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我與他人”之間的關系歷來是許多哲學家思考的問題。我國先秦時期的墨子的哲學思想的核心是兼愛,“兼”的整體性內涵就意味著我與他人之間無法分割的緊密聯系,而這種聯系也就決定了“我”必須去“愛”所有的他人,并為了他人的利益而奮斗。與墨子的“我與他人”之間的關系及其相近的西方哲學家有勒維納斯。勒維納斯的“我在此”理論強調的就是“我與他人”之間的關系在于“我”回應他人、為他人負責。而在薩特自由觀中,“他人”的存在是主體自我存在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問題,“我與他人”永遠處于矛盾和沖突之中。
“我與他人”之間的關系還深深地反映在基督教教義之中。從基督教的道德角度來看,我與他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我”處于犧牲的位置,“我”不應愛自己,而應愛他人,總是應該把他人從一切苦難中拯救出來,“我”應該承擔一切。墨子與勒維納斯的觀點就在于此。
因此,一直聲稱自己是哲學家與基督徒的巴赫金深受西方哲學家及基督教關于“我與他人”之間的關系的影響,把“我與他人”之間的關系發(fā)揮到了極致,提出了自己的不同于別人的觀點。巴赫金認為,“我”與“他人”是對立的,但這種對立并沒有造成我與他人的分裂,“我”與“他人”是平等的,總處于相互對話之中。所以,“我與他人”這一“二元對立”范疇集中體現在巴赫金核心理論“對話理論”之中。從巴赫金早期的哲學與美學的研究資料中可以發(fā)現,巴赫金的“我—他人”這一哲學思想具體表現在《審美活動中的作者與主人公》一文中。下面,我們主要論述巴赫金的《審美活動中的作者與主人公》一文中的“我與他人”的體現。
《審美活動中的作者與主人公》一文中,巴赫金主要論述了 “主人公與作者的關系”、“主人公的空間形式”、“主人公的時間整體”、“主人公的涵義整體”及“作者問題”。在“主人公與作者的關系”一節(jié)中,巴赫金主要闡釋了“外位性”這一思想,這一思想統(tǒng)領《審美活動中的作者與主人公》這一篇章。在“主人公的空間形式”這一節(jié)中,巴赫金主要提出了軀體理論,這一理論在巴赫金的整個學術著作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多學者也出書立著專門研究這一軀體理論。“主人公的涵義整體”一節(jié)中,巴赫金主要論述了行為、自省自白、自傳、抒情主人公、傳記、性格、典型、身份、人物、圣徒傳。
那么在這里我需要強調的就是,在《審美活動中的作者與主人公》一文中,“我—他人”這一“二元對立”統(tǒng)領全文,集中體現在了巴赫金所提出的“作者與主人公”的關系、“內在軀體與外在軀體”的關系、“生與死”的關系、“移情或共感”等這些理論術語之中。
“作者與主人公的關系”一節(jié)中,巴赫金主要從“我—他人”這一“二元對立”的關系,導出了作者與主人公的關系問題:
1.作者處于主人公一切因素的外位。“作者不僅看到而且知道每一位主人公、以至所有主人公所見所聞的一切,而且比他們的見聞還要多得多;不僅如此,他還能見到并且知道他們原則上不可企及的東西”。作者所以能夠實現人物的整體性,就在于他的相當穩(wěn)定的“超視超知”。這樣的作者與主人公的關系,便形成了一種較為常見的情況,即”外位性“。所謂的外位性,說的就是“作者極力處于主人公一切因素的外位:空間上的、時間上的、價值上的、以及涵義上的外位。處于這種外位,就能夠把散見于設定的認識世界、散見于開放的倫理行為事件之中的主人公,整個地匯聚起來,集中他和他的生活,并用他本人所無法看到的那些因素加以充實而形成一個整體。這些因素有外表形象、外貌、他對死亡事件及對未來的態(tài)度等”。作者持有的這種“外位性”,使其能夠去描繪主人公的外表形象,身后背景,作者自覺地排除在主人公的生活天地之外;他以旁觀者的身份,理解并完成主人公的生活事件。外位性使作者獲得了對全局的統(tǒng)攝力。
