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見,張元生,2,郭 飚,劉旭宙,2
(1.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甘肅 蘭州 730000;2.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蘭州科技創(chuàng)新基地,甘肅 蘭州 730000;3.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 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029)
天然地震流動臺陣觀測技術(shù)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我國運用并迅速發(fā)展,至今已日趨成熟。它利用便攜式數(shù)字化地震儀,按照某種平面幾何圖形在探測研究區(qū)域布設成陣列,不間斷采集天然地震數(shù)據(jù),特別適合于區(qū)內(nèi)地震的精確定位、地球結(jié)構(gòu)的三維成像等綜合研究。目前已經(jīng)成為開展地球深部結(jié)構(gòu)高分辨率觀測的重要手段。
位于新構(gòu)造活動強烈的青藏塊體東北緣的甘肅東南部(簡稱甘東南)地區(qū),同時也處于南北地震帶及祁連山地震帶的交匯部位[1]。區(qū)內(nèi)存在多組活動斷裂、地震活動頻繁,是我國主要的地震區(qū)之一,也一直是地學家研究的熱點。為了密集監(jiān)測青藏高原東北緣地區(qū)的地震活動和深入研究該區(qū)域的地球深部介質(zhì),2009年11月,中國地震局地質(zhì)研究所和中國地震局蘭州地震研究所合作,在甘東南地區(qū)架設了野外觀測流動臺陣。該臺陣共有七條測線、包含150個流動臺站,平均臺站間距約10km(圖1),觀測時段為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獲得了大量的地震觀測數(shù)據(jù)。
本文利用該流動臺陣記錄的地震波到時數(shù)據(jù),應用網(wǎng)格搜索地震定位法進行地震重新定位,根據(jù)地震定位結(jié)果對該區(qū)域地震活動性進行分析,探討地震活動性和活動斷層的關(guān)系,并重點對一些橫跨斷層的地震深度剖面進行分析,進一步研究斷裂帶的空間展布。
本文使用了流動臺陣數(shù)據(jù)和固定臺(甘肅臺網(wǎng)及鄰近省周邊臺站)數(shù)據(jù),將兩個臺網(wǎng)的數(shù)據(jù)合并后以1小時時間長度存儲為原始波形數(shù)據(jù),數(shù)據(jù)格式為EVT。數(shù)據(jù)時段為2009年11月13日至2011年11月30日,區(qū)域范圍為 N32.9°~35.0°,E102.7°~107.1°(圖1)。根據(jù)地震波的幅頻特征,通過程序設計和閥值調(diào)整,實現(xiàn)對事件的自動識別。對這些地震事件進行波形截取,并存儲為EVT事件文件。我們使用edias或msdp軟件,對每個事件文件進行地震事件再次識別、地震震相分析和初始定位,最后獲得3243個地震事件的初始定位結(jié)果,7萬余條Pg波到時和6萬余條Sg波到時數(shù)據(jù)。
本文采用三維網(wǎng)格搜索法對初始定位結(jié)果進行重新定位,其方法的基本原理如下:
圖1 甘東南震中和臺站分布圖Fig.1 Distribution of arthqauke epicenters and seismic stations in southeast area of Gansu province.
