無李廣那樣的將領鎮(zhèn)守邊疆、徹底擊敗胡兵,贏得邊境的安寧。同時表達自己雖然懷有感奮之心,卻仗劍難行、請纓無路,只能空自嗟嘆。在高適詩歌中,李廣、衛(wèi)青、霍去病等漢代名將的典故頻頻出現(xiàn)。
“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燕歌行》)
“勛庸今已矣,不識霍將軍?!保ā端E門行五首》其一)
“憶昔霍將軍,連年此征討。”(《登百丈峰二首》其一)
“李廣從來先將士,衛(wèi)青未肯學孫吳?!保ā端蜏唽④姵鋈罚?/p>
“倚劍對風塵,慨然思衛(wèi)霍?!保ā朵可铣暄θ龘?jù)兼寄郭少府》)
高適用李廣、衛(wèi)青、霍去病等漢代名將典故表達對建立豐功偉績的歷史英雄人物的敬仰追慕或者借這些英雄人物的英勇無畏、愛恤士兵批判當今將領驕縱而不體恤士兵,抒發(fā)了內(nèi)心的豪壯之氣與悲慨之情。
高適“以功名自許”,他曾積極熱情地謀求仕進,以期創(chuàng)下不朽的功名。開元二十三年朝廷下詔:“其才有霸王之略,學究天人之際,及堪將帥牧宰者,令五品以上清官及刺史各舉一人?!雹芨哌m躊躇滿志地入長安應征,本指望“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別韋參軍》),但這次求仕卻以失敗告終。長安失意之后,高適長期客居梁宋,“以求丐取給”②,生活十分拮據(jù)。高適志不得遇的遭遇與古代懷抱宏大但無人賞識的歷史人物有著相似性,因此在其詩歌中典故人物最多的是古代那些志不得遇的人,他常在詩歌中用志不得遇的典故人物寄托自己懷才不遇的情懷,或借對志不得遇的古人的同情紓緩自己內(nèi)心的憂郁。
“憶昔魯仲尼,棲棲此經(jīng)過?!保ā端沃惺住菲淞?/p>
“誰憐不得意,長劍獨歸來。”(《自薊北歸》)
“田舍老翁不出門,洛陽少年莫論事?!保ü鸥栊校?/p>
《論語》中記載:“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候乎?’孔子曰:‘非敢為候也,疾固也?!雹菘鬃右簧鸀閷崿F(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東西奔走、棲棲遑遑席不暇暖,他是古代志不得遇的典型。高適在魯國游歷時,自然想起千載之前孔子的遭遇,再聯(lián)想到自己,自然容易惺惺相惜?!伴L劍”指戰(zhàn)國時期孟嘗君的門客馮諼。在初投孟嘗君門下時,馮諼并沒有受到孟嘗君的重視,反復“彈鋏而歌”后雖然孟嘗君滿足了其愿望,但仍沒有發(fā)現(xiàn)其才能,而且其他門客譏諷其“貪得無厭”。高適用馮諼的典故表達自己與馮諼一樣有著深藏不露的才能,卻無人重視,只得失意而歸?!奥尻柹倌辍敝笣h代賈誼?!稘h書·賈誼傳》記載:“賈誼,洛陽人也,然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國,其說皆誼發(fā)之。于是天子議以誼任公卿之位,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毀誼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議,以誼為長沙王太傅?!雹拶Z誼身負奇才、憂國憂民卻遭讒受貶郁郁不得志,高適用賈誼自比,表達自己心懷壯志、無路請纓的憤懣。
在飽嘗了仕途艱辛和世態(tài)炎涼后,高適沒有對仕途絕望,而是渴望再次躋身仕途功成名就。于是,高適常以古代歷經(jīng)磨難而終成大業(yè)的歷史人物安慰和激勵自己,這些“窮而后達”者反復出現(xiàn)在高適的詩歌中,如蘇秦、蔡澤、范雎、朱買臣、主父偃等。試舉數(shù)例:
“東鄰少年安所如,席門窮巷出無車?!保ā缎新冯y二首》其二)
“尚有綈袍贈,應憐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猶作布衣看?!保ā对伿贰罚?/p>
“丈夫遭遇不可知,買臣主父皆如斯?!保ā秳e蔡山人》)
“蘇秦憔悴人多厭,蔡澤棲遲世看丑?!保ā毒旁戮湃粘觐伾俑罚?/p>
在“窮而后達”的典故人物中,蘇秦出現(xiàn)的頻率最高,在高適詩中多達十余處,且用意十分明顯。高適以蘇秦早年困窘深受世人鄙棄的遭遇自比或比況他人,以蘇秦最終功成名就實現(xiàn)了自己的政治抱負來自我勉勵或勉勵他人。這類詩句在其詩歌中頻頻出現(xiàn):
“長卿無產(chǎn)業(yè),季子慚妻嫂?!保ā冻昱嵝悴拧罚?/p>
“許國不成名,還家有慚色?!保ā冻挲嬍堋?/p>
“歸來洛陽無負郭,東過梁宋非吾土?!保ā秳e韋參軍》)
“離人去復留,白馬黑貂裘?!保ā墩娑词路钯涰f使君二十八韻》)
