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梅鵑
(廣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廣西桂林541006)
歐·亨利是美國20世紀初期最著名短篇小說家之一,曾被評論界譽為曼哈頓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國現(xiàn)代短篇小說之父,又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百科全書”。其作品選材巧妙,構(gòu)思精巧,語言凝練,結(jié)尾獨特,具有較強的藝術(shù)性和感染力,在百年之后仍然保持著長久的影響和魅力?!蹲詈笠黄~子》是歐·亨利眾多小說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突顯了他的寫作風格和特點。小說描寫了小人物在貧困潦倒的境遇中相識并彼此互助的溫暖故事,以簡潔和生動的語言,細膩地刻畫了瓊斯、蘇和貝爾曼三個生動的形象,寄深意于微笑背后的淚水、柔弱背后的堅強,極大地贊頌了人間真情和人性美。其言辭淺近而意旨深遠,令人捧讀后奉為經(jīng)典。為了更有層次地展現(xiàn)文本脈絡(luò)和深刻挖掘作品內(nèi)涵,本文試圖運用認知詩學理論對文本進行視點解讀,分析作者如何通過視點的轉(zhuǎn)變來塑造人物形象,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揭示文本主題。
視點(pointof view)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直是語言學家關(guān)注的焦點之一。視點原是修辭學和文學中的常用術(shù)語,指一個人觀察事物所采用的方法和角度。后被應(yīng)用在語言學、心理學等領(lǐng)域,并得以進一步發(fā)展。文體學家Michael Short(1999)指出,視點是20世紀小說批評中的核心概念,對任何語篇的把握都涉及對視點的敏感。王正元認為,所有的語言表達的概念內(nèi)容都來自視點,視點對于語篇的理解是絕對重要的[1]。Ehrlich指出,視點的連貫、推移與語篇的連貫密切相關(guān)。熊沐清認為,視點可以從認知層面上解釋連貫,并能同語篇外部形式的語言描寫手段(如銜接、主 述位、話 述題理論)相結(jié)合[2](P21)。
Roger Fowler(1986:127)把視點劃分為三類:時空視點、觀念視點、心理視點(又稱為知覺視點)。而熊沐清教授則在此基礎(chǔ)上借鑒并拓展了視點的分類,將其與認知詩學融合,分為四類:時空視點(spatio-temporal point of view)、觀念視點(ideological pointof view)、敘述視點(narrative point of view)和知覺視點(perceptual pointof view)[2](P22)。在通常情況下,任何句及句以上的語言單位都同時蘊涵著上述四種視點,在影響語篇信息傳遞的過程中相互作用,以框架形式發(fā)揮其語篇功能。
本文認為,歐·亨利在創(chuàng)作該作品時,準確地把握了敘述視點和時空視點的轉(zhuǎn)換,同時在觀念視點和知覺視點上做了精妙的安排,使得信息焦點明暗相襯,相互鋪墊。隱含敘述者在敘述中使用了全知視角(即零聚焦),為讀者呈現(xiàn)每個人物各自的心理認知聚焦點,卻在最后一刻筆鋒一轉(zhuǎn),將之前隱于暗處的信息,突然提升至全篇最核心的聚焦點,凸顯人物的命運,顛覆讀者原有的心理認知圖式(schema),升華故事主題。因而,讀者在文本理解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敘述者獨特的視點處理方式。
敘述視點(narrative point of view)的“敘述”是廣義的,泛指任何陳述。敘述視點的語言標記主要是人稱[2](P22)?!蹲詈笠黄偃~》這篇短篇小說中,開頭幾段便奠定了整個故事的敘述視角 ?!癷tself”,“Sue”,“Johnsy” ,“she”等詞 ,包括描述肺炎先生 ,均采用第三人稱的敘述視點,這是一種“全知視角”,其顯著特點是客觀、無視角限制,是一種充分自由的外在式的視角,可更加客觀、完整地描述故事情節(jié)。通過作者的筆觸,我們了解到“他們”在整個故事中的發(fā)展,包括Johnsy的病情、醫(yī)生的診斷、Sue的擔憂、老畫家苦等的“杰作”等。作者采用這種居高臨下的視角,將故事平鋪在讀者面前,使讀者誤以為已知曉故事的全部,卻在最后一刻打破原有的認知結(jié)構(gòu),揭示真相,形成一個新的格局。
