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百年韓師辦學傳統(tǒng)與經驗

2013-08-15 00:49孟廣軍
韓山師范學院學報 2013年4期
關鍵詞:韓山潮汕師范

孟廣軍

(韓山師范學院歷史系,廣東潮州 521041)

公元819年,唐代文學家、教育家韓愈因“諫迎佛骨”,被貶至潮州。“潮人以思韓之故,而有廟祀,而有書院,匾以韓山”,山前有韓江流過,韓山之秀為潮郡之一偉觀。依韓山、背韓江而建的“韓師”是中國師范教育制度的縮影。韓師目前所稱的建校,是從清光緒廿九年(1903)由古代書院改辦為師范學堂時算起,至今100多年。韓師百年經歷了初級師范、中等師范、高等師范專科、高等師范本科的發(fā)展過程,是我國第一批、廣東省第一所專門培養(yǎng)師資的學校。辦學連續(xù)性這么長的師范學校,廣東唯此一所,全國也很罕見。

一、百年韓師發(fā)展掠影[1]6-14

(一)建國前的韓師

改革書院、廣興學堂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內容之一。光緒廿八年(1902)頒發(fā)的《欽定學堂章程》提出:“中學堂內應附設師范學堂,以造就小學堂教習之人才”;“高等學堂應附設師范學堂,以造就各處中學堂教員”。光緒廿九年修訂的《奏定學堂章程》(即《癸卯學令》),進一步提出了師范學堂的獨立組織形式。在這種形勢下,惠潮嘉兵備道褚成博與潮州鄉(xiāng)紳,共倡新學,將韓山書院改為師范學堂,稱“惠潮嘉師范學堂”,翌年正式呈準立案。于是,惠潮嘉師范學堂成了我國第一批培養(yǎng)師資的專門學校之一,也是廣東省最早創(chuàng)辦的一所師范學校?;莩奔螏煼秾W堂以原韓山書院膏火作經費,惠潮嘉兵備道任管學官,道署撥款建筑校舍,購置圖書設備,聘康詠任監(jiān)督,配置監(jiān)學、教員和庶務,開設2年制初級簡易師范科。光緒卅三年(1907),開辦5年制師范完全科(相當于現(xiàn)在的中等師范),間年招生。至1912年的9年間,共培養(yǎng)簡易科畢業(yè)生103人,完全科畢業(yè)生53人。

辛亥革命后,學堂紛紛改為學校。1912年,惠潮嘉師范學堂改名廣東省立惠潮梅師范學校。溫廷敬為校長。1921年,惠潮梅師范學校改名廣東省立第二師范學校。到1932年,成為廣東省規(guī)模和影響較大的師范學校之一,屢屢受到省教育主管部門的通令嘉勉。1935年,學校再度改名,稱廣東省立韓山師范學校。自此之后,由中等師范學校而高等師專,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韓山師范學院,以“韓山”作為校名至今不變。

1939年5月,為避開日寇鐵蹄踐踏,在潮安縣城淪陷前夕,韓山師范學校由李育藩校長主持,舉校搬遷到揭陽縣智勇鄉(xiāng)古溝村。6、7月間,潮汕平原多處相繼淪陷。為方便淪陷區(qū)的學生借讀,從當年秋季起,韓師除開辦普通師范科、簡易師范科之外,特開設了中學部,招收初、高中學生,還根據(jù)省教育廳的指令,接收僑生插班就讀。在那戰(zhàn)亂和屈辱的歲月里,潮汕教育界名流紛紛避難云集韓師到古溝任教。1944學年度計有師范部、中學部共21個班,學生844人,附屬小學學生400多人。1945年2月,揭陽縣城淪陷。學校再度內遷,搬往灰寨村(現(xiàn)屬揭西縣),一直堅持到抗戰(zhàn)勝利。韓師內遷歷時6年又9個月,在敵后那種特殊的艱難環(huán)境下,共培養(yǎng)各類師范和普通中學畢業(yè)生1250多人,占韓師開辦以來40多年里各類畢業(yè)生總數(shù)的46%。這是韓師辦學史冊上光榮的一頁。

抗戰(zhàn)勝利后,學校派員回潮州,清理校產,修葺在日偽軍占領期間被破壞的校舍。1946年2月,全校從揭陽遷回潮州原址。隨著解放戰(zhàn)爭的不斷推進,韓師的進步師生秘密開展革命活動。在地下黨組織的引導下,先后有70多名青年團員于1949年5月前后,北上潮安鳳凰山革命根據(jù)地,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為解放潮汕、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而奮戰(zhàn)。