“詩題青玉案,衣贈黑貂裘?!保ā斗畛觐£柪钐亍罚?/p>
“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黃金?!保ā秳e王徹》)
蘇秦是戰(zhàn)國時期的縱橫家,《戰(zhàn)國策》記載:“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下,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贏滕履路,負書擔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狀有愧色。歸至家,妻不下纴,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喟嘆曰:“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雹嗵K秦后來發(fā)達后,回憶自己的艱難歷程,曾說:“此一人之身,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眾人乎!且使我有睢陽負郭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⑧蘇秦早年困窘、志不得遇的經(jīng)歷與高適早年求仕失敗回歸梁宋的情況非常相似,因此蘇秦的遭遇感受最能引起高適的情感共鳴?!秳e王徹》中“季子多黃金”的典故也是有關蘇秦的,但這句詩卻為評者所詬病,《滄浪詩話·詩評》評此兩句云:“金多何足道,又甚于以名位期人者,此達夫偶然漏逗處也。”⑨嚴羽從“黃金”的本意理解詩句,認為這有損高適位高而聲重的名譽,但實際上這句話仍出自《戰(zhàn)國策》中有關蘇秦的典故:“蘇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見季子之位尊而多金也’⑦蘇秦發(fā)達后其嫂一改之前倨傲的態(tài)度而為謙卑之狀,主要在于蘇秦的仕途順利。因此,高適詩歌中的“季子多黃金”也是借用有關蘇秦的典故表達希望朋友仕途順利的衷心愿望。
“激昂丹墀下,顧盼青云端”(《東平留贈狄司馬》)、“跡留黃綬人多嘆,心在青云世莫知”(《同顏少府旅宦秋中》)心在青云,致身高位,是高適及盛唐文人普遍的理想。高適的這種理想一方面是為了實現(xiàn)個人的人生價值,獲取功名富貴,另一方面是為了實現(xiàn)致君堯舜的高尚理想。高適早年長期不遇,甚至為生活所迫躬耕田畝,這種生活使高適對民生疾苦、現(xiàn)實生活都有著較深的體會,“永愿拯芻蕘,孰云甘鼎鑊”(《淇上酬薛三據(jù)兼寄郭少府微》)強烈的憂民之情使高適常在詩歌中詠嘆民生疾苦。高適的這種憂生之嗟使他對歷史上關懷民生的良吏多有稱頌。
常愛宓子賤,鳴琴能自親。邑中靜無事,豈不由其身。何意千年后,寂寥無此人。(《宋中十首》其九)
宓子昔為政,鳴琴登此臺。琴和人亦閑,千載稱其才。臨眺忽凄愴,人琴安在哉?悠悠此天壤,唯有頌聲來。(《登子賤琴堂賦詩三首》其一)
宓子賤是春秋末期魯國人,魯國君主曾任命其為單父宰,派他去治理單父,《韓詩外傳》卷二記載:“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雹忮底淤v治理單父采取仁政手段,因此深得孔子的稱贊:“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⑤此后宓子賤便成為古代良吏的楷模。高適在這兩首詩中引用宓子賤的典故發(fā)思古之幽情,表達對現(xiàn)實“寂寥無此人”的慨嘆。高適在詩中多次稱贊宓子賤,如《同群公秋登琴臺》中“古跡使人感,琴臺空寂寥。靜然顧遺塵,千載如昨朝?!薄锻渴逃綀@新亭與邢判官同游》中“灌壇有遺風,單父多鳴琴?!薄队^彭少府樹宓子賤祠碑作》中“吾友吏茲邑,亦嘗懷宓公。安知夢寐間,忽與精靈通”等。在對宓子賤的稱頌追憶中表達詩人對良吏的渴望,對民生的關切。高適希望自己的朋友從政能夠如宓子賤一樣實行仁政,如《同鮮于洛陽于畢員外宅觀畫馬歌》:“知君愛鳴琴,仍好千里馬。永日恒思單父中,有時心到宛城下?!庇缅底淤v比喻友人施行仁政,愛惜人才。