(1)三維速度模型建立。三維速度模型為空間網(wǎng)格模型。初始模型為水平層狀網(wǎng)格模型,每一層由若干個立方塊組成,立方塊的長寬大小可以不等。根據(jù)數(shù)據(jù)的分辨情況可采用邊緣網(wǎng)格大,中間網(wǎng)格小的原則進行水平方向網(wǎng)格劃分。該區(qū)層厚可根據(jù)人工地震測深剖面等[2-6]資料進行劃分和給網(wǎng)格速度賦初值[7]。使用以前大量的地震到時資料,應用阻尼最小二乘法進行三維速度反演,獲得三維速度模型。
(2)射線追蹤。在三維速度模型中,接收點和震源(一個點)為兩個已知點,先從一端開始,在射線路徑上任意連續(xù)三點均滿足Snell定律[8],利用幾個近似公式逐段迭代,求得射線與部分模塊邊界的交點,從而實現(xiàn)逐次迭代計算過程。在給定模型參數(shù)情況下,每條走時記錄經(jīng)射線追蹤計算后都能找到波的最佳傳播路徑(走時最短),每條路徑都是由多條線段(射線穿過單元模塊的路程)組成,這些線段乘以相應單元模塊的慢度之后的數(shù)值之和就是地震波的走時,即理論走時[9]。
(3)反演計算。以初始定位結(jié)果的震源參數(shù)(x,y,z)作為中心點,建立解空間網(wǎng)格,對每一個可能解進行射線追蹤計算,可以獲得不同震源參數(shù)(xi,yi,zi)的各記錄臺站的走時,應用目標函數(shù)獲得殘差,其目標函數(shù)為
其中n、和分別是臺站記錄個數(shù)、理論走時和觀測走時。Δt最小值對應的震源參數(shù)即為重定位的結(jié)果。
本文應用S-P到時差進行重定位計算,計算過程中不考慮發(fā)震時刻和儀器的鐘差,能夠提高原始資料的精度,并能減少待求參量,對解的不唯一性有所改善。在計算過程中,對至少具有3個臺站的S-P到時記錄的地震進行重定位,并對誤差大的地震資料進行核對,或進行震相重新分析。最后獲得了3 014個地震事件的重新定位結(jié)果,其走時均方根殘差為0.01~0.4s,絕大多數(shù)事件的殘差小于0.3s,震源參數(shù)的水平位置誤差絕對值小于0.5 km,深度誤差絕對值小于1.0km。
在2009年11月13日至2011年11月30日間,流動臺陣觀測到有3個以上臺站記錄的地震3014次,固定臺網(wǎng)記錄到1321次地震(來自國家地震科學數(shù)據(jù)中心),流動臺陣的記錄多1 693次,地震數(shù)多一倍以上。流動臺陣的密集分布提供了更好的監(jiān)測能力。在這些地震事件中,地震事件最多可達89條臺站記錄,總共獲得70 303條Pg波和63 262條Sg波記錄,該臺陣為本區(qū)深部結(jié)構(gòu)等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基礎(chǔ)資料。
相對常規(guī)固定臺網(wǎng)的定位結(jié)果,重定位后地震的平面分布有一定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地震在各斷裂帶附近的分布更加密集,沿斷裂呈條帶狀或簇集狀分布,活動斷裂與地震關(guān)系密切。在若爾蓋至文縣之間存在NW向的地震條帶,位于塔藏斷裂(F6)[10]的南側(cè),這可能反映了塔藏斷裂的地震活動情況;光蓋山—迭山北麓和南麓斷裂(F3、F4)及迭部—白龍江斷裂(F5)三條斷裂走向基本一致,斷裂帶內(nèi)地震密集;在臨潭—宕昌斷裂(F2)段,地震沿斷裂帶呈帶狀分布,條帶較寬,集中分布于臨潭—卓尼和岷縣—宕昌段;西禮盆地西邊緣存在一條較寬的NNE向地震條帶分布;在西秦嶺北緣斷裂帶(F1)地震主要集中分布于漳縣—武山—甘谷段,在東段(天水段)地震活動較弱;成縣以北存在一條近EW向的地震條帶,可能是成縣盆地北緣斷裂(F11)活動反映,小震活動較頻繁;文縣以北存在一條較寬的NE向地震密集帶,以文縣斷裂(F8)和成縣盆地北緣斷裂(F11)為大致邊界;迭部—白龍江斷裂帶(F3、F4、F5)與康縣北斷裂(F9)、成縣盆地北緣斷裂(F11)在武都地區(qū)交匯,此區(qū)域地震活動頻繁、分布密集。