(二)建國后的韓師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23日潮安解放。12月27日,粵東行署、潮安縣軍事管制委員會派鄭淳為軍代表接管韓師。翌年5月,鄭淳任校長。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下,新中國的韓師拓展校園,增建校舍,充實圖書設備,辦學規(guī)模迅速擴大。先后開設普通師范、簡易師范、音體、美勞等科班,附設小學行政干部輪訓班和中師函授教育。在解放初期短短的數(shù)年里,為新中國培養(yǎng)了一大批師資和教育行政新人才。

1958年秋,在全國教育事業(yè)加快發(fā)展的形勢下,韓師升格為高等師范專科學校,校名為汕頭韓山師范??茖W校。由汕頭地委主管文教工作的副書記李雪光兼任校長。設置文史、數(shù)理、生化、外語4個科,開辦中文、政史、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英語7個專業(yè),附設初中教師訓練班、農業(yè)中學教師訓練班和中師函授部,面向潮汕、興梅、海陸豐各市縣招生,培養(yǎng)初中教師,輪訓提高在職初中、小學教師,辦附屬小學。其時曾辦有1期俄語教師培訓班。校園面積擴大到80多畝,另辟有游泳池,桃坑、后坑、小陂、小心坑4個農場,以及生物實驗園地。學校貫徹“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除課堂教學外,師生要經常參加生產勞動,勤工儉學,接受各種實踐鍛煉。

1961年,國家實行“整頓、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調整大專院校設置。韓山師專遂于1962年秋停止招生,1963年7月停辦專科。??仆^k后,學校分設為韓山師范學校和汕頭地區(qū)教師進修學校。師范學校開設中師班,面向汕頭、潮安、澄海、饒平、南澳等市縣招生,為5市縣培養(yǎng)小學教師;教師進修學校則舉辦學校行政和教師培訓班,為全地區(qū)輪訓在職的中小學教師和學校行政干部。另有附屬小學2所,作為教育實習基地。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兩校各方面的正常秩序都受到嚴重沖擊,教師挨斗,教學活動和招生中止。韓山師范學校校名被改為工農師范學校。1968年,兩校合并。起初仍稱汕頭地區(qū)工農師范學校,后稱汕頭地區(qū)師范學校。1971年以后,開始以推薦的辦法招收“工農兵學員”。開辦1年制或2年制文科、理科、文體、英語等中師班。實行所謂“開門辦學”,學生除校內課堂教學外,要常下農村搞教育運動和調查研究,參加生產勞動。共培養(yǎng)各類中小學師資2000多人。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和統(tǒng)一招生制度。韓師獲準開辦中文、數(shù)學、物理、化學4個專業(yè)大專班。1978年12月,經教育部批準,韓師恢復了大學??平ㄖ疲ㄐC麨轫n山師范??茖W校。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的春風,給韓師帶來新的發(fā)展機遇。黨和各級人民政府關心韓師的發(fā)展;海內外校友支持韓師的建設;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開展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挖掘潛力,辦學規(guī)模不斷擴大。至1993年,開設的專業(yè)已由起初的中文、數(shù)學、物理、化學4個,逐步增加到包括英語、政史、化生、微機應用、電子技術、體育、音樂等共14個。期間自1990年起至1993年,與華南師范大學聯(lián)合開辦了中文、數(shù)學2個專業(yè)本科班。1993年在校普通全日制學生1952人,教職工425人,校園面積10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6萬多平方米。這個階段培養(yǎng)的全日制普通師范??飘厴I(yè)生共6995人。

學校還大力發(fā)展成人高等教育。1983年起連續(xù)開辦6期政治和經濟管理專業(yè)干部專修科,招收40歲以下,具有5年以上工齡和高中畢業(yè)文化程度的中青年干部進行為期2年脫產學習;1985年起開辦4期3年制建筑管理工程專業(yè)成人教育脫產班;1984年以后,相繼開辦中文、英語、微機應用、電子技術等專業(yè)的夜大學。