從以上對高適詩歌典故人物的分類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高適在其詩歌中運用的典故人物數(shù)量極多,而這些典故人物相當一部分屬于窮而后達者,集中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如蘇秦、魯仲連、蔡澤、馮諼、范雎等。春秋戰(zhàn)國時代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初步形成期,在這個變幻紛紜的歷史時代,人才的重要性愈見突出。招賢納士、籠絡人才是統(tǒng)治者重視的問題,可以說誰贏得了人才誰就能在激烈的時代競爭中取得主動權。人才的被發(fā)掘被重視往往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功成名就之前,大多士人都經(jīng)歷了長期的屈居下潦、辛酸受辱的生活,但即便如此,有志之士往往能忍辱茍且、不斷地積極奔走奮斗,最終達志成名。這種先窮后達的經(jīng)歷對沉淪社會下層但又胸懷大志的士人有著極大的誘惑與激勵,“一些具有遠大政治理想的人,總免不了發(fā)思古之幽情。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以及歷史偉績對后人必有激勵作用,而后人與前人相同的或不同的遭際更是激發(fā)詩情的直接因素?!?這種心理機制極為符合高適早年的生存狀態(tài)與心理狀態(tài)。高適“務功名,尚節(jié)義”,卻“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給”,長期的困窘潦倒使高適在感情上易于與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如蘇秦、范雎等人產(chǎn)生情感共鳴,遍干公侯,笑談以取卿相,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最終使得謀略被采用而躍居高位。事實證明,高適以窮而后達者自勵是正確的,他最終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成了文人中極少的位居高位而顯達者。
高適詩歌中典故人物還有一部分屬于為官勤勉、關懷民生或建立不朽功勛者,如宓子賤、賈誼、衛(wèi)青、霍去病等。這些典故人物的運用體現(xiàn)了高適積極用世、渴望建功立業(yè)的心理。高適以“功名自許”,在他的心目中,宓子賤是賢臣的典范,賈誼是憂國愛民的忠臣,衛(wèi)青、霍去病等是建立軍功的代表,這些人物都是高適所追求模范的歷史人物,高適以這些歷史人物自勵,期望自己也如他們般為國分憂或建功立業(yè)。事實證明,高適后來的確做到了。當高適身居高位后,他非常關注民生疾苦,“累為藩牧,政存寬簡,吏民便之”。②晚年做彭州刺史和蜀州刺史時,高適在詩歌中寫道:“驅(qū)傳及遠蕃,憂思郁難排。罷人紛爭訟,賦稅如山崖?!保ā冻昱釂T外以詩代書》)表現(xiàn)出他對民生疾苦的關懷。
高適在詩歌中大量運用有關歷史人物的典故,而這些歷史典故人物的運用,反映了高適以功業(yè)自詡的心理機制,現(xiàn)實遭遇使其壯志不遇,但高適卻又能在這些歷史人物中尋找到心理的慰藉與激勵,即便長期沉郁下潦,但始終積極奮進,終于身居高位,實現(xiàn)了早年的宏志。歷史人物典故的運用,使高適的詩歌呈現(xiàn)出質(zhì)實深沉、古意蒼然的風格。
注釋:
①范文瀾注,劉勰.《文心雕龍》(下)[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614.
②(后晉)劉籧.《舊唐書·高適傳》卷一百一十一,北京:中華書局第,1975:3331,3328,3325,3328.
③本文所引高適詩歌皆引自孫欽善.《高適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④孫欽善.《高適年譜》[J].北京大學學報,1963(6):59.
⑤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6:155,42.
⑥(漢)班固.《漢書·賈誼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3:2221.
⑦(漢)劉向.《戰(zhàn)國策·秦一》[M].卷三,濟南:齊魯書社,2005:24,25.
⑧(漢)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M].卷六十九,北京:中華書局,2005:1785.
⑨(唐)嚴羽.《滄浪詩話》[A].(清)何文煥《歷代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1981:700.
⑩屈守元.《韓詩外傳箋疏》[M].成都:巴蜀書社,1996:158.
?明華.《叢生的文體——唐宋文學五大文體的繁榮》[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