圖2給出的流動臺陣微震資料重定位前、后震源深度分布顯示,重定位前后震源深度分布變化明顯:重定位前地震事件的初始震源深度在0~10km范圍內(nèi),平均深度為6km;重定位后80%地震震源深度分布在5~20km的范圍,平均深度為11km,這一結(jié)果與楊智嫻[12]的研究結(jié)果較為一致。從圖2(b)可以發(fā)現(xiàn)5~20km為該區(qū)的震源深度優(yōu)勢分布,震源深度主要在中、上地殼。周真恒[13]指出多震層位于上地殼下部至中地殼;莘海亮[14]研究后得出甘東南地區(qū)多震層深度范圍約為5~20km;本文的重新定位結(jié)果與他們的結(jié)論基本一致。而在25 km深度以下有少量的地震,這些地震還不足以說明深部構(gòu)造的活動性,有待于資料的長期觀測。
為了更好的分析地震分布和斷裂構(gòu)造的關(guān)系,直觀反映斷層在深部展布情況,在研究區(qū)域內(nèi)切了3條剖面,剖面大致與斷層或地震分布條帶垂直,每條剖面的長度不等,即AA'、BB'和CC'剖面(圖3)。
在圖3(a)的AA'剖面,剖面兩端點經(jīng)緯度分別為A(33.34°N、103.15°E)和A'(34.72°N、104.15°E),投影寬度100km,剖面由南向北依次橫切塔藏斷裂帶、白龍江斷裂帶和臨潭—宕昌斷裂帶。從剖面圖可以清晰看出,地震主要分布于5~20km的深度范圍內(nèi)(圖3),屬于中、上地殼。塔藏斷裂帶的地震分布較為分散;白龍江斷裂帶的地震分布較為密集,其斷裂帶寬度較窄,約為20km;臨潭-宕昌斷裂帶的地震條帶較寬,地震分布較復雜,斷裂深度延伸至中地殼。
在圖3(b)中BB'剖面,剖面兩端點經(jīng)緯度分別為B(32.94°N、104.63°E)和B'(34.76°N、105.27°E),投影寬度60km,剖面橫切西秦嶺北緣斷裂(F1)、禮縣—羅家堡斷裂(F13)以及文縣—武都地震密集分布區(qū)。西秦嶺北緣斷裂(F1)在甘谷段地震分布較為密集,斷裂深度可達到25km,屬于中、下地殼斷裂,這與李清河[5]的研究結(jié)果較為一致。文縣至武都段是幾組斷裂的轉(zhuǎn)換部位,地震活動頻繁,地震分布密集,所對應的斷裂構(gòu)造可能較復雜,不能清晰地區(qū)分。武都以北至西和段地震活動較弱,地震分布相對稀疏。
圖3 甘東南地區(qū)地震分布三條剖面Fig.3 Distribution of seismic epicenters on three profiles in southeast area of Gansu province.
在圖3(c)中CC'剖面,剖面兩端點經(jīng)緯度分別為C(33.17°N、106.06°E)和C'(34.12°N、106.06°E),投影寬度110km,剖面由南向北依次橫切文縣斷裂(F8)、康縣北斷裂(F9)、成縣盆地南緣斷裂(F10)、成縣盆地北緣斷裂(F11)和麻河沿斷裂(F12)。由圖可見,文縣康縣斷裂帶、成縣盆地南緣斷裂和北緣斷裂的地震分布密集,斷裂活動明顯,斷裂深度可達中地殼至下地殼頂部;成縣盆地南緣斷裂與康縣北斷裂之間亦存在較多的地震分布,推測這兩斷裂之間存在明顯的構(gòu)造活動。
本文利用甘東南流動臺陣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的微震到時觀測數(shù)據(jù),應用網(wǎng)格搜索地震定位方法對滿足重新定位條件的3 014個地震進行了重新定位,分析結(jié)果可以得到以下結(jié)論:
(1)相比常規(guī)固定臺網(wǎng),流動密集臺陣對區(qū)內(nèi)地震有更好的監(jiān)測能力,為深部結(jié)構(gòu)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基礎(chǔ)資料。
(2)重定位后,地震在各斷裂帶附近的分布更加密集,沿斷裂呈帶狀或簇集狀分布;絕大部分地震的震源深度介于5~20km的范圍內(nèi)。地震深度分布與斷裂的關(guān)系密切,地震條帶與斷裂構(gòu)造可以較好的相對應;在文縣—武都區(qū)域處于幾組斷裂轉(zhuǎn)換部位,地質(zhì)構(gòu)造復雜,地震分布尤為密集。
甘東南寬頻帶流動臺陣的最初目的是通過觀測深遠地震對該區(qū)的深部介質(zhì)進行研究。由于寬頻帶儀器有較寬的頻帶記錄范圍(60s-50Hz)和優(yōu)良的記錄性能,在兩年的觀測時段內(nèi)記錄到大量的微震資料。我們對其中大部分微震記錄進行了震相分析和地震定位,但由于受到觀測時段較短的條件限制,所觀測到的微震數(shù)目還稍顯不足,因此要進一步精細的反映這一地區(qū)地殼結(jié)構(gòu)與斷裂展布特征,還有待今后補充更多的地震資料。
[1] 張輝,王熠熙,馮建剛.甘東南地區(qū)地殼介質(zhì)各向異性特征[J].西北地震學報,2011,33(2):111-116.