1993年12月11日,國家教委正式批準韓山師范專科學校升格為韓山師范學院。1995年,原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葉選平題寫校名:韓山師范學院(現(xiàn)校門門匾)。1998年4月,即在首屆本科生畢業(yè)前夕,廣東省學位委員會組織專家對數(shù)學教育、物理教育、化學教育、漢語言文學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5個專業(yè),以及學院辦學總體情況進行全面考察評審,同意韓山師院為學士學位授予單位。有153名應屆本科畢業(yè)生獲得了首次由學院頒發(fā)的學士學位證書。1999年,教育部將韓山師院列為接受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的師范院校之一。2000年開始與華南師大等校聯(lián)合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2001年根據(jù)省教育廳的安排,潮州師范學校改為韓山師院二級學院,仍隸屬于潮州市教育局,招生納入韓山師院管理,教育質量接受韓山師院監(jiān)督。2002年6月,韓山師范學院接受了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并獲得通過。2008年,學院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并取得優(yōu)秀等級。

二、百年韓師辦學傳統(tǒng)與經驗的省思

(一)以校訓“勤教力學,為人師表”為貫穿始終的辦學理念

師范校訓是一種賦予師范學校以生命、品格與范型并深刻體現(xiàn)其辦學旨歸、治學傳統(tǒng)、文化底蘊、團體精神、社會責任和學校個性化特色的校園精神文化形態(tài)。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校訓是學校文化傳統(tǒng)的濃縮與辦學理念的凝練與沉淀;作為一種精神追求,校訓是學校辦學理念與靈魂的具體化;作為一種辦學目標,校訓是師生共同愿景的精煉概括;作為一種“座右銘”,校訓是師生共同的精神規(guī)范與價值取向。因此,了解師范校訓,就可以觸摸其核心的靈魂和特質;解讀師范校訓,就是打開師范學校辦學理念與傳統(tǒng)特色研究之門的鑰匙。[2]

1993年,在韓師90年校慶之際,1936年19歲時任教廣東省立韓山師范學校的老校友、香港大學著名教授、國際漢學大師饒宗頤先生蒞臨學校,欣然命筆,題下“勤教力學,為人師表”,凝練出了韓師百年師范發(fā)展的特色校訓。

1.誠信遵紀,尊師愛校。韓師治校向來紀律嚴明,培養(yǎng)了學生遵紀守法、尊師愛校的優(yōu)良風氣。師范學堂開辦初始,對學生已有紀律條文約束。二師時期,校方頒行的有關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守則、規(guī)程、規(guī)則等有16項之多,如規(guī)定學生“要注重德性的陶冶”,“要有紀律的生活”,“要養(yǎng)成勤勞的習慣”,“在校外遇本校教職員,應行立正舉手禮;途遇同學時,應互行舉手禮”,“對于同學,應相尊重、相友愛、相互助,相處以誠信恭讓”等。20世紀50年代以后,韓師更是風紀一新,校園秩序井然,尊師愛生蔚成風氣,影響深遠。許多老校友回到母校,總對當年嚴格的校規(guī)、艱苦的生活和慈祥的師愛無限眷戀,記憶猶新。旅居泰國的200多名韓師校友,還把母校的好傳統(tǒng)帶到海外,他們已堅持40多年定期團聚,互相關心,團結互助。還曾在泰國華文報上以《發(fā)揚韓師精神》為題,連續(xù)發(fā)表文章,頌揚團結互助、尊師愛校的優(yōu)良校風。1940年畢業(yè)的簡師第3屆同學,雖早已年過花甲,但在潮、澄、饒、汕等地諸學友,仍于每年農歷正月初四到潮州聚會,同敘友誼,向健在的老師拜年,表達他們尊師愛校之情。校友、著名國際攝影大師陳復禮先生,在母校建校95周年之際,思緒萬千,輾轉不能入眠,學生時代在韓師的生活一幕幕浮現(xiàn)在他的眼前,至深夜二三點鐘,起身書寫“師恩永記”4個大字,以表對母校和師長深厚的感情。他早年畢業(yè)離校出國謀生,無論是起初的顛沛流離,還是后來的鴻圖大展,至今將近70年,身邊還一直珍藏著韓師母校發(fā)給他的畢業(yè)證書。校友、著名愛國實業(yè)家陳偉南(香港)、何才林(泰國)、林進華(馬來西亞)等韓師早期畢業(yè)生,“莫忘師門”,長期盡心傾力贊助母校的建設,愛校之情可歌可頌。

