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炎
雷雨天一般雨勢會較大,路面視線不好的情況下要及時開啟霧燈、示寬燈,引起后方車輛的注意。如果您對自己的駕駛技術(shù)不放心,最好還是把車??吭诼愤叄陝蒉D(zhuǎn)小并且能見度變好再行駛。
不少人認為,雨天需要對輪胎壓強進行一定程度的釋放,可以防止打滑,其實這是不可取的。
并非說這種做法完全沒有作用(針對胎面磨損比較嚴重的輪胎這種方法較為明顯),只是輪胎與路面之間的摩擦力主要是靠胎寬決定的,正常輪胎在雨中行駛或制動時,最重要的還是其排水功能,減少胎壓對于增大摩擦系數(shù)的作用有限。減少壓強導致輪胎與地接觸面增大,導致排水紋理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使制動距離加大,實在是得不償失。
另外,高溫下行車,胎壓過低會增大輪胎簾布層的形變,容易產(chǎn)生高溫,在夏天有造成爆胎的危險。所以,過低的胎壓對于雨天行駛并沒有好處,每個輪胎只要按照廠家設(shè)定的胎壓值使用便可。
夏季的雨天總是飄忽不定,人們也很難對于下雨作出提前準備。如果想在此時猛然加速,將會帶來極大的危險。因為下雨時,路面會被沖刷出不少沙石等異物,會導致胎面與路面的附著力下降,使制動距離明顯增大。有的駕駛者會對這種路面變化準備不足,導致車輛失控。真的遇到車子打滑,也無須慌張,一定要保持冷靜,控制好方向盤。
雨天行車,難免遇到涉水通過的情況,在涉水前行之前,必須對水深做出盡可能準確的判斷。(1)有浪花和漩渦的地方很可能有較大的石塊和其他障礙物,而水面較平靜的地方一般積水較深,水面開闊且有較均勻的碎浪花處,一般水較淺,是駕車通過的較理想處。當涉水深度較小時可選擇穩(wěn)住方向盤以恒定低速通過,還可以根據(jù)前車的情況來判斷自己的車能否通過。(2)如果積水深度超過前保險杠或者達到車輪中心的車標,就不要冒險行車了,最好靠邊停車等待救援。
涉水過后,建議車主在空擋下多踩幾腳油門、多進行幾次制動,盡量的把排氣管和制動系統(tǒng)的水汽排出。
雨天行車千萬不要貿(mào)然加速前行、左閃右避或者超車并線,要在自己原來的車道內(nèi)低速前行,與前車保持足夠遠的距離(最好能在200米開外),同時要準確判斷前車的行駛狀況,以便及時應付突發(fā)情況。
駕車快速通過積水時,會濺起巨大水花,會干擾旁邊或者后來車輛駕駛者的視線,造成極大安全隱患;如果是市內(nèi)道路行駛,會把水花濺到行人身上,這種行為的影響相當惡劣。
行駛中要盡量注視遠處固定目標,雙手握住方向盤向前直行,切不可過度注視兩邊車輛濺起的水流或浪花,使車輛偏離正常路線而發(fā)生意外。同時要注意,不要因為其他因素而分散注意力。
另外,當左右兩邊的車輛超車時濺起的水花打在前擋風玻璃上,這時要雙手緊握方向盤,加快雨刷器工作的速度,保持平靜的心態(tài),一定不能緊急剎車或者猛打方向。
雨中行人和騎車人因撐傘或者身披雨衣,降低了他們的視覺、聽覺甚至是反應能力,有時還會因遇到突發(fā)情況驚慌失措而左竄右拐,使駕駛者措手不及,發(fā)生險情。此時,駕駛者應該對路口或者前方情況保持應有的預警,低速慢行多鳴喇叭,盡可能的耐心避讓,切忌和行人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