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錦華
人的思維從本質上講是隱喻性的,人類理解抽象概念、進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機制是隱喻。隱喻不僅存在于語言中,也存在于思維、運動以及人類生活經驗的各個方面(Lakoff&Johnson,1980)。隱喻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也是一種認知現(xiàn)象。時間相對空間而言就是一種人類感知系統(tǒng)無法感知的抽象事物,所以時間的表達必須借助于其他具體的概念??侦`的時間、抽象的概念通過具體的事物和現(xiàn)象來表示,這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中得到了完美的體現(xiàn)。筆者從認知的角度對語料中時間隱喻具體分析,并揭示漢語中時間表達背后的隱喻機制。
Lakoff&Johnson(1980)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中把隱喻定義為“用一種事物來理解另一種事物”(understanding one thing in terms another)。人的思維大多都是隱喻的,首先有隱喻化的概念思維,然后有隱喻化的語言表達。例如,在“TIME IS MONEY”的隱喻中,把“TIME”這個抽象的概念放在“MONEY”這個具體的概念系統(tǒng)中去理解,可以產生出,“He spends his time wisely”、“One day worth two tomorrows”、“一刻千金”、“惜時如金”等表達方式。
Lakoff&Johnson(1980)把隱喻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空間(方位)隱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臻g隱喻指參照空間方位而構建的一系列隱喻概念。它不是用一個概念構造另一個,而是在同一個概念系統(tǒng)內部,參照上下、內外、前后、深淺、中心—邊緣之類的空間方位自相組織起來的(Lakoff&Johnson,1980)。例如,“HAPPY IS UP”;“SAD IS DOWN”,就是以上下為基礎的方位隱喻。
2.本體隱喻(ontological metaphors)。人類對物理世界里的實體及物質的經驗是一種非常基本的經驗,而人類對物體的經驗為我們將抽象的概念表達理解為“離散性的實體(discrete entities)”提供了物質基礎,由此而派生出另一類隱喻——本體隱喻(Lakoff&Johnson,1980)。例如,我們可以把時間看作有形的容器,形成“TIME IS CONTAINER”的本體隱喻,從而就有,“兩天之內”、“在這些日子里”,這樣的時間隱喻。
3.結構隱喻(structural metaphors)。Lakoff&Johnson(1980)認為,結構隱喻指的是通過一個概念來建構另一個概念,這兩個概念的認知域是不同的,但它們的結構保持不變,即各自的構成成分存在著有規(guī)律的對應關系?!癟IME IS MONEY”就屬于結構隱喻。
時間和空間是物體存在的基本形式,任何事件都是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發(fā)生。人可以通過視覺器官感覺到空間,而人類沒有感覺時間的專門器官,因此人類必須借助其他概念,比如空間方位、事物、運動等,通過隱喻的方式來認識時間。時間隱喻有以下三個特點:(1)時間隱喻是一維的。時間隱喻只保留空間隱喻的一維特性,不能用寬窄等二維屬性和方圓等三維屬性的詞語來描述(Clark,1973);(2)構造時間概念的主要是直線,即時間是沿直線運動的,并且具有一定的方向,水平運動就有了遠近、前后的說法,垂直運動就有了上下的說法;(3)有“時間在動”和“認知主體在動”兩種隱喻映射方式 (Lakoff&Johnson,1980;Lakoff&Turmer,1989)?!白晕以趧印笔前褧r間軸比擬為一條河流或傳送帶,事件在傳送帶上從將來移向過去,即“將來”向我們走來;“認知主體在動”指自我或觀察者所在的場景沿時間軸向著未來移動,即“認知主體”朝將來走去。
錢鐘書(2007)曾論述,“時間體驗,難落言詮,故著語每假空間以示之,強將無廣袤者說成有幅度,若‘往日’、‘來年’、‘前朝’、‘后夕’、‘遠世’、‘近代’之類,莫非以空間概念用于時間關系,且各國語文皆然。”可見,時間的空間隱喻非常普遍?!洞掖摇芬矘O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
(1)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2)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
(3)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
(4)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
(5)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
(6)我留著些什么痕跡呢?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
(7)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
(8)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
(9)在逃去如飛的日子里
(10)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
(11)這算又溜走了一日
(12)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13)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
(14)又藏在何處呢?