2.培德育才,為人師表。韓師承繼古書院成德達材的傳統(tǒng),辦學堅持培德育才的宗旨,要求為人師表,努力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革命精神和師德修養(yǎng)的德才兼?zhèn)涞慕處煛G〕跄?,韓山書院山長佘圣言制定了《韓山書院學約》,指出書院的任務是“振興教化,儲梗楠杞梓之材”,培養(yǎng)出來的生員必須“有德有造”,“相與有成”。他為生員“成德達材”制定了8條行為規(guī)范,務求“修身做人”,學好知識。書院改辦為師范學堂后,同樣把考生的品行列入招生標準,特別規(guī)定:“如食鴉片,一經查出,立即革退”。二師校長方乃斌提出“培德育才”的辦學宗旨,依此編訂二師學則,在有關規(guī)程中指出:“立志是讀書人最要緊的一件事”,學生應“發(fā)揚民族精神,提高國民道德”,“注意德性陶冶”,培養(yǎng)良好德行。新中國的韓師,更是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培養(yǎng)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學校的辦學目的,把德才兼?zhèn)?、又紅又專作為育人的標準。所以堅持引導學生學習馬列主義和革命理論,開展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增強人民教師的光榮感和責任感,培養(yǎng)新型的人民教師。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學校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制定了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特別重視對大學生進行共產主義教育,通過黨校和黨章學習小組等形式,對大學生進行黨的知識教育,提高學生共產主義思想覺悟,在學生中培養(yǎng)發(fā)展共產黨員。[1]75-78

(二)傳承潮汕文化教育的地方特色

潮州在歷史上是粵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潮汕文化的發(fā)祥地,地靈人杰、人文薈萃,素有海濱鄒魯之美譽。潮汕地方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留了中原文化的遺風,有許多獨特而古樸的精華成分。潮汕文化又不斷吸收多民族的、世界的、當代的文化營養(yǎng),與世界文化、當代文化相交融。韓師自宋以來一直是潮州最高學府,歷史上擔當了潮汕地方文化教育與傳承的重要角色。所以,在培養(yǎng)一代青年學生的時候,堅持潮汕地方文化教育與民族的、世界的文化教育相結合,使青年學生在掌握現(xiàn)代文明、世界文明的同時,了解和傳承地方文化,是百年韓師辦學的歷史傳統(tǒng)和經驗之一。

1.積極開展潮汕文化研究

韓師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成立了潮汕方言研究室、潮汕文化研究中心,2002年建立了潮學研究所,長期以來為加強潮汕文化學術交流、推動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做了大量工作。一是舉辦各種類型和規(guī)模的學術活動,如“潮汕文化研討會”、“饒宗頤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三屆潮學國際研討會”、“韓愈國際學術討論會”、“潮汕歷史文獻與文化學術討論會”、“丘逢甲學術討論會”、“中國地方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等;二是為研究工作提供學術交流的窗口,在學報出潮汕文化研究專輯,開辟潮學研究專欄,出版《潮學研究》、“潮學叢書”,刊發(fā)了大量論文和研究成果;三是鼓勵支持廣大教師積極開展潮汕文化研究。潮研所把爭取成為一個在國內乃至國際有一定影響的區(qū)域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作為長期的建設目標,分階段明確主要的研究方向和任務。近期以開展潮汕地方史研究和學科資料建設為主,重點開展明清時期潮汕史(以通史、宗族和民間信仰為重點)、潮汕近代史(以中外關系史為重點,包括華僑、教育、善堂等)、城市史(以潮州城和汕頭市為重點)和民間工藝史的研究,搜集整理相關的學科資料,包括碑刻拓片、民間文獻(族譜、書信、帳簿、尺牘、課本、唱本等)、口述史料、清末至民國涉潮報刊、民俗資料、傳統(tǒng)建筑、民間工藝美術等,建立文獻專藏。廣大教師結合自己的專業(yè)確定科研課題,不斷拓寬選題的領域,加大研究的廣度、深度和難度,如近期有《潮汕史(17~19世紀)》、《潮汕地區(qū)生育文化與政府干預問題的倫理研究》、《古代潮州教育碑刻資料的收集與研究》3個項目獲得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立項,另外,潮汕文化與潮州商人、潮汕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fā)與市場營銷、明清時期潮汕與東南亞的交通文化交流、潮汕新文學史、潮汕地區(qū)明清書院發(fā)展述略、地域文化與潮州民間剪紙、清末新政與近代潮汕地區(qū)經濟文化的變遷、潮州歷代詩歌研究、潮州市潮州話客家話畬族話的語言調查與比較、正字戲文獻的搶救、整理及研究等一大批課題正在進行,有力推動了潮汕地方文化研究的深入開展。