2.巴赫金還指出,有時作者會偏離自己的外位,如果作者喪失了外在于主人公的這一價值立場,那么他同主人公的關系,便有三種情況:(1)主人公控制著作者。(2)作者控制著主人公。(3)主人公本人就是自己的作者,他對自己的生活以審美方式加以思考,仿佛在扮演角色。
前面提到,巴赫金主要從“我—他人”這一“二元對立”的關系導出了作者與主人公的關系問題。這里的“我”指的是作者,“他人”指的就是主人公。在巴赫金看來,主人公不可能自我完成,主人公需要一個外在于他的作者把他當作他人來看待,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整體。巴赫金就從空間和時間兩方而來論證主人公不可能自我完成和定型。
這一節(jié)中巴赫金主要論述了“我眼中之我”和“我眼中之他人”,“他人眼中之我”、“我—他人”之間的關系。還提到了美學、表現美學、唯心主義、唯物主義、移情與共感美學及基督教義中的“我與他人”之間的關系。
從主人公的空間方面來看,主人公無法從自己身上看見自己的完整的外表形象和背后的背景。這里著重討論了“自己眼中之我”(я д л я с е б я)和“我眼中之他人”(д р у г о й д л я м е н я)、內在軀體(в н у т р е н н е е т е л о)與外在軀體(в н е ш н е е т е л о)的關系、生與死的關系和移情或共感的關系。
統(tǒng)領這一節(jié)的中心關系是“我—他人”這一相對關系。巴赫金闡述,一個人的人體外形不會進入到本人的視野。因此,在審美上絕對需要一個外位于自己的他人來對自己的外形做出情感意志反映;一個人的價值也體現在他人的評價系統(tǒng);一個人的行為也處于行動者本人的意識之外,自己的所有行為只能由外位于行動者的的意識來實現,也就是把行為從行動者的視野中轉移到外位關照者的視野中去。在此基礎上,巴赫金提出了內在軀體和外在軀體理論。
巴赫金把軀體分為內在軀體與外在軀體?!拔遗c他人”成為構建內在與外在軀體的重要參與因素。軀體和物質世界具有天然的開放性的交換關系,軀體成為內在自我與外在世界溝通的中介。內在軀體,指具體內器官的感覺、需求和愿望集中于內部中樞的總和,是自我意識的因素之一,其基礎是“我”這一價值范疇。我對自我的把握、反思形成的對自我的認識都會構成內在軀體的因素。但巴赫金看到單純擁有“自我”的內在軀體不能構建出完整軀體?!拔摇笨梢灾苯痈惺茏约旱膬仍谲|體,但“我”無法直接看到我的完整外表,因而需要從他人的審美旁觀中獲得我外在軀體的信息,“需要他人的認可和建構”。外在軀體的基礎是“他人”這一范疇,只有他人利用其外位的優(yōu)勢,才能對我的軀體外在有一個整體的體驗,同樣我對他人而言也是一個他人,他人也通過我的超視體驗來構筑自己的外在軀體。總體說來,“軀體作為價值在唯一而具體的世界里所占據的因主體而異的唯一位置。我的軀體基本上是內在軀體,他人軀體則基本上是外在軀體”。我要構造自己完整的軀體必然要統(tǒng)一自己的內在軀體與外在軀體。“而外形因素……總有其內在的對應物”?!拔摇币y(tǒng)一內在與外在軀體,也即是統(tǒng)一我與他人的關系,我要通過他人對我的外在完整體驗結合內在的對應物,來建造一個完整軀體。所以,“我”與“他人”關系構成了內外軀體的劃分與統(tǒng)一。