然而,若僅使用第三人稱敘述視點,則易造成情感交流和親和力的缺失。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本故事中還穿插了第二人稱的敘事手法,這對于完整人物形象和豐富人物性格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在故事中主要以對話的形式出現(xiàn),如:“I've known that for three days.Didn't the doctor tell you?” “Didn't you wonderwhy it never fluttered ormoved when the wind blew?Ah,darling,it's Behrman'smasterpiece-he painted it there the night that the last leaf fell.”“你”是敘事中的談話對象,或者是故事中的敘事接受者?!澳恪?、“我”、“醫(yī)生”和“貝爾曼”在此時構(gòu)成了一個模糊的對話關(guān)系,讀者也被帶入到這種對話之中。敘述者直接使用“你”與人物或者讀者進行對話,這種視角兼具作者性和對話性[3]。作者結(jié)合多種敘事手法,完善敘述功能,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容易引起讀者與作者之間的共鳴,增強故事的藝術(shù)感染力。
觀念視點包括作者的價值觀、信仰以及態(tài)度,主要體現(xiàn)于情態(tài)和語體這兩種語言形式。Fowler指出,情態(tài)體現(xiàn)于情態(tài)動詞、情態(tài)副詞或句子副詞、評價性形容詞及副詞、有關(guān)認識、預(yù)言和評價的動詞以及全稱句;語體包括個人語體,社會語體和功能語體[2](P22)。
從醫(yī)生的視點去看,瓊斯只有十分之一的恢復(fù)希望(She has one chance in-letussay,ten),并且,假如她自己不配合治療,那么效果又將被減去百分之五十。醫(yī)生代表著權(quán)威,此時的瓊斯幾乎命懸一線了。然而,作為好朋友的蘇,天天盼望著她能好起來,決不能將事實講出來。她壓抑心中的楚痛,微笑地將十分之一的機會說成十分之九(he said the chanceswere ten to one)。緊接著,視角轉(zhuǎn)向老畫家,當他聽說瓊斯將她的生命和葉子聯(lián)系在一起時,他嗤笑這種傻呆的胡思亂想(shouted his contempt and derision forsuch idiotic imaginings)。縱然身邊的人都在希望瓊斯能積極與病魔抗爭,此時的她卻心如死灰,毫無生機。我們能明顯感受到多種視點交錯所帶來的矛盾,也正是由于這種相互交織的矛盾,推動著故事發(fā)展,情節(jié)開始圍繞著“葉子”變得緊張。
孱弱的瓊斯反復(fù)念叨著,“When the lastone falls Imust go,too.”高值情態(tài)動詞“must”的出現(xiàn),使語勢增強,表現(xiàn)了她內(nèi)心跌落深崖般的絕望。哀莫大于心死,葉子原本與她的生活毫無關(guān)聯(lián),卻在瓊斯的心里產(chǎn)生了極大的共鳴。可以看出,一名女性在極度悲觀的環(huán)境下,將自己人性中最真實的一面表露出來,她脆弱、敏感、多愁善感。一夜風暴后,最后一片葉子仍在墻上,她內(nèi)心被這生的力量深深震撼。她感悟,“It isa sin to want to die”,并從之前對死亡的極度焦慮轉(zhuǎn)換為對生命極度的渴望,這種生死邊緣上大起大落的情緒,真實地展現(xiàn)了她對生命的熱愛,很是動人。
至于貝爾曼的杰作(masterpiece),在文本中反復(fù)出現(xiàn)了五次。前四次一直強調(diào)“杰作”還在醞釀狀態(tài),尚未動筆。當大家都以為這幅“杰作”不可能完成時,它竟意外地出現(xiàn)了。貝爾曼是一名沒什么成就的藝術(shù)家,但是他用生命刻畫的最后一片葉子,足以讓他登上藝術(shù)的殿堂,他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喚起了他人對生命的無限渴望,這才是真正的藝術(shù),才是永恒的“杰作”。
時空視點(spatio-temporal pointof view),指人們觀察或呈現(xiàn)對象世界時所依循的時空角度及位置,包括時空的起點和移動的順序。一般通過時間指示語(時間狀語,時態(tài)等)和地點指示語作為時空標記,進行表征[2](P22)。該故事使用的是一般過去時態(tài),將一段故事娓娓道來。
文章開頭便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地點,華盛頓廣場西邊的小區(qū)(In a little districtwestofWashington Square),這是一群貧困藝術(shù)家聚集的藝術(shù)區(qū),其實也就是個貧民區(qū)。這個故事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社會。當時正值美國內(nèi)戰(zhàn)后的“鍍金時代”,拜金主義盛行,坑蒙拐騙樣樣齊全,貪污舞弊泛濫成災(zāi)。相比之下,窮人之間真誠相待與關(guān)心關(guān)愛愈顯得彌足珍貴。在此,作者從另外一個視角,辛辣諷刺這種金錢社會。
故事時間是發(fā)生在11月(November),即秋季,是一個樹葉飄落的季節(jié),按照邏輯,那片樹葉必定會掉落,然而最后一片藤葉卻倔強地、頑強地依附在枝上,這一矛盾的情節(jié)設(shè)計,引起讀者的好奇,使其將注意力聚焦在“藤葉”上,為后面戲劇性的情節(jié)變化埋下伏筆。
故事中,在老畫家出場時,有這樣的描寫“In one corner was ablank canvas on an easel thathad beenwaiting there for twenty-five years to receive the first lineof themasterpiece.”這里通過一個新的時態(tài)標記——過去完成進行時態(tài),時間視點巧妙地得以改變,成功地將時間推至25年前,引出一個新事件,即這幅“杰作”花了25年還沒有畫成功,一直處在“had been waiting”的狀態(tài):25年前的畫布和25年后的畫布是一樣的,空白,等著老畫家來繪畫。過去完成進行時態(tài)的語法功能意義在于,暗示這一狀態(tài)可能還會繼續(xù)持續(xù)下去。
在故事的最后,作者巧妙地通過對話,轉(zhuǎn)換時空焦點,將時間和空間推至那個暴風雨夜的窗外:“he painted it there the night that the last leaf fell.”誰也沒想到,之前那個給人印象不好且有些粗俗的貝爾曼,舍生取義冒著風雨爬上墻畫一片葉子以挽救瓊斯。作者并沒有著墨描寫他怎樣爬上梯子,艱辛地繪畫,只是定格了幾個畫面:“a lantern,still lighted,and a ladder that had been dragged from its place,and some scattered brushes,and a palette with green and yellow coloursmixed on it”。景物的堆砌手法,正如中國古詩的“人跡板橋霜”,寥寥幾個靜物形象,留給作者一些推理空間,不難想象,在雷雨交加的晚上,老畫家如何拖著蹣跚的步伐,小心翼翼地爬上梯子,仔細地勾畫樹葉的脈絡(luò)。如此時空視點的轉(zhuǎn)換,打破了其穩(wěn)定的時空結(jié)構(gòu),增加故事懸念和可讀性。
知覺視點(perceptual pointofview)關(guān)注的是知覺的對象,包括起始和終結(jié)兩個部分。知覺視點的選擇實質(zhì)上是信息的選擇和組合。知覺的起點通常是言說的出發(fā)點和話題,知覺的終點則是言說的內(nèi)容,即新信息[2](P22)。不同的語篇結(jié)構(gòu)和人物安排會引起讀者不同的情感回應(yīng)。選擇性的構(gòu)建情感框架,營造知覺上的感染力,才能使讀者的情感反饋達到預(yù)期效果。
在文本分析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貝爾曼是一位其貌不揚、性格乖戾的人,卻又自稱為樓上兩位女畫家的看門狗(mastiff-in-waiting),折射出貝爾曼是外表冰冷、內(nèi)心卻充滿關(guān)愛。
Failure,withoutgetting enough to touch the hem of hisMistress's robe
這是對他職業(yè)能力的描寫,說明貝爾曼是在繪畫上毫無成就。這些描寫與貝爾曼之后舍己救人的行為,形成巨大的知覺落差:這個與瓊斯并不親密且有一定距離的人,竟為了挽救她而舍生取義,冒雨爬墻用愛心畫出那幅“杰作”,之后便一病不起,撒手人寰。這種知覺落差和錯位,將窮人之間的關(guān)愛和真情刻畫得淋淋盡致。不僅如此,這種知覺落差背后還隱藏著更深的寓意,這個平凡卑微的小人物用生命換來瓊斯生命的延續(xù),用生命獲得了藝術(shù)上的永生,他的整個靈魂和人性的光芒集聚在那片永不凋零的葉子上。歐·亨利用獨特的筆鋒,使讀者的知覺起始和終結(jié)落差極大,在這樣一種落差和錯位的結(jié)構(gòu)中深挖人性的內(nèi)涵,真實感人,令人動容。
本文從認知詩學視角下的視點解讀文本,四類視點的支配范圍和方式各有不同,相互交叉,在語篇中以視點框(point of view frame)的形式發(fā)揮著作用,突出信息焦點。視點和人的心理認知緊密相連,不同的視點選擇會構(gòu)成不同的認知圖式。讀者需要不斷變化和調(diào)整視點,來準確的解讀文本,深挖隱藏在文本中的主題意義。
[1]王正元.語篇視點的認知分析[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6,(2):112-116.
[2]熊沐清.論語篇視點[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1):21-28.
[3]蔣慶勝.論語篇視點譯觀— —以十篇《秋思》譯文為例[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2012,(6):137-140.
[4]歐·亨利.《最后一片葉子歐·亨利短篇小說選》[M].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1.
[5]周旭榮.《最后一片藤葉》主題的多重性[J].文學教育,2007,(9):88-89.
[6]任誠剛,王玉敏.杰作里的真正杰作——歐·亨利短篇小說《最后一片葉子》賞析[J].山東師大外國語學院院報,2001,(2):51-53.
[7]饒芳.《洛麗塔》中的敘述與聚焦——認知視野下的敘事策略[J].外國語文,2009,(5):72-75.
[8]郭甜.視點在認知詩學中的作用[D].四川外國語學院碩士論文,2011.
[9]阮溫凌.人性世界的千古名畫——《最后的常春藤葉》與歐·亨利創(chuàng)作風格的變異[J].名作欣賞,1995,(2):3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