2.開設潮汕文化的系列課程

韓師將潮汕文化研究的成果融入到專業(yè)教學中,在強化專業(yè)理論教學的同時,結合專業(yè)特點加強與地方文化和地域經濟相關的課程建設,積極開設地域特色課程,主要有:《潮汕文化研究》、《潮汕歷史文化》等全校性選修課;政法系、中文系、音樂系、旅管系的《潮汕地方史》、《潮汕區(qū)域史研究》、《潮汕民俗研究》、《潮汕文化史》、《潮州話播音》、《潮州音樂》、《潮州大鑼鼓演奏》、《潮汕地方導游實務》等專業(yè)選修課。這一系列地域特色課程的開設,培養(yǎng)了學生對地域歷史文化和地方經濟建設的興趣,使學生能夠以一種近距離的視角,觸摸到歷史、文化、政治、經濟與社會,體驗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了專業(yè)理論思維能力,培養(yǎng)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開展具有潮汕地方文化特色的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

韓師注重將潮汕文化教育與大學生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積極開展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政法學院一直鼓勵學生進行與地方經濟發(fā)展和精神文明建設密切相關的活動,到周邊鄉(xiāng)鎮(zhèn)考察,實地調查研究,抄錄歷史碑刻,制作拓片,配合旅游部門開展旅游資源調查。美術系蔡志海等8名學生在老師指導下,把美術專業(yè)知識、現(xiàn)代動漫技術與潮汕傳統(tǒng)劇種結合起來,申報“卡通潮劇”課題,用了兩年里的所有節(jié)假日和課余時間學習和實踐,查閱了《潮劇志》等10多部潮劇書籍,走訪了廣東省潮劇院、潮州潮劇團,觀賞了50多部潮劇,研究制作了卡通潮劇《張春郎削發(fā)》和《五福連》選段,以及潮劇《王茂生進酒》《柴房會》《辭郎洲》的卡通預告片,并提交論文《卡通潮劇的研究與開發(fā)》。由于創(chuàng)意新穎,制作精良,社會反響熱烈,先后被新華網、《南方日報》、《羊城晚報》、中央電視臺、廣東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廣泛宣傳,獲得了廣東省第九屆“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由于辦學突出了地域特色,堅持與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需要相結合,學生畢業(yè)以后很快適應地方的需要,對于潮州文化的研究傳承也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

(三)與時俱進的科類與專業(yè)設置

100多年里,韓師從初級師范、中等師范,到高等師范??啤⒈究?,隨著我國師范教育的發(fā)展,也在不斷地發(fā)展。韓師雖然不是國家名牌的、一流的或者省級以上重點的院校,然而,不管在哪個發(fā)展階段,韓師總是把握住自己的定位,從實際出發(fā)、從社會需要出發(fā)設置專業(yè)科類和學制長短,保持多層次、多形式辦學,培養(yǎng)不同歷史階段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早期中等師范既辦有初級師范簡易科、完全科,又有2~4年制簡易師范科、1年制速成師范、2年制圖工樂體??坪?年制高中師范科,還有小學行政、小學教師培訓班及中師函授教育??箲?zhàn)時期還兼辦初中部和高中部。后來高等師范時期,則不斷增設新專業(yè),拓寬專業(yè)門類,實行本??撇⑴e,多學制并存,兼辦夜大、函授等成人高等教育。韓師歷來注重突出師范性,對學生強化基本功訓練,加強教育實踐和社會實踐。即使在淪陷期間遷往揭陽古溝村的艱難時期,也要從戰(zhàn)時實際出發(fā),組織師范生就地在農村辦民眾夜校,學生自任校長、教務主任和教師,既教工農群眾識字學文化,又宣傳、發(fā)動群眾參加抗日斗爭,鍛煉提高了學生的實際能力。50年代初,學生的課外興趣小組和文體活動十分活躍,經常有宣傳隊上街下鄉(xiāng),還在校外辦了幾處掃盲夜校,為社會和群眾服務。長期以來,特別是近10多年來,開設適應潮汕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的相關專業(yè)。如根據(jù)潮州菜在飲食文化中的影響和社會對潮州菜廚師的需求,開設了烹飪工藝與營養(yǎng)專業(yè);根據(jù)潮州市“旅游旺市”發(fā)展戰(zhàn)略和潮汕地區(qū)旅游業(yè)發(fā)展的需要,開設了旅游管理專業(yè);根據(jù)潮州“中國瓷都”陶瓷產業(yè)發(fā)展對專業(yè)設計人才的需求,開設了陶瓷藝術設計專業(yè)。這幾個專業(yè)都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受到當?shù)赜嘘P部門的歡迎和支持。