Zhang H,Wang Y X,F(xiàn)eng J G.Seismic Anisotropy in the Crust in Southeastern Area of Gansu Province[J].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2011,33(2):111-116.
[2] 惠少興,張元生,李順成.t-D地震定位方法研究[J].西北地震學報,2012,34(1):10-13.
Hui S X,Zhang Y S,Li S C.Study on thet-DEarthquake Location Method[J].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2012,34(1):10-13.
[3] 張少泉,武利均,郭蔑明.中國西部地區(qū)門源—平?jīng)觥寄系卣饻y深剖面資料的分析解釋[J].地球物理學報,1985,28(5):460-472.
Zhang S Q,Wu L J,Juo J M.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Dss Data on Menyuan-Pingling-Weinan Profile in West China[J].Chinese J.Geophys,1985,28(5):460-472.
[4] 李清和,閔祥儀,郭建康,等.天水—禮縣地區(qū)地殼速度結(jié)構(gòu)[J].西北地震學報,1990,12(2):49-58.
Li Q H,Min X Y,Guo J K,et al.The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in Tianshui-Lixian Region[J].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1990,12(2):49-58.
[5] 閔祥儀,周民都,郭建康,等.靈臺—阿木去乎剖面地殼速度結(jié)構(gòu)[J].西北地震學報,1991,13(增刊):29-36.
Min X Y,Zhou M D,Guo J K,et al.The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in Lingtai-Amuquhu Profile[J].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1991,13(Supp.):29-36.
[6] 李清河,郭建康,周民都,等.成縣—西吉剖面地殼速度結(jié)構(gòu)[J].西北地震學報,1991,13(增刊):37-43.
Li Q H,Guo J K,Zhou M D,et al.The Velocity Structure of Chengxian-Xiji Profile[J].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1991,13(Supp.):37-43.
[7] 李松林,張先康,張成科,等.瑪沁—蘭州—靖邊地震測深剖面地殼速度結(jié)構(gòu)的初步研究[J].地球物理學報,2002,45(2):210-217.
Li S L,Zhang X K,Zhang C K,et al.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of Maqin-Lanzhou-Jingbian by Means of Deep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J].Chinese J.Geophys.,2002,45(2):210-217.
[8] 周民都,張元生,石雅繆,等.青藏高原東北緣地殼三維速度結(jié)構(gòu)[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6,21(1):127-134.
Zhou M D,Zhang Y S,Shi Y L,et al.Three-dimensional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i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J].Progress in Geophysics,2006,21(1):127-134.
[9] 高爾根,徐果明.二維速度隨機分布逐步迭代射線追蹤方法[J].地球物理學報,1996,39(增刊):302-308.
Gao E G,Xu G M.A New Kind of Step by Step Iterative Ray-Tracing Method[J].Chinese J.Geophys.,1996,39(Supp.):302-308.
[10] 張元生,周民都,榮代潞,等.祁連山中東段地區(qū)三維速度結(jié)構(gòu)研究[J].地震學報,2004,26(3):247-255.
Zhang Y S,Zhou M D,Rong D L,et al.3-D Velocity Structure in the Central-Eastern Part of Qilian Shan[J].Acta Seismologica Sinica,2004,26(3):247-255.
[11] 鄧啟東,冉永康,楊曉平,等.中國活動構(gòu)造圖[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7.
Deng Q D,Ran Y K ,Yang X P,et al.Map of Active Tectonics in China[M].Beijing:Seismological Press,2007.
[12] Yang ZX,Chen YT,Zheng YJ,Yu XW,Accurate Relocation of Earthquakes in Central-western China using the Double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J].Science in China,2003,46:181-188.
[13] 周真恒,鄧萬明.殼內(nèi)多震層孕震環(huán)境研究進展[J].地震地質(zhì),1998,20(4):443-453.
Zhou Z H,Deng W M,Xiang C Y.Advances of Research on the Intracrustal Seismogenic Layer[J].Seismology and Geology,1998,20(4):443-453.
[14] 莘海亮,劉明軍,張元生,等.甘東南地區(qū)地震重新定位研究[J].地震學報,2010,33(3):292-299.
Xin H L,Liu M J,Zhang Y S,et al.Relocation of the Earthquakes in the Southeast Area of Gansu[J].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2010,33(3):292-299.