巴赫金總是強調,他是一個哲學家,而不是一個語言學家。因此,在他的所有著作中都可以體會到哲理性的東西。在《審美活動中的作者與主人公》一文中,他的哲理性的思考主要體現在“生與死”這一哲學范疇上,這也是人類永恒的一個主題?!拔摇恕边@一“二元對立”關系也體現在巴赫金提出的“生與死”這一哲學范疇之上。對一個我與他人構建的完整軀體而言,軀體的任何功能表現都不是單純的個體行為,都要在他者的參與中才能最終完成。死亡作為個體無法在時空層面上體驗的結束,只能借助他人的超視來完成,更為關鍵的是只有在他人的情感意志關照下,個體的死亡才能真正作為一種價值存在被完成。
“我與他人的關系”也積極地表現在基督教的教義中。集中體現在我處于絕對犧牲的地位,承擔著所有的責任與苦難;而他人則處于相反的地位,總是被原諒還不承擔任何的責任。
“我—他人”這一關系也體現在巴赫金提到的“移情或共感”這一關系之上。巴赫金認為,一個人要想完整地感知另一個人的狀態(tài),那么“我”就必須移情到這個“他人”身上,像他本人那樣從內部觀察他的世界,體驗他所體驗的東西,站到他的位置上,仿佛與他重合為一。在移情之后都必須回到外位于“他人”的我的這一位置上來,以我的超視、超知充實“他人”的視野,以此完整地認識、感知這一“他人”。
從時間方面來看,主人公也不可能自我完成和定型。巴赫金從時間角度所討論的是主人公的心靈、精神、思想、自我意識、性格等等內在的東西。尤其討論的是心靈的問題?!靶撵`與精神”的關系、“同情性理解”概念也反映了“我—他人”這一范疇。
關于心靈與精神的理解,巴赫金提到,“心靈”,俄文原文表示為“д у ш а”一詞,以此用來表示呈現在他人眼中的“內在之人”;精神,俄文表示為“дух”,以此用來指自己眼中的“內在之人”。心靈發(fā)展和形成于時間之中,是一個個體的、有價值內涵和自由的整體。因此,他人眼中的“內在之人”,即“他人眼中之我”;自己眼中的“內在之人”,即“我眼中之我”。這充分體現了“我—他人”之間的關系。
這里巴赫金提到了“同情性理解”這個概念。同情性理解指的就是外來的針對他人內心世界的我的積極性,我感受他人的過程。當然,這一“同情性”理解也具體體現了“我—他人”這一關系。他人外位于我或與我相對,不僅是指外形,而且是指內心。可以說他人具有內心的外位性和相對性。他人的每一內心感受,如高興、痛苦、意愿、追求,最后還有他的思想意圖等等,即使完全不外露,不說出來,不流露在臉上,不顯現在眼中,而只能由我來捕捉、猜測(根據生活的語境),那么所有的這些感受我都是在我的內心世界之外發(fā)現的,我都是在自己眼中之我以外發(fā)現的。它們對我來說是存在的因素,是他人的價值性存在的因素。
關于我的時間與我的空間的問題,巴赫金提出,“我的時間和我的空間,是作者的時間和空間,而不是主人公的時間和空間。在我的時空中,對我的時空能夠囊括的他人,審美上只能取積極的而非消極的態(tài)度,能夠在審美上肯定并完成他人,但不是肯定和完成自己”。這句話就充分說明了,作者(我)對主人公(“他人”)的完結性的作用。
[1]萊維納斯.文化與詩學:第一輯.道德的悖論:與萊維納斯的一次訪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俄]巴赫金,曉河等譯.巴赫金全集(第 1卷)[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3][俄]巴赫金.白春仁等譯.巴赫金全集(第 4卷)[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薩特.存在與虛無(中譯本)[M].三聯書店,1986
[5]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M].北京:三聯書店,1999
[6][俄]孔金,孔金娜.巴赫金傳[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