百年韓師正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態(tài),堅持為基礎教育和地區(qū)社會經濟發(fā)展服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高素質的中等教育師資和地區(qū)社會經濟發(fā)展需要的各類專門人才;以普通高等師范教育為主,兼顧非師范教育、教師繼續(xù)教育和其它類型的成人高等教育,逐步發(fā)展研究生教育;立足粵東,面向全省,使學院成為與廣東建設教育強省和地區(qū)社會經濟發(fā)展相適應,在學科建設、專業(yè)設置、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等師范院校。

(四)僑資、社會各界、海外校友的捐資助學

旅居海外的潮汕華僑、港澳臺同胞及韓師校友,在家鄉(xiāng)捐資辦學已經成為一種良好的傳統(tǒng)。早在19世紀末,潮汕本土就開始出現(xiàn)僑資學校,以后持續(xù)不斷,尤其改革開放以來,潮僑捐資興學、助學更是蔚然成風。潮僑的這種舉措,無論從全國抑或全省范圍來看,都是相當突出的。莊國士先生的研究表明,1912~1931年是廣東省華僑捐資興學的第一個高潮,包括僑鄉(xiāng)師范教育的發(fā)展,也于僑資支持有關。如,省立第二師范學校在1922年遭受“八二”風災之后,校舍多半倒塌。1925年,因建設經費不足,校長方乃斌親到南洋募捐,方乃斌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在一封信函中,他這樣寫道:“且惠潮梅師范學校,僅此一所,原為小學師資之所出,關系基本教育,極為重要,敝校長職責所在,經費無論如何困難,仍當勉力維護”。從1925年5月,他相繼到達新加坡、吉隆坡、怡保、檳榔嶼各埠發(fā)動募捐,重建校舍、圖書樓等,由于僑資的資助,韓師不僅渡過辦學難關、重獲新生,而且規(guī)模大于以前,從此步人嶄新的發(fā)展階段。

1932年,為籌備建校30周年慶典,募捐籌款建設科學館,據(jù)碑刻資料整理,包括商務印書館、世界書局、中華書局等在內共捐款4380大洋。[1]251

1933年至1936年就讀于省立韓山師范學校鄉(xiāng)村師范科的韓師校友、香港實業(yè)家陳偉南,捐資母校的大型項目有西、東區(qū)兩校門、校史館,助建偉南樓、圖書館等。2008年陳偉南先生又捐資200萬港元幫助母校建設教學樓——偉南教學實驗樓。另外,陳偉南先生還捐贈教育基金,獎學獎教,資助學術研討會、出版書刊,添置教學設備、圖書資料。此外,他還積極聯(lián)絡海外的校友,支持母校的建設,擴大了韓師的影響。僑居馬來西亞的校友林進華,于1989年捐贈給母校韓山師專港幣100萬元建“進華樓”(宿舍樓),1990年他又捐贈給母校教育基金港幣10萬元,2008年林進華先生又捐資200萬港元幫助母校建設教學樓——進華教學實驗樓。1941~1945年就讀于省立韓山師范學校的泰國校友何才林擔任旅泰韓師校友會理事,1990年9月,他捐贈港幣100多萬元在韓師興建才林樓,并捐贈給母校豪華豐田車一部。[3]

我們無法一一列舉僑資、社會各界、海外校友的捐資助學活動,但我們應該看到百年韓師的發(fā)展離不開這些物質的、金錢的援助,更為重要的是它所帶來的精神價值、文化價值、教育價值,特別是華僑文化對韓師的影響是其他師范院校無法比擬的。

縱觀韓師百年發(fā)展歷程,不難看出:韓師之所以能夠在歷史的動蕩中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源于尊師重教文化土壤,源于務本求實、勤教力學的辦學理念,源于海納百川凝結僑資僑智的兼容精神。歷史是一面鏡子,如何總結百年韓師的發(fā)展經驗和教訓,應該是韓師人的重要任務之一。

[1]林英儀,吳偉成.韓師史略[M].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3.

[2]方健華.校訓:解讀師范辦學理念與傳統(tǒng)的鑰匙[J].當代教育論壇,2008(11):103-105.

[3]吳榕青,黃挺.1979年以來海外潮人在本土捐資興學的調查與分析——以韓山師范學院海外校友為中心[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03(9):1-6.

猜你喜歡
韓山潮汕師范
蘇州國畫院名宿展·韓山篇
鄭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哈爾濱新區(qū)師范附屬小學校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作品
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美術作品
潮汕牛肉火鍋
更 正 聲 明
潮汕:把一碗粥吃成了傳奇
潮汕為何讓人欲罷不能
另類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