(15)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
1.時間在動的隱喻。(1)-(5)都是表示時間在動,認知主體“我”的位置是固定的?!耙蝗ゲ粡头怠?、“逃走”、“溜去”、“滴”“過去”、“去”、“跨過”和“飛去”都表示時間在運動,并且運動的方向都是單向的。時間從一個位置移動到另一位置,速度不同,位置在變,這種空間概念被用來描述時間,就形成了時間的空間隱喻。但是這種運動也有不同,上述表示運動的8個動詞詞組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表示垂直運動,如“滴”;一是表示水平運動,其余7個。
時間“過去”、“跨過”和“飛去”都表示時間已經主體面前“過去”了,即表示時間從未來走到現(xiàn)在,然后走向過去,未來在現(xiàn)在之后,過去在現(xiàn)在之前。因此,在漢語中有很多用“后”表示未來,用“前”表示過去的表達,例如,“今后、日后、事后、后天、往后、后半輩子;前天、以前、事前、前世、前半輩子”等。
(4)中“滴”表示時間的垂直運動,“一滴水”將是“大?!钡囊徊糠郑拔业娜兆印币彩俏磥怼皶r間流”的一部分。時間從過去走到現(xiàn)在,然后走向未來。因此,漢語通常用“上”表示過去,用“下”表示未來,例如,“上次,下次;上半夜,下半夜;上一代,下一代;上旬,下旬;上半輩子,下半輩子”等。
2.認知主體在動的隱喻。(7)、(8)和(9)三句,表示認知主體“我”在運動,此時時間的位置是固定的,它就像空間一樣有了一定的邊界。因為主體在運動,所以才有了“痕跡”;主體“來到”這個世界,然后“回去”,主體“我”一生的時間就像是一個封閉的空間,主體先進入這個空間,從空間內穿過,然后再穿出空間。
主體從過去,走到現(xiàn)在,走向未來。過去在主體身后,未來在主體之前,因此漢語中也有用“前”表示未來,“后”表示過去的說法,例如,“瞻前顧后、前程似錦、前途光明”等。但是,一般在漢語中,這一類型的例子沒有以“時間在動”隱喻的例子多,說明中國人的認知更喜歡把時間看為動態(tài)的,而人本身是靜態(tài)的,這種認知模式與中國的文化有很大關系。
1.時間是容器。(9)和(10)兩句,都把時間“日子”看作容器,有內外之分?!霸凇铩笔堑湫捅硎究臻g的介詞短語,此處用來表示時間,時間被看作是固定不動的,有了固定的范圍。人在這個范圍內移動,并且方向是單向的,過去的時間在人后部,未來的時間在人前部。把時間概念放在空間概念內認識,無形的時間變?yōu)橛行蔚目臻g可被人感知。漢語中把時間看作容器的隱喻表達也很普遍,如,“兩天之內、跨入新世紀、在這團聚的日子里”等。
2.時間是人。擬人也是隱喻的一種形式。(2)、(11)和(12)句把時間看成有生命的人,他可以“逃跑”、“溜走”還有“影兒”,時間仿佛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力量,如果人要是“怠慢”他,他就會“逃跑”和“溜走”,他也有自己的“影子”,就像一個活生生的人。漢語中有歲月不等人、時光催人老、歲月不饒人、歲月無情、聆聽時代的足音、把握時代的脈搏等表達。
時間的結構隱喻是指通過另一個與時間不同概念域的概念來認識時間。TIME IS MONEY就是典型的時間結構隱喻。時間像金錢一樣可以花費、浪費、節(jié)省、計劃等。
(13)、(14)、(15)和(8)這四句都把時間看成金錢或者是有價值的物品,因此才可以被“偷”、“藏”、“給”和“浪費”。人們用對待金錢或有價物品的方式來對待時間,時間也可以“花費、浪費、節(jié)約、預算、投資”,甚至“偷、搶、藏”。這樣用“金錢”這個源概念來構造目標概念“時間”時,形成的就不只是一兩個隱喻,而是有系統(tǒng)的、結構化的隱喻群。這樣的例子在漢語中也很常見,比如,浪費別人的時間就等于謀財害命,他白白浪費了許多時光,把你的時間計劃好,這樣做省時又省力,等等。
時間的眾多隱喻也證明,時間是抽象的概念,人類似乎只能借助于其他熟悉和具體概念,比如空間概念、實體概念、容器概念等來認識時間。這些經驗范疇廣泛地存在于人類與自然界、人類與社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是人類最先形成的一些最基本的范疇 (趙艷芳,1995)。人類用這些基本范疇通過隱喻來認識抽象的概念,這也是思維的一般形式。
[1]Clark H.H.Space,time,semantics,and the child [A].In T.E.Moore(Ed.),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the Acquisition of Language.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3
[2]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Lakoff,G.&M.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4]Radden,G.The cognitive approach to natural language [M].In Martin Pütz(ed.),1992
[5]錢鐘書.管錐編[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7:174~175
[6]趙艷芳.語言的隱喻認知結構——《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評介[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