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強,張 娜,石玉環(huán),齊曉杰,王東浩
(1.黑龍江工程學院 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50;2.黑龍江東方學院 土木建筑工程學部,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3.黑龍江省交通廳,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汽車在一般速度行駛時,輪胎與地面接觸部分會得到壓縮,當輪胎旋轉到離開地面的上側時又會恢復原有形狀,胎面從變形到最后恢復原狀存在一定的滯后時間,其時間長短與車速、負荷、輪胎溫度高低等因素有直接關系。輪胎所受負荷越大,車速越高,輪胎胎面產(chǎn)生的離心力就越大,離心力增大會使胎面反向產(chǎn)生變形,輪胎周而復始地運動、壓縮和伸張在不斷地交替進行,胎面就會產(chǎn)生波動。當車速很高時,并且胎面的波速與輪胎轉速一致時就會發(fā)生“駐波”。主要表現(xiàn)為輪胎接地面后部的圓周上出現(xiàn)明顯的波浪狀變形,并伴隨有滾動行駛阻力的急劇增加,輪胎內(nèi)部溫度迅速升高,以致胎冠橡膠層與胎體的簾線層的結構合力被減弱,致使橡膠脫層直至輪胎爆破損壞。眾多學者把輪胎“駐波”發(fā)生時的車速稱為“駐波臨界速度”。
許多學者對輪胎駐波現(xiàn)象進行了大量研究,其中莊繼德采用彈性基環(huán)形梁模型公式對輪胎駐波進行研究分析,具有很大的典型性。此模型是將子午線輪胎模擬為由縱向和徑向彈簧支撐的環(huán)形梁模型(見圖1),在分析過程中考慮了輪胎的徑向阻尼參數(shù),但不考慮輪胎縱向剛度和胎冠抗彎剛度,并對參數(shù)做了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公式為
式中:EJ為胎冠的抗彎剛度;r為輪胎外半徑;ρ為環(huán)行梁單位長度質量;T為帶束層的張力;Cr為輪胎單位長徑向剛度;Ct為輪胎單位長縱向剛度;a為波數(shù),a=2π/λ(λ為波長)。
對比大量文獻資料可以看出莊繼德的公式相對較為完整,而且在參數(shù)中加入了縱向和橫向變形剛度,為此,本文研究參考莊繼德的公式做驗證和計算。
圖1 彈性基環(huán)形梁模型
本文應用ABAQUS有限元軟件分別模擬了車速為150km/h、160km/h、170km/h、180km/h時的輪胎變形—應力云圖,如圖2、圖3、圖4、圖5所示,輪胎應變-變形時間結果如圖6所示。利用軟件及后處理求得輪胎變形恢復時間為0.01311s,駐波臨界速度計算公式為
圖2150 km/h時變形應力云
本研究基于高速攝像機技術,并借助底盤測功機及AutoCAD軟件分別測試了車速為150km/h、160km/h、170km/h、180km/h時的輪胎變形,其輪胎變形擬合處理曲線如圖7、圖8、圖9、圖10所示。
由圖中分析可知,當車速分別為150km/h、160km/h、170km/h、180km/h時,擬合函數(shù)恢復時間分別為T1=0.0104s、T2=0.0111s、T3=0.0108s、T4=0.0098s,再根據(jù)公式
式中:t為標點1以前的恢復時間,tz為總時間,α1為標點1的角度值,αz為最后一點角度值,T為擬合的標點1到最終恢復的時間。
求得T平均=T=0.012516s,r=R-H/3=0.307-0.0097=0.2973m。最終可以求得駐波臨界速度為
試驗測試結果稍大于仿真結果。
本文在文獻資料和測試實驗的基礎上,確定了一種子午線輪胎臨界速度的判定方法,即當高速行駛輪胎變形恢復時間與輪胎轉動一周的時間相等時,輪胎將會出現(xiàn)駐波現(xiàn)象,把此時的車速判定為輪胎駐波發(fā)生的臨界速度。依據(jù)該方法,通過高速攝像測試系統(tǒng)測試數(shù)據(jù)和后期處理得到輪胎的彈性恢復時間,并計算得到195/60R15子午線輪胎在載荷為280kg、充氣壓力為1.2MPa、環(huán)境溫度為20℃條件下的駐波臨界速度為268.5km/h,此試驗測試結果與仿真所得結果符合度較高,稍大于文獻資料和實際值。在此基礎上分析并得出如下結論:
1)在輪胎載荷不變的情況下,適當提高輪胎的充氣壓力,可以有效提高輪胎駐波發(fā)生的臨界速度。
2)在輪胎充氣不變的情況下,適當減小輪胎所受的載荷,有利于提高輪胎駐波發(fā)生的臨界速度。
[1] 莊繼德.現(xiàn)代汽車輪胎技術[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
[2] 王強,齊曉杰,王云龍,等.高速輪胎駐波臨界速度有限元分析[J].車輛動力技術,2011(4):46-50.
[3] 齊曉杰,王強,王云龍,等.子午線輪胎駐波臨界速度數(shù)值模擬分析[J].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2011(4):5-8.
[4] 郝勇,李子然,李大應,等.子午線輪胎駐波現(xiàn)象和臨界速度的有限元分析[J].固體力學學報,2007,(9):303-307.
[5] 余治國,李曙林,劉志宏,等.輪胎臨界速度影響因素[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4(3):111-113.
[6] PADOVAN J.On standing waves in tires [J].Tire-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7,5(2):25-28.
[7] J R CHOA,K W KIMB,H S JEONGB.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ire standing wave using 3-D patterned tire model[J].Science Direct,2007(6):126-128.
[8] ANINDA CHATTERJEE,JOSEPH P CUSUMANO,JOHN D ZOLOCK.On contact-induced standing waves in rotating tires:experiment and theory[J].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1999(5):254-256.
[9] 王強,齊曉杰,張娜,等.基于Pro/E與 ANSYS載重車輛輪胎有限元分析[J].交通科技與經(jīng)濟,2009(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