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芳
梔黃口服液工藝研究
羅芳
梔黃口服液是由金銀花、黃芩、梔子等中藥組成, 本文以梔子苷、黃芩苷的含量為指標,通過對藥材提取時間、加水量、煎煮次數(shù)、醇沉濃度的研究, 從而摸索出梔黃口服液提取的最佳工藝。
梔黃口服液提取時間;加水量;煎煮次數(shù);醇沉濃度
大生產(chǎn)中, 藥材的提取時間、加水量、煎煮次數(shù)、醇沉濃度等, 直接關(guān)系到生產(chǎn)成本, 因此, 找出既能充分提取出有效成份, 又最能節(jié)省生產(chǎn)成本的生產(chǎn)工藝很重要, 在梔黃的研制過程中, 作者對此進行了詳盡的研究, 找到了梔黃口服液提取的最佳工藝。
實驗用藥材, 購自廣州市藥材公司。
梔黃口服液由金銀花、黃芩、荊芥、梔子(炒)、連翹、玄參、僵蠶、地黃、甘草等藥味組成。
2.1 藥材提取時間的研究 九味藥材中, 由于黃芩的主要成份黃芩苷不溶于冷水, 故采用黃芩單獨醇提, 醇提后的殘渣再與金銀花等藥材合并水提的方法。
金銀花等藥材及黃芩醇提后的殘渣, 加水煎煮, 經(jīng)第一次120min, 第二次60min提取后, 有效成份幾乎提取完全, 以成品中的梔子苷含量測定為例, 實驗如下:取同一批號的藥材(121201), 投料量相同(均為5.6kg),第一次加入8倍量水提取, 第二次加入6倍量水提取, 除兩次提取時間不同外, 其余工藝流程都相同, 測定成品的梔子苷含量 , 見表 1。
表1 提取時間與成品梔子甙含量的關(guān)系
從表1可知, 經(jīng)第一次120min, 第二次60min提取后,有效成份梔子苷、黃芩苷基本可以提取完全, 再結(jié)合生產(chǎn)節(jié)源節(jié)時需要, 以第一次120min, 第二次60min較為合理。第二次煎煮時間只設(shè)一個水平的原因是經(jīng)大量實踐, 發(fā)現(xiàn)第二次煎煮時間為60min, 藥材的有效成份已基本能夠溶出, 梔子甙的轉(zhuǎn)移率達到70%左右(見表2), 已基本溶出, 第二次提取時間為1h基本合理。
2.2 藥材加水量及煎煮次數(shù)的考察 在確定加水量的實驗中, 作者根據(jù)藥材本身的質(zhì)地, 設(shè)計了以下方案, 進行加水量和煎煮次數(shù)的考察:取同一批藥材(121201)分為4組, 每組投料量為31.96kg, 各組除加水量及煎煮次數(shù)不同外, 其余工藝流程都相同, 以成品中梔子甙含量為指標, 進行加水量和煎煮次數(shù)的考察, 實驗數(shù)據(jù)見表2。
表2 藥材加水量及煎煮次數(shù)的考察
由表2可知, 以第二組方法, 基本上能夠?qū)⒂行С煞輻d子苷提取完全, 第三組、第四組與第二組無顯著差異。出于生產(chǎn)上節(jié)能、節(jié)時的考慮, 采用第二組方法, 即第一次加8倍水煎煮2h, 第二次加6倍水煎煮1h。
2.3 醇沉濃度的篩選 試制過程中, 采用45%、60%、70%三個濃度的醇沉工藝沉淀雜質(zhì), 選用同一批藥材, 除醇沉的乙醇濃度變化外, 其他工藝不變, 制備了三批不同乙醇濃度醇沉的樣品, 結(jié)果見表3。
表3 梔黃口服液醇沉濃度的考察
從表3可知, 60%的乙醇醇沉與70%的乙醇醇沉無明顯差異, 選用濃度為60%的乙醇醇沉較為合理。
2.4 乙醇沉淀雜質(zhì)與高速離心過濾比較 采用以下兩種方法進行比較, 分別檢查成品的澄清度和梔子苷含量, 在制備過程中, 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06~1.11(70℃)后, 分別進行如下處理。
①加入乙醇使含醇量約60%, 按生產(chǎn)工藝制成的樣品。
②經(jīng)高速離心過濾后制成的樣品。
比較結(jié)果見表4。
從表4可知, 乙醇沉淀雜質(zhì)與高速離心過濾效果相似,但采用高速離心的澄清度沒有乙醇沉淀好, 故采用醇沉。
表4 乙醇沉淀雜質(zhì)與高速離心過濾的比較
2.5 黃芩醇提濃度、加醇量、提取次數(shù)、提取時間的考察由于黃芩中的主要成份黃芩甙難溶于冷水, 如果水提則黃芩苷不易完全提取出來, 且過濾時易造成損失, 因此將黃芩單獨用乙醇提取, 以下是對黃芩醇提濃度、加醇量、提取次數(shù)、提取時間的考察。
①醇提濃度的考察
取同一批黃芩藥材(批號:121101), 分為三份, 分別采用55%、65%、75%三個不同濃度的乙醇, 加10倍乙醇回流3h, 按工藝制得的三批口服液成品黃芩甙含量如表5。
表5 黃芩醇提濃度的考察
從上表可見,采用65%與75%醇提差異不大, 從生產(chǎn)節(jié)約成本考慮, 故采用65%的乙醇較為合適。
(2) 加醇量(A)、提取次數(shù)(B)、提取時間(C)考察:
現(xiàn)采用65%的乙醇, 以樣品中黃芩甙的含量為考核指標,按3個因素, 每個因素3個水平, 用L9(33)正交表進行正交試驗, 結(jié)果如表6。
表6 加醇量、提取次數(shù)、提取時間的考察
表7 方差分析表
從上表可見, 各因素對黃芩的提取效率都有顯著影響,其影響大小順序為B>C>A, 提取效率最佳為A3B3C2, 其次是A1B3C3, 再次是 A2B2C3, 且 A2B2C3與 A3B3C2、A1B3C3相差不顯著, 考慮到生產(chǎn)上節(jié)能節(jié)時, 降低成本, 認為最佳方案為A2B2C3, 即加入5倍量的乙醇回流2次, 2h/次。
梔黃口服液水提的最佳工藝方案應(yīng)為水煮提2次, 第1次加8倍量水提取2h, 第2次加6倍量水提取1h, 60%乙醇沉。黃芩醇提時采用加入5倍量的65%乙醇回流提取2次,2h/次。
510450廣州